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一中2020年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人教版必修四、必修五)_第1页
文安一中2020年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人教版必修四、必修五)_第2页
文安一中2020年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人教版必修四、必修五)_第3页
文安一中2020年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人教版必修四、必修五)_第4页
文安一中2020年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人教版必修四、必修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文安一中2013级高一第二学期月考〔三〕语文试题命题人:张晓辉2014年6月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共150分。注意事项:注意用2B铅笔把1~12题、16~19题共16个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标号处。即试卷上选择题的题号与机读卡上的题号必需一致。写在本试卷和答题纸上无效。〔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第一卷〔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姓氏,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发明中国人的姓氏有两个特点:一是源远流长,至今已经五千多年了;二是中国人的姓氏是按照父系传承的,这一点恰恰与遗传学中的Y染色体的传递方式相一致,除了极为少见的异常,一代代的只要是男性,就会一直传下去。

我们的祖先太聪慧了,他们在五千多年前就用“姓〞给自己的家族做了命名。当然,我们祖先这么做的时候,想到的不仅仅是标识自己,区别他人,很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近亲繁殖〔古人提倡同姓不婚〕。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此举一下子给他们家族的染色体Y打上了标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姓氏〞,就是染色体Y的“姓〞,因为生生死死,承载着姓的一代代的人都消失了,但染色体Y却与“姓〞结合在一起,流传至今。姓的传递,就是Y染色体的传递。这真是人世与自然神奇的同构。我甚至认为姓氏是我们中国人的一项不亚于四大发明的伟大发明。

中国人在传统上特别看重生男孩。这种现象不仅有文化、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意义,而且还有着更深的生物学上的意义。男孩是染色体Y的承载者,而人体其他的45条染色体在人类一代一代的繁殖过程中被反复地打乱重组,加之配偶的染色体不断地补充进来,基因被逐渐地“稀释〞。但是除了少数的突变外,Y染色体躲过了被“稀释〞的命运,它将随着这个家族的男性成员一直延续下去。

“姓〞告诉我们的,不仅是传承,更重要的还有竞争。今天新百家姓排行榜上的前19个姓,包括了汉族人口数的一半。但是中国人的姓氏现今仍在使用的有4000多个,也就是说,不到0.5%的姓,占据了50%的人口。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23000多个姓。如果把姓氏看做是物种,那么那些消失的姓氏就是灭绝了的物种,留存下来的则是成功者。最“成功〞的是那些大姓,比如张、王、李、刘、赵、朱等,如今前3个姓每一个姓的人数都超过了总人口的7%,刘姓人数超过5%,赵姓超过2%,朱姓超过1%。刘、李、赵、朱这几个大姓不正是中国几大王朝〔汉、唐、宋、明〕皇帝的姓吗?皇权使这几个姓发展成为中国的常见姓,这可以归结为姓氏发展的“皇室效应〞。

同时,姓氏也是一笔珍贵的资源,不仅是文化的,还是生物的,尤其是那些小姓、奇姓、少见的姓更是一种珍稀的资源。想想看,在漫长的历史惊涛骇浪中,这些小姓、奇姓没有借助任何权势的力量,居然在姓氏的竞争中走了过来,给我们储存了一份珍贵的独一无二的Y染色体的遗产。多一个姓,不仅多了一份家族史,一份文化史,更是多了一份基因史。

然而在今天,这些小姓和奇姓,有的正在消失,有的正处于濒危的边缘。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保护不常见的小姓、奇姓,因为一个不常见姓的文化价值和生物学价值并不比大熊猫差。既然我们对濒危的野生动物那么关怀,对野生动物一个物种的灭绝忧心忡忡,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稀有的姓氏的灭绝无动于衷呢?

需要指出的是,人类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影响远比生物学特征的继承重要得多,我们无意推崇男尊女卑,也无意阻止人们的姓氏随意化的倾向。但是,中国传统的以男性为姓氏传承者的聪慧之举,值得延续。在你想变动你的姓氏,取得一个时尚的新的“社会姓氏〞时,不要忘记记录下你原有的“生物姓氏〞,即“Y染色体姓氏〞。这关于遗传素养和人类健康以及疾病的研究,关于文化现象的揭秘,对中国人的迁徙,甚至对中国人来源的研究和探究,以及我们今天未能预见的许多问题的显示,都有着无可估量的意义。我们中国人的姓氏,是让外国非常羡慕的资源,因为它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更珍贵的是它稳定地通过男性一脉相传。它是Y染色体的标记,可以说它就是“姓氏基因〞。如果今天现代文明对中国姓氏的延续有严重冲击的话,为“姓〞申报世界遗产可能极有价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姓氏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遗产。“姓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姓氏的一个特点是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经懂得了用“姓〞来给自己的家族命名。按照父系传承,这一点恰恰与遗传学中的Y染色体的传递方式相一致。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姓氏〞,就是染色体Y的“姓〞。C.中国人在传统上特别看重生男孩。这种现象不仅有文化、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意义,而且还有着更深的生物学上的意义。D.姓氏除了传承,更为重要的是还有竞争,如果把姓氏看作物种的话,那些消亡了的姓氏就可以看作是灭绝了的物种。2.以下信息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至高无上的皇权可以使皇权行使者自身的姓氏发展为大姓,中国所有的大姓都和姓氏发展中的“皇室效应〞有关。B.目前,有些小姓或奇姓正在消失或正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之中,只要国家制订了相关保护政策,就能避免其消亡。C.中国人的姓氏,是一种让外国欣羡不已的资源,因此,我们可以骄傲地向世人宣称:姓氏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遗产。D.如果把姓氏看作一笔珍贵的资源,那么那些小姓、奇姓、少见的姓更是一种珍稀的资源。它至少给我们储存了一份独一无二的Y染色体的遗产。不属于对“姓氏〞作用的解说一项是:〔〕“社会姓氏〞的同时,不忘记自己原有的“生物姓氏〞可以阻止人们姓氏随意化的倾向。B.一个人原有的“生物姓氏〞关于研究遗传素养、人类健康以及疾病,揭秘文化现象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C.姓氏不仅仅能够标识自己,区别他人,尤为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近亲繁殖。“生物姓氏〞关于研究和探究中国人的来源,显示我们今天未能预见的许多问题,意义无可估量。二、古诗文阅读〔共计42分〕文言文阅读〔一〕〔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12〔3〕题〔4-6题每题3分,第13〔1〕题5分〕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乃召伺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伺胡惶恐,俱服其状。超乃闭伺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皆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节选自范晔《后汉书·班超传》〕[注]:班超,班固之弟,沟通西域,为发展与西域的政治文化联系作出不朽功绩。4.以下句中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的文言现象不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案图B.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孰计议之D.故使陵来说足下5.以下加点词中和“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中“将〞词类活用类型一致的一项:〔〕〔3分〕奇其才B.时天下承平日久C.羝乳乃得归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6.下面六个句子分为四组,选出全都和“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①农人告余以春及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③今君乃亡赵走燕④信义安所见乎⑤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⑥唯君马首是瞻A.①②⑤B.②⑤⑥C.①③④D.③④⑥文言文阅读〔二〕〔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13〔2〕题〔7-9题每题3分,第13〔2〕题5分〕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同学,耽书。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复还,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孝文闻之,召入,令诵《五经》章句并陈大义。帝戏卢昶曰:“昔流共工①于幽州,北裔之地那得忽有此子?〞昶对曰:“当是才为世生。〞以才名拜太学博士。征署司徒彭城王勰②法曹行参军。帝顾谓勰曰:“萧赜以王元长为子良法曹,今为汝用祖莹,岂非伦匹也?〞敕令掌勰书记。莹与陈郡袁翻齐名秀出,时人为之语曰:“京师楚楚袁与祖,洛中翩翩祖与袁。〞再迁尚书三公郎中。尚书令王肃曾于省中咏《悲平城诗》云:“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彭城王勰甚嗟其美,欲使肃更咏,乃失语云:“公可更为诵《悲彭城诗》。〞肃因戏勰云:“何意呼《悲平城》为《悲彭城》也?〞勰有惭色。莹在座,即云:“悲彭城,王公自未见。〞肃云:“可为诵之。〞莹应声云:“悲彭城,楚歌四面起。尸积石梁亭,血流雎水里。〞萧甚嗟赏之。勰亦大悦,退谓莹曰:“卿定是神口,今日假设不得卿,几为吴子所屈。〞迁车骑大将军。及出帝登阼,莹以太常行礼,封文安县子。天平初,将迁邺,齐献武王因召莹议之。以功迁仪同三司,进爵为伯。薨,赠尚书左仆射、司徒公、冀州刺史。莹以文学见重,常语人云:“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盖讥世人好窃他文以为己用。而莹之笔札亦无乏天才,但不能均调,玉石兼有,其制裁之体减于袁、常焉。性爽侠,有节气,士有穷厄,以命归之。必见存拯,时亦以此多之。〔选自《北史•祖莹传》,有删改〕【注】①共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神。②勰:元勰,本名拓跋勰,北魏政治家、诗人。7.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十二为中书同学,耽书耽:沉溺B.尤好属文属:连缀,撰写C.帝顾谓勰曰顾:回头看D.莹以文学见重见:表被动8.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常密于灰中藏火②故燕王欲结于君B.①为家人所觉②既自以心为形役C.①以才名拜太学博士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D.①孝文闻之,召入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9.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祖莹年少时挚爱读书。他的父母担心他得病.禁止他读书,而他却常常趁父母睡熟之后,点火偷偷读书。他由此声名大作,被称为“圣小儿〞。B.祖莹吟诵诗文记忆非凡。他在张天龙讲《尚书》时被选为都讲,表现出惊人的记忆能力,孝文帝听到后把他召人宫中诵《五经》并讲述要旨。C.祖莹虽有天赋,但是他文章水平参差不齐,体裁也比不上袁翻、常景。他为人豪侠,但是因为不分好坏,都给予救助,所以有人认为他多事。D.祖莹因才气获赏识。他被征召安排在彭城王元勰府做法曹行参军,后升为尚书三公郎中;他和袁翻齐名,人们把两人相提并论。文言文阅读〔三〕〔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13〔3〕题〔9-11题每题3分,第13〔3〕题5分〕晁错者,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时,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枝郡:指诸侯国支系亲属拥有的封地〕。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汝用事,即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汝何为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汝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上问袁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够忧也,今破矣。〞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招错。晁错衣朝衣斩东市。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谒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杜忠臣之口。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有删改〕10.对以下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口让多怨,汝何为也让:责备B、卒受大戮,杜忠臣之口杜:杜绝,堵塞C、后擅权,多所变更擅:专长,擅长D、吾亦恨之恨:遗憾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4组,全都属于晁错死因的一组是:〔〕〔3分〕

①错为人峭直刻深②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③迁为御史大夫,请渚侯之罪过,削其支郡④刘氏安矣,而晁氏危

⑦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⑥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A.①②③

B.③⑤⑥C.②③⑤

D.④⑤⑥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受到皇帝的器重。景帝时,他受宠超过九卿,当时许多法令多是由他更改修定的。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削弱诸侯,文帝没有听从,但很赏识他的才干。景帝即位后,采纳了他削藩的政治主张。C、晁错的父亲担心削藩会危及儿子的性命,从家乡赶来极力劝阻。看到儿子一意孤行,晁父因伤心而自杀。D、当听到邓公分析吴楚借诛杀晁错之名而行谋反之实、错杀晁错带来的严重后果后,汉景帝同意邓公的看法。13.结合原文,翻译下面三个句子。〔共3小题,每题5分,合计15分,每篇文言文涉及一个句子〕〔1〕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5分〕〔2〕常语人云:“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盖讥世人好窃他文以为己用。〔5分〕〔3〕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5分〕(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1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题。〔共11分〕《蝶恋花》【金】完颜璟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金缕小钿花草斗,翠条更结同心扣。金殿珠帘闲永昼,一握清风,暂喜怀中透。忽听传宣颁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注:完颜璟,即金章宗,其统治前期,金国国势强盛,其在位期间,汉化程度较高。〔1〕这是金章宗完颜璟所写的一首咏物词,依据词的内容你能猜出此词所咏为何物吗?〔提示:此物为夏季常用之物〕〔2分〕〔2〕从炼字的角度,词的上阕“皱〞“斗〞用得都很不错,试选择其一进行赏析。〔4分〕〔3〕词的下阕道出了词人怎样的心境?从“忽听传宣颁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中你能看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5.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徒慕君之高义也。〔2〕今两虎共斗,_______________。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4〕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_________________,抚孤松而盘桓。〔5〕____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6〕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第二卷〔共80分〕四、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其中16-19题每题3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20、21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6.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这件事对我而言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B.税收是我国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计民生中占有无以复加的地位。C.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罗贯中运用生动细致的动作神态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胸无城府却又自作聪慧、十分迂腐可笑的蒋干形象。D.这个埋伏已久的特务,平日装得一副老实相,倒也没人能看透他,哪知今天他居然赤膊上阵,一下子露出了狐狸尾巴。17.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新华社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6日电:“好奇〞号火星车定于8月6日在火星着陆,对火星进行为期两年的探测,确定这颗红色星球上是否存在微生物。B.网友“直播上海〞在微博中称:眼保健操残害中国青少年49年了。做了近50年的眼保健操是有益还是有害?眼科医院多位专家认为,答案是肯定的。C.冠军教头“银狐〞里皮的执教经验丰富,在短短的两年之内,便把广州恒大队由“中超新军〞打造成为“亚洲豪门〞,赢得了中国球迷的广泛追捧。D.在北京的怀柔县有一个篱苑书屋,这个书屋可以随意进出,书可以随意翻阅,但不能带走。书屋目前只在周六周日开放,人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待两三百位游客的阅览。18.以下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④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A.⑥⑤①②③④B.④③⑤①②⑥C.③①⑤④②⑥D.④②①⑤③⑥19.以下加点字的拼音或字形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3分〕A、脑髓suí孱头càn单于chán残羹冷炙B、国粹cuì阏氏zhī昆邪王xié归根结缔C、喟然kuì窥观kuī倨傲jù休戚相关D、肉袒dǎn列观guān避匿nì所向披糜20.请你依据下面材料从多角度谈谈你对《爸爸去哪儿》能取得成功的原因。〔3分〕《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播出的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原版来自于韩国MBC电视台《爸爸!我们去哪儿?》。这档名人代际沟通纪实节目将革新视角对准亲子关系,五对星爸萌娃进行72小时的乡村体验真人秀,《爸爸去哪儿》,获得了电视的高收视率、网络视频的高点击率和社会的高关注度。明星效应、明星平日优裕生活与特别状态下艰难日子的激烈对比、难以预料的故事情节等因素,共同促成了该节目的走红。据悉:该节目的第二季正在紧张筹备之中,姚明和他的女儿将会在节目中亮相。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依据要求给苏武写一段颁奖词〔5分〕孟子有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穷困十九年而忠心不改的苏武正是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这圣人古训。苏武,一个民族的符号,一个大写的人……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为苏武忠贞守节的精神所感动,请你模仿“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的模式给苏武写一段颁奖词,要求:语言流畅,富有文采,不超过100字。五、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责任就是有担当,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请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亮。河北文安一中2013级高一第二学期月考〔三〕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考号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13.结合原文,翻译下面三个句子。〔共3小题,每题5分,合计15分,每篇文言文涉及一个句子〕〔1〕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常语人云:“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盖讥世人好窃他文以为己用。〔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古代诗歌阅读。〔11分〕(1)(2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16.名句默写。〔共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少答3条〕21.〔5分〕将颁奖词写于下面表格之中。22.按照要求作文。〔60分〕200200400400600600800800参照答案:【解析】C项不能回答题干所问问题,偷换概念。2.D【解析】A、B过于绝对化,C项为强加因果【解析】A项原文无据,更不是对“姓氏〞作用的解析。【解析】例句与ABC加点字文言现象皆为通假。【解析】C项与例句皆为名词作动词,A为意动,B为名词作状语,D为使动。【解析】例句与B皆为宾语前置句。参照译文: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匈奴,任命班超为代司马,带兵另外去攻打伊吾,在蒲类海作战,杀死了很多敌人就回来。窦固认为他有能力,就派他跟从事郭恂一起出使到西域。班超来到鄯善,鄯善王广接待班超恭恭敬敬,礼节周到,后来一下子变得疏远懈怠。班超对随同他的官兵说:“难道不觉得鄯善王广礼敬的心意减低了吗?这一定是有北方敌人的使者到来,他心里犹疑,不知道要靠在哪一边好的缘故。聪慧人在事物未出现端倪时就已经看出来,更何况已经很显然了呢?〞就叫来鄯善国的侍者,骗他说:“匈奴使者来了几天,现在在哪里?〞侍者惊慌害怕,就把状况全部都说了。班超就把侍者禁闭起来,把其他官兵三十六人全部召集起来,和他们一起喝酒。酒酣时候,趁机激怒他们说:“你们和我都在荒漠极远的地方,想的就是立下大功来求得富贵。如今敌人的使者到来才几天,鄯善王广的礼节诚敬就没了。如果让鄯善王将我们送给了匈奴,我们的躯体就将永远被豺狼所啃食。我们该怎么办!〞官兵们都说:“现在处在危险的地方,是生是死都听从司马的。〞班超说:“不入虎穴,就抓不到虎子。现在的办法,就只有趁夜用火攻击匈奴使者,他们不知道我方有多少人,一定非常震惊害怕,这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消灭。消灭了这些敌人,鄯善一定会吓破胆,那就可以完成使命,成功立业了。〞大家说:“应当跟从事商量商量。〞班超生气说:“是凶是吉,就在今天决定。从事文绉绉的一个庸俗官吏,听到这事一定会害怕而让计谋泄露。死得不明不白,就不是壮士。〞大家说:“好。〞刚入夜,班超就带着官兵奔向敌营。刚好那天刮大风,班超让十个人拿着鼓,藏在敌人房屋后面。约定说:“看到火烧起来就全部擂鼓大喊。〞其他人全部拿着兵器弓箭埋伏在房门两旁。班超就顺风放火,前后擂鼓大喊。里面的敌人全部乱成一团,班超亲手杀死三个敌人,其他官兵斩杀那些使者和随从卫兵三十多个,其他的一百多个全都烧死。【解析】“顾〞是“看〞的意思。8.B【解析】〔B①②介词,被。A①介词,在;②介词,跟。C①介词,凭借;②介词,因为。〕D①代词,这件事,②取独〕9.C【解析】〔“多〞不是“多事〞,而是“称赞〞〕【参照译文】祖莹,字元珍,是范阳遒人。祖莹八岁时就能吟诵《诗经》和《尚书》,十二岁成为中书同学,沉溺于书籍之中。他的父母担心他得病,禁止他读书却不能制止。祖莹常常悄悄地在炭灰里藏起火种,赶走僮仆,趁父母睡熟之后,点燃灯火读书,用衣服被褥遮蔽堵塞门窗,害怕漏出光亮,被家人所察觉。因此,祖茔嗜读书的声誉十分大,里里外外的亲属都称他为“圣小儿〞。祖莹尤其喜爱写文章,中书监高允常感叹说“这孩子的才干,不是一般的年轻人所能赶得上的,将来一定会有远大的前程。〞当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他为都讲。生徒全部会集在一起。祖莹挑灯夜读十分疲乏,不知道天已亮了,督促讲学已经艰急迫,于是误拿了同宿舍的同学赵郡人李孝怡的《曲礼》卷入座。〔他的老师〕博士严厉,他不敢再回去,于是就把《曲礼》放在面前,背诵三篇《尚书》,没有遗漏一个字。孝文听说这件事后,召他入官,让他背诵《五经》的章句并陈述其中的要旨。皇帝开玩笑地对卢昶说:“从前共工被流放到幽州,在边远的北方怎么会突然冒出这样一个人?〞卢昶回答说:“当是人才为了时代而生。〞祖莹凭借着自己的才干和名望被授任为太学学士。他被征召安排在司徒彭城王元勰府担任法曹行参军。皇帝看着元勰说:“萧赜让王元长担任萧子良的法曹,现在让你用祖莹,难道不是与萧子良等同了吗?〞皇帝命令祖莹主管元勰文书。祖莹与陈郡人袁翻一样有名气且才华出众。当时的人因此说:“京师楚楚袁与祖,洛十翩翩祖与袁。〞两次升迁做了尚书三公郎中。尚书令王肃曾经在官署中吟咏《悲平城诗》道“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彭城王元勰十分慨咀叹这诗的优美,想叫王肃再次吟咏,居然失言说:“您可否再为我吟咏《悲彭城诗》吗?〞王肃于是开玩笑地对元勰说:“为什么把《悲平城》说成《悲彭城》呢?〞元勰面有惭愧之色。祖莹当时在座,马上说道:“《悲彭城》一诗,王公自然没有听说过。〞王肃说“可以读给我听听。〞祖莹应声答到:“悲彭城,楚歌四面起。尸积石粱亭,血流睢水里。〞王肃高度赞叹并欣赏这首诗。元勰也非常高兴,退到出来后对祖莹说:“您的口才真是如有神助,今天要不是您在场,差不多要被吴地的才子耻辱。〞升为车骑大将军。等到出帝登基,祖莹以太常行礼,被封为文安县子。天平初年(534~535),都将迁邺,齐献武王就此事召见祖莹讨论。因功迁升仪同三司,晋爵为伯。逝世,朝廷赠他为尚书左仆射、司徒公、冀州刺史。祖莹凭看自己的文章和博学被重用。他常对人说:“文章一定要自出心裁,形成独特的风格,怎么能与别人相同呢?〞他大概是讥讽社会上有些人喜爱剽窃他人的文章为己所用。而且在祖莹的文书中也不缺乏天才之作,只是这些作品水平不齐,好的和不够好的兼而有之,他的文章体裁比袁翻、常景二人要差。祖茔性格豪爽有侠义,有节气,文士有生活贫困,想依附他,祖莹一定抚恤和救济他们,当时的人们也因此称赞他。【解析】擅权中的“擅〞为“独揽〞的意思11.B【解析】①②④不是晁错死因:①是晁错为人的特点,②是汉文帝时的事,不是汉景帝时的事,④是晁错父亲的话。12.C【解析】极力劝阻的目的不仅是担心儿子,而且是整个晁氏家族的安危,也怕祸及自身。参照译文:晁错,是颍川人。他凭着文学才干担任太常掌故。他为人严峻刚直苛刻。孝文帝的时候,下诏任命他做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因他善于论辩,得到太子宠幸,太子家号称他是“智囊〞。多次向皇帝上书,在孝文帝时,又论述要削弱诸侯的事情,以及可以更改确定的一些法令,奏疏一共有三十篇。孝文帝没有听取他的建议,但觉得他是个奇才,提升他做中大夫。在这个时候,太子认为晁错的计策好,而袁盎等各个大功臣多不喜爱晁错。汉景帝即位,让晁错担任内史。晁错常常请求皇帝在秘密处听取他说的事情,皇帝总是听从,宠幸晁错胜过九卿,法令多由他修改敲定。晁错升任御史大夫(以后),呈请(查究)诸侯的罪过,削减他们的封地,收归他们支系亲属拥有的封地。奏疏呈上之后,皇帝命公卿、列侯、宗室集合议论,没有人敢反对,只有窦婴争议,因此同晁错有了矛盾。晁错所更改的法令有三十章,诸侯都大声叫嚷,疾恨晁错。晁错的父亲听到这件事,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你一掌权,就侵犯诸侯利益、分割诸侯土地,使别人的亲人疏远。很多人都责备怨恨你,你为的是什么呢?〞晁错说:“本来就应该这样做的。不这样做,天子不得尊崇,王室不得安宁。〞晁错的父亲说:“刘家安宁了,可是晁家就危险了。我要离开你回家了。〞于是喝毒药自杀了,说:“我不忍看到灾祸殃及到我〞。死了十几天,吴、楚七国果真造反,以诛杀〔乱臣〕晁错为名义。皇上问道:“怎样定计呢?〞袁盎回答说:“吴、楚送来书信,说高祖皇帝的分封子弟为王各有领地,如今贼臣晁错擅权眨谪诸侯,削夺他们的土地,因此才反叛,名义是共同向西来诛讨晁错,恢复原有的封地也就作罢。如今谋划对策,只有斩杀晁错,派出使者赦免吴、楚七国(造反的罪过),恢复他们原有的封地,那么不必动用武力就完全可以平息叛乱。〞皇帝很久都不说话。后来,皇帝就下令中尉去叫晁错。晁错当时穿着朝服,在东市被处斩。晁错死后,谒者仆射邓公是校尉,攻打吴、楚叛军担任将领。回到京城见皇上。皇上问他:“听到晁错已死的消息,吴、楚两地的叛乱停止了没有?〞邓公说:“吴王几十年来都想谋反,〔这次是〕发怒于削夺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