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叶蝉与吸浆虫_第1页
小麦叶蝉与吸浆虫_第2页
小麦叶蝉与吸浆虫_第3页
小麦叶蝉与吸浆虫_第4页
小麦叶蝉与吸浆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麦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小麦叶蝉与吸浆虫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作物病虫害防治》(一)为害特点属同翅目、叶蝉科。是桃树重要害虫之一,国内大部分省(市、区)均有分布。为害桃、杏、李、樱桃、梅、苹果、梨、葡萄等果树及禾本科、豆科等植物。为害特点成虫、若虫吸食芽、叶和枝梢的汁液,被害叶初期叶面出现黄白斑点,以后渐扩大成片,严重时全树叶苍白早落。均可刺吸花,芽和叶片的汁液。被害叶片正面出现灰白色斑点,严重时斑点连成片,使叶片苍白,失去光合功能。小麦虫害—小麦叶蝉(二)形态识别

雌成虫体长8.6—9.8mm,雄蜂8—8.8mm,体大部黑色略带蓝光,前胸背板、中胸前盾片、翅基片锈红色,翅膜质透明略带黄色,头壳具网状刻纹。唇基有点刻,中央具1大缺口。触角线状9节。

卵长1.8mm,肾脏形,表面光滑,浅黄色。小麦虫害—小麦叶蝉(二)形态识别

末龄幼虫体长18—19mm,圆筒状,胸部稍粗,腹末稍细,各节具横皱纹。头黄褐色,上唇不对称,左边较右边大。胸腹部灰绿色,背面暗蓝色,末节背面具暗色斑1对,腹足基部有1暗色斑纹。蛹长9.3mm,初黄白色,近羽化时棕黑色。小麦虫害—小麦叶蝉(二)形态识别

小麦虫害—小麦叶蝉(三)发生规律成虫昼出夜伏,白天活动,夜晚或阴天隐蔽在小麦根际或浅土中,飞翔力不强,寿命2—7天,有假死性。翌年3—4月成虫羽化,交尾后用产卵器沿叶背主脉处锯1裂缝,边锯边产卵,卵粒成串,卵期10天左右,4月中旬一6月中旬进入幼虫为害期,幼虫老熟后入土做土茧越夏,10月间化蛹越冬。幼虫共5龄,3龄后白天隐蔽在麦株下部或土块下,夜晚出来为害,进入4龄后,食量剧增,幼虫有假死性,喜湿冷,忌干热。冬季气温高,土壤水分充足,翌春湿度大温度低,3月雨小,有利于该虫发生。小麦虫害—小麦叶蝉(四)防治方法农业防治

老熟幼虫在土中时间长,麦收后及时深耕,能把土茧破坏,杀死幼虫。利用幼虫的假死性,在傍晚时分进行人工捕杀。

小麦虫害—小麦叶蝉(四)防治方法化学防治幼虫发生期,于3龄前喷洒90%晶体敌百虫9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80%磷胺乳油2000倍液。田间发生数量大的可喷撒2.5%敌百虫粉或1.5%乐果粉,每667m2喷1,5-2.5kg,也可用上述杀虫剂加细土25kg,沿麦垄撤施。小麦虫害—小麦叶蝉小麦虫害—小麦吸浆虫(一)为害特点小麦吸浆虫主要有两种: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俗名小红虫、麦蛆等,是世界性害虫,在我国分布很广,几乎遍及小麦产区。麦红吸浆虫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河平原低湿地区。麦黄吸浆虫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区和高山地带小麦虫害—小麦吸浆虫(一)为害特点小麦吸浆虫主要为害小麦,也可为害大麦、青棵、燕麦、黑麦、雀麦等。以幼虫为害花器和在麦粒内吸食麦粒浆液,使小麦籽粒不能正常灌浆,出现瘪粒,严重时造成绝收,是小麦生产上的毁灭性害虫。小麦虫害—小麦吸浆虫(二)形态识别

成虫:雌虫体长2~2.5㎜,翅展5㎜左右,体桔红色。触角细长,14节,各节呈长圆形膨大,上环生两圈刚毛。前翅透明,有4条发达翅脉,后翅退化为平衡棍。雄虫体稍小。卵:长0.09㎜,长圆形,浅红色。小麦虫害—小麦吸浆虫(二)形态识别

(二)形态识别

幼虫:体长约2~3㎜,椭圆形,橙黄色,头小,无足,蛆形,前胸腹面有1个“Y”形剑骨片,前端分叉,凹陷深。蛹:长2毫米,裸蛹,橙褐色,头前方具白色短毛2根和长呼吸管1对。小麦虫害—小麦吸浆虫(三)发生规律两种小麦吸浆虫每年发生1代或多年完成一代,以末龄幼虫在土壤中结圆茧越夏或越冬。麦红吸浆虫的发生期因地而异,与当地小麦生育期有密切的物候关系。在黄淮地区,翌年当地下10㎝处地温高于10℃时,小麦进入拔节阶段,越冬幼虫破茧上升到表土层。当10㎝地温达到15℃左右,小麦孕穗时,结茧化蛹,蛹期8~10d。当10㎝地温20℃上下,小麦开始抽穗,吸浆虫成虫开始羽化出土,各地成虫羽化期与小麦进入抽穗期一致。小麦虫害—小麦吸浆虫(三)发生规律麦黄吸浆虫生活习性与麦红吸浆虫大致相似,唯成虫发生期稍早,在春麦区为害青稞较重。雌虫主要选择初抽麦穗上产卵,卵产在内外颖间,一般每次5~8粒,一生产卵100粒左右。卵期7~9d,幼虫侵入后主要为害花器,后吸食子房和灌浆的麦粒。幼虫期15d左右,老熟后不停留在蜕皮内,所以离穗时间较早,抗旱力也较弱。小麦虫害—小麦吸浆虫(三)发生规律小麦虫害—小麦吸浆虫(三)发生规律吸浆虫的发生与雨水、湿度关系密切,春季3-4月间雨水充足,利于越冬幼虫破茧上升土表、化蛹、羽化、产卵及孵化。小麦品种对吸浆虫的抗感性差异很大,凡麦穗颖壳坚硬、扣和紧、种皮厚、籽粒灌浆迅速的品种受害轻,抽穗整齐,抽穗期与吸浆虫成虫发生盛期错开的品种,成虫产卵少或不产卵,可逃避其为害。天敌主要有宽腹姬小蜂、光腹黑蜂、蚂蚁、蜘蛛等。小麦虫害—小麦吸浆虫(四)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种植抗虫品种不同小麦品种,小麦吸浆虫的为害程度不同,一般芒长多刺,口紧小穗密集,扬花期短而整齐,果皮厚的品种,对吸浆虫成虫的产卵、幼虫入侵和为害均不利。因此要选用穗形紧密,内外穎毛长而密,麦粒皮厚,浆液不易外流的小麦品种。小麦虫害—小麦吸浆虫(四)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轮作倒茬麦田连年深翻,小麦与油菜、豆类、棉花和水稻等作物轮作,对压低虫口数量有明显的作用。在小麦吸浆虫严重田块及其周围,可实行棉麦间作或改种油菜、大蒜等作物,待两年后再种小麦,就会减轻为害。小麦虫害—小麦吸浆虫2.化学防治出土化蛹期撤毒土(最有效的方法)时间为3月中旬至4月中旬,药剂为:每亩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拌细土25千克,顺麦垄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