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第四章_第1页
宪法学第四章_第2页
宪法学第四章_第3页
宪法学第四章_第4页
宪法学第四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宪法的制定、修改与解释一、宪法制定二、宪法修改三、宪法解释讨论与思考一、宪法制定谁有权制定宪法?宪法是怎么制定的?一、宪法制定(一)宪法制定的含义(二)制定权的概念(四)宪法制定机关(三)宪法制定的程序(一)宪法制定的含义宪法制定主体依照一定的程序并通过立宪机关创制宪法的活动。宪法的制定与宪法的修改、法律制定的区别。(二)制宪权的概念西耶斯(士):《第三等级是什么?》1、制宪权主体是国民,但是国民没有必要分别行使制宪权,可委托不同于通常立法机关代表的特别代表来行使。国民的范围界定——第三等级;

2、制宪权没有界限。制宪权最高,是至高无上的一种权力。因为宪法是国民意志的体现,而国民意志本身就是一种法,它只服从自然法。自然法在哪里?在我们的心中。所以国民意志没有界限,那些参加制宪会议的国民代表的意志也是独立的,所谓“独立”也就是指不受任何约束,包括来自国民的约束。因此,参加制宪会议的国民代表的意志也是最高的,或者说更高了。(1)受到宪法目的的制约。——制宪者自身有自己的制宪目的,不同的制宪目的产生不同性质的宪法。

(2)受到法的理念制约。——制宪是法的现象的一种,必然受到法的理论、正义、法的稳定性以及宪法的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制约。宪法制定权的界限(3)受到自然法的制约。——以人权保障为中心的自然权利实际上约束着制宪权。(4)受到国际法的制约。——比如战败国的制宪权必然受到战胜国宪法以及国际条约的制约和影响。(三)宪法制定机关1、制宪权主体2、制宪机关——制宪权的享有者。请思考:我国宪法制宪权主体是谁?1.制宪权主体2.制宪机关(制宪主体)——具体行使制宪权的国家机关。请思考:我国宪法制宪机关(主体)是谁?(四)宪法制定的程序1、制宪机关的设立;2、宪法草案的提出;3、宪法草案的通过;4、公布。制宪流程(1)中共中央宪法起草小组提出宪法草案初稿;(2)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并初步通过;(3)向宪法起草委员会提出草案初稿;(4)宪草委员会审议和讨论通过;(5)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并交由全国人民讨论(4个月);(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起草委员会主任——毛泽东;成员——33为国家领导人和民主党派代表;制宪会议——长期闲置;中共中央宪法起草小组组长——毛泽东;组员——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等;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宪法起草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并交由全国人民讨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宪者——宪法起草委员会、中共中央宪法起草小组、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全国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宪权主体——?二、宪法修改(一)概述(二)宪法修改的界限(三)宪法修改的方式(四)宪法修改的程序(一)概述宪法修改是指宪法修改机关认为宪法的部分内容不适应社会实际而根据宪法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活动。施密特关于宪法变动的观点宪法的废弃宪法的废止宪法的修改宪法的打破宪法的临时停止今日宪法理论的宪法变动宪法修改宪法解释为什么要修改宪法——宪法修改的必要性第一,为了使宪法的规定适应社会实

际的发展和变化。第二,为了弥补宪法规范在实施过程

中出现的漏洞。

宪法修改的必要性(二)宪法修改的界限《意大利宪法》第139条:共和政体不能成为修改对象。《法国宪法》第89条:任何有损于领土完整之修改,不得着手进行。《德国基本法》第79条规定禁止修改“联邦制以及人的尊严”、“民主的社会的联邦的国家”等基本原则。1、限制宪法修改的理论(1)修正无界限说(2)修正有界限说2、限制宪法修改的表现(1)内容上的限制;(2)时间上的限制;(3)形式上的限制;主要有以下内容不得成为宪法修改的对象:A.宪法的根本原则和基本精神B.国家的领土范围

C.共和政体宪法修改内容的限制宪法修改时间的限制希腊1975年《宪法》第110条第6项规定:宪法经修改未满5年者,不得再予修改。葡萄牙1991年《宪法》第82条规定:宪法每隔10年修改一次。巴西1946年《宪法》第217条第1项规定:宪法于戒严期间不得修改。(三)宪法修改的形式全面修改部分修改无形修改——又称整体修改、重新制定,是指在国家政权性质及制宪权限根源没有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宪法修改机关依法对宪法的大部分内容(包括宪法的结构)进行调整、变动,通过或批准整部宪法并重新予以颁布的活动。其特征:

(1)宪法修改活动依据原宪法所规定的宪法修改程序进行(区别于宪法制定)(2)宪法修改机关通过或批准整部宪法并重新予以颁布(区别于部分修改)全面修改——是指宪法修改机关根据宪法修改程序,以决议或者宪法修正案等方式,对宪法中部分内容进行调整或变动的活动。其特征:

(1)同样是依据宪法所规定的宪法修改程序所进行(区别于宪法制定)(2)修改机关并不重新通过或批准整部宪法,而只是以通过决议或修正案等形式,修改宪法中的部分内容(区别于全面修改)——部分修改的主要原因是宪法在整体上仍然是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只是其中部分内容落后于社会实际。部分修改部分修改的主要方式:方式优点缺点以决议的方式直接在宪法条文中以新的内容代替旧的内容,修改之后重新公布宪法。修改内容非常明确因需要重新公布宪法,增加了宪法修改的频率以决议的方式直接废除宪法条文中的某些规定,修改之后,也需要重新公布宪法修改内容非常明确因需要重新公布宪法,增加了宪法修改的频率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增删宪法的内容。宪法修正案是指以修改宪法年代的先后重新设立条文,附于宪法典之后,按照“新法优于旧法”或“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凡与新条文相抵触的旧条文一律无效。无须重新通过或重新公布宪法,能保持宪法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强化宪法的权威性和尊严需要将后面的条文与前面的条文相对照之后,才能确定实际有效的宪法规定,这在宪法意识不是很强的国家,或者没有法律意识的公民在确定宪法实际有效的内容时,可能带来一定的困难

——又称宪法变迁、宪法演变,是指在宪法条文未作变动(包括修改、解释或者由宪法惯例加以补充)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的发展、国家权力的运作等,使得宪法条文本来的含义发生了变化。

无形修改(四)宪法修改的程序1.提案……2.先决投票(针对宪法修正案草案,由公民、州议会等先行投票)……3.公告(宪法修正案草案)……4.议决(修宪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特别设立的机关)……5.公布……

第六十四条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宪法修改的程序首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其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正案(草案)》;最后,全国人大通过。三、宪法解释(一)宪法解释概说(二)宪法解释的原则(三)宪法解释机构(四)宪法解释的方法(五)我国的宪法解释(一)宪法解释概说1、宪法解释的含义2、宪法解释的必要性宪法解释的含义宪法解释是指宪法解释机关根据宪法的精神和基本原则对宪法规定的含义、界限及其相互关系所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宪法解释,是指有关国家机关、组织或公民个人,为研究、遵守或适用宪法规范,根据有关法学理论、自己的理解或法律规定,对现行宪法规范或宪法条文的内容、含义以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等做的各种说明。有权解释与无权解释宪法解释的必要性是对具有普遍性、原则性和抽象性的宪法规范做出解释,使之得到全面实施的需要;维护法制统一和法律公正的需要;是使宪法规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需要;是改正宪法缺陷、推动宪法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公民宪法意识的需要。宪法解释的受限性一般意义上的文字解释与宪法解释的区别明朝崇祯皇帝测字有——大明友——反酉——尊(二)宪法解释的原则1、以宪法根本精神和基本原则为指导

的原则;2、符合制宪目的原则;3、与宪法的整体内容相协调;4、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宪法》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第一,是事实命题还是规范命题?第二,谁不能侵犯公民的住宅?第三,外国人的住宅是否也受宪法保护?第四,住宅是指什么?第五,“侵犯”是什么意思?第六,什么情况下搜查和侵入住宅是合法的?合法与非法的界限在哪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是事实命题还是规范命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应当受到侵犯”,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被禁止受到侵犯”。谁不能侵犯公民住宅?防御权理论:国家不应当侵犯公民住宅。国家保护义务理论:除了国家不应当侵犯公民住宅之外,国家还有一种积极的意义,努力中去保护公民的住宅不受他人侵犯。对住宅的理解:为什么宪法要保护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这一规范里面蕴涵着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住宅——私人自治扩大解释:非单纯的由建筑材料组成而成的物理空间,而应当扩展为任何终极意义上的私人自治空间。美国宪法关于住宅的解释美国宪法没有直接规定“住宅不受侵犯”,只是规定了“军队不得随便进入平民的住宅”。

1965年“格里斯沃尔德诉康涅狄格州”案

康州1879年制定施行了一部反避孕的法律,其中明文禁止夫妻使用避孕工具,违者罚金50美元以上或处60天至一年监禁;而提供帮助或建议的,也将作为主犯论处。这部法律颁布七八十年之后,一名医生和一名耶鲁大学的医学教授因提供避孕的建议和帮助而被判处罚金100美元。他们不服上诉,但州上诉法院维持原判,最后本案一直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上诉理由是:该部州法侵犯了人民在宪法上的一种权利,即避孕自由,为此违反宪法,应属无效,当事人无罪。但是问题在于:美国宪法没有明文规定避孕自由。不过,联邦最高法院最后还是判定康州该部法律违宪,理由是:如果执行这部法律,那政府就得去窥视人家夫妻的卧室,这就侵犯了宪法所保障的隐私权。但是问题在于,美国宪法也没有明文规定隐私权。伴影理论在判决书中,联邦最高法院指出:宪法中明文规定的权利体系拥有一种“伴影”,这种伴影是由那些被保障的部分“放射”出来的,而一些重要的但没有被明示规定的权利类型,就处在这个伴影圈之中,为此也必须予以保障。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规定了正当法律程序条款——“任何州,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自由隐私权警察如果没有经过正当法律程序,就不能去侵犯夫妻的隐私权,而是否避孕则明显属于个人隐私的范畴,所以政府不能侵入住宅去检查是否避孕。三、宪法解释机构(一)由普通司法机关进行宪法解释;美国1803年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开启了由普通司法机关解释宪法的历史。(二)由立法机关进行宪法解释(三)由专门机关进行宪法解释思考:我国由什么机关对宪法进行解释?四、宪法解释的方法语义解释文法解释逻辑解释历史解释社会学解释系统解释

语义解释,是对宪法条文中的术语、概念的含义进行的理解和说明,它具体又分为三类:A、字面解释,即按照宪法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B、扩充解释,即对宪法规定所做的广于宪法条款文字含义的解释,以使其更符合立宪原意;C、限制解释,是对宪法规范所做的窄于该含义的解释,也是使其符合立宪原意。文法解释,是指用文法规则分析宪法规范的文字排列、联系及标点符号和句子成分,以解释宪法规范的内容和含义。逻辑解释,是运用逻辑学的方法,对宪法规范的内容以及所用概念的内在联系的分析,阐明宪法规范的含义,以避免前后矛盾,求得对宪法规范的一致理解。历史解释,是通过研究宪法制定的历史条件,制宪机关对宪法草案的报告和报刊的讨论,对比历史上的宪法规范,来阐明宪法规范的含义。

社会学解释,是运用社会学的方法来考察解释可能导致的社会效果,以确定最终的宪法解释。系统解释,是指从一个宪法规范与其他规范的联系以及这一规范在整部宪法的地位来阐明宪法规范的内容和含义。社会学解释方法的实践美国1937年“西岸宾馆诉帕里什”案罗斯福新政时期,华盛顿州制定一部《妇女最低工资法》,其中规定:以不足维持生计的低工资雇佣妇女从事劳动的行为违法。帕里什是一家名为西岸宾馆的一名妇女雇员,因为实际所得的工资低于上述法律所规定的有关标准,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雇主补回差额。起初法院判决雇主败诉,老板不服,也提起上诉,认为这部法律违反宪法中所规定的“合同自由”,应为无效。于是,这个案件经过层层诉讼,最终打到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最高法院在1937年作出判决,判决指出:上述州法合宪,因为美国宪法虽然保护自由,但没有明言是否保护合同自由,即使保护,合同自由也有界限。“从晚近的经验中所明白的另一个无论如何均必须加以考虑的事实是:榨取那些在交涉能力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而且连仅够维持生计的工资也相对无力抗拒其诱惑的劳工阶层,不但有害于他们的健康和福利,而且还因为要扶助他们而对社会造成直接的负担,导致纳税人必须补偿这些劳工在工资上的亏损。”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福利国家价值观;西岸宾馆老板:传统自由主义价值观。(五)宪法解释的分类1、宪法解释的效力:有权解释与无权解释;有权解释指宪法规定的解释机关对宪法所做出的解释。公权机关对宪法的解释。无权解释是指公权机关之外的其他组织或个人对宪法所做的解释。(二)宪法解释目的:合宪解释、违宪解释和补充解释。合宪解释是指宪法监督机关解释宪法用以判断法律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符合宪法。“合宪性限定解释”:当普通法律的违宪性发生争议的时候,从狭广两义的解释中选择狭义的解释,从而使法律免予被认定为违宪的一种解释方法。1985年日本“少年淫行案”福冈县的县议会制定了一个法律《福冈县青少年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