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课件_第1页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课件_第2页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课件_第3页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课件_第4页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1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一、概述高血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致使血压的调节功能失调而产生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所致的一种综合征。长期高血压可并发心脏、脑、肾脏、视网膜等靶器官不同程度的器质性损害和代谢改变,最终导致脏器功能衰竭。早期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心慌、烦躁、耳鸣等,测血压异常升高;晚期往往出现心绞痛、心脏扩大、腰酸、蛋白尿、甚至发生尿毒症、脑病等。高血压病的发病,与遗传、年龄、职业、环境、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及剧烈活动常诱发血压突然升高。高血压并发严重心脑肾损害者,预后不良。2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高血压病属中医的“眩晕”、“头痛”等范畴。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约89%的患者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继发于某些疾病而引起的高血压,属“继发性高血压”,又称证候性高血压。高血压是指血压超过正常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3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什么人容易得高血压

1)超重和肥胖有科学证据证明,超重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要比正常人群高3~5倍。如果能预防和控制超重,将使高血压的发病人数减少30%。超重不仅易引起高血压,同时易引发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判断自己是否超重的简单方法有:①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身高(米×米)。凡体重大于或等于按身高计算所得数,即体质指数≥25,您就超重了。如身高1.60米,而体重在64公斤以上即为超重。②腰围/臂围如果男子≥0.9,女子≥0.85,您就属于“向心性肥胖”,这种体形俗称“苹果”体形(因为过多的脂肪都集中在腰腹部,形似苹果)。相对于“苹果”体形,还有一种体形为身体脂肪集中于臂部和大腿,形象地称为“梨形”体形。有研究表明,“苹果”体形的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比“梨形”体形的人高。③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如果您的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就属于超重;如果超过20%,则为肥胖。4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2)吃盐过多食盐中的钠离子是促使血压升高的因素。从人的生理需要讲,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该不超过6克,而我国大多数人的食盐摄入量明显高于6克,有些地区甚至达到15~20克。研究表明,人群的人均食盐摄入量越多,高血压的发病危险也越高。3)饮酒大量研究表明,过量饮酒使高血压的发病危险升高。如果每天饮白酒在2两或2两以上,属于过量饮酒。5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4)血压值偏高如果您的高压在130~139mmHg和(或)低压在85~89mmHg,属于血压偏高。虽然您目前不是高血压患者,但您的血压值已接近高血压的边缘。5)高血压家族史如果您的父母有一方或双方是高血压病人,您就有高血压家族史。6)缺乏体育锻炼或缺少体力劳动生命在于运动。如果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人的器官和组织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长久不使用的器官系统就会萎缩、退化,最终导致整个机体的早衰,适应能力减退,抵抗能力下降,各种疾病便会接踵而来。我国和世界各地的资料统计表明,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与体力活动和运动不足有关。6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二、病因病机

高血压病的病因主要为长期精神紧张或恼怒忧思,致肝郁化火化风;恣食肥甘或饮酒过度,致痰浊内生;劳欲过度或年老体衰,致肝肾亏损,总之,上述病因使肝肾阴阳失调,邪干清窍发为本病。7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

病理变化为肝气郁滞,郁久化火,肝阳上亢,风阳升动,上扰清窍;或饮食不节,脾胃损伤,聚湿生痰,痰浊内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胸阳不展;劳欲伤肾或年老肾亏,肾精亏耗,肝肾阴虚,阴不敛阳,虚阳上扰;病程迁延,久病入络,瘀血内停,阻滞脉络,血脉瘀滞;阴损及阳,肝肾阴阳俱虚,阴不滋养,阳失温化;若肝阳暴张,风随阳动,血随气逆,横窜经络,扰动心神,蒙蔽清窍,则见中风昏厥重证。8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三、辨证论治

1.肝阳上亢(1)证候:头痛且胀,头晕目眩,口干口苦,烦躁易怒,夜寐欠安,或兼胁痛,尿黄便结。面红目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有力。(2)治法:平肝潜阳。(3)方药: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黄芩、栀子、牛膝、杜仲、桑寄生、夜交藤、茯神、益母草)。(4)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全天麻胶囊。9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2.肝阳化风(1)证候:头目晕眩,头痛耳鸣,肢体麻木,筋剔肉瞤。苔薄黄,脉弦滑或弦细。(2)治法:潜阳熄风。(3)方药:镇肝熄风汤(淮牛膝、龙骨、白芍、天冬、麦芽、代赭石、牡蛎、玄参、川楝子、茵陈蒿、甘草、龟板)。(4)中成药:全天麻胶囊。10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3.痰湿内阻(1)证候:头痛而重,头晕胸闷,恶心食少,呕吐痰涎,倦怠多寐。形体肥胖,舌胖,苔腻,脉濡滑。(2)治法:化痰祛湿。(3)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白术、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生姜、大枣)。(4)中成药:眩晕宁冲剂。11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4.肝肾阴虚(1)证候:头痛隐隐,头晕阵作,目眩耳鸣,五心烦热,目涩口干,腰腿酸软,盗汗颧红。舌红,少苔,脉细弦或细数。(2)治法:滋养肝肾。(3)方药:杞菊地黄丸(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丹皮、茯苓、枸杞子、菊花)。(4)中成药:杞菊地黄丸。12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5.阴阳两虚(1)证候:腰膝酸软,气短乏力,口干饮水不多,畏寒肢冷,颜面或下肢水肿,食欲减退,大便溏泻或泄泻便秘交替出现,小便混浊如膏,面色苍黄晦暗,耳轮干枯,齿摇发脱,阳痿,舌淡暗,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2)治法:育阴温阳,补肾活血。(3)方药:金匮肾气丸(桂枝、附片、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合水陆二仙丹(芡实、金樱子)。(4)中成药:金匮肾气丸。13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四、养生1.饮释方面:节制饮食,减少食盐,少食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宜多食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和新鲜蔬菜、水果。忌烟、酒、浓茶、咖啡、辛辣煎炸之品和肥甘油腻厚味。14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2.预防与护理:(1)高血压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如控制不良,将逐渐累及心脑肾等器官,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