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对外关系1第一节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2一、发展中国家的概况发展中国家这一概念是由“七十七国集团”在1964年联合国第一届贸易和发展会议上首次提出的,它泛指政治上已经独立,但经济上比较落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低的国家。由于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分布在赤道以南地区,因而又被称作“南方国家”。3基本概况:▲区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物产丰富▲战略地位重要4二、第三世界的崛起(一)第三世界崛起的前提条件1、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被削弱2、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5(二)第三世界兴起的标志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6亚非会议亚非会议召开的背景A、亚非独立国家增加B、帝国主义发动的两场战争失败C、新独立国家表现出和平中立倾向D、中印缅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亚非会议的召开亚非会议于1955年4月18日至22日在印尼万隆市隆重召开,故又把这一次亚非会议称作万隆会议。中国派出了以周恩来总理为团长的代表团,参加了亚非会议,会议最后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即著名的万隆会议的“十项原则”。8亚非会议召开的意义A、促进了亚非国家间的互相了解和尊重,加强了亚非地区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团结和合作。B、标志着第三世界作为一支新兴的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国际政治舞台。9“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诞生的背景A、殖民主义仍未消亡。B、超级大国加紧扩张。C、强权政治日益盛行。10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961年9月由南斯拉夫、埃及、印度尼西亚、印度、阿富汗五国发起,25个国家和政府首脑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发表了和平宣言,宣告了不结盟运动的诞生。11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意义A、推动了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B、坚决反对集团对立和强权政治,揭露和打击了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C、为提高中小国家的国际地位,争取国际关系民主化作出了贡献。D、积极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权益,推动了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12“七十七国集团”“七十七国集团”是第三世界国家为争取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和协调内部立场而同西方发达国家进行谈判的国际性组织。13“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七十七国集团”是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经济领域形成的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重要国际组织。14▲宗旨:加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团结与合作;确定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与发展问题上的共同目标;制定行动纲领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15“七十七国集团”建立的意义A、在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中发挥了先导作用。B、为推动南南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作出了积极贡献。C、推动了南北对话,缓和和改善了南北关系。16三、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是指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变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中所处的不利地位,为民族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条件而提出的政治经济主张。17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在资源主权方面,从60年代起,第三世界国家充分利用能源武器向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起了挑战。18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经过9年艰苦谈判,第三届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第11次会议于1987年4月通过了《海洋法公约》草案。发展中国家反对海洋霸权的斗争取得了初步胜利。19在国际贸易方面,发展中国家提出了稳定原料价格的“商品综合方案”还要求改善贸易条件,维护原料出口利益。20在国际援助和解决债务问题方面,发展中国家希望发达国家能提供更多的资金援助,增加官方开发援助改善贷款条件,减轻债务负担。21在技术转让方面,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转让适合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的先进技术,对发展中国家引进的技术给予优待。22在国际金融制度方面,发展中国家希望改革现有国际金融机构,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基金份额,以取得较多的表决权和享受较大的利益23四、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1、政治体制与政局稳定的挑战。2、经济发展的挑战。3、国际战略格局变化的挑战。24第二节东南亚和东北亚25东盟26东盟的建立和发展东盟即“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是一个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合作的区域性组织。它是1967年8月8日由马、菲、泰、新和印尼五国成立的,其成立的标志就是五国在曼谷发表的联合宣言,即《曼谷宣言》。27东盟成立的宗旨是“通过共同努力,加速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促进东南亚的和平与稳定”。28东盟的对外关系东盟对外关系的目标与原则东盟的对外关系是指东盟与其他国家、国家集团和国际组织的关系。它既包括东盟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和多边关系,也包括其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地区性集团的双边和多边关系。29在对外关系上,把建立东南亚平、自由、中立区作为努力的目标。把对话与合作作为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原则。在处理与主要大国的关系时,强调保持中立和平衡原则,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实行与大国的合作。30世纪之交的东盟外交的特点1、集体外交能力进一步弱化。2、“平衡大国”的外交战略转取低姿态3、安全合作放慢步伐。31朝鲜和韩国32朝鲜的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1、朝鲜的政治2、朝鲜的经济3、朝鲜的对外关系33韩国的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1、韩国的政治:三权分立。2、韩国的经济:私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3、韩国的对外关系:尤其注重与美国的关系。34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问题1、南北首脑会晤的意义A、从国际大环境来看,有利于促进整个国际安全形势的改善。B、从朝鲜半岛自身情况来看,将使半岛局势进一步走向缓和。C、从朝韩两国来讲,将进一步推动北南双方关系的发展。352、朝韩实现统一的障碍▲首先,积怨甚深。▲其次,“停战体制”依然如故。▲第三,具有复杂的国际背景。36第三节南亚、中亚和中东地区37南亚38印度的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一)印度的基本概况1、民族宗教: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和多种宗教信仰的国家。2、政治制度:国家结构是联邦制。在政体上,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394、军事实力:不断扩充军备,长期保持庞大的国防开支。5、经济发展:实行公营私营并存的资本主义“混合经济”制度。3、政党制度:是一个多党制国家,国大党是印度最大的全国性政党。40(二)印度的对外关系强调不结盟是其对外政策的基础、在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过程中,力图谋求地区乃至世界大国的角色。41(三)克什米尔争端1、克什米尔概况2、克什米尔争端的由来(巴基斯坦和印度眼中的克什米尔)42中亚43中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作为政治地理概念的中亚是指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在内的五个主权国家。44(一)中亚国家的政治中亚五国在独立之初,曾一度效仿西方式的政治制度,经过几年的摸索,中亚五国现已基本确立了以总统制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体制,普遍形成了“强总统、弱议会”的权力构架。45(二)中亚国家的经济加工工业落后,苏联解体后,中亚各国经济陷入空前的危机之中。为摆脱危机,各国曾采取了“休克疗法”,试图用激进的手段迅速建立西方式市场机制,跃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但事与愿违。“休克疗法”的实施造成了各国经济大幅度滑坡,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社会不满情绪增长。在此形势下,各国纷纷调整经济政策,实行较为务实的、渐进的改革,以稳定并推进经济发展。46(三)中亚国家的对外关系中亚各国推行有重点的以经济利益为先导的全方位多元化外交政策,强调外交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将获取政治支持,安全保障和经济实惠作为对外关系的重要出发点。从总体考察中亚各国虽是独联体成员国,但多数国家同时又是北约和平伙伴关系缔约国和欧安组织成员国,他们“西倾”在逐步加强,试图通过与西方加强关系而求得自保。47中东48阿以冲突与中东和平进程(一)阿以冲突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49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中部,面积176平方公里,由东部旧城和西部新城组成。它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三教圣地。耶路撒冷在阿拉伯语和犹太语中意思都为“和平之城”。
5019世纪初,犹太复国主义兴起,寄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涌向巴勒斯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托管地,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托管地的首府。由于英军无法控制巴勒斯坦局势,宣布从巴勒斯坦撤走,并将这一问题提交联合国。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大通过了有关巴勒斯坦分治的第181号决议,规定耶路撒冷市为国际城市,由联合国管辖,归属待定。512、阿以战争▲1948年的巴勒斯坦战争;▲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1967年的“六·五战争”;▲1973年的“十月战争”;▲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521982年9月《非斯决议》
1991年10月
“马德里和会”
1993年9月《奥斯陆宣言》
1994年7月《华盛顿宣言》
1998年10月《怀伊协议》
1999年9月《沙姆沙伊赫备忘录》中东和平的发展(二)中东和平进程1、中东和平的发展532、中东和平进程面临的难题(1)耶路撒冷的地位问题。(2)巴难民问题。(3)戈兰高地问题。54第四节非洲55一、非洲经济的复兴(一)非洲概况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面积约3020万平方公里,人口74800万,有56个国家和地区,分为北非、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个地区。非洲大多数国家经济落后,是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大陆。联合国公布的世界上48个最不发达国家中,非洲占了33个。56(二)90年代非洲经济的发展1、经济增长率有所提高。2、对外贸易呈现上升趋势。3、外汇储备增加。57(三)促进非洲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1、非洲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2、非洲政局总体上趋向稳定。3、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4、国际资本流入非洲市场。5、非洲经济合作走上了务实发展的道路。58二、非洲发展面临的挑战1、地区战乱频繁。2、难民问题严重。3、债务负担沉重。4、欧美争夺激烈。5、生态环境破坏严重。59第五节拉丁美洲60一、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一)拉丁美洲概况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所有的美洲国家和地区。由于该地区过去大部分曾是拉丁语系的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故称拉丁美洲。61(二)90年代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80年代,拉美由于爆发债务危机,造成“失去的10年”。进入90年代之后,表现出复兴的势头。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增长区。表现:1、国民经济稳定增长。2、通货膨胀率明显下降。3、债务状况得到改善。62(三)拉丁美洲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失业问题、债务问题、农业问题、经常项目赤字问题等是困扰拉美经济发展的障碍。63二、拉丁美洲的和平与民主化进程(一)拉丁美洲的和平进程(二)拉丁美洲的民主化进程64自70年代起,中美洲地区长期动荡不定,战乱不已,为实现中美洲国家间的和平、友好,孔塔多拉集团对中美洲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外交斡旋,终于在1987年8月召开的首脑会议上,就和解、对话、大赦、民主化、自由选举、停止外部干涉等问题达成了共识,签署了《中美洲和平协议》。进入90年代后,拉美地区的和平进程大大加快。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危地马拉等国实现了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高二下学期班主任学习动机激励计划
- 一年级下册科技创新教育计划
- 北仑区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 科学试卷
- 五年级语文秋季跨学科融合教学计划
- 小学班主任应对春季疫情的工作计划
- 高二第二学期课外活动组织计划
- 游泳运动的科学训练计划
- 一年级班级网络安全教育计划
- 老年护理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范文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泉四地五校联考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河南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5篇(截至2024年)
- 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24)培训试题及答案
- 针灸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
- 牧场成本管理
- 《咖啡英文介绍》课件
- 老旧泵房拆除改造施工方案
- 品质管控培训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课件
- 民间非营利组织审计报告(模板)
- 浆砌石挡墙 护坡施工方案
- 上海市上海民办兰生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
- 2024年10月自考试02899生理学部分真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