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教学总结_第1页
初二地理教学总结_第2页
初二地理教学总结_第3页
初二地理教学总结_第4页
初二地理教学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地理教学总结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是从宏观上熟悉中国的概貌和自然环境。有关人口的内容侧重点有二:一是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意义,二是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介绍中国的自然环境,主要从地形、看气候、河流等方面进行分析。地形以山脉构架为基础工业,讲述了我国地形的复杂多样性;气候则分作季风区非季风区两大块分别讨论;河流的学习以长江、黄河为典型事例。无论这些内容多属传统性的,但在编写过程中,编者还是力求立足点高,目光长远,注重环境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并增加了不少新资料。“中国的自然资源〞这一章,编者力求特别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借助于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启迪同学科学、深入地熟悉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本章除系统讲授了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外,对海洋资源也进行了重点阐述,使同学熟悉到开发和保护“蓝色国土〞的重要性;分析了北方缺水的原因和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南水北调〞的必要性,贯彻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中国的区域差异〞这一章,编者把中国分为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高原四大区域进行分析,力求特别这四大区域的自然地理特色和人文经济特征,使同学了解和掌握中国地理的基本区域的划分方法;借助于四大区域的学习,熟悉它们的基本地理特征,进而懂得地理区内的相似性和地理区间的差异性;了解当前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内容,明确保护西部环境生态的重要意义。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学习,认真听课,向老师和同学学习,逐渐充实自己和弥补存在的一些不够。同时,本人严格要求,尊重老师,使自己学有所得,不断提升,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回忆本学期的学习,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为使今后的学习做得更好,现总结如下。一、政治思想方面本人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学习。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老师、同学的心目中树立好的印象。二、学习方面1、努力听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1)课前准备备好课。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2)课堂上的状况。(3)课后反思。一、为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益,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课程理念:1.定准角色:教师是同学学习的参加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教学过程是师生互教互学、主动开发、共同提升的双向互动的创造性过程。2.面向全体:以同学整体素养的发展为本,兼顾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创设合格的地理教学氛围,让地理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3.主动学习:同学的学习是一个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开发的过程,是疑问、困难、障碍、矛盾的暴露过程和心智、个性、成果、喜悦的展示过程的统一。4.关注课堂:课堂教学是同学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是实施素养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关于师生犹如战场关于将士。向课堂45分钟要高效益,是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同学心往神驰的境界。让同学在课堂教学中深入体会:“学地理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二、为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益,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使同学能够正视地理学科,进而转变地理学习方式。1、正确熟悉地理学科,培养学科兴趣“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生活中到处是地理知识〞,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自然现象;再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五彩缤纷的生活方式有它特定的地理背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再到全球性的粮食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这些关系到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将在初中地理课上探讨。熟悉到学习地理知识在生活中能解决问题,解释疑惑,这就是兴趣和动力的源泉。2.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同学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实施素养教育的主渠道。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地理课堂的素养教育功能,改善地理教学效果是中学地理教师的重要任务。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师的教,“教师讲,同学听;教师写,同学抄;学校考,同学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同学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因此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新的教学方式强调同学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同学的学习兴趣,激励积极探究,主动参加教学过程,美国一位教育家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同学的主体地位,形成了诸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将以上方法落实到教学施行,要特别注意追求其有效性。笔者认为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⑴.善于激发并维持同学学习地理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熟悉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同学学习的内部动力,往往与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古人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初中地理学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同学对该学科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激发同学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发挥文理综合优势,引入历史典故、传说、名人轶事、时事政治、数理知识等;发挥图文结合优势,展示地形图、政区图、绘制各种示意图、趣味读图等;发挥学用结合优势,制作地球仪、制作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天气现象等。在地理课堂上,激发同学学习兴趣应该贯穿于教学始终。课堂刚开始,教师如果运用出色的导入语激发同学兴趣,同学则很快被吸引,注意力将集中于课堂,利于后续教学内容的展开;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洞察同学心理,将同学感兴趣的知识适时引入课堂,并作适当铺开,并予同学充分思索和表达的空间,使同学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有助于其兴趣的维持;课堂教学马上结束时,教师引导同学对本节课知识回忆总结,让同学体会到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同学的学习兴趣将会更持久。⑵用心制定问题情境,追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是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线。恰当的问题可以激发同学解决问题的愿望,启动思维,进而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学记》中载:“善问者如撞钟,扣之以小者则小鸣,扣之以大者则大鸣,待之以容,然后尽其声。〞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用心制定问题情境,为同学的有效探究铺路。探究活动是由问题开始的,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依据问题收集信息、寻求问题结论等一系列环节组成。教师引导同学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同学则是探究的主体。问题情境制定是否新颖、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符合初中同学好奇、好强的心理,关系到同学能否有效的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在制定问题情境时,要合计能否吸引同学的注意力、激发同学探究欲望,使同学想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提出的问题要注意难易适中,使同学“跳一跳够得着〞;关于难度大的问题,制定上要浮现梯度,让同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解决问题,使其感受探究中增长知识的喜悦。如在学习“太阳高度〞时,制定如下问题:①为什么“冬天冷,夏天热〞?〔推测〕②一天中什么时段最热?〔验证〕③冷热取决于什么因素?。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1.1中国的疆域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东、北半球,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辽阔的疆域:陆地大国:①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②陆界20000多千米③陆上邻国14个。海洋大国:①辽阔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②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③隔海六国印尼马来文莱菲律宾日本韩国最北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4度N;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135度E。最南曾母暗沙4度N。最西帕米尔高原73度E。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总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位。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我国领海的宽度是22.22公里〔12海里〕。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众多的邻国: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平方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14个〔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顺口溜〕:印尼马文菲日韩。§1.2中国的行政区划历史上的行政区划:现行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乡〔乡〕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教材:八年级上册第8页§1.3中国的人口数量世界第1: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占世界1/5。目前人口数为13亿。增长速度较快:1人口基数大2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平均寿命延长,人口死亡率有大幅度的下降。分布疏密不均:腾冲——漠河,我国分布人口的疏密。人口多处特点人口少处特点东部地区人口多;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平原、盆地人口多;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地区人口多;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汉族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山地、高原人口少;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我国人的人口政策:执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升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1.4中国的人口:56个民族: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汉族人口众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仅占8%,被称为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民族风情: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泼水节;中华民族——端午节。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2.1中国的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山脉纵横交错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海拔4000米以上;第二阶梯在青藏高原的北边和东边海拔迅速下降到1000-2000米有的地方不够500米第三级阶梯:第二级阶梯以东的地形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在这里,众多东流入海的江河,将携带泥沙沉积下来形成依山傍海、纵贯南北的冲积平原。阶梯分界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地形复杂多样: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是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2.2中国的气候气候复杂多样:气温分布: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降水时空分布:从地区分布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多、冬春少。我国气候类型分为:温带季风尚候、亚热带季风尚候、热带季风尚、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季风尚候显著: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尚候显著、季风尚候区最为辽阔。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大陆性特征。多特别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多旱涝灾害。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八上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路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2、渤海四周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3、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4、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5、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35人/km2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39人/km2〕的3倍多。6、我国以黑河—腾冲为界,东部人口分布密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7、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数最多。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最多。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8、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自西向东:一、二、三。9、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10、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11、一个地方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12、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13、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14、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它是我国最长、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15、长江三峡〔自西向东〕:瞿塘峡、巫峡、西陵峡。16、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17、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石油、矿产资源等〕18、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够,人与耕地的矛盾特别。19、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够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20、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名在第一百一十位之后。21、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南宜水稻北宜麦〕、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南种甘蔗北甜菜〕、棉花〔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地理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辽阔的疆域:陆地大国:①国土辽阔②陆界③陆上邻国多14个海洋大国:①辽阔海域②海岸线长③隔海六国最北:漠河54度N;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135度E。最南:曾母暗沙4度N。最西:帕米尔高原73度E。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我国领海的宽度是22.22公里〔12海里〕。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众多的邻国: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平方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14个〔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顺口溜〕:印尼马文菲日韩。历史上的行政区划:现行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数量世界第一: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目前人口数为13亿。增长速度较快:分布疏密不均:腾冲??漠河,我国分布人口的疏密。人口多处特点人口少处特点东部地区人口多;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平原、盆地人口多;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地区人口多;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汉族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山地、高原人口少;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我国人的人口政策:执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升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1.4中国的人口:56个民族: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汉族人口众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仅占8。6.初二地理整理、总结课题:中国地理复习〔一〕目的:通过复习使同学了解、熟知与掌握:1、我国的地理位置、我国领土的范围和面积;我国濒临的海洋、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的分布;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熟悉33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2、我国的人口及民族的分布;3、我国地形的特点,主要山脉及其走向,主要的高原、盆地、平原,地震与火山等;4、我国天气的表示符号,我国冬夏两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和温度带,降水分布特点和干湿地区,我国气候特征和三种灾害性天气。教具:中国政区图投影片、地形图投影片、同学地图册课型:复习课教时:2课时过程:本次复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疆域与行政区划●主要知识点:1、我国的半球位置与海陆位置、我国的面积、四至点。2、我国的四个边缘海、主要岛屿、半岛,领海与内海。3、陆上邻国〔15个〕、隔海相望国家〔6个〕。4、我国三级行政区5、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省会。6、特别行政区。●识图1、我国疆域示意图,相邻的国家2、我国省级行政区轮廓图第二章:中国的人口与民族●主要知识点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占世界的比重。2、我国的人口线与我国的人口分布。3、我国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的比重,国家对城市发展的政策。4、华侨与外籍华人的概念,“侨乡〞。5、我国的人口政策。6、我国民族的分布状况与分布特点。7、我国的民族政策与风俗习惯。●识图1、我国人口分布图2、我国民族分布图第三章:中国的地形●主要知识点1、中国地势的主要特点,三个阶梯的界线及主要地形单元。2、地势对我国交通、水力等影响。3、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各类地形的比重。4、我国的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我国的第一高峰。5、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的典型特征。6、我国三大平原的特征和主要丘陵。7、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主要地震带。8、我国火山的分布。●识图1、我国地势阶状分布示意图2、我国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平原分布示意图。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主要知识点1、怎样依据卫星云图上的颜色来推断各地的天气。2、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说明形成原因,00等温线所经过的地区。3、我国五个温度带的分布与耕作制度。4、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冬夏季风与降水,我国降水的年、季变化。5、我国四个干湿地区的分布。6、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7、我国的三个主要灾害性天气及其危害。●识图1、我国温度带与干湿地区分布图2、锋面雨与地形雨的形成图。课题:中国地理复习〔二〕目的:通过复习使同学了解、熟知与掌握:1、我国的河流概况,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文特征;2、长江与黄河的概况及水文特征;3、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与人均量。4、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产资源的分布。教具:中国河流图投影片、矿产资源投影片、同学地图册课型:复习课教时:2课时过程:本次复习主要内容如下:第五章: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主要知识点:1、内流河与外流河、内流区与外流区的概念,我国主要的外流河与内流河。2、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内流河的水文特征。3、我国最大的人工河——大运河〔沟通的水系、作用等〕,我国五大的淡水湖和青海湖。4、长江的概况及上、中、下游的划分和水文特征。5、黄河的概况及上、中、下游的划分和水文特征,治理黄河的主要措施。●识图1、长江水系分布图2、黄河水系分布图3、我国五大淡水湖轮廓图第六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及其保护●主要知识点:1、我国主要的自然资源的总量与人均量状况。2、我国土地资源的种类及其利用。3、我国水能资源和水资源的利用,解决水资源不够的措施。4、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三大林区和“三北防护林〞。5、我国煤、石油、铁、有色金属的分布。6、我国渔业等水产资源,第一大渔场、盐场。●识图1、我国各类矿产资源分布图2、我国主要水电站的分布再找一个给你参照一下,多多益善,呵呵。初中地理总复习--知识总结〔全册〕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识别〔箭头指向北方〕;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图上距离⑵、比例尺:①、比例尺=————实地距离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1/1000或1:1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0123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具体;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⑶、图例和注记:让同学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10面上的表格〕。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三、纬线的纬度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③、自成一个圆。⑵、纬度: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最大值90°。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四、经线和经度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长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圆。2、经度:⑴、经度的起点是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⑵、180°经线:180°E和180°W重合的经线。⑶、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如: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五、经纬网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2、读经纬网图,能回答有关问题〔举例说明〕⑴、A点的经纬度:30°W40°NB点的经纬度:10°W10°N⑵、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西半球B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A点位于北半球B点位于北半球。⑶、从低、中、高纬度来看:A点在中纬度地区B点在低纬度地区。⑷、从地球五带来看:A点在北温带B点在热带。丹畅草堆禺瞪碴缺厂画〔A地区有四季变化,B地区有阳光直射。〕⑸、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六、世界的海陆分布1、海洋与陆地:海洋占71%,陆地占29%。2、七大洲:⑴、识记七大洲的名称和基本轮廓〔世界地理P23的图〕。⑵、东半球的大洲:亚、欧、非、大洋洲;西半球的大洲:南、北美洲。南极洲位于南极圈内,地跨东、西半球。⑶、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亚洲、大洋洲;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南极洲、欧洲。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⑷、亚、欧两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亚、非两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亚、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3、四大洋:⑴、面积最大,最深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最浅的是北冰洋。⑵、大西洋呈“S〞形,地跨南、北半球。4、识记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七、世界的地形1、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山地海拔较高大于500米,坡度较陡,地面崎岖。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丘陵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地面较崎岖。如:中国的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高原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高,边缘较陡峭。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巴西高原〔世界最大〕。平原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低,小于200米。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东欧平原。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刚果盆地〔世界最大〕。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记山顶、鞍部、悬崖、山脊、山谷〔如以下图所示〕。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越缓。八、海洋变迁1、地球表面形态处在永不停自的变化之中。如:地震、火山等〔地中海面积的缩小,红海面积的扩大,东非大裂谷的扩张等都说明地球内部在运动〕。2、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共分为六大板块〔见世界地理〔上册〕P35图〕。3、火山与地震: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⑴、环太平洋地震带;⑵、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第三章世界的人口第一节、世界人口的增长1、目前,世界上共有60多亿人口,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增长。2、。一、为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益,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课程理念:1.定准角色:教师是同学学习的参加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教学过程是师生互教互学、主动开发、共同提升的双向互动的创造性过程。2.面向全体:以同学整体素养的发展为本,兼顾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创设合格的地理教学氛围,让地理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3.主动学习:同学的学习是一个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开发的过程,是疑问、困难、障碍、矛盾的暴露过程和心智、个性、成果、喜悦的展示过程的统一。4.关注课堂:课堂教学是同学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是实施素养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关于师生犹如战场关于将士。向课堂45分钟要高效益,是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同学心往神驰的境界。让同学在课堂教学中深入体会:“学地理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二、为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益,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使同学能够正视地理学科,进而转变地理学习方式。1、正确熟悉地理学科,培养学科兴趣“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生活中到处是地理知识〞,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自然现象;再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五彩缤纷的生活方式有它特定的地理背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再到全球性的粮食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这些关系到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将在初中地理课上探讨。熟悉到学习地理知识在生活中能解决问题,解释疑惑,这就是兴趣和动力的源泉。2.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同学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实施素养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