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蚌埠市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蚌埠市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蚌埠市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蚌埠市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关于能源与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大约是: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B.水是一种宝贵资源,陆地水量占总水量的3.5%C.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D.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使煤分解成焦炉煤气、粗氨水、焦炭和煤油等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下列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混合物与纯净物属于交叉关系B.纯碱与碱属于包含关系C.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D.合成材料与塑料属于包含关系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食物腐败C.蜡烛燃烧D.火药爆炸4.X、Y、Z有如图所示的转化(“→”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X、Y、Z依次为A. B.C. D.5.下列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都含有大量氢氧根离子B.过氧化氢、水都能分解产生氧气,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C.氧气和液氧都能助燃,是因为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D.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反应体现了碱的通性6.下列图象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B.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镁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C.将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D.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硫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7.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开始于A.对燃烧现象的深入研究 B.对空气组成的研究C.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反应之后 D.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之后8.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A.H2SO4Na2OCCO B.Mg(OH)2CuSO4CCO2C.KOHHNO3O2SO3 D.HClNaOHO2P2O59.吸烟危害健康,烟气中含有两百多种有害物质,其中尼古丁(C10H14N2)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A.尼古丁中含有氮气B.尼古丁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C.尼古丁属于有机化合物D.尼古丁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10:1410.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取药品B.稀释C.称量D.收集二氧化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①不含金属元素的盐___;②硫酸亚铁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是___;③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④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分子是___。图1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①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硝酸钾和氯化钠都属于___物质(填“难溶”、“微溶”、“可溶”或“易溶”)。②“海水晒盐”利用的方法是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③20℃时,如要提纯5g粗盐(粗盐中氯化钠含量约为80%),溶解时应选择____(填“10mL”、“25mL”或“50mL”)规格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最为合适。④在t℃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填序号)。A甲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或氯化钠B乙中的上层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t可能为24D甲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葡萄糖酸钙的化学式为葡萄糖酸钙由__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葡萄糖酸钙分子中有______个原子葡萄糖酸钙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葡萄糖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酸、碱、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生活中可以用稀盐酸除铁锈,该反应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①上述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②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下列图形代表的离子。:_____(填离子符号)。14.水是生命之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水的相关知识进行研究。《流浪地球》中提到火星表面有大量氢气,引燃氢气,使之爆炸产生能量推动地球远离火星,避免相撞,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____,氢气燃烧的方程式为_____。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对天然水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砂、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利用C图可以研究水的组成,检验试管2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化学实验过程经常会产生定量的废液,经过无害化处理可有效防止水体污染。在一次实验课上,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完成了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的鉴别,并对废液成分展开探究。活动一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们完成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小实验。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写一个)。活动二小雪将六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如图),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由此可以确定: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以及一定含有的离子。小组同学对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离子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离子?(猜想与假设)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OH﹣、CO32﹣、Ca2+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②继续滴加稀盐酸①溶液变红②产生气泡①有OH﹣②有CO32﹣无Ca2+方案二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__(合理即可)(指示剂除外)_(合理即可)①有CO32﹣,无Ca2+②有OH﹣(反思与评价)(1)小明同学对方案提出质疑,他的理由是___(合理即可)。(2)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上层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3)将烧杯内物质过滤,滤渣回收,向滤液中加入适量__(合理即可)进行处理后再排放。16.在做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某同学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没有明显现象。同学们产生疑问: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呢?对此同学们展开了以下实验探究。[假设猜想]同学们给出了以下的猜想:①只有NaSO4;②有Na2SO4和H2SO4;③有______________;④有Na2SO4、H2SO4和NaOH。你认为以上猜想中肯定不成立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其余的猜想,同学们做了如下的实验:(1)李明同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没有明显变化,则原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2)张华也取少量样品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发现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产生气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该现象可证明猜想②是正确的。(3)李明又说,用Fe2O3固体同样也可以探究出猜想②是正确的,请你帮他写出具体的实验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__。(4)受同学们的启发,小丽说用pH试纸也可以探究溶液成分,于是她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该溶液的pH,结果小于7,也证明猜想②是正确的。但她的这种错误操作会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5)小刚说:“老师说过硫酸也可以和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我们也可以用BaCl2溶液来探究。”于是他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的BaCl2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他证明猜想②是正确的。请问,小刚的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钠和硫酸。[评价反思]在确定溶液中存在某物质时,要根据该物质性质来进行探究。我们已知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之所以能选用以上步骤(2)到步骤(4)方案进行验证,都与溶液中存在的微粒____________(填符号)有关。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大约是: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故A正确;B、水是一种宝贵资源,陆地水量占总水量的3.5%,故B正确;C、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故C正确;D、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使煤分解成焦炉煤气、焦炭和煤焦油等,没有粗氨水,故D错误。故选D。2、D【解析】

A.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混合物与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纯净物为碱,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是并列关系,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含关系,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塑料与合成材料属于包含关系,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3、A【解析】

A、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B、食物腐败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C、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

D、火药爆炸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故选:A。【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4、D【解析】

A、水不会一步转化成过氧化氢,故A错误;B、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不易分解生成氧化钠,故B错误;C、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会转化成碳,故C错误;D、Fe2O3和稀硫酸反应生成Fe2(SO4)3,Fe2(SO4)3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Fe(OH)3,氢氧化铁加热生成氧化铁,故D正确。故选D。【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然后将选项中的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5、D【解析】

A.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A正确;

B.过氧化氢、水都能分解产生氧气,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故B正确;

C.氧气和液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故C正确;

D.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是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结合,碱的共性是氢氧根离子显示的性质,故D错误。

故选:D。6、A【解析】

A、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而硫酸为酸性,所以起始的溶液的pH值大于7,而加入稀硫酸过量后的溶液的pH值小于7,故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以及硫酸镁都能生成难溶于水且难溶于酸的沉淀,所以加入混合溶液即产生沉淀,故选项错误;

C、由题意,因为盐酸质量相同,假设稀盐酸中氯化氢为73克,则生成氯化镁的质量都为95g,根据上述关系可以知道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相等,但是消耗的固体的质量明显是碳酸镁要多,故选项错误;

D、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硫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由于硫酸钠已处于饱和状态,所以不能继续溶解,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再改变,故选项错误。故选A。7、C【解析】试题分析: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开始于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反应之后。故选C.考点:基本常识8、D【解析】

A、Na2O属于金属氧化物不属于碱,故A错误;

B、Mg(OH)2不属于酸,而属于碱,CuSO4也不是碱而属于盐,故B错误;

C、KOH不属于酸,而属于碱,HNO3也不是碱而属于酸,故C错误;

D、HCl属于酸,NaOH属于碱,O2属于单质,P2O5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D。9、C【解析】

A、尼古丁是由尼古丁分子构成的,不含氮气,不符合题意;B、尼古丁是由尼古丁分子构成的,每个尼古丁分子含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不符合题意;C、尼古丁含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符合题意;D、尼古丁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12×10):14=60:7,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10、D【解析】

A、粉末状药品的取用,取用时可以用药匙(或者纸槽)。操作要领是:“一斜、二送、三直立”,操作正确。

B、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操作正确。

C、使用托盘天平时,要“左物,右码”,且氯化钠要放在纸上称量,操作正确。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收集二氧化碳时,试管要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操作错误。

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NH4ClFe2+碳元素H2O85.5g易溶蒸发结晶25mLC【解析】

(1)①盐中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不含金属元素的盐是铵盐,可以是NH4Cl;②硫酸亚铁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是Fe2+;③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④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故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分子是水分子。(2)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85.5g;20℃时,溶解度大于10g的物质属于易溶物质,硝酸钾和氯化钠都属于易溶物质。②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采用蒸发结晶法使溶质结晶析出,故“海水晒盐”利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③20℃时,如要提纯5g粗盐(粗盐中氯化钠含量约为80%),需要11.1mL水,溶解时应选择25mL规格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最为合适。④A高于24℃时的某一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低24℃时的某一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温度不能确定,故不能确定甲中溶液的溶质,此选项正确;B乙中有未溶解的固体,故乙是饱和溶液,上层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此选项正确;C24℃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等质量的水中溶解等质量的硝酸钾或氯化钠,不可能出现甲中固体全部溶解,而乙中固体不完全溶解,故t不可能为24,此选项错误;D等质量的水中,甲中溶解的溶质比乙多,故甲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此选项正确。故选C。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四4972:119.3%【解析】

(1)由葡萄糖酸钙的化学式可知,葡萄糖酸钙由碳氢氧钙四种元素组成;(2)由葡萄糖酸钙的化学式可知,每个葡萄糖酸钙分子中有(6+11+7)×2+1=49个原子构成;(3)葡萄糖酸钙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22×1)=72:11(4)葡萄糖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由无色变为黄色NaCl+AgNO3═NaNO3+AgCl↓NO3-【解析】

(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由无色变为黄色。(2)①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NaNO3+AgCl↓。②反应的实质是银离子结合氯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表示硝酸银溶液中的硝酸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O3﹣。故答案为(1)由无色变为黄色;(2)①NaCl+AgNO3═NaNO3+AgCl↓;②NO3﹣。14、检验纯度2H2+O22H2O过滤带火星的木条放到试管中,若复燃则证明是氧气CH4+H2OCO+3H2【解析】

(1)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需要检验纯度;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故填:检验纯度;2H2+O22H2O;(2)在简易净水装置中,其中小卵石、石英砂、膨松棉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起到过滤的作用;故填:过滤;(3)水电解实验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从图中试管2中气体体积小则为氧气,检验氧气的方法是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则证明为氧气;故填:带火星的木条放到试管中,若复燃则证明是氧气;(4)由图分析知反应物是CH4和H2O,生成物为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故填:CH4+H2OCO+3H2。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Na2CO3+CaCl2═CaCO3↓+2NaCl氢离子滴加稀盐酸先无明显现象,后产生气泡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钠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稀盐酸【解析】

活动一: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活动二:小雪将六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由此可以确定: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氢离子,根据离子共存原理知,白色沉淀为碳酸钙,若溶液中有氢离子存在,则碳酸钙与氢离子不共存,所以溶液中一定没有氢离子;方案二:实验结论是①有CO32﹣,无Ca2+②有OH﹣,所以应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因稀盐酸中的氢离子先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后与碳酸根离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实验的现象是先无明显现象,后产生气泡;[反思与评价](1)小明同学对方案提出质疑,他的理由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2)经过综合分析,钠离子、氯离子能与其他离子共存,又不存在氢离子与钙离子,所以最终确定上层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钠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3)将烧杯内物质过滤,滤渣回收,因溶液中有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进行处理后再排放。故答案为(1).Na2CO3+CaCl2═CaCO3↓+2NaCl(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