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_第1页
广州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_第2页
广州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_第3页
广州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_第4页
广州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在国际上拥有知名度的大品牌毫无疑问更加容易得到消费者的信任,而且国外有相当数量的人对中国的发展没有太深的概念,觉得中国制造会比较低端质量差,这些偏见造成了中国的品牌国际竞争力比较低。但是,我们国家拥有别国无法媲美的历史文化,这是我们没有很好利用发展的优势之一,相对于注重继承,新时代文化的发展需要创新创造,不仅是全盘传承历史文化,同时也要具有创造性环节。广州作为岭南文化传承地,拥有着多彩的历史文化,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以岭南文化为亮点,加上国际市场所青睐的现在科学技术作为产品创意,用新时代的方式向世界讲述广州的传统文化,以此来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当下的广州文化创意产业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应从根本出发,大力提倡科技创新和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企业间合作研发、校企间联合攻坚新科技,培养科技人才,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吸引高新技术产业落户广州,进而吸引高新技术人才来粤发展,以此来推动发展广州的科学技术创新。只要广州的科学创新水平提高了,新一代的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性、科技性和文化内涵就可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拥有与欧美市场和亚非市场抗衡强大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文化创意企业应建立与高素质技术人才的研发成果相匹配的激励奖惩制度,有利于企业最大限度激发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文化创意型的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蜕变。六、总结综上所述,近十几年广州一直都将文化创意产业视为重点的经济领域,从产业刚起步时的《中国广州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8—2010)》到每年更新至今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政府将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发展情况,重点发展行业及重点发展领域情况,逐一系统地展示出来,同时也反映了过去一年里广州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给予了什么支持,得到了怎样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与北京和上海相比,广州创意文化产业无论在实际发展方面,还是在理论研究上,都显得稍逊一筹。从近年来学者对广州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仍旧没有太大的突出,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研究不及北京和上海,而且近两年深圳已经追赶上广州的发展速度了,理论研究也十分丰富,这些方面是广州明显不足的。总之,围绕广州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相关学理研究在很多方面仍有待深入。“创意城市”已成为城市全球化发展的标语,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时代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逐渐发展成为各国的支柱型产业。要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增强文化软实力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广州作为广东的省会,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广州可以利用新时代的契机,用岭南文化给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增添一抹独特的色彩,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属于广州的城市“名片”。参考文献徐仲伟,周兴茂,谈娅.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60-66.胡秦葆.创意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1(01):68-74+110.张湘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N].光明日报,2015-12-25(010).孙不熟.广州为何不缺文化而缺文化产业?[N].南方日报,2015-04-29(A20).曹锦阳.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量化分析研究[J].深圳社会科学,2019(01):27-36+157-158.熊澄宇.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启示[J].求是,2012(07):58-60.范宇鹏.广东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研究[J].科技视界,2014(29):23-25.王缉慈,齐勇锋,张晓明,惠鸣,闫玉刚.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续)[J].前线,2006(04):24-27.李世忠.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概念辨析[J].兰州学刊,2008(08):162-164.甘新.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25徐咏虹.《广州蓝皮书: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9)》.[M].广州社会科学院.2019-8-27徐咏虹.《广州蓝皮书: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8)》.[M].广州社会科学院.2018-11-20曾雅.鼓励改造旧厂房用于创意产业[N].南方日报,2010-08-04孙玉荣.大数据时代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路径选择[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2):56-61.曾惠芬,陈黎,黄智华.广州市知识产权人才现状及发展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18,2(02):15-21.陈小龙.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中国文化形象国际传播策略分析[J].民族艺术研究,2018,31(06):54-59.

致谢随着毕业论文的最后落笔,我的4年大学生涯也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回忆4年生活点点滴滴,所有都历历在目,令人不舍,倍感珍惜。首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锦锋老师,在此期间对我的悉心指导,从选题到文献搜集,老师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再次表示感谢。感谢我的舍友,在枯燥无聊的疫情期间,有你们的时刻提醒我才得以按时完成论文,感谢大学能让我与你们相识,这是我最大的幸运。感谢班干和班主任,在整个大学生活里,在学习上在生活上对我的照顾和关怀,你们对我的帮助永远铭记于心。最后感谢我的家人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他们是我奋力前行的最大依靠,我爱你们。由于我的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