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护理培训课件:《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处吸痰》_第1页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处吸痰》_第2页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处吸痰》_第3页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处吸痰》_第4页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处吸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处吸痰1相关定义2吸痰的适应征3吸痰的并发症4吸痰的注意事项5吸痰的新进展6人工气道吸痰及口鼻腔吸痰的流程目录CONTENTS1相关定义2吸痰的适应征3吸痰的并发症4吸痰的注意事项5吸痰的新进展6人工气道吸痰及口鼻腔吸痰的流程目录CONTENTS人工气道的定义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或直接置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为气道的有效引流、通畅、机械通气、治疗肺部疾病提供条件人工气道的分类上呼吸道人工气道口咽气道鼻咽气道下呼吸道人工气道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的定义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用导管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清除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方法。人工气道吸痰口腔吸痰鼻腔吸痰人工气道吸痰气管插管内吸痰气管切开内吸痰吸痰装置电动负压吸引器中心负压吸引器1相关定义2吸痰的适应征3吸痰的并发症4吸痰的注意事项5吸痰的新进展6人工气道吸痰及口鼻腔吸痰的流程目录CONTENTS吸痰的适应征

出现咳嗽,呼吸增快,呼吸困难;出现血压升高,脉搏增快;观察到气道内有分泌物;听诊有罗音,呼吸音增粗或杂乱,呼吸音延长;机械通气时气道峰值压力升高;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降低1相关定义2吸痰的适应征3吸痰的并发症4吸痰的注意事项5吸痰的新进展6人工气道吸痰及口鼻腔吸痰的流程目录CONTENTS缺氧和低氧血症;气管支气管粘膜损伤;心跳骤停;呼吸停止;心律失常;肺膨胀不全;支气管痉挛;感染;肺出血;颅内压增高;血压增高或降低1相关定义2吸痰的适应征3吸痰的并发症4吸痰的注意事项5吸痰的新进展6人工气道吸痰及口鼻腔吸痰的流程目录CONTENTS吸痰的注意事项(一)

——听诊部位吸痰的注意事项(二)

——吸痰负压选择高负压成人:300-400mmHg(40-53.3KPa),小儿250-300mmHg(<40KPa)低负压成人:150-200mmHg(20-26.7KPa),小儿60-100mmHg(8-13.3KPa)吸痰的注意事项(二)

——吸痰负压选择——王磊,不同吸痰负压对ARDS患者SpO2、MAP及HR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8)吸痰的注意事项(二)

——吸痰负压选择吸痰负压选择:成人:150-200mmHg小儿:60-100mmHg开放式吸痰管吸痰的注意事项(三)

——吸痰管选择密闭式吸痰管痰培养用吸痰管吸痰的注意事项(三)

——吸痰管选择吸痰管型号选择人工气道:成人及儿童吸痰管直径小于人工气道的50%,婴儿小于70%吸痰的注意事项(四)

——吸痰时机选择按需吸痰不定时,根据需要按时吸痰定时,每1-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吸痰的注意事项(四)

——吸痰时机选择按时吸痰每1-2小时一次吸痰可保证人工气道通畅间隔多久吸痰?明确:不吸痰极易引起各种危害不必要的吸痰同样会引起各种巨大的危害不知道!按需吸痰在病人有痰或者需要吸痰时进行吸痰

常规吸痰减少动态肺顺应性或功能残气量,导致肺不张、缺氧或低氧血症、损伤器官或支气管粘膜组织、支气管收缩或支气管痉挛、增加了微生物在下呼吸道的定植。还可导致脑血流量改变及颅内压增加、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吸痰的注意事项(四)

——吸痰时机选择吸痰的注意事项(五)

——吸痰前后增加氧浓度建议在吸痰前的30-60秒,向儿童和成人提供100%的氧;向婴儿提供基础氧浓度的10%。操作前至少给一分钟高浓度的氧,尤其是吸痰前或中血氧降低的病人;吸痰的注意事项(六)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

不主张常规充放气如无指征,不主张常规充放气囊每6-8小时定时放气囊一次,每次5-10分钟常规充放气传统的方法:气囊定时充气-放气目前的方法:如果没有指征,通常不常规气囊放气,因为气囊放气并没有明显影响气管壁的压力,相反却增加分泌物吸入和诱发低氧血症的危险。吸痰的注意事项(六)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气囊管理的意义充盈不够,发挥不了密闭气道的作用充盈过度,又会增加损耗和局部的压迫吸痰的注意事项(六)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气囊充气及压力监测

手指捏感法固定注气法血压计床旁测定专用测气囊压力装置电子气囊测压装置吸痰的注意事项(六)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吸痰的注意事项(六)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手指捏感法——比耳垂硬,比鼻尖软吸痰的注意事项(七)

——吸痰时间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如需再次吸痰,应间隔2-3min吸痰的注意事项(八)

——声门下吸引应用带有声门下吸引装置的气囊套管,可以通过负压吸引直接吸出积聚在气囊上方的分泌物声门下滞留物的清除-声门下滞留物吸引

目的:避免/减低VAP的发生!1相关定义2吸痰的适应征3吸痰的并发症4吸痰的注意事项5吸痰的新进展6人工气道吸痰及口鼻腔吸痰的流程目录CONTENTS吸痰的新进展(一)

——吸痰护理盘VS瓶装生理盐水吸痰护理盘是否有必要存在——阳绪容吴小玲等瓶,装生理盐水替代开放式吸痰盘的临床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8.28(16)浅吸痰:即吸痰管头端深度在气管插管或气切套管内部最前端改良深部吸痰方式:即吸痰管头端插至气管插管或气切套管长度后再插入1~2cm(或加上辅助装置的长度)深部吸痰:吸痰管插至遇到阻力后再上提0.5~1.0cm,吸痰管遇到阻力时插入深度在气管插管者为36~42cm,在气管切开者为15~23cm吸痰的新进展(二)——吸痰深度选择——胡亚玲王海燕,不同吸痰深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颅内压力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1.47(1)——胡亚玲王海燕,不同吸痰深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颅内压力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1.47(1)——燕同梅,刘秀兰,不同插管深度在ICU机械通气患者吸痰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5)最佳深度:吸痰管头端插至气管插管或气切套管长度后再插入1~2cm(或加上辅助装置的长度)吸痰的新进展(二)——吸痰深度选择吸痰的新进展(三)——进入气道是否带负压

不带负压进入负压容易引起气道粘膜损伤避免将浅部的痰液带入气道内带负压进入人工气道吸痰先吸口鼻腔再吸气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