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综合II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1页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综合II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2页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综合II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3页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综合II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4页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综合II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九年级综合=2\*ROMANII第3页共8页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综合=2\*ROMANII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包括道德与法治、历史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各5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道德与法治部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2021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举行升国旗仪式。13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齐聚天安门广场,见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庄严时刻。人们高唱《歌唱祖国》,庆祝祖国72岁华诞。这主要表明A.我们的社会生活总是绚丽多彩的B.个人是人类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C.个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D.个人应涵养家国情怀关注社会发展2.2021年3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指出,网民“辣笔小球”恶意诋毁贬损卫国戍边英雄官兵,依法适用刑法修正案(十一),首次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被批准逮捕。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网络本是法外地,如此处罚不合理B.英雄烈士有特权,侮辱英雄法不容C.诋毁英雄属违法,事无大小处刑罚D.致敬英雄好传统,从我做起重践行3.2021年,“数字盐城”大放异彩:春节期间,“我的盐城”APP平台发放旅游景点门票10万张。结合新一代网络技术,盐城打造出一批智慧医院、数字校园、智慧文旅等民生领域数字化示范场景。这表明A.网络为文化发展搭建新平台 B.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C.网络信息众多但会良莠不齐 D.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4.今年4月,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公开征求意见。建议稿对群众“动不动就罚款”的吐槽有所回应:对部分违法行为初犯、偶犯的,可给予警告处罚;但对一年内多次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则提高了处罚标准。这说明A.社会规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B.建立规则是为了明确责任C.社会规则也需要改进和完善 D.修订规则是为了减轻处罚5.盐城市民韩某违反疫情防控令,未居家隔离,擅自离开住所并翻越居民小区封闭护栏,被盐城市某公安分局依法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这告诉我们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应受社会规则约束②法不可违,一般违法应该承担刑事责任③应该遵章守纪,懂得法律之外没有自由④遵守规则,要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提醒大家,别只顾自己,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这提醒我们要A.宽容别人,委屈自己B.换位思考,与人为善C.平等待人,利益均沾D.欣赏他人,悦纳自己7.下列法律中,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最有力武器是A.民法典 B.刑法 C.交通法 D.教育法8.2021年7月15日,2021中国网络诚信大会在湖南长沙开幕。各项议题均为当下热点问题,如网络诚信法治建设、数字城市诚信建设等。以下,对于国家加强诚信建设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A.诚信需要讲究智慧,权衡利弊B.诚信提升国家形象、提高声誉C.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D.诚信推动社会和谐,人民幸福9.王某因贩卖毒品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款8万元,其涉案毒品、原料及工具被依法予以没收,违法所得被依法追缴。王某的行为属于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一般违法行为10.下列图示表明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DACBDACB11.下列名言警句中能体现出“做文明有礼的人”的有①不学礼,无以立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③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④君子一言,驷马难追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2.2021年是电动车新国标政策实施元年,无牌电动车上路、违规载人等行为都要接受处罚。政策实施以来。人们佩戴安全头盔、安全行车自觉性明显增强,交通事故伤亡人数明显减少。这些举措①体现维护秩序,既要他律也要自律②说明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③杜绝了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④说明法律是靠人们的自觉保证实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学生小张在回家时,发现邻居家中有几个人在进行“传销”违法活动。你认为小张应该①事不关己,无须理会②善于斗争,见义智为③及时报警,维护正义④勇担责任,奋不顾身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4.某班学习小组开展对青少年犯罪情况的调查和研究,请你担任组长。就研究活动的过程问题,请你按正确的活动顺序排序①采访少年法庭庭长②制订活动计划③撰写小论文 ④交流分析资料A.②①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D.②①④③二、简要分析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说明。共8分。15.材料一:下面是某校八年级学生小明一周学习生活的片段节选。片段微点评小明关心国际国内时事,经常观看新闻节目。周二晚,他观看了《新闻联播》,了解了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他为十三五取得的成就而自豪,对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充满希望。①周四,八年级学生小春刚转入新学校,面对小春的不适应,小明主动热情地和小春打招呼,不嫌弃小春家庭条件不好,穿着寒酸;学习上,小夏也主动帮助小春解决遇到的题。②周六晚,小明从网络头条中看到辽宁6岁女孩遭虐待的消息,用自己的零花钱进行了捐款,并利用微博微信转发消息进行爱心接力,希望朋友伸出援助之手。③(1)请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情境进行微点评。(3分)材料二:注:直播带货是运用互联网平台使用直播技术进行近距离商品展示、咨询答复、导购的新型服务方式。它绕过了经销商等传统中间渠道,直接实现了商品与消费者的对接。(图中文字从左往右分别是质量差、退货难、数据假、投诉、直播、网红带货、乱象)(2)观察漫画,请你运用道德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乱象的认识。(5分)三、实践与探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题共14分。16.“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社会规则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盐城市某学校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以“规矩在我身边”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第第一小组通过观察校园生活发现:八年级学生小萌在课堂上总是故意大喊大叫地回答老师的提问;自习课上,俏皮话一串一串的,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整个课堂混乱不堪;下课后,他常常惹得这个女生哭了,那个男生恼了……(1)小萌的做法可取吗?为什么?(4分)第第二小组通过网络了解到: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开始施行: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3)简要说明最低刑责年龄下调至12周岁的依据?(4分)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行为?(2分)第三小组第三小组讨论了这样一则新闻:初中生小芳的父母离婚了,法院将小芳判给妈妈抚养,爸爸每月支付800元抚养费。开始时,爸爸还能按时送来抚养费。一年后,爸爸再婚了,他以自己负担重为由,不再付给小芳抚养费。爸爸还说:“我和你妈已经离婚,跟你也没任何关系。”而妈妈下岗了,母女俩的生活陷入困境,小芳面临辍学。小芳多次与爸爸交涉未果。最后小芳一纸诉状将爸爸告到法院,经法院审结,小芳获得相应抚养费。(3)请问材料中小芳采取了哪种方式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2分)小芳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分)八年级综合=2\*ROMANII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该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在下表对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28分)序号1234567答案DDACCBB序号891011121314答案ACDBACD二、简要分析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说明。共8分。15、(1)①小明养成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等。(1分)②小明能够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以礼待人等。(1分)③小明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践行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①这种行为是违背诚信的不道德的行为。(1分)②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要求,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企业无形的资产。(2分)③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利益,引发自身诚信危机,不利于自身发展,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等。(1分)④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说老实话、做老实人。直播经济是口碑经济、信任经济。主播、商家需筑牢诚信基石,直播行业才会走得更远。(1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三、实践与探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题共14分。16.(1)不可取。(1分)因为他这样做会扰乱正常的课堂秩序,影响同学们的正常学习。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规则保障了社会秩序的实现;我们要自觉遵守规矩,维护秩序。(2分)尊重他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1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依据:国家方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无论是一般违法和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3分)(作答: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降低刑责年龄有利于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有序;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等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3分)青少年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