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质量分析卷及答案_第1页
初中九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质量分析卷及答案_第2页
初中九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质量分析卷及答案_第3页
初中九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质量分析卷及答案_第4页
初中九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质量分析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初中九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质量分析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如图表示脊椎动物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类和乙类都只生活在水中B.丙类体温恒定,是两栖动物C.丁类是由古代丙类进化来的D.鸟类最高等,因为可以飞行2、下列诗句或成语中,不包含生殖现象的是()。A.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3、图甲、乙分别是黄瓜果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乙相比,甲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B.甲的⑤内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C.甲的①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D.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线粒体4、下列成语所表现的动物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飞蛾扑火 B.老马识途 C.谈虎色变 D.望梅止渴5、如图是花生果实的部分结构,据此可判断花生属于()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6、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脂肪 B.蛋白质 C.维生素 D.糖类7、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①量大,分布广②管腔大,弹性小③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④管内血流速度很快⑤管内血流速度很慢.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8、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A.物种多样性B.数量多样性C.遗传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9、一般所说的血压是()A.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B.体循环的静脉血压C.肺循环的动脉血压 D.肺循环的静脉血压10、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果实,能结出果实的花一定()①长有雌蕊和雄蕊②长有雌蕊③经历了自花传粉④经历了传粉⑤经历了受精.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11、将红色番茄的花粉传给黄色番茄的雌蕊,受精后花中会发育成番茄果肉的结构以及所结果实的颜色依次是()A.子房壁

黄色 B.珠被

红色C.子房壁

红黄相间 D.子房

黄色12、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A.唾液 B.胆汁 C.胃液 D.胰液13、菊花品种繁多,花色多样。同种生物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源于()A.生物的遗传B.生物的变异C.光照的不同D.环境温度不同14、如图是同一温度下,绿色植物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关系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D段植物的光合作用逐渐加强,呼吸作用逐渐减弱B.该曲线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不断加强C.DE段表示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量相等D.AB段(不含A、B点)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15、关于生命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命起源于陆地B.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C.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水蒸气、氨气、甲烷等D.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16、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 B.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C.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 D.骆驼的尿液非常少17、下列有关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形成了不同组织 B.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组织C.细胞分化使细胞遗传物质减半 D.细胞分化使细胞体积增大18、下列做法中不能促进可遗传变异产生的是()A.植物种子搭载卫星进入太空B.选择不同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C.利用克隆技术培育高产奶牛D.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转入小鼠的受精卵中19、下列哪项行为或现象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A.燕子育雏 B.子女与父母不同C.种子萌发长成幼苗 D.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20、水绵和衣藻同属藻类的主要原因是()A.都有细胞壁和细胞核 B.都生活在淡水中C.无根、茎、叶的分化 D.都能从水中吸收无机盐21、下列关于生物性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每个生物体都会有许多不同的性状B.人们总是通过性状区分出不同的生物C.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D.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它们之间相似的性状就越多22、春末夏初,在小溪边常听见青蛙的鸣叫声,这是()A.雌蛙正在产卵 B.蝌蚪正在变成成蛙C.雄蛙在求偶,召唤雌蛙 D.雌蛙在求偶,召唤雄蛙23、一株苹果树上能结出“国光”“红富士”“秦冠”等不同品种的苹果,采用的处理技术是()A.扦插 B.压条 C.嫁接 D.播种24、下列有关发酵食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蒸馒头利用的是酵母菌的发酵B.豆腐乳是曲霉发酵形成的C.泡菜是乳酸菌在有氧环境下发酵形成的D.沼气要通过甲烷细菌的发酵才能形成25、下列关于显微镜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移动B.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以看到紫色的液泡C.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时,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D.观察酵母菌时,能看到酵母菌分裂生殖形成的突起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1、细菌是靠________进行生殖的,而多细胞真菌是通过产生_____来繁殖后代的。2、消化系统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3、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_________;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_________.4、狒狒群体中,往往有一定的组织和明确的分工,并形成等级。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_行为。5、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__________紧密结合,确保接穗成活。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1、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层次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b过程是细胞_____(填“分裂”或“分化”)结果。(2)与植物细胞相比,人体的细胞结构没有液泡、叶绿体和_____。(3)胃有暂时储存食物的作用,它属于结构层次中的_____。与植物体相比,人体的结构层次多了_____。2、下图表示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模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是丙中三种生物。据图回答:(1)若“玉米→田鼠→蛇→猫头鹰”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则玉米是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丙中的[_____](填字母)代表蛇。(2)图中C和B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和_____关系。从理论上分析,若大量捕杀A,一定时间内B的数量先_____,后趋于稳定。(3)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少,其自动调节能力_____。3、如图为某些真菌、细菌的结构模式图,请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A中各部分结构的名称①是______,其中能够从营养物质中吸收有机物的是____(填序号)。(2)图B中①的名称是____,它是用于在液体环境中运动的。(3)图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图____。在不良环境下,这类生物的细胞壁增厚,形成______。(4)能进行出芽生殖的生物是图_________。(5)与植物细胞相比,图A、B、C三类生物细胞中都没有______,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四、实验探究题。(共1个小题,共14分)1、我市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试管加入的物质处理温度处理时间滴加碘液检验实验现象①淀粉糊2毫升+清水2毫升37℃10min2滴,摇匀______②淀粉糊2毫升+唾液2毫升37℃10min2滴,摇匀______③淀粉糊2毫升+唾液2毫升0℃10min2滴,摇匀______(1)如果把试管①和试管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2)预测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试管①变蓝;试管②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③号试管。要证明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有影响作用,应选用______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4)从实验可知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最终还要在______内被彻底消化、吸收进入血液。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C2、B3、C4、A5、D6、C7、D8、C9、A10、C11、A12、B13、B14、D15、BCD16、C17、B18、C19、D20、C21、C22、C23、C24、C25、C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1、分裂孢子2、消化道消化腺3、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