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中国地理分区-2024年中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全国专用)(解析版)_第1页
专题05 中国地理分区-2024年中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全国专用)(解析版)_第2页
专题05 中国地理分区-2024年中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全国专用)(解析版)_第3页
专题05 中国地理分区-2024年中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全国专用)(解析版)_第4页
专题05 中国地理分区-2024年中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全国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专题05中国地理分区【跨学科试题】(2024·湖南永州·一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读“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李白的活动范围主要位于我国的(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东部季风区C.西北地区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2.“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李白在诗中多次提到秦岭。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

)A.中温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B.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C.1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答案】1.B2.C【解析】1.读图可知,李白行走的足迹多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多在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AC错误,B正确;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李白行走的足迹与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不一致,D错误。故选B。2.与秦岭、淮河一线基本一致的是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1月0℃等温线和800mm年等降水量线,C正确,ABD错误。故选C。【开放性设问】(2024·湖南湘西·一模)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该线大致一致的是(

)A.我国1月份10℃等温线 B.我国亚热带和热带的分界线C.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答案】D【详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该线大致一致的是我国1月份0℃等温线,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我国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ABC错误,D正确;故选D。【结合生产情景】(2020·湖南娄底·一模)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三大国家级农作物育种基地、大豆和油菜主产区”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描写的地理区域是(

)A.① B.② C.③ D.④2.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海南育种基地多晴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油菜主产区位于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C.秦岭-淮河线是北方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分界线D.“辽阔的高寒草场,成群的牦牛…”是①地区的真实写照【答案】1.C2.D【分析】1.《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勾勒了一幅③江南农村初夏时特有的画面,描绘的是南方地区水田景观。故选C。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南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昼夜温差较小,A错误。油菜产区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是大豆产区,B错误。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C错误。①地区是青藏地区,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形成了高寒牧场,代表牲畜是牦牛,D正确。故选D。【结合生活情境】(2022·湖南邵阳·一模)2021年7月份,我国河南省遭受了千年难遇的特大暴雨,导致城市设施损毁严重。10月3日开始,山西又开始遭受暴雨的袭击,三晋大地上到处被洪水淹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关于河南、山西两地暴雨成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夏季风势力强,影响时间长 B.两地人口稀疏,社会经济影响小C.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D.城市排水系统排水不畅,内涝严重2.关于河南、山西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位于北方地区 B.均属亚热带气候区C.窑洞是河南的传统民居 D.糌粑是山西居民的日常主食【答案】1.B2.A【解析】1.因为河南、山西位于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不稳定的影响,2021年7月份夏季风势力强,且对该地区影响时间长,导致降水量大,从而暴雨成灾,故A正确,不符题意;河南人口稠密,2020年河南省常住人口共9936.6万人,位居全国第三,人口不稀疏,山西人口排名第18位,社会经济影响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河南、山西两地植被覆盖率低,其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能力较差,是暴雨成灾的原因,故C正确,不符题意;城市排水系统排水不畅会导致城市内涝、加重灾情,导致暴雨成灾,故D正确,不符题意。故选B。2.河南、山西两地均位于北方地区,故A正确;河南、山西均属温带气候区,故B错误;窑洞是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故C错误;糌粑是西藏自治区的一种特色小吃,故D错误。故选A。考点01秦岭—淮河线一、选择题(2023·湖南怀化·一模)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青藏高原发育有现代冰川36793条冰川,面积49873.44平方千米,冰川冰储量4561.3857立方千米,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地区最大的现代冰川分布区,冰川折合成淡水约是青藏高原地表径流总量的10.8倍,是巨大的优质淡水资源。材料二

下表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面积、人口、水资源占全国的百分比统计表。1.表中四个地理区域表示北方地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著名的“紫色盆地”、“都江堰水利工程”分布在哪个区域(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3.表中四个区域的分界线和农业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区域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秦岭——淮河一致B.乙丙两区域的分界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地势C.甲区域为灌溉农业,乙区域为水田农业D.乙丁两区域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答案】1.B2.A3.A【解析】1.甲人口占全国一半以上,水量总全国的44%,故是南方地区;乙地区人口占全国40%,水量却只有9%,乙是北方地区;丙面积占全国的30%,水量只有全国的9%,故是西北地区;丁面积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人口只占全国的1%,总水量占全国38%,丁是青藏地区。故答案选B。2.“紫色盆地”是四川盆地,“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盆地属于南方地区,即甲区域,故选A。3.甲乙两区域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南北方的分界线就是秦岭—淮河一线,故A正确;乙丙两区域即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划分依据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不是地形地势,故B错误;甲区域即南方地区降水多,是水田农业,不是灌溉农业;乙区域是旱地农业,不是水田农业,故C错误;乙地区是北方地区,不是畜牧业为主,而是种植业为主,故D错误。因此答案选A。考点02北方地区1.(2021·湖南长沙·一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浙江杭州的小刚同学计划在暑假进行一次“京杭大运河之旅”,关于沿途所见所闻,说法正确的是(

)A.浙江和北京的人们都以馒头、面条为主食 B.见到了华北平原金灿灿的稻穗C.从杭州至北京沿途经过了黄河—淮河—珠江 D.从杭州到北京,天气都很炎热【答案】D【详解】浙江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该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其主食是米饭;北京所在的北方地区,人们喜欢吃馒头、面条等面食,A错误。华北平原主要种植小麦,而不是水稻,B错误。自杭州--北京沿途经过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C错误。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从杭州到北京,天气都很炎热,D正确,ABC错误,故选D。二、解答题2.(2023·湖南邵阳·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22年金秋十月,地处黄土高原的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53万亩苹果迎来收获季。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有“天下粮仓”之称。材料二

北方地区范围示意图。(1)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气候。(2)甲区域是我国最大的“粮仓”,试分析该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3)乙区域近年来采取退耕还林的措施,扩大苹果种植,试分析其生态环境效益。【答案】(1)温带季风(2)地多人少,本地粮食消费少;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土壤肥沃,粮食单产高;农业技术水平高。(3)保持水土,减轻水土流失;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详解】(1)我国北方地区主要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2)夏季温暖,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且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平原广阔平坦,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平原由河流冲积而成,且有大片的沼泽分布,土壤肥沃,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根底;人少地多,农作物商品率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采用大型机械化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3)发展苹果种植业的生态环境效益可参照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的角度作答即可,苹果种植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考点03南方地区一、选择题1.(2021·湖南长沙·一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浙江杭州的小刚同学计划在暑假进行一次“京杭大运河之旅”,关于沿途所见所闻,说法正确的是(

)A.浙江和北京的人们都以馒头、面条为主食 B.见到了华北平原金灿灿的稻穗C.从杭州至北京沿途经过了黄河—淮河—珠江 D.从杭州到北京,天气都很炎热【答案】D【详解】浙江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该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其主食是米饭;北京所在的北方地区,人们喜欢吃馒头、面条等面食,A错误。华北平原主要种植小麦,而不是水稻,B错误。自杭州--北京沿途经过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C错误。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从杭州到北京,天气都很炎热,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24·湖南张家界·一模)江西篁岭古村,地无三尺平,屋顶成了晾晒农作物的主要场地。篁岭地区将这种晾晒农作物的场景叫作“晒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选择在屋顶“晒秋”的主要原因是(

)A.美观 B.防盗 C.地形 D.通风3.下列农产品最不可能出现在当地居民房顶和晒架上的是(

)A.油菜籽 B.茶叶 C.辣椒 D.剑麻【答案】2.C3.D【解析】2.题干中“江西省婺源县憧岭古村,地无三尺平,屋顶架是晾晒农作物的主要场地”,形成“篁岭晒秋”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地形崎岖,C正确,ABD错误,故选C。3.剑麻属于热带经济作物,江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剑麻最不可能出现在当地居民房顶和晒架上,D正确,故选D。(2024·湖南长沙·一模)2023年9月23日,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也迎来了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一个巨大的火炬人从远处奔跑而来,画面让人惊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秋分时节,是收获的季节。亚运期间,杭州常见的景象有(

)A.秋稻丰收喜气洋,金黄稻穗满田香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5.“数字火炬手”的使用,主要依赖于(

)A.劳动力 B.原料 C.科学技术 D.农业【答案】4.A5.C【解析】4.秋分时节,是收获的季节属于秋季,秋稻丰收喜气洋,金黄稻穗满田香是描写的秋季,A正确;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描写的夏季,B错误;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春季,C错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描写的是春季,D错误。故选A。5.数字火炬手体现的是科技,需要科技为依托才能实现,C正确;与劳动力、原料、农业无关,ABD错误。故选C。考点04西北地区一、解答题1.(2023·湖南株洲·一模)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及风力发电图

材料二:2022年4月16日10时,我国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在内蒙古的东风着陆场顺利着陆,此次航天任务圆满完成。(1)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A为我国最大的沙漠沙漠。(2)制约本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源,B处是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有"塞上江南"之称,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3)C处为山脉,发源于此山脉的D河,向北最终注入北冰洋。(4)西北地区风力资源丰富。相比煤炭、石油等矿物能源,请分析风力发电的优势。(5)神舟十三号返回舱选择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东风着陆场着陆,请分析其适合返回舱着陆的有利条件。(可从地形、气候、人口分布等方面分析)【答案】(1)干旱塔克拉玛干(2)河套平原黄河(3)阿尔泰额尔齐斯(4)风能资源可再生,且无污染(5)内蒙古高原地形平坦、人口稀少,降水少,多晴朗天气【详解】(1)读图可知,图示是我国西北地区,本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本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A位于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2)读图B处是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河套平原,南部濒临黄河,所以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黄河,有“塞上江南”之称。(3)读图可知,C处为阿尔泰山脉,发源于此山脉的D额尔齐斯河,向北最终注入北冰洋。(4)相比矿产能源,利用风力发电,充分利用了当地自然资源;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够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5)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形平坦开阔,利于返回舱着陆和搜索;该地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以晴朗天气为主,能见度较高;该地气候干旱,人口分布较少,对人类活动影响较小。2.(2023·湖南邵阳·一模)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格库铁路被誉为“大漠新丝路”,是中国通往西亚地区的陆路运输大通道之一。对完善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青海和新疆两省区的铁路网结构,进一步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青海、新疆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沿线地区经贸往来和资源开发,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国防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材料二:下图为西北地区略图。(1)格库铁路的起点城市乙是市。(2)简述西起轮南的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3)简述格库铁路列车在运行中会遇到哪些不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答案】(1)格尔木(2)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新疆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局面;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结构;提高东部地区大气环境质量。(3)风沙威胁;干旱缺水;高原低温缺氧;跨越两大地形区高差大。【详解】(1)据图可知,乙为格尔木市,它是格库铁路的起点,位于青海省中西部。(2)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市,通过管道运输天然气。西气东输能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能够使新疆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增加新疆当地的财政收入,带动其它相关行业发展,增加新疆地区的就业机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当地经济发展。(3)格库铁路的起点格尔木,位于柴达木盆地,该盆地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终点库尔勒,位于天山山脉南侧。格库铁路穿越了广阔的沙漠,风沙可能会掩埋铁路,影响铁路运行,格库铁路经过的地区,地形复杂,高原地区低温缺氧;地势起伏又大,会影响列车行驶的速度和安全。3.(2023·湖南株洲·一模)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西北地区略图。材料二:古往今来,诗人用凝练的笔墨,写下了众多关于西北地区的佳句名篇。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等。材料三:河套向日葵,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其耐盐碱、喜光、抗旱,具有籽粒大、圆滑、光亮,色泽统一、饱满性好,空壳少、产量高等特质,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1)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以下),反映该地区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为。(2)A、B两地,能体验诗句“大漠孤烟直”的是,能体验诗句“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是。(3)乙灌溉农业区所在的地形类型为,该地的主要水源是。(4)分析甲灌溉农业区种植河套向日葵有利自然条件。【答案】(1)以下干旱(2)A地B地(3)盆地高山冰雪融水(4)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物积累;黄河附近,灌溉水源充足。【详解】(1)读图可知,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特征为干旱。(2)“大漠孤烟直”描述的是自然环境的荒芜,A位于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B位于内蒙古高原,畜牧业发达,能体验诗句“风吹草低现牛羊”。(3)读图可知,乙地是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塔里木盆地的农业发展区,地形以盆地为主,该区域靠近高大山脉,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主要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4)读图可知,甲灌溉农业区为河套平原,位于黄河流域,主要灌溉水源来自黄河,当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靠近黄河,灌溉水源丰富;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4.(2023·湖南娄底·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在中国版图上,甘肃省宛若一柄玉如意,是我国东中部腹地通往西北地区乃至中亚各国的天然走廊和必经要道。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一场历经千年的文化之旅慢慢开启。材料二:种子是农业的希望。甘肃省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占据我国玉米制种70%,有种子繁育的“黄金走廊”美誉。玉米喜高温,生长期较短,苗期较耐旱,此后需水量大,下图中的河西走廊是位于高山山麓的狭长堆积平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1)因其狭长,位于流经兰州的河以西,故名河西走廊;弱水在季流量显著增加,进入汛期。(2)图示山脉是走向,穿越河西走廊的铁路是线。(3)河西走廊号称种子繁育的“黄金走廊”,分析其成为玉米制种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4)请你为河西走廊在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黄夏(2)西北—东南兰新(3)①平原地带,地势平坦;②高山冰雪融水丰富,水源充足;③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成分的积累。(4)①重视生态保护,发展节水农业;②合理利用太阳能资源,促进农业发展;③加速农业转型,发展现代化农业。【详解】(1)读图可知,我国流经兰州的河流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河西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而得名,弱水是西北地区的内流河,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流量增加,是河流的汛期。(2)读图可知,图中山脉是祁连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穿越河西走廊的铁路线是兰新线,从兰州到乌鲁木齐。(3)根据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可知,西北地区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麓,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高山冰雪融水为其提供稳定的灌溉水源,这里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4)河西走廊位于深居内陆,降水少,环境脆弱,所以在农业发展中要注意环境保护,发展节水农业;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发展农业,发展现代、生态、绿色、安全农业等。考点05青藏地区一、选择题(2023·湖南长沙·一模)“最美的诗和远方就在青藏”,随着进出藏交通条件的大幅改善,青藏高原开始成为国内外游客理想中的旅游胜地。下图为“西藏自治区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旅游大巴沿雅鲁藏布江谷地行进,你透过车窗可能看到成片青稞的位置是(

)A.山坡 B.山脊 C.河谷 D.山顶2.夏季去西藏感受“最美的诗和远方”时,遇到了很多问题,下列问题最不可信的是(

)A.高寒缺氧 B.紫外线强 C.强台风 D.昼夜温差大【答案】1.C2.C【解析】1.青藏高原的农业类型为河谷农业,因青藏地区海拔较高,整体气温较低,故青稞种植在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的河谷地带,有利于快速生长,故选C。2.青藏地区因为海拔高,气温低,氧气含量低,A可信,不合题意;青藏地区因为海拔高,空气洁净,故紫外线强烈,B可信,不合题意;青藏地区海拔高,远离东南沿海,故没有台风的侵袭,C最不可信,符合题意;青藏地区中午时分因有阳光照射,气温较高,晚上气温较低,因此昼夜温差大,D可信,不合题意。因此答案选C。(2023·湖南娄底·一模)在建的川藏铁路是一条连接四川成都与西藏拉萨的快速铁路,被誉为21世纪现代化的“天路”。读“川藏与青藏铁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3.川藏铁路经没有经过的地形区是(

)A.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 C.横断山区 D.青藏高原4.与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修建难度更大的原因是(

)①穿越横断山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

②途经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高发区③海拔落差小,河流少

④全线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3.B4.A【解析】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川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有成都平原、横断山区、青藏高原,没有经过黄土高原,B选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B。4.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川藏铁路的起止点城市是成都和拉萨,川藏铁路西段位于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东段经过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中段穿越横断山脉,横跨金沙江等大江大河;由此可得出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地形崎岖,其实起伏大,修建难度极大,并且川|藏铁路经过的横断山区及藏东南强震多发,极易造成铁路损毁,强震诱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加剧了灾害,故①②正确,③错误。川藏铁路东段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故④中所说“全线”不严谨,故④错误。所以选A。二、解答题5.(2024·湖南邵阳·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对我国及亚洲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如图为青藏地区示意图。材料二

青藏地区在特殊的高原环境影响下形成了鲜明的农业特色,高寒牧业牲畜品种独特,河谷农业粮食作物穗大粒饱、品质优良。(1)图中甲山脉是,乙河流是,丙湖泊是。(2)青藏地区“高寒”为主的自然特征的成因是。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该地区代表性的牲畜品种有(列举一种),河谷农业区主要分布在谷地和湟水谷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和小麦。(3)从日照和温差角度分析河谷农业粮食作物穗大粒饱的原因。(4)指出青藏地区对我国的重要生态意义。(答出一点即可)【答案】(1)喜马拉雅山脉黄河青海湖(2)海拔高,气温低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雅鲁藏布江青稞(3)青藏地区的河谷地区日照时间长,且昼夜温差大,使粮食作物穗大粒饱。(4)青藏地区的草原、湖泊等生态系统是中国的重要生态资源,对于维护中国的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至关重要;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详解】(1)读图可知,甲是喜马拉雅山脉,呈弧形;乙是发源于巴颜喀拉山的黄河;丙是位于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湖泊—青海湖。(2)青藏地区主要以青藏高原为主,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形成了“高寒”为主的自然特征。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重要的高寒牧区,主要的牲畜有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被称为“高原之舟”的是牦牛。雅鲁藏布江河谷和湟水谷地位于青藏高原,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因此青藏地区的农业区选择在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的河谷地带,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麦。(3)青藏地区的河谷地带由于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从而使得本区主要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4)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中国的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的草原、湖泊等生态系统是中国的重要生态资源,对于维护中国的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至关重要。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等,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对我国及亚洲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考点06地区综合一、选择题(2023·湖南衡阳·一模)上海和嘉兴是中国共产党梦想启航的地方。读“红色足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上海、嘉兴地处长江三角洲,这里(

)A.高原坦荡 B.椰林摇曳C.山谷高深 D.江海交汇2.从延安到西柏坡,“红色足迹”由(

)A.高原走向平原 B.黑土地走向黄土地C.农耕区走向牧区 D.湿润区走向干旱区【答案】1.D2.A【解析】1.上海嘉兴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AC错误;上海嘉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椰子树属于热带植物,B错误;上海嘉兴位于长江三角洲,是长江的入海口处,位于江海交汇之地,地理位置优越,D正确。故选D。2.延安位于黄土高原,西柏坡东临华北平原,“红色足迹”从延安到西柏坡,由高原走向了平原,两地都是黄土地,A正确,B错误;两地都位于农耕区和半湿润区,CD错误。故选A。二、解答题3.(2019·湖南长沙·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航拍中国》第二季选取了浙江、四川、内蒙古、甘肃、广东、福建、江苏7个省级行政区。节目聚焦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人文和社会发展等内容,展示中国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1)《航拍中国》第二季所拍摄的7个省级行政区中,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没有包含的是第级阶梯。(2)甘肃和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