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市第一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辛集市第一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辛集市第一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辛集市第一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辛集市第一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污染影响类)项目名称:辛集市第一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单位(盖章):辛集市卫生健康局编制日期:2022年0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辛集市第一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项目代码2015-130181-89-01-309651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辛集市束鹿大街2号辛集市第一医院院内地理坐标东经115°12'30.882",北纬37°55'30.541"国民经济行业类别Q8411综合医院建设项目行业类别四十九、卫生-108、医院841-其他(住院床位20张以下的除外)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辛集市发展和改革局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辛发改产业〔2021〕37号总投资(万元)13618.5环保投资(万元)150环保投资占比(%)1.1施工工期6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用地面积(m2)0(不新增占地)□是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无规划情况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无其他符合性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扩建项目为综合医院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鼓励类项目: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项目不属于《河北省新增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目录(2015年)》中限制和淘汰类建设项目。扩建项目于2021年05月14日取得辛集市发展和改革局批复(辛发改产业〔2021〕37号)。因此,扩建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要求。2、选址可行性分析扩建项目位于辛集市束鹿大街2号辛集市第一医院院内,项目用地已取得辛集市人民政府核发的国有土地使用证(辛国用(2009)第0102322号),地类用途为医卫用地;距离扩建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项目边界南侧10m处的医院家属楼;项目附近无其他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项目选址可行。3、“三线一单”分析根据《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评[2016]150号)要求,落实“三线一单”即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简称“三线一单”),扩建项目关于落实上述要求的分析如下。①生态保护红线扩建项目位于辛集市束鹿大街2号辛集市第一医院院内,距辛集市石津总干渠生态保护红线6.25km,不在辛集市生态保护红线区。扩建项目与辛集市生态保护红线位置关系见附图4。②环境质量底线环境质量底线是国家和地方设置的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目标,也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基准线。有关规划环评应落实区域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要求,提出区域或者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建议以及优化区域或行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的对策措施。项目环评应对照区域环境质量目标,深入分析预测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强化污染防治措施和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扩建项目对工程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治理后均可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全部妥善处置,不会触及环境质量底线。③资源利用上线资源是环境的载体,资源利用上线是各地区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不得突破的“天花板”。相关规划环评应依据有关资源利用上线,对规划实施以及规划内项目的资源开发利用,区分不同行业,从能源资源开发等量或减量替代、开采方式和规模控制、利用效率和保护措施等方面提出建议,为规划编制和审批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扩建项目属于综合医院项目,项目在辛集市束鹿大街2号辛集市第一医院院内建设,不新增占地;项目水、电等由当地提供,余量充足。因此,项目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④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是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以清单方式列出的禁止、限制等差别化环境准入条件和要求。根据《辛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辛政字[2021]5号)要求,辛集市统筹划定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13个,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和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提出总体环境管控要求;同时分类确定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单元的单元管控要求,形成环境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扩建项目位于辛集市束鹿大街2号辛集市第一医院院内,在辛集市中部重点管控单元,管控单元编码Z项目与辛集市环境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符合性分析见表1-1。表1-1项目与环境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符合性分析一览表涉及乡镇/单元特征管控单元分类维度管控措施项目情况符合性辛集镇、和睦井乡重点管控单元空间布局约束1、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开展国省干道、铁路沿线、城镇周边以及其他重点区域、敏感区域秸秆和垃圾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搞好农村垃圾集中整治。2、区域内禁止新建除集中供热外的燃煤锅炉。项目冬季供暖及制冷由能源塔提供,消毒灭菌过程采用电加热,不新建燃煤锅炉符合污染物排放管控1、对长期裸露的地块以及乡村土路等设施硬化绿化或透水铺装覆盖等抑尘措施,深化建筑施工扬尘整治。2、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3、优先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实行大气污染物倍量削减替代。涉及施工扬尘,在采取严格的施工扬尘控制措施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符合环境风险防控加快调整种植结构,推进生态绿色种植,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2、区域内已建污染风险较大企业严格监管,加强生态防护建设。不涉及符合资源利用效率1、大力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全面推广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机制节水,农业灌溉实行定额管理、计量控制。2、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机械化节水技术的应用,加快推进渠灌区的桥、闸、涵和防渗设施的节水改造,打造生态节水农业示范区。3、推进农业灌溉机井统一管理制度的落实,明确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推行精准计量、精准灌溉。4、完善农业灌溉排水体系,做好相关配套工程及田间管道工程建设。不涉及符合由表1-1可知,项目符合《辛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辛政字[2021]5号)中环境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内容1、项目由来根据当前疫情形势以及当地的就医需求,辛集市卫生健康局拟投资13618.5万元在辛集市束鹿大街2号辛集市第一医院院内建设“辛集市第一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项目已于2021年05月14日取得了辛集市发展和改革局的批复(辛发改产业〔2021〕37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有关规定,扩建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项目属于“四十九、卫生-108、医院841-其他(住院床位20张以下的除外)”类,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辛集市卫生健康局于2022年03月委托我单位承担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资料收集与调研,并按有关规定及编制指南编写完成了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涉及的放射性内容需要另行环评,不包括在本次评价范围内。2、项目概况项目名称:辛集市第一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单位:辛集市卫生健康局;建设性质:扩建;建设地点:项目位于辛集市束鹿大街2号辛集市第一医院院内,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5°12'30.882",北纬37°55'30.541",医院东侧为兴华路,南侧为辛集市第一医院家属院,西侧为中国建设银行、建行职工宿舍以及邮电小区;北侧为束鹿大街;项目投资:扩建项目总投资13618.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50万元,占总投资比例1.1%;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扩建项目新增劳动定员270人,全部为新增,其中医务人员240人,后勤人员30人,年工作365天;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扩建项目建设1栋4层缓冲病房楼,建筑面积5058平方米,建设缓冲病房60余间,平疫结合,平时设住院病床180张,其中疫情期间设缓冲病床60张,新上医疗设备635台套。扩建项目工程内容见表2-1。表2-1扩建项目主要工程内容一览表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内容主体工程缓冲病房楼新建,1座,地上4层,建筑面积5058m2,钢框架结构;一层设门诊;二、三、四层为病房,共设60间病房,每间病房设3张病床,共计180张病房,疫情期间设缓冲病床60张公用工程供电由市政电网提供供水由市政供水管网提供供热冬季供暖及制冷由现有能源塔提供,消毒灭菌过程采用电加热环保工程废气污水处理站位于地下,并加盖密闭,废气由管道收集后,经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达标后排放废水对现有污水处理站进行扩容升级改造,医疗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送辛集市水处理中心作进一步处理噪声基础减振、建筑隔声、风机使用软连接等降噪措施固废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统一清运;废活性炭、医疗垃圾放入医疗废物暂存点临时存放,定期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单位运走处置;污泥经消毒脱水后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单位运走处置。3、医疗设备扩建项目主要医疗设备见表2-2表2-2扩建项目主要医疗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1病床张1802转运平车辆63护理车辆64仪器车辆65治疗车辆66抢救车辆67输液车辆68污物车辆39转运氧气瓶个310电子血压计台611电子体温计支6续表2-2扩建项目主要医疗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12输液泵台9013注射泵台18014手持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仪台315除颤仪台316心电图机台517心电监护仪台6018流式细胞仪台119质谱仪台12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台121特定蛋白分析仪台122全自动尿沉查分析仪台123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台124CT套125核磁套126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台127切片机台128石蜡组织染色机台129胃肠机台130小C台131支气管镜个132经颅多普勒台233彩色超声诊断仪台434碎石清石一体机台135热疗台136快速HCG检测台137胃肠镜套138体质分析台139内脏脂肪分析仪台140信息化(软件+硬件+等级保护)套141言语评估及训练系统套142眼动认知康复诊断与训练系统套1续表2-2扩建项目主要医疗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43经颅直流电治疗仪台144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套装(LOTCA评估箱)套145电脑超声中频一体机台246深层肌肉治疗仪台147超声波治疗仪台148射频治疗仪台149超短波治疗仪台150设备信息化管理套151胆道镜套152十二指肠镜套153器械内窥镜成像系统套154真空超声清洗消毒器台155直线加速器套156IBA第三方质控设备套157透析机台1558水处理器台1合计/台/套6354、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扩建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情况详见表2-3。表2-3扩建项目主要能源消耗一览表序号名称用量备注1一次性空针、输液管35万套外购2一次性手套1.1万付外购3采血针及常规管、凝血管等10.8万套外购4针剂药品若干外购5口服药剂若干外购6电310万kW·h/a由市政电网提供7新鲜水26754.5m³/a由市政供水管网提供5、公用工程(1)给排水①给水:扩建项目用水由市政供水管网提供,项目用水主要为洗衣用水、病床用水、门诊用水、医务人员办公用水及后勤人员用水。参照《河北省地方标准生活与服务业用水定额第2部分:服务业》(DB13/T5450.2-2021)和《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2014)医院用水指标,扩建项目用水情况见表2-4。表2-4扩建项目用水量一览表序号用水名称单位数量用水定额日用水量(m3/d)备注1病床用水180床560L/(床·d)100.8《河北省地方标准生活与服务业用水定额第2部分:服务业》(DB13/T5450.2-2021)2门诊用水460人15L/(人·次)6.9《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2014)3医务人员办公用水240人250L/人·班604后勤人员用水30人100L/人·班35洗衣用水215kg80L/kg17.26小计//187.9/②排水: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雨水汇聚后直接排入城市雨水管网,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项目污水主要包括洗衣废水、病床废水、门诊废水、医务人员办公废水及后勤人员废水。扩建项目废水排放总量为169.11m3/d,其中,洗衣废水产生量为15.48m3/d,病床废水产生量为90.72m3/d,门诊废水产生量为6.21m3/d,医务人员办公废水产生量为54m3/d,后勤人员废水产生量为2.7m3/d。医务人员办公废水、后勤人员废水、门诊废水和病房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洗衣废水一并排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后经管网排入辛集市水处理中心作进一步处理。医院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200m3/d,采用“预处理+一级强化处理+消毒”的污水处理工艺,不满足医院扩建后污水处理,扩建项目对现有污水处理站进行扩容升级改造。扩容后污水处理处理规模为450m3/d,采用“格栅+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竖流沉淀池+接触消毒池”的污水处理工艺,消毒剂为次氯酸钠。扩建项目水平衡见图2-1。10.0810.0890.72100.8病床用水90.72100.8病床用水0.690.696.216.96.216.9门诊用水门诊用水153.63153.63化粪池6153.63153.63化粪池65460187.9医务人员办公用水5460187.9医务人员办公用水新鲜水0.3新鲜水0.32.732.73后勤人员用水后勤人员用水1.721.7215.4817.2洗衣用水15.4817.2洗衣用水169.11169.11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169.11169.11辛集市水处理中心:消耗水辛集市水处理中心:消耗水图2-1扩建项目给排水平衡图单位:m3/d扩建项目后医院给排水平衡图见图2-2。38.0838.08202.72240.8病床用水202.72240.8病床用水3.893.8919.2123.119.2123.1门诊用水门诊用水309.53309.53化粪池13.7309.53309.53化粪池13.784.998.6医务人员办公用水84.998.6医务人员办公用水419.60.3419.60.3新鲜水2.73新鲜水2.73后勤人员用水后勤人员用水6.526.5234.6841.2洗衣用水34.6841.2洗衣用水1.61.66.4隔油池6.4食堂用水86.4隔油池6.4食堂用水8350.614.9350.614.9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350.614.9绿化用水350.614.9绿化用水辛集市水处理中心辛集市水处理中心:消耗水:消耗水图2-2扩建项目实施后医院给排水平衡图单位:m3/d(2)供电扩建项目用电有市政电网提供,新增年用电量310万kW·h。(3)供热、制冷扩建项目冬季供暖及制冷由现有能源塔提供,消毒灭菌过程采用电加热。7、平面布置扩建项目位于辛集市束鹿大街2号辛集市第一医院院内,在门诊楼南侧建设一栋4层缓冲病房楼,一层设门诊;二、三、四层为病房,平面布置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管理方便,项目建成后医院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3。工艺流程和产排污环节扩建项目在辛集市束鹿大街2号辛集市第一医院院内建设,平疫结合,平时设住院病床180张,其中疫情期间设缓冲病床60张(本次评价按最大病床数核算污染物的产生量)。按照医疗系统标准管理,其项目工作流程大致分为:1、挂号就诊前来就诊的病人必须先到挂号处挂号,然后拿号到对应的科室就诊。2、就诊就诊病人到门诊对应科室就诊,医生通过查看病历、详细问询进行初步诊断,需要做检查的人员拿着医生出具的单子去做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判断,若情况轻微,则可以取药后离开,若情况严重需要住院治疗,则需要办理住院手续,入住病房。3、住院病人住院期间接受治疗、护理。4、核酸检测W1、S1住院的病人经核酸检测合格后,转入普通病房楼内继续治疗,通过检查和治疗身体康复后,办理出院手续,即可出院。扩建项目运营期产排污节点流程见图2-3。W1、S1取药门诊医学检验就诊病人门诊取药门诊医学检验就诊病人门诊住院W2住院W2、S2、S3护理护理出院转入普通病房护理核酸检测合格出院转入普通病房护理核酸检测合格图例:图例:W废水、S固废图2-3项目运营期产排污节点流程图扩建项目消毒灭菌过程采用电加热,医院不设锅炉;放射科胶片均采用干片成像,无需定影液及显影液,因此不产生洗印废水;不设置牙科,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作为医疗垃圾收集处理,不产生含重金属废水。扩建项目主要废气为污水处理站废气(G1),主要污染物为氨、硫化氢、臭气浓度,污水处理站位于地下,并加盖密闭,废气由管道收集后,经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达标后排放。废水主要为洗衣废水(W1)、门诊废水(W2)、病床废水(W3)、医务人员办公废水(W4)及后勤人员废水(W5),医务人员办公废水、后勤人员废水、门诊废水和病房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洗衣废水一并排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后经管网排入辛集市水处理中心作进一步处理;门诊废水和病房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经医疗废水排放口排入市政管网,经管网排入辛集市水处理中心作进一步处理。噪声主要污水处理站的泵及风机产生的噪声(N),采用基础减振、建筑隔声、风机使用软连接等降噪措施。固体废物主要为门诊过程产生的医疗废物(S1),病床产生的医疗废物(S2)、生活垃圾(S3),医疗人员及后勤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S4)、化粪池和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S5)、活性炭吸附装置产生的废活性炭(S6),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统一清运;医疗垃圾放入医疗废物暂存点临时存放,定期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单位运走处置;污泥经消毒脱水后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单位运走处置。表2-5项目污染物的产生情况一览表类型序号排污节点主要污染物治理措施废气G1污水处理站氨、硫化氢、臭气浓度污水处理站位于地下,并加盖密闭,废气由管道收集后,经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达标后排放废水W1洗衣房pH、COD、氨氮、SS、BOD5--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辛集市水处理中心作进一步处理W2门诊pH、COD、氨氮、SS、BOD5、粪大肠菌群化粪池W3病床W4医疗人员办公W5后勤人员噪声N泵、风机噪声基础减振、建筑隔声、风机使用软连接等降噪措施固废放入医疗废物暂存点临时存放,定期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单位运走处置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统一清运经消毒脱水后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单位运走处置S6活性炭吸附装置废活性炭放入医疗废物暂存点临时存放,定期由有资质单位运走处置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问题辛集市第一医院始建于1946年春,原名为兴华药社、束鹿县人民卫生院,束鹿县医院,1986年更名为辛集市第一医院,是国家级爱婴医院,是经省教委、省卫生厅考试批准的辛集市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医院。辛集市第一医院门诊楼于2003年1月2日通过原辛集市环保局环保验收;辛集市第一医院新建病房楼项目于2010年12月28日取得原辛集市环境保护局批复(辛环评[2010]7号),于2014年3月14日通过原辛集市环境保护局环保验收(验收文号为辛环验[2014]9号)。企业现持有辛集市生态环境局发放的排污许可证(证书编号:12130181402045973U001U),有效期限:自2020年07月09日至2023年07月08日止。一、现有工程1、现有工程基本情况现有工程占地面积20089.53平方米,建筑面积34296.53平方米,建有2座9层病房楼(住院一部、住院二部),1座5层门诊楼,编制床位488张。设有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五官科等。医院现有劳动定员482人。2、现有工程水平衡现有工程用水由市政供水管网提供,项目用水主要为洗衣用水、病床用水、门诊用水、医务人员办公用水、食堂用水和绿化用水。废水主要包括洗衣废水、门诊废水、病床废水、医务人员办公废水、食堂废水,医务人员办公废水、门诊废水和病房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洗衣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的食堂废水一并排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后经管网排入辛集市水处理中心作进一步处理现有工程水平衡见图2-4。2828112140病床用水112140病床用水3.23.2155.9155.91316.2155.9155.91316.2化粪池门诊用水化粪池门诊用水7.77.730.938.6医务人员办公用水30.938.6医务人员办公用水4.8231.74.8231.72419.2新鲜水2419.2新鲜水洗衣用水洗衣用水1.61.68食堂用水6.4隔油池6.48食堂用水6.4隔油池6.44.94.94.9污水处理站4.9污水处理站绿化用水181.5绿化用水181.5:消耗水辛集市水处理中心:消耗水辛集市水处理中心图2-4现有工程给排水平衡图单位:m3/d3、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根据排污许可证(12130181402045973U001U),现有工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为:SO2:0t/a、NOX:0t/a、COD:13.2t/a、氨氮:1.99t/a。二、现有工程主要污染源及其排放情况废气现有工程废气主要为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废气和食堂产生的食堂油烟。污水处理站废气主要污染物为氨、硫化氢及臭气浓度,污水处理站位于地下,并加盖密闭。污水处理站废气中各项污染物排放均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3标准限值要求。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经专用烟道排放,排放浓度及去除效率均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表2中型规模限值要求。废水现有工程废水主要包括洗衣废水、门诊废水、病床废水、医疗人员办公废水、后勤人员废水及食堂废水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与经化粪池处理后的其它废水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然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辛集市水处理中心进一步处理。根据《辛集市第一医院监测报告》(清源检测证字(2019)第103101号)可知,污水总排口中悬浮物、BOD5、COD、氨氮、粪大肠菌群、pH值排放浓度平均值为:8mg/L、14.2mg/L、46mg/L、0.21mg/L、3200MPN/L、6.77(无量纲),均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综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的预处理要求及辛集市水处理中心进水水质要求。噪声现有工程噪声主要为设备噪声、汽车进出交通噪声。设备噪声源主要是水泵。污水处理站水泵位于水泵房内。根据《辛集市第一医院监测报告》(清源检测证字(2019)第103101号)可知,东、北边界昼间噪声范围为:60.7-62.1dB(A)、夜间噪声范围为:52.0-53.7dB(A),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4类标准要求;西、南边界昼间噪声范围为:52.7-53.6dB(A)、夜间噪声范围为:45.3-48.8dB(A),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固废现有工程固体废物主要为医院产生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89.4t/a,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统一清运;医疗废物产生量为146t/a,放入医疗废物暂存点临时存放,定期由有资质单位运走处置;污泥产生量为95t/a,经消毒脱水后由有资质单位运走处置。5、总量根据《辛集市第一医院新建病房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COD为13.2t/a、氨氮为1.99t/a。由《辛集市第一医院监测报告》(清源检测证字(2019)第103101号)核算,污染物排放总量为:COD:3.05t/a、氨氮:0.014t/a、SO2:0t/a、NOX:0t/a,满足总量控制指标要求。四、现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1、医院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200m3/d,采用“预处理+一级强化处理+消毒”的污水处理工艺。医院现有污水量为181.5m3/d,扩建项目污水量为169.11m3/d,现有污水处理站不能满足医院扩建后污水处理需求,扩建项目对现有污水处理站进行扩容升级改造。扩容后污水处理处理规模为450m3/d,采用“格栅+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竖流沉淀池+接触消毒池”的污水处理工艺,消毒剂为次氯酸钠。2、根据《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医疗机构》(HJ1105-2020),污水总排放口需要安装流量在线监测设备,目前医院未安装流量在线监测设备。本评价要求企业在医疗废水排放口安装流量在线监测设备。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2019年辛集市例行监测点常规污染物监测数据,2019年辛集市的环境空气中PM10、PM2.5、SO2、NO2、CO、O3的监测结果见表3-1。表3-1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污染物年评价指标现状浓度μg/m3标准值μg/m3占标率%达标情况SO2年平均浓度246040达标24小时平均第98位百分位数6915046NO2年平均浓度384095不达标24小时平均第98位百分位数9080112.5PM10年平均浓度12870182.9不达标24小时平均第95位百分位数276150184PM2.5年平均浓度7535214.3不达标24小时平均第95位百分位数19075252.7CO24小时平均第95位百分位数2700400068.7达标O3最大8h评价浓度第90百分位数浓度202160126.3不达标由表3-1可知,2019年辛集市环境空气质量例行监测点环境空气中NO2、PM10、PM2.5、O3(-90per)均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要求,判定项目所在区域为不达标区域。2、声环境扩建项目边界外周边50m范围内有声环境保护目标,医院家属楼、建行职工宿舍楼、医院本身。辛集市卫生健康局委托河北科赢环境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在声环境保护目标进行噪声现状监测,并出具了《辛集市第一医院环境质量现状检测报告》(科赢环检字(2022)第923号)。监测时间为2022年04月25日~04月26日,监测点位为医院家属楼(与医院南边界共用监测点)、建行职工宿舍楼(与医院西边界共用监测点)、住院一部病房楼、住院二部病房楼、医院东边界和医院北边界。①其他监测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Leq)。②监测点位医院家属楼(与医院南边界共用监测点)、建行职工宿舍楼(与医院西边界共用监测点)、住院一部病房楼、住院二部病房楼、医院东边界和医院北边界。③监测时段与频次昼夜监测1天。④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见表3-2。表3-2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监测点名称监测时段评价标准(dB(A))监测值(dB(A))达标情况医院家属楼(与医院南边界共用监测点)昼间5552达标夜间4542达标建行职工宿舍楼(与医院西边界共用监测点)昼间5552达标夜间4542达标住院一部病房楼昼间5553达标夜间4544达标住院二部病房楼昼间5553达标夜间4544达标医院东边界昼间7066达标夜间5551达标医院北边界昼间7065达标夜间5551达标根据现状检测报告(科赢环检字(2022)第923号),医院家属楼(与医院南边界共用监测点)、建行职工宿舍楼(与医院西边界共用监测点)、住院一部病房楼和住院二部病房楼昼间声环境现状值为52-53dB(A),夜间声环境现状值为42-44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区标准;医院东边界和医院北边界昼间声环境现状值为65-66dB(A),夜间声环境现状值为51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区标准。3、地表水环境根据《辛集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报告》(2021年12月),辛集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地表水水源水质达到Ⅲ级标准,达标率为100%。4、生态环境项目不新增占地,不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无需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调查。5、电磁辐射项目设置放射性诊断设备,建设单位应进行相关的屏蔽防护和相应的专项环境评价,做好防辐射保护,确保环境安全。本次评价不包括放射性评价。6、地下水、土壤项目按要求做好防腐防渗措施,不会污染土壤、地下水环境,无需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环境保护目标扩建项目位于辛集市束鹿大街2号辛集市第一医院院内。将医院边界外500m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居住区、文化区和农村地区中人群较集中的区作为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医院边界外50m范围内声环境敏感点作为声环境保护目标;医院边界外500m范围内无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故不设地下水保护目标。项目占地范围内不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不再设置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项目主要保护目标见表3-3。表3-3扩建项目主要保护目标一览表保护目标经纬度(°)保护对象方位距项目距离(m)环境功能要求环境保护级别东经北纬大气环境胡合营村115.21441537.921035居民E13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及其修改单中的相关标准要求不改变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功能鹿华小区115.21306637.925394居民E320和泰花园115.21187837.923866居民SE155文苑花园115.21174137.922879居民SE290五环城市花园115.21349737.923491居民SE370续表3-3扩建项目主要保护目标一览表保护目标经纬度(°)保护对象方位距项目距离(m)环境功能要求环境保护级别东经北纬大气环境医院家属院115.20841137.924423居民S1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及其修改单中的相关标准要求不改变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功能邮电小区115.20756537.924125居民SW120辛集市财政局家属院115.20577137.923841居民SW270石油小区115.20716937.922796居民SW260辛集镇第六小学115.20603037.922818居民SW320佳苑小区-东区115.20358237.923842居民SW460辛集镇育红中学115.20357037.922381师生SW520住院二部病房楼115.20823637.924862病人W15建行职工宿舍115.20741237.925165居民W45永盛小区115.20454637.925113居民W370永泰小区115.20375137.925207居民W450创盛新都家园115.20384037.925555居民W455住院一部病房楼115.20823537.925143病人NW35永康花园115.20701437.926993居民NW260明珠花园(东院)115.20337437.927044居民NW500康泰小区115.20853937.926351居民N170东石庄村115.21014937.926265居民NE110华丽采五小区115.21404537.926227居民NE380芳苑小区-西区115.21314737.928468居民NE530声环境医院家属院115.20841137.924423居民S1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区标准不改变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功能建行职工宿舍115.20741237.925165居民W45住院一部病房楼115.20823537.925143病人NW35住院二部病房楼115.20823637.924862病人W15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1、施工期(1)废气:施工期扬尘无组织排放执行《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13/2934-2019)中PM10监测点浓度限值,即颗粒物监测点浓度限值≤80μg/m3。(2)噪声:施工期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运营期(1)废气:污水处理站废气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3标准限值要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见表3-4。表3-4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览表类别污染源污染物标准值标准来源废气无组织污水处理站氨1.0mg/m3《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3标准限值要求硫化氢0.03mg/m3臭气浓度10(无量纲)(2)废水: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综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的预处理要求及辛集市水处理中心进水水质要求。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见表3-5和表3-6。表3-5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览表类别污染物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综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的预处理要求辛集市水处理中心进水水质要求本次评价执行标准单位废水pH6~96~96~9无量纲COD250450250mg/LBOD5100100100mg/LSS6013060mg/L氨氮--4040mg/L总余氯2~8--2~8mg/L粪大肠菌群数5000--5000MPN/L动植物油20--20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0--10mg/L(3)噪声:东、北边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4类标准;西、南边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1类标准。噪声排放标准见表3-6。表3-6噪声排放标准项目污染物名称标准值dB(A)执行标准昼间夜间运营期等效连续A声级东、北边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标准7055西、南边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5545(4)固废: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第36号中相关规定。生活垃圾处置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本)中第四章“生活垃圾”中的相关内容。总量控制指标根据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物种类,结合当地的环境质量现状及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征,按照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及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原则,该项目实行总量控制的污染物为COD、氨氮,SO2、NOx。扩建项目实施后医院废水主要为病床废水、门诊废水、医务人员办公废水及后勤人员废水,医务人员办公废水、后勤人员废水、门诊废水和病房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洗衣废水一并排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后经管网排入辛集市水处理中心作进一步处理,因此涉及废水重点污染物COD、氨氮;医院冬季供热由能源塔提供,消毒灭菌过程采用电加热,因此不涉及废气重点污染物SO2、NOx。根据《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14]197号)及《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管理工作的通知》(冀环办字函〔2020〕247号),污染物排放总量依照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核算。扩建项目新增废水排放量为169.11m3/d,废水排放标准为《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综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的预处理要求及辛集市水处理中心进水水质要求,即COD:250mg/L、氨氮:40mg/L。则COD排放量为:250mg/L×169.11m3/d×365d×10-6=15.431t/a;氨氮:40mg/L×169.11m3/d×365d×10-6=2.469t/a。因此,扩建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见表3-7。表3-7扩建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一览表项目扩建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废气SO20t/aNOx0t/a废水COD15.431t/a氨氮2.469t/a扩建项目完成后医院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见表3-8。表3-8扩建项目完成后医院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一览表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现有工程扩建项目扩建项目完成后医院变化量废气SO20t/a0t/a0t/a0t/aNOx0t/a0t/a0t/a0t/a废水COD13.2t/a15.431t/a28.631t/a+15.431t/a氨氮1.99t/a2.469t/a4.459t/a+2.469t/a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SO2:0t/a、NOx:0t/a、COD:15.431t/a、氨氮:2.469t/a。扩建项目完成后医院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SO2:0t/a、NOx:0t/a、COD:28.631t/a、氨氮:4.459t/a。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扩建项目新建一座病房缓冲楼,并对现有污水处理站进行扩容升级改造,施工期主要为病房缓冲楼的建设以及医疗设备和污水处理站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建筑施工期产生施工噪声、施工扬尘和施工废水等,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建筑施工单位应注意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如下:1、施工期大气影响分析(1)施工扬尘扩建项目施工扬尘主要为建设过程中土建施工产生扬尘及建筑垃圾、建材堆置和运输产生的扬尘。土方的挖掘、堆存、回填,水泥砂石等建筑料运输、装卸、堆存,在有风天气均易产生一定的扬尘。同时运输车辆进出工地,车辆轮胎不可避免的将工地的泥土带出,遗洒在车辆经过的路面,在其它车辆通过时产生二次扬尘。以上扬尘将伴随整个施工过程,是施工扬尘重点防治对象。(2)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的扬尘产生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以及气象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难以进行量化。在项目施工中,土方开挖和车辆运输过程中产生扬尘占施工扬尘的比例较大,其产生量的大小与路面清洁程度成反比、与行驶速度成正比,另外道路洒水可降低运输车辆起尘量。建设单位采取加强施工场地运输道路清洁并定时洒水,同时限制运输车辆行驶速度,运输车辆增加苫布覆盖等措施,可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3)施工扬尘控制措施为有效控制施工期间的扬尘影响,本评价要求建设及施工单位严格执行《河北省2021年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河北省扬尘污染防治办法》(2020年4月1日)、《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6年1月13日)、《关于印发<河北省2020年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冀建质安函[2020]77号)、《关于印发<河北省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强化措施18条>的通知》(冀建安[2016]27号)等文件要求。在施工期间需采取以下严格的措施:①施工现场必须设置硬质围挡,严禁围挡不严或敞开式施工。城区主干道两侧的围挡高度不低于2.5米,一般路段高度不低于1.8米。②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场内主要道路、加工区、办公区、生活区必须混凝土硬化,硬化后的地面应清扫整洁无浮土、积土,严禁使用其他软质材料铺设。③施工现场出入口必须配备车辆冲洗设施,建立冲洗制度并设专人管理,严禁车辆带泥上路。④施工现场集中堆放的土方和裸露场地必须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降尘措施,严禁裸露。⑤施工现场运送土方、渣土的车辆必须封闭或遮盖严密,严禁使用未办理相关手续的渣土等运输车辆,严禁沿路遗撒和随意倾倒。⑥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必须设置垃圾存放点,集中堆放并严密覆盖,及时清运。生活垃圾应用封闭式容器存放,日产日清,严禁随意丢弃。⑦施工现场内的土堆、砂石料等应使用密目安全网等材料进行覆盖,确保封闭严密,固定牢靠。水泥、石灰等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必须入库入罐存放。砂浆搅拌机等机械设备必须搭设安全防护棚,使用密目网进行有效围挡,最大限度地减少粉尘污染。现场要设置喷水降尘设施,遇到干旱季节和大风天气时,要安排专人定时喷水降尘,保持路面清洁湿润。⑧拆除建筑物、构筑物时,必须采用围挡隔离、喷淋、洒水、喷雾等降尘措施,及时清运拆除的建筑垃圾。严禁敞开式拆除和长时间堆放建筑垃圾。⑨建筑物内清扫垃圾时要洒水抑尘,施工层建筑垃圾必须采用封闭式管道或装袋用垂直升降机械清运,严禁凌空抛掷和焚烧垃圾。⑩遇有4级以上大风或重度污染天气时,必须采取扬尘应急措施,严禁土方开挖、土方回填、房屋拆除等作业。⑪⑫施工现场必须建立洒水清扫抑尘制度,配备洒水设备。每天洒水不少于2次,并有专人负责。重污染天气时相应增加洒水频次。⑬施工现场必须使用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严禁现场搅拌。⑭施工装修阶段,楼层内的建筑垃圾等物料,必须采用相应容器垂直清运或管道清运,严禁凌空抛掷和乱倒乱卸;外脚手架拆除时应当采取洒水等防尘措施,禁止拍抖密目网造成扬尘。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会大大降低。只要加强管理,切实落实好这些措施,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并且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影响也会随之消失。2、施工期噪声影响及保护措施施工期噪声源主要为施工机械和车辆,其特点是间歇或阵发性的,并具备流动性、噪声较高特征。本评价要求:①工程外立面采用双层隔音屏障实行全封闭;②结构施工阶段,尽量选用低噪音环保混凝土振动棒和有消声降噪的施工机械;各类管道安装临时固定要牢靠;强噪声施工机具必须采用有效措施;③现场搬运材料、模板、脚手架的拆除等,针对材质采取措施,轻拿轻放;④施工安排在6:00~22:00间进行,如因特殊原因确需夜间连续施工的,应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经办理夜间施工许可手续后方可进行。经采取上述措施后医院边界噪声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限值要求。施工机械噪声不会对区域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3、施工期废水影响及保护措施施工期废水主要包括施工本身产生的废水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本身产生的废水主要是施工设备清洗废水,废水产生量少且成分相对比较简单,污染物浓度低,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或用于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污染物浓度较低,污水排入现有工程化粪池处理,不外排。施工期废水不会对周边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及保护措施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施工弃土、废建材、撒落的砂石料以及少量生活垃圾等。施工中要加强对这些固体废物的管理,施工废弃物应及时清运,要求按规定路线运输,运输车辆必须按有关要求配装密闭装置。施工队的生活垃圾要收集到指定的垃圾箱内,并加盖,每日清运,确保作业区保持整洁环境。5、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施工单位应在施工期间,搞好项目的生态保护和建设,缩短施工工期,建设过程项目施工时要求避开雨季,施工完毕后马上覆土回填,这样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项目规划和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恢复植被,使良好的生态环境尽快形成。施工期间上述污染因素,可采取本环评提出的措施避免或减轻其污染,使其达标排放。这些影响是短期的,将随着施工期结束而消失,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1、废气(1)污染源核算及达标分析扩建项目废气为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废气,主要污染物为氨、硫化氢及臭气浓度。根据美国EPA对类似处理厂恶臭污染物产生情况的研究(《废气排放模型》(美国环保署1994年11月No.68D10118)),每处理1gBOD5可产生0.0031g的氨、0.00012g的硫化氢。扩建项目实施后,全院污水排放量为127972.65m3/a,BOD5去除量为11.21t/a(进水浓度为125.1mg/L、出水浓度为37.5mg/L)。则氨产生量为34.751kg/a,产生速率为0.004kg/h;硫化氢产生量为1.345kg/a,产生速率为0.0002kg/h。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暂存时间短,几乎不产生甲烷;为减少污水处理间恶臭气体的排放,确保项目污水处理间臭气能得到有效处理,污水处理站位于地下,并加盖密闭,废气由管道收集后,经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达标后排放。处理效率60%,管道收集效率为90%。经计算,无组织氨排放量为15.985kg/a,无组织硫化氢排放量为0.619kg/a。废气污染源源强见表4-1。表4-1项目废气污染源源强一览表产污环节污染物种类污染物产生量污染物产生浓度排放方式治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浓度(速率)污染物排放量处理措施去除效率是否为可行技术污水处理站氨34.751--无组织污水处理站设于地下,加盖密闭,由管道收集后经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排放60%是--15.9851.345--60%是--0.619臭气浓度是(2)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扩建项目污水处理站设于地下,加盖密闭,由管道收集后经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排放。扩建项目污水处理站废气属于无组织排放,根据《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医疗机构》(HJ1105-2020)附录A中列出的可行性技术,措施满足规范要求。(3)非正常工况分析非正常生产排污包括开车、停车、检修和非正常工况的污染物排放。如有计划的开停车检修和临时性故障停车的污染物排放及工艺设备和环保设施不能正常运行时污染物的排放等。在某些非正常生产工况时,污染源强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致使装置污染物产生量在短期内大幅增加。在某些非正常生产工况时,污染源强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致使装置污染物产生量在短期内大幅增加。1)开、停车本项目污水处理站开工时,首先运行所有的废气处理装置,然后再开启污水处理站的工艺设备;污水处理站停工时,所有的废气处理装置继续运转,待污水处理站中的废气全部排出后才逐台关闭。因此,污水处理站在开、停车时排出污染物均得到有效处理,和正常运行时基本一致。2)废气处理设施故障废气处理设施故障主要指:废气处理装置故障造成恶臭气体去除效率下降至0,外排废气中污染物排放速率增加根据污染源污染物产生浓度核算非正常排放情况见表4-2。表4-2非正常排放污染排放源强一览表故障设施污染物持续时间排放量(kg)发生频次处置措施活性炭吸附装置氨1h0.0041次/年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确保环保设备的正常运行,设专人管理设备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当主要环保设备出现事故时,应立即进行抢修,必要时进行停产检修硫化氢0.0002(4)监测计划根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2017)及《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医疗机构》(HJ1105-2020)要求,确定项目废气监测计划。表4-3项目废气监测计划一览表类别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频次执行标准废气污水处理站氨、硫化氢、臭气浓度1次/季度《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3标准限值要求综上所述,扩建项目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区,不达标因子为PM10、PM2.5和O3。废气排放源强较小,对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影响较小,大气环境影响可接受。2、废水(1)废水排放情况扩建项目放射科胶片均采用干片成像,无需定影液及显影液,因此不产生洗印废水;不设置牙科,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作为医疗垃圾收集处理,不产生含重金属废水。扩建项目所排废水主要包括洗衣废水、病床废水、门诊废水、医务人员办公废水及后勤人员废水。医务人员办公废水、后勤人员废水、门诊废水和病房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洗衣废水一并排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后经管网排入辛集市水处理中心作进一步处理。扩建项目实施后,全院所排废水主要包括洗衣废水、病床废水、门诊废水、医务人员办公废水、后勤人员废水及食堂废水。医务人员办公废水、后勤人员废水、门诊废水和病房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洗衣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的食堂废水一并排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后经管网排入辛集市水处理中心作进一步处理现有工程排入污水处理站废水水质见表4-4,扩建项目排入污水处理站废水水质见表4-5,扩建项目实施后医院污水处理站进水水质见表4-6,出水水质见表4-7。现有工程排入污水处理站废水水质一览表类别水量(m3/d)SSCODBOD5氨氮粪大肠菌群(MPN/L)总余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动植物油病床废水112120300150453.0×107门诊废水13120300150453.0×107医务人员办公废水30.915035012025混合后进入化粪池废水155.9125.9309.9144.1412.4×107化粪池去除效率--60159100化粪池出水水质155.950.4263.4131.136.92.4×107洗衣废水19.21004501002015--食堂废水6.490340843630混合后进入污水处理站废水181.557285.8126.135.12.1×107--1.61.1扩建项目排入污水处理站废水水质一览表类别水量(m3/d)SSCODBOD5氨氮粪大肠菌群(MPN/L)总余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动植物油病房废水90.72120300150453.0×107门诊废水6.21120300150453.0×107医务人员办公废水5415035012025后勤人员废水2.715035012025--混合后进入化粪池废水153.63131.1318.5138.937.61.9×107化粪池去除效率--60159100化粪池出水水质153.63131.1318.5138.937.61.9×107洗衣废水15.481004501002015--混合后进入污水处理站废水169.1156.8287.1124.032.51.7×107--1.4--表4-6扩建项目实施后医院污水处理站进水水质一览表单位:mg/L类别水量(m3/d)SSCODBOD5氨氮粪大肠菌群(MPN/L)总余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动植物油现有工程进入污水处理站废水水质181.557285.8126.135.12.1×107--1.61.1扩建项目进入污水处理站废水水质169.1156.8287.1124.032.51.7×107--1.4--混合后进入污水处理站废水水质350.6156.9286.4125.133.81.9×107--1.50.6表4-7扩建项目实施后医院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一览表单位:mg/L项目SSCODBOD5氨氮粪大肠菌群(MPN/L)总余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动植物油污水处理站进水水质56.9286.4125.133.81.9×107--1.50.6污水处理站去除率(%)8075702599.995--20--污水处理站总出水水质11.471.637.525.495061.20.6排放标准602501004050002~81020扩建项目实施后医院废水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4-8,废水排放口基本情况见表4-9。表4-8扩建项目实施后医院废水产生及排放情况表产污环节类别污染物产生情况治理设施排放情况污染物种类废水量t/a产生浓度mg/L产生量t/a治理工艺是否为可行技术废水量t/a浓度mg/L排放量t/a全院医务人员办公废水、后勤人员废水、洗衣废水、病床废水、门诊废水、食堂废水pH127972.656~9(无量纲)/格栅+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竖流沉淀池+接触消毒池是127972.656~9(无量纲)/COD286.436.65171.69.163BOD5125.116.00937.54.799SS56.97.28211.41.459氨氮33.84.32525.43.251总余氯//60.768粪大肠菌群数1.9×107MPN/LMPN950MPN/L1.2×108MPN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51.20.154动植物油0.60.0770.60.077表4-9项目废水排放口基本情况一览表排放口名称编号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排放规律经纬度(°)排放标准EN污水总排放口WS-001间接排放排入辛集市水处理中心作进一步处理间断排放《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综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的预处理要求及辛集市水处理中心进水水质要求(2)废水依托辛集市第一医院污水处理站可行性分析扩建项目对医院现有污水处理站进行扩容,扩容后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450m3/d。现有工程经过污水处理站的废水量为181.5m3/d,扩建项目经过污水处理站的废水量为169.11m3/d。扩建项目建成后医院经过污水处理站的废水量约为350.61m3/d,扩容后污水处理站的处理能力能够满足扩建项目实施后医院废水处理要求。(3)废水排放可行性分析扩建项目实施后医院医务人员办公废水、后勤人员废水、门诊废水和病房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洗衣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的食堂废水一并排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后经管网排入辛集市水处理中心作进一步处理。扩建项目对现有工程污水处理站工艺进行升级,升级后污水处理站工艺为“格栅+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竖流沉淀池+接触消毒池”,消毒剂为次氯酸钠。废水污染物主要为COD、BOD5、SS、氨氮、粪大肠菌群、总余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动植物油,产生浓度分别为286.4mg/L、125.1mg/L、56.9mg/L、33.8mg/L、1.9×107MPN/L、0mg/L、1.5mg/L、0.6mg/L,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COD、BOD5、SS、氨氮、粪大肠菌群、总余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动植物油排放浓度分别为71.6mg/L、37.5mg/L、11.4mg/L、25.4mg/L、950MPN/L、6mg/L、1.1mg/L、0.6mg/L,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综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的预处理要求及辛集市水处理中心进水水质要求。(4)废水排入辛集市水处理中心可行性分析扩建项目在辛集市水处理中心收水范围内,辛集市水处理中心设计污水处理能力10万m3/d,目前实际污水处理能7万m3/d,剩余处理能力为3万m3/d,扩建项目废水排放量169.11m3/d,可以满足扩建项目需要。(5)监测计划根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2017)、《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医疗机构》(HJ1105-2020),确定扩建后医院废水监测计划。表4-10扩建后医院废水监测计划项目监测点位监测因子监测频率执行标准废水污染医疗废水排放口WS-001流量自动监测《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综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的预处理要求及辛集市水处理中心进水水质要求pH1次/12hCOD、SS1次/周粪大肠菌群1次/月BOD5、总余氯、动植物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次/季度综上所述,扩建项目依托污水处理设施可行,项目废水不会对区域地表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3、噪声(1)扩建项目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本项目投入使用后,提供医疗服务,噪声主要来源于污水处理站的泵及风机等设备,各噪声源的排放特征及处置措施见表4-11。表4-11噪声源排放特征及处置措施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主要产噪设备噪声值降噪措施噪声消减量1污水处理站泵80基础减振、建筑隔声、风机使用软连接等降噪措施20风机9025为说明本项目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程度,本评价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推荐模式预测项目运营后厂界噪声贡献值。(1)预测内容依据声源的分布规律及预测点与声源之间的距离,把噪声源简化成点声源,依据已获得的声学数据,利用《环境影响的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推荐的预测模式分别计算各声源对厂界的贡献值。(2)预测模式①无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无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的基本公式:Lp(r)=Lp(r0)-20lg(r/r0)②空气吸收的衰减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按下式计算:Aatm=a(r-ro)/1000式中:r-预测点距声源距离(m);ro-参考点距声源的距离(m);a-空气吸收系数。③其他衰减(3)预测结果及分析预测结果见表4-12。表4-12项目厂界噪声预测值单位:dB(A)时间东厂界南厂界西厂界北厂界住院一部病房楼住院二部病房楼贡献值昼间37.940.538.235.136.535.9夜间37.940.538.235.136.535.9由表4-10预测计算结果可知,通过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及距离衰减后,本项目边界的噪声贡献值范围为35.1~40.5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要求。本项目对敏感点的噪声预测情况见表4-13。表4-13项目对敏感点噪声预测值单位:dB(A)时间敏感点医院家属楼建行职工宿舍楼住院一部病房楼住院二部病房楼贡献值昼间40.538.236.535.9夜间40.538.236.535.9现状值昼间52525353夜间42424444预测值昼间52.352.253.153.1夜间44.343.544.744.6根据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对敏感点预测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标值。综上分析,项目的实施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2)外界噪声对扩建项目声环境影响分析扩建项目位于辛集市束鹿大街2号辛集市第一医院院内,项目所在位置以住宅小区为主,项目东侧距兴华路22m;北侧距辛集市第一医院门诊楼5m,距束鹿大街105m;西侧为住院二部病房楼和配电室;南侧为医院家属楼。束鹿大街和兴华路均为交通主干道,因此外环境对扩建项目的影响主要为交通噪声。为了减轻外界噪声对扩建项目的影响可采取以下治理措施:①建设单位安装隔声门窗,其隔声效果应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中对医院室内允许噪声级要求;②在医院出入口设置减速带装置,降低车辆行驶速度,减少交通噪声;③设置禁止鸣笛、禁止喧哗的警示标识,减少交通噪声的影响;在采取上述措施后,不会对本项目产生明显影响。(3)监测计划根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2017)要求,确定扩建项目实施后医院噪声监测计划。表4-14扩建项目实施后医院噪声监测计划一览表类别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频次执行标准噪声医院边界外1m等效连续A声级1次/季《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4、固体废物(1)固体废物产生情况扩建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门诊过程产生的医疗废物,病床产生的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医疗人员及后勤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站及化粪池产生的污泥,活性炭吸附装置产生的废活性炭。①生活垃圾扩建项目设置床位180张,每病床每日产生生活垃圾按1.0kg计,则产生生活垃圾180kg/d;医疗人员约240人,按每日每人次产生0.5kg计,产生生活垃圾120kg/d;后勤人员约30人,按每日每人次产生0.5kg计,产生生活垃圾15kg/d,则扩建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15kg/d,合计115t/d。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统一清运。②医疗垃圾扩建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主要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及化学性废物,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划分,扩建项目医疗废物的危险废物类别均为HW01医疗废物。扩建项目医疗废物主要来自医疗门诊、病床等区域,主要为损伤性废物和感染性废物,有少量病理性、药物性及化学性废物,包括废注射器、输液器、针头等。参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城镇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医院产生的医疗废物按照0.65kg/床·日计算,新增住院病床180张,则扩建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为117kg/d,约42.7t/a。医疗垃圾放入医疗废物暂存点临时存放,定期由有资质单位运走处置。③污水处理站及化粪池污泥根据《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医院污水处理站及化粪池污泥应按危险废物危险废物处理要求处置,该污泥会含有部分致病菌、病毒、寄生虫卵。根据《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环发[2003]197号),医院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泥量与原水的悬浮固体及选用的处理工艺有关,本项目取70g/人·d。污水处理工艺为“格栅+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竖流沉淀池+接触消毒池”的处理工艺。项目缓冲病房楼每日医疗人员240人,后勤人员30人;病床180张,每张病床只需1个监护人,病房区每日360人;门诊区每日460人,共计1090人。则扩建项目污泥量为1090×70÷1000=76.3kg/d,约27.8t/a。污泥经消毒脱水后由有资质单位运走处置。④废活性炭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活性炭吸附装置产生的废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废物代码:HW49其他废物900-039-49)。为保证活性炭吸附装置对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的有效性,需要废气在活性炭吸附装置内有一定的停留时间,活性炭填充量与每小时处理废气量之比应不小于1:5000。扩建项目活性炭吸附装置风机风量为4000m3/h,则需要填充活性炭的体积为0.8m3。活性炭颗粒密度一般在0.45g-0.65g/cm3左右,本次活性炭密度取0.5g/cm3,则活性炭的填充量为0.4t。更换周期为每四个月一次,废活性炭产生量为1.5t/a。废活性炭放入医疗废物暂存点临时存放,定期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单位运走处置固体废物产生情况见表4-15。表4-15固体废物产生情况产生环节固体废物名称属性编码主要有毒有害物质名称物理性状环境危险性特性年度产生量(t/a)贮存方式利用处置方式和去向利用或处置量门诊、病床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化学系、药物性废物固体In/T/C/I/R42.7桶装放入医疗废物暂存点临时存放,定期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单位运走处置42.7污水处理站、化粪池污泥危险废物感染性废物固体In27.8/经消毒脱水后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单位运走处置27.8病床、医疗人员、后勤人员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固体/115袋装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统一清运115活性炭吸附装置废活性炭危险废物毒性废物固体T1.5袋装放入医疗废物暂存点临时存放,定期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单位运走处置1.5(2)环境管理要求①危废暂存间依托可行性分析项目危险废物的分类、处置情况见表4-16。表4-16危险废物的分类、处置情况危险废物名称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代码产生量产生工序及装置产废周期危险特性污染防治措施排放医疗废物HW01841-001-01841-002-01841-003-01841-004-01841-005-0142.7门诊、病房等每天In/T/C/I/R送医疗废物暂存点内暂存,并设立固废管理台账,记录危险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日期、存放库位、废物出库日期及接收单位名称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单位处置废活性炭HW49900-039-491.5活性炭吸附装置四个月T污泥HW01841-001-0127.8污水处理站、化粪池1月In设立固废管理台账,记录危险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特性和废物出院日期及接收单位名称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单位处置现有工程设置1间20m2医疗废物暂存点,扩建项目危险废物为医疗废物、废活性炭和污泥。医疗垃圾和废活性炭放入医疗废物暂存点分区存放,定期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单位运走处置;污泥经消毒脱水后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单位运走处置。扩建项目新增危险废物废活性炭,医疗废物暂存点剩余较大容量可容纳本次新增危废存放。同时医疗废物暂存点已按照规范要求,加设重点防渗措施,其防渗效果能够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防渗系数K≤1×10-10cm/s;且现场踏勘无破损,故现有医疗废物暂存点能满足扩建项目需求,医疗废物暂存点依托性可行。项目医疗废物暂存点基本情况见表4-17。表4-17项目医疗废物暂存点基本情况贮存场所(设施)名称危险废物名称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代码位置占地面积贮存方式贮存量贮存能力贮存周期医疗废物暂存点医疗废物HW01841-001-01841-002-01841-003-01841-004-01841-005-01病房楼北侧20m2桶装现有工程贮存0.8t/2d3t2d扩建项目贮存0.23t/2d废活性炭HW49900-039-49袋装0.5t1个月②危险废物包装、贮存管理要求医疗废物、废活性炭在专用容器内密闭贮存,分区存放于医疗废物暂存点。建设单位制定完善的保障制度,危险废物由专人进行管理,设立危险废物标志、危险废物情况的记录等,以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③危险废物外运管理要求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1999年第5号)和《河北省固体废物动态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定执行。综上分析,扩建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全部得到了妥善处置或合理安置后,不会对区域环境产生明显影响。5、地下水及土壤环境影响分析(1)地下水扩建项目废水主要为洗衣废水、病床废水、门诊废水、医务人员办公废水及后勤人员废水。医务人员办公废水和后勤人员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经生活废水排放口排入市政管网,经管网排入辛集市水处理中心作进一步处理;洗衣废水、门诊废水和病房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经医疗废水排放口排入市政管网,经管网排入辛集市水处理中心作进一步处理。为了避免污染地下水和土壤,医院已采取分区防渗措施:①化粪池采用三合土压实,再用水泥硬化及8~10cm的水泥浇底,然后涂沥青防渗,渗透系数≤1.0×10-7cm/s;②排水管道采用耐腐塑料管材,连接处采用防水胶进行密封;③医疗废物暂存点底部做防渗处理,采取三合土压实,再进行水泥硬化以及10cm以上水泥浇底,然后涂防腐、防渗涂层,渗透系数≤1.0×10-10cm/s。本评价要求医院防渗措施:①缓冲病房楼做硬化处理;②地下式污水处理站底部、内壁均做防渗处理,采取三合土压实,再进行水泥硬化以及10cm以上水泥浇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