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章制度是国家档案工作法规的_第1页
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章制度是国家档案工作法规的_第2页
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章制度是国家档案工作法规的_第3页
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章制度是国家档案工作法规的_第4页
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章制度是国家档案工作法规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章制度是国家档案工作法规的

篇一:企业职工档案管理规定

企业职工档案管理规定

(1992年6月9日发布施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档案局、国务院有关部门:

为了加强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按照档案完整、真实、精练、实用的要求,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使企业职工档案工作纳入全国档案工作管理体系,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现颁发《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请遵照执行。

企业中由国家任命的干部,其档案管理,仍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的工人档案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附:一、企业职工档案卷皮、档案袋样式和规格

二、转递企业职工档案材料通知单及存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企业职工档案是企业劳动、组织、人事等部门在招用、调配、培训、考核、奖惩、选拔和任用等工作中形成的有关职工个人经历、政治思想、业务技术水平、工作表现以及工作变动等情况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职工的依据,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

第三条企业职工档案工作,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宏观管理、组织协调下,由劳动主管部门领导与指导,实行分级管理,同时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

第四条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档案、保密的法规和制度。

第二章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职工档案由所在企业的劳动(组织人事)职能机构管理。实行档案综合管理的企业单位,档案综合管理部门应设专人管理职工档案。

第六条职工失踪、逃亡、合理流动或出国不归者,其档案由原所在单位保管,也可由当地劳动行政部门代为保管。

第七条职工死亡后,其档案由原管理部门保存五年后,移交企业综合档案部门保存。对国家和企业有特殊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死亡以后,其档案由企业综合档案部门按规定向有关档案馆移交。

第八条企业职工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

(一)保管职工档案;

(二)收集、鉴别和整理职工档案材料;

(三)办理职工档案的查阅、借阅和转递手续;

(四)登记职工工作变动情况;

(五)为有关部门提供职工情况;

(六)做好职工档案的安全、保密、保护工作;

(七)定期向企业档案室(馆)移交档案。

(八)办理其他有关事项。

第三章档案的内容

第九条企业职工档案的内容和分类:

(一)履历材料;

(二)自传材料;

(三)鉴定、考核、考察材料;

(四)评定岗位技能和学历材料(包括学历、学位、学绩、培训结业成绩表和评定技能的考绩、审批等材料);

(五)政审材料;

(六)参加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及民主党派的材料;

(七)奖励材料;

(八)处分材料;

(九)招用、劳动合同,调动、聘用、复员退伍、转业、工资、保险福利待遇、出国、退休、退职等材料;

(十)其他可供组织参考的材料。

第四章档案的收集、保管和销毁

第十条职工所在企业的劳动(组织人事)职能机构对职工进行考察、考核、培训、奖惩等所形成的材料要及时收集,整理立卷,保持档案的完整。

第十一条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认真鉴别,保证材料的真实、文字清楚、手续齐备。材料须经组织审查盖章或本人签字的,应在盖章、签字后归档。第十二条企业职工档案材料统一使用16开规格办公用纸,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红色墨水及复写纸书写。

第十三条按规定需要销毁档案材料时,必须经单位(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章制度是国家档案工作法规的)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批准。

第十四条档案卷皮、目录和档案袋的样式、规格实行统一的制作标准(见附件一)。

第十五条严禁任何人私自保存他人档案或利用档案材料营私舞弊。对违反规定者,应视情节轻重,严肃处理。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秘密法》的,要依法处理。

第十六条职工档案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做好防火、防蛀、防潮、防光、防盗等工作。

第五章档案的提供利用

第十七条因工作需要查阅和借用档案,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查阅档案应凭盖有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公章的介绍信。

(二)查阅、使用企业职工档案的单位,应派可靠人员到保管单位查阅室查阅。

(三)档案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借出查阅。如必须借出查阅时,应事先提交报告,说明理由,经企业或企业授权的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批准,严格履行登记手续,并按期归还。

(四)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子女及兄弟姐妹等)的档案。

(五)各单位应制定查阅档案的制度。查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阅档规定,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查阅者不得泄露或擅

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对违反者,应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或追究法律责任。

(六)因工作需要从档案中取证的,须请示单位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批准后才能复制办理。

第六章档案的转递

第十八条企业职工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被开除、辞退等,应由职工所在单位在一个月内将其档案转交其新的工作单位或其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劳动(组织人事)部门。职工被劳教、劳改,原所在单位今后还准备录用的,其档案由原所在单位保管。

第十九条转递档案应遵守下列规定:

(-)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不准邮寄或交本人自带。

(二)对转出的档案,必须按统一规定的“企业职工档案转递通知单”(见附件二)的项目登记,并密封包装。

(三)对转出的材料,不得扣留或分批转出。

(四)接收单位收到档案经核对无误后,应在回执上签名盖章,并将回执立即退回。逾期一个月转出单位未收到回执应及时催问,以防丢失。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条本规定由劳动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规定自下达之日起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各部门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或细则

附件一:企业职工档案卷皮、档案袋样式和规格

一、档案卷皮(卷面、卷底各一页)

篇二: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国家标准)

企业档案工作规范

da/t42—20xx(国家档案局20xx年11月2日发布,20xx年1月1日实施)

1范围

本标准确立了企业档案工作原则、组织和制度要求,给出了企业档案业务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工作设施设备配置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工业企业,其他类型企业及事业单位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9705文书档案案卷格式

gb/t11821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gb/t11822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gb/t17678.1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18894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da/t1档案工作基本术语

da/t12全宗卷规范

da/t13档号编制规则

da/t15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

da/t22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da/t28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31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

da/t32公务电子邮件归档与管理规则

da/t43缩微胶片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

jgj25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iso15489.1信息与文献一文件管理:通则

is015489.2信息与文献一文件管理:指南

3术语和定义

da/t1—200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企业档案businessrecords

企业在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

3.2

企业档案工作businessrecordsmanagement

企业履行档案管理职责的行为和活动。

3.3

电子档案electronicrecords

具有保存价值的归档电子文件及相应元数据、背景信息和支持软件。

3.4

档案信息化archivalinformationization

运用信息技术对归档文件、数据信息资源及档案进行采集、整合、维护、处置和提供利用服务的档案管理提升过程和工作方式。4档案工作总则

4.1企业档案是企业知识资产和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档案工作是企业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基础性管理工作。

4.2企业档案工作应以企业资产关系为纽带,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制度、统一标准。

4.3企业档案工作应以满足企业各项活动在证据、责任和信息等方面的需求为导向,运用现代技术与管理方法,通过资源整合和开发,为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4.4企业应维护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与安全。

5档案工作组织

5.1组织系统建设

5.1.1档案工作领导

企业应确定档案工作的分管领导,确定各职能或承办部门、各项目档案工作的负责人,确定档案部门的负责人。

5.1.2档案机构设置

企业应根据规模和管理模式设置专门的档案机构,或指定负责档案工作的机构。大型企业应设立档案馆。

5.1.3档案人员配备

企业应配备与企业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相适应的专职档案人员;各部门、各项目应配备专职或兼职档案人员。企业应保持档案人员相对稳定。

5.1.4档案工作体系

企业应建立以档案部门为核心,各职能或承办部门、各项目专兼职档案人员为基础的企业档案工作体系。

5.2企业管理职责

5.2.1企业应贯彻国家有关档案工作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建立健全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将档案工作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为档案工作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5.2.2企业应将文件形成、积累和归档要求纳入各部门、项目及专项工作职责和有关人员岗位职责,并对分管领导、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及有关人员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考核。

5.2.3企业应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和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

5.2.4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时应做好档案的处置工作,国有企业应依照档发字[1998]6号文件的要求进行,其他企业可参照。

5.2.5企业应对档案工作中做出成绩的集体或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有关规定造成档案损失的相关人员给予处分。

5.3企业部门职责

5.3.1企业各职能或承办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应对本部门或项目归档文件的完整和系统负责。

5.3.2企业各职能或承办部门及项目文件形成者应负责积累文件,并对归档文件的齐全、准确和形成质量负责。

5.3.3专兼职档案人员应负责收集、整理应归档的文件,对归档文件的整理质量负责。

5.3.4企业各职能或承办部门及项目对文件管理的责任,见iso15489.1第七章、iso15489.2和档发[20xx]5号文件要求。

5.4档案部门职责

5.4.1统筹规划企业档案工作,制定企业文件归档和档案鉴定、整理、保管、统计、利用、移交等有关规章制度。

5.4.2负责企业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工作。

5.4.3指导企业各部门、项目及专项工作文件的形成、积累、整理及归档工作。

5.4.4监督、指导、检查企业所属单位(包括派出机构和投资的全资、控股企业)的档案工作。

5.4.5依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档案馆或有关单位移交档案。

5.5档案人员要求

5.5.1档案人员应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具有专业知识。

5.5.2档案部门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5.5.3档案人员应具备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同等学识水平。

5.5.4档案人员应定期接受档案业务培训。

6档案工作制度

6.1工作规章

6.1.1明确企业文件形成、归档责任。企业在制定有关规章、标准和制度中应提出相应的文件收集、整理和归档的责任要求。

6.1.2制定企业档案工作规定。企业档案工作规定是企业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档案工作原则及管理体制,文件的形成、积累与归档职责要求,档案收集、鉴定、整理、保管、统计、利用要求,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的处置原则,解释权限等。

篇三: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基础

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基础

试卷提交时间:20xx-05-1711:34:15.077试卷得分:92.0

1、题型:判断题分值:2表式材料以表格的形式,用线条、文字和数据编制而成的反映某种事物概况的详细文件材料。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2、题型:判断题分值:2文件材料转化为档案的发展过程是现行使用完毕。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3、题型:判断题分值:2图样材料是指按照有关制图标准或方法,用专门的线条、符号等绘制的图形文件材料。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4、题型:判断题分值:2

案卷目录编制即在案卷整理归结后,依据案卷排列顺序对文件系统登记的过程。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5、题型:判断题分值:2

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编研工作以满足利用档案需要为目的。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6、题型:判断题分值:2

归档文件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事由结合价值排列。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7、题型:判断题分值:2

档案鉴定的基本方法是间接鉴定法。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8、题型:判断题分值:2

文件材料的作用是指文件材料在现行使用阶段的作用,被称为现行作用。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9、题型:判断题分值:2

企事业单位档案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