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442-2014道路运输驾驶员 适宜性检测评价方法_第1页
JT-T-442-2014道路运输驾驶员 适宜性检测评价方法_第2页
JT-T-442-2014道路运输驾驶员 适宜性检测评价方法_第3页
JT-T-442-2014道路运输驾驶员 适宜性检测评价方法_第4页
JT-T-442-2014道路运输驾驶员 适宜性检测评价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代替JT/T442—2001道路运输驾驶员适宜性检测评价方法Roadtransportdrivers—Appraisalwayofautomobiledrivingaptitudetest2014-06-27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JT/T442—2014 Ⅱ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驾驶适宜性检测项目与方法 25检测环境要求 26驾驶适宜性评价方法 2附录A(规范性附录)驾驶适宜性检测方法 7附录B(规范性附录)驾驶适宜性单项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附录C(资料性附录)驾驶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IⅡ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JT/T442—2001《职业汽车驾驶员适宜性检测评价方法》,与JT/T442—200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1年版的第1章);——修改了暗适应的定义(见3.6,2001年版的2.6),增加了夜间视力、紧急反应、连续紧急反应和周边风险感知的术语和定义(见3.7、3.8、3.9和3.10); 增加了夜间视力、紧急和连续紧急反应、周边风险感知检测项目(见4.1):标值(见表1~表7,2001年版的表1~表6);——增加了夜间视力等级、紧急反应时间变动率、连续紧急反应时间极差值、周边风险感知中心反应时间均值及错误次数、周边风险感知周边反应时间均值及错误次数7个评价指标(见表8~表14); 修改了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见6.2.1,2001年版的6年版的表7);——将驾驶适宜性检测方法、检测仪器技术参数及单项评价指标计算方法有关的内容移至附录中(见附录A和附录B,2001年版的第5章);——增加了驾驶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计算方法(见附录C)。本标准由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1)提出并归口。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运输管理局。道路运输驾驶员适宜性检测评价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道路运输驾驶员适宜性的检测与评价。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GB11533—2011标准对数视力表GB18463机动车驾驶员身体条件及其测评要求GB1846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处置判断actionjudgment深度知觉depthperception夜间视力nightvision2人对突然出现的刺激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用反应时间表示。连续紧急反应continuousemergencyreaction人对连续突然出现的刺激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用反应时间表示。人感知和处理周边出现的潜在危险情况的能力,用反应时间及反应错误次数表示。4驾驶适宜性检测项目与方法4.1检测项目驾驶适宜性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项:b)选择反应;d)动体视力;e)暗适应;f)处置判断;g)夜间视力;h)紧急和连续紧急反应;i)周边风险感知。驾驶适宜性检测方法见附录A。5检测环境要求驾驶适宜性检测应在室内完成。环境要求如下:a)室内温度0℃~28℃,相对湿度不大于70%,照度不小于75lx;b)每个检测项目场地应各自独立,避免相互干扰。6驾驶适宜性评价方法6.1单项评价6.1.1速度估计评价速度估计用速度估计误差均值来评价,计算方法见附录B,评价指标限值见表1。单位为秒表1速度估计误差均值单位为秒ABCD上限下限 36.1.2选择反应评价表2选择反应错误次数单位为次ABCD上限035—下限146表3选择反应时间变动率ABCD上限 下限—6.1.3深度知觉评价深度知觉用判断误差均值来评价,计算方法见附录B,评价指标限值见表4。单位为毫米表4深度知觉判断误差均值单位为毫米ABCD上限下限6.1.4动体视力评价动体视力用标准对数视力均值来评价,计算方法见附录B,评价指标限值见表5。表5标准对数视力均值ABCD上限下限6.1.5暗适应评价暗适应能力用暗适应时间来评价,计算方法见附录B,评价指标限值见表6。年龄段级别ABCD40岁以下上限24下限 354表6(续)年龄段级别ABCD41岁以上上限48下限—596.1.6处置判断评价处置判断用处置判断错误次数来评价,计算方法见附录B,评价指标限值见表7。单位为次表7处置判断错误次数单位为次ABCD上限下限 6.1.7夜间视力评价夜间视力用视力等级来评价,计算方法见附录B,评价指标限值见表8。表8夜间视力等级ABCD上限124下限2356.1.8紧急和连续紧急反应评价6.1.8.1紧急反应用反应时间变动率来评价,计算方法见附录B,评价指标限值见表9。6.1.8.2连续紧急反应用反应时间极差值来评价,计算方法见附录B,评价指标限值见表10。表9紧急反应时间变动率ABCD上限下限表10连续紧急反应时间极差值单位为毫秒ABCD上限下限—6.1.9周边风险感知评价周边风险感知用中心手反应时间均值、中心手反应错误次数及周边脚反应时间均值、周边脚反应错5误次数来评价,计算方法见附录B,评价指标限值分别见表11~表14。表11周边风险感知中心手反应时间均值单位为毫秒ABCD上限607.0651.0 下限607.1651.1表12周边风险感知中心手反应错误次数单位为次ABCD上限5 下限6表13周边风险感知周边脚反应时间均值单位为毫秒年龄段级别ABCD40岁以下上限下限41岁以上上限下限表14周边风险感知周边脚反应错误次数单位为次ABCD上限012下限1236.2.1综合评价指标计算综合评价指标根据每个单项评价指标的重要度按下式进行计算,下述公式的推导过程参见附录C。Y=1.0123X₁+2.8111X₂+0.0390X₃+1.0040X₄-31.4284X₅+0.0243X₆+0.0483X₇+1.6790X₈+0.0595X₉+0.0058X+0.0004X₁+0.0982X₂+0.0016X₁₃+0.268OX₁₄+22.78946X₈——夜间视力等级;X₉——紧急反应时间变动率;X₀——连续紧急反应时间极差值,单位为毫秒(ms);X₁——中心手反应时间均值,单位为毫秒(ms);X₁——周边脚反应错误次数,单位为次。6.2.2综合评价指标限值综合评价指标限值见表15。表15综合评价指标限值ABCD上限—下限 6.3评价结果6.3.1评价级别如下:a)级别为A,驾驶员该项指标适宜性好;b)级别为B,驾驶员该项指标适宜性较好;c)级别为C,驾驶员该项指标适宜性一般,需要注意;d)级别为D,驾驶员该项指标适宜性差,不适宜。6.3.2综合评价为C的驾驶员,如其关键性单项评价指标(选择反应错误次数、动体视力、夜间视力和深度知觉)出现不适宜,企业用人时应注意回避使用不适宜项。7(规范性附录速度估计测试仪应满足如下要求:A.1.2检测方法A.1.2.1被试者端坐于距离仪器面板2.5m处,右手轻放在应答器上。A.1.2.2双眼平视观察仪器面板上横槽内指示灯自右向左移动的速度。A.1.2.3当指示灯进入遮挡区后,被试者依据观察速度估计光标到达遮挡区终点时,按下应答器按A.1.2.4本项检测练习三次,检测10次,记录10次检测的数值。A.2选择反应d)指示灯照度,5cm处测量值:绿色(180~220)lx;黄色(420~480)lx;红色(1120~1180)lx;A.2.2检测方法A.2.2.1A.2.2.2A.2.2.3A.2.2.4A.2.2.5A.2.2.6A.2.2.7仪器记录反应时间及错误次数。A.2.2.8本项检测练习三次,检测16次。8A.3深度知觉d)中间标杆移动范围:标杆中心相对零位不小于160mm,移动速度:(20±0.5)mm/s;e)箱内灯光照度:(1500~2500)lx;A.3.2检测方法A.3.2.1A.3.2.2从观察窗判断匀速往复运动的中间标杆的位置。A.3.2.3A.3.2.4A.3.2.5A.4动体视力A.4.1检测仪器A.4.2检测方法A.5暗适应A.5.1检测仪器d)视标亮度:(0.1~0.15)cd/m²;f)测试时间:(0~30)s;9A.5.2检测方法A.5.2.1A.5.2.3A.5.2.4仪器记录被试者辨清视标所用时间。A.5.2.5A.5.2.6f)测试时转盘转动圈数:顺时针转动6圈。A.6.2检测方法A.7.1检测仪器b)视标大小:采用GB11533中0.1的视标;e)每级视标呈现亮度见表A.1。视标等级0级1级2级4级5级6级8级视标亮度(cd/m²)0A.7.2检测方法A.8.1.1A.8.2.2A.8.2.3A.8.2.4A.8.3.2检测时,当显示屏中心连续呈现的数字信号出现缺位(如出现3之后出现5)或重复(如出现JT/T442—2014(规范性附录)B.1速度估计B.2选择反应B.3深度知觉B.4动体视力B.5暗适应B.6处置判断B.7夜间视力JT/T442—2014X₁o=tmax-tmin(B.8)JT/T442—2014(资料性附录)驾驶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计算方法C.1单项评价指标值标准化处理X——第i项单项评价指标值;表C.1综合评价指标计算参数序号Xmin重要度k;(%)1速度估计误差均值0.0682选择反应错误次数9025.3003选择反应时间变动率4.7964深度知觉判断误差均值09.5365动体视力均值23.2576暗适应时间10.7067处置判断错误次数6.6698夜间视力等级919紧急反应时间变动率0连续紧急反应时间极差值中心反应时间均值441.80.116中心反应错误次数04.124周边反应时间均值867.60.796周边反应错误次数90C.2单项评价指标值趋同化处理在14个单项评价指标中,有13项指标数值越小时,表示驾驶员对应项素质越好。只有动体视力趋C.3综合评价指标计算方法C.3.1重要度取值JT/T442—2014Y=100×(0.01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