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33-T 1311-2024 浙江省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_第1页
DBJ33-T 1311-2024 浙江省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_第2页
DBJ33-T 1311-2024 浙江省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_第3页
DBJ33-T 1311-2024 浙江省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_第4页
DBJ33-T 1311-2024 浙江省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DBJ33/T1311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2024-02-21发布2024-06-01施行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省建设厅关于发布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的公告现批准《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为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本标准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并在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公开。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4年2月21日根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20年度浙江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及相关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第二批)的通知》(浙建设函〔2020〕443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国内外先进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共分为12章和1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区域布局,生态环境,绿色建筑,资源与碳排放,绿色交通,智慧化管理,产业与经济,人文,提高与创新。本标准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江二路57号,邮编:310056,邮箱:316041796@qq.com),以供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学参编单位:浙江建科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宝业集团浙江建设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节能绿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建院建筑规划设计院浙江联泰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州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袁静葛坚朱鸿审陈志青马俊洪玲笑陆江罗晓予林奕王勇沈瑞宏庞巍祥张九龄陈乙文张高锋黄胜兰黄嘉弊徐盛儿周海泉陆鱗王佩翩任孔洋赵新胡适人黄震张贤都郑军傅涵杰冯云法粪建锋刘慧慧唐兆度粪晶凡楼丹媚李蛋带叶方疇侖海泉张自金张沫岩主要审查人:赵宇宏赵萍础波李萍郭丽应小宇李光华 3基本规定 3.1基本要求 3.2评价与等级划分 4区域布局 4.1控制项 4.2评分项 5生态环境 5.1控制项 5.2评分项 6绿色建筑 6.1控制项 6.2评分项 7资源与碳排放 7.1控制项 7.2评分项 8绿色交通 8.1控制项 8.2评分项 9智慧化管理 9.1控制项 9.2评分项 10产业与经济 10.1控制项 10.2评分项 11.1控制项 11.2评分项 12提高与创新 12.1一般规定 12.2加分项 附录A浙江省绿色生态城区自评表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11.0.1为促进城市绿色发展提升人居环境保护生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规范浙江省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新建城区和更新城区的绿色生态评价1.0.3绿色生态城区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城区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特色对城区的区域布局生态环境绿色建筑资源与碳排放绿色交通智慧化管理产业与经济人文等元素进行综合评价1.0.4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浙江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筑、交通、生态和绿地、产业等方面,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运营的城市建设区。城区规划建设前后对基地中纳入城市蓝线范围内,具有生态功能的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面积的保存比率。依据自然和社会资源循环与合理利用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具有较高的资源使用效率和较少的资源消耗的绿地。在全生命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满足交通需求,提高交通效率,使城市交通通达有序、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的城市交通体系。通过各种绿色交通方式出行的总量与区域交通出行总量的比值。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包括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公共交通(含公共汽车、轨道交通)。以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3(IoT)等技术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多维多尺度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构建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导向,因地制宜构建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和治理九大场景,突出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和邻里和睦共治的,具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人民幸福美好家园,是共同富裕现代化城市基本单元。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43基本规定3.1基本要求3.1.1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应以城区为评价对象,并应明确规划用地范围。3.1.2绿色生态城区评价应分为规划设计评价、实施运管评价两个阶段。3.1.3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评价阶段应具备下列条件:1相关城市规划应符合绿色、生态、低碳发展要求,或城区已按绿色、生态、低碳理念编制完成绿色生态城区专项规划,并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2城区内新建建筑应按现行浙江省标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33/1092中一星级及以上的标准执行;3制定规划设计评价后三年的实施方案。3.1.4绿色生态城区实施运管评价阶段应具备下列条件:1城区内主要道路、管线、公园绿地、水体等基础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2城区内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3城区内具备涵盖绿色生态城区主要实施运管数据的监测或评估系统;4比照批准的相关规划,规划方案实施完成率不低于60%。3.1.5申请评价方应对城区绿色、生态、低碳发展建设情况进行经济技术分析,提交相关文件,并按本标准附录A的要求填写自评表。53.1.6评价机构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报告、文件进行审查,并应进行现场考察、确定评价等级,出具评价报告。3.2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3.2.1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区域布局、生态环境、绿色建筑、资源与碳排放、绿色交通、智慧化管理、产业与经济、人文等8类,每类指标分为控制项和评分项,评分项总分应为100分。加分项为提高与创新项,总分不超过10分。3.2.2控制项的评定结果应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的评定结果应为根据条、款规定确定得分值。加分项的评定结果应为某得分值。3.2.3绿色生态城区评价的总得分可按式(3.2.3)进行计算,其中评价指标体系8类指标评分项的权重W1~W8应按表3.2.3取值。表3.2.3绿色生态城区分项指标权重项目布局W1生态环境W2绿色建筑W3资源与碳排放W4绿色交通W5智慧化管理W6产业与经济W7人文W8规划设计0.150.150.150.170.120.100.080.08实施运管0.10.10.10.150.150.150.150.1ΣQ=W1Q1+W2Q2+W3Q3+W4Q4+W5Q5+W6Q6+W7Q7+W8Q8+QC(3.2.3)式中:ΣQ总得分;Q1~Q8—分别为评价指标体系8类指标(区域布局、生态环境、绿色建筑、资源与碳排放、绿色交通、智慧化管理、产业与经济、人文)评分项得分;W1~W8—分别为评价指标体系8类指标(区域布局、生态6环境、绿色建筑、资源与碳排放、绿色交通、智慧化管理、产业与经济、人文)评分项权重;QC—加分项(提高与创新项)的附加得分。3.2.48类指标评分项得分Q1、Q2、Q3、Q4、Q5、Q6、Q7、Q,应按参评城区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除以适用于该城区的评分项总分值,再乘以100分计算。3.2.5加分项的得分QC应按本标准第12章的有关规定确定。3.2.6绿色生态城区评价应按总得分确定等级。绿色生态城区评价结果应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3个等级的绿色生态城区均应满足本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当绿色生态城区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5分、80分时,绿色生态城区评价等级应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74.1控制项4.1.1城区规划应符合所处地域的国土空间规划要求,且符合自然保护地体系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4.1.2城区规划应注重土地功能的复合性,新建城区建设用地应包含居住用地(07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类)、商业服务业用地(09类)三类,更新城区建设用地应包含居住用地(07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类)两类。4.2评分项I混合开发4.2.1城区内以lkm2为单元,包含居住用地(07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类)及商业服务业用地(09类)中的任意两类混合用地单元的面积之和占城区总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评价总分值为10分。比例达到50%,得5分;达到60%,得7分;达到70%,得10分。4.2.2城区采用公共交通导向的用地布局模式,在轨道交通站点及公共交通站点周边500m范围内的用地规划采用混合开发的,其站点数量占总交通站点数量的比例,评价总分值为10分。比例达到50%,得5分;达到70%,得7分;达到90%,得4.2.3城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综合协调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与市政基础设施的布局,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上建筑以及地下停车场库、商业服务设施、人防工程或轨道交通设施、综合管廊等8功能空间紧密结合统一规划评价分值为5分4.2.4新建城区编制城市设计形成整体有序尺度宜人特色彰显的城市意象提升建筑和公共空间品质得10分更新城区编制更新规划完善功能配套改善人居环境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激发都市活力得10分4.2.5城区规划兼顾当地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环境等基础条件考虑全年主导风向规划建设中利用山体林地河流湿地绿地街道等形成连续的开敞空间和通风廊道且宽度不小于50m评价分值为10分4.2.6合理规划市政路网密度评价总分值为10分除工业用地以外的城区路网密度达到8km/km2得6分达到10km/km2得8分达到12km/km2得10分4.2.7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具有较好的便捷性评价总分值为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幼儿园托儿所服务半径300m范围内所覆盖的用地面积占居住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50%得3分2小学服务半径500m范围内所覆盖的用地面积占居住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50%得3分3中学服务半径1000m范围内所覆盖的用地面积占居住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50%得3分4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半径500m范围内所覆盖的用地面积占居住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30%得3分5社区商业服务设施服务半径500m范围内所覆盖的用地面积占居住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100%得3分4.2.8城区内设置公共开放空间单个公共开放空间的面积不应小于300m2并具有均好性连续性可达性公共开放空间9500m服务范围覆盖城区的比例!评价总分值为10分#比例达到40%!得5分)达到50%!得7分)达到60%!得10分#4.2.9城区用地内保有一定规模"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地!评价总分值为10分!应按照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新建城区绿地率达到30%!得3分)达到32%!得6分#更新城区绿地率达到25%!得3分)达到30%!得6分#2新建城区5000m2及以上的公园绿地服务半径500m范围内!400~5000m2公园绿地服务半径300m范围内!所覆盖的用地面积占城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80%!得2分)达到90%!得4分#更新城区2000m2以上公园绿地服务半径500m范围内!2公园绿地服务半径300m范围内!所覆盖的用地面积占城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80%!得4分#4.2.10城区内打造亲水宜人的滨水空间!评价总分值为10分!应按照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贯通滨水空间并设置绿道!得5分)2采取适宜技术提升水质!得5分#5生态环境5.1控制项5.1.1城区应制定自然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强化生态底线管理保持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5.1.2城区应制定城区大气水噪声土壤等环境质量控制措施和指标5.1.3新建城区应雨污分流位于雨污分流制地区的更新城区应无雨污混接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5.1.4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应达到100%5.1.5城区内地表水不得有劣V类水质的水体5.2评分项I5.2.1保持生态环境动态平衡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价总分值为10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完成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得2分2新建城区制定区域园林景观规划更新城区制定区域园林景观更新规划得5分3本地木本植物指数达到0.6得1分达到0.7得2分达到0.8得3分5.2.2城区各类园林绿地养护管理良好城区绿化覆盖率较高评价总分值为10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新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得3分达到41%得分;达到30%,得4分;达到32%,得5分黄2提高绿化覆盖面积中乔木、灌木占比,达到60%,得3分;达到70%,得5分黄5.2.3推进节约型绿地建设,评价总分值为10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技术措施和实施办法,得2分;2新建城区节约型绿地建设率达到60%,得5分;达到70%,得6分;达到80%,得8分黄更新城区节约型绿地建设率达到60%,得8分黄5.2.4注重湿地保护,评价总分值为10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规划阶段完成城区湿地资源普查,得4分;2城区湿地资源保存率达到100%,得4分;3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城区湿地资源,得2分黄5.2.5实施城区海绵城市建设,推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评价分值为10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1规划设计阶段,编制完成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或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符合现行浙江省标准《民用建筑雨水控制与利用设计规程》DB33/T1167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的要求,得10分黄2运营管理阶段,提供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达到设计目标的竣工与运营报告,得6分;提供海绵城市建设运行效果监测和评估数据,且城区年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或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得4分黄5.2.6城区充分考虑防洪排涝,评价总分值为5分黄新建城区场地防洪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及现行浙江省标准《城镇内涝防治技术标准》DB33/T1109的规定,得5分黄更新城区内涝积水点得到全面整治消除的比例达到90%,得3分;达到100%,得5分。5.2.7城区建设用地内无土壤污染,评价总分值为5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1规划设计阶段,完成土壤污染环境调查评估,得3分;对存在污染土壤制定治理方案或场地无污染土壤,得5分。2运营管理阶段,完成土壤治理并达标或土壤无污染,得5.2.8区域内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批准执行的城市水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总分值为10分。城区最低水质指标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规定的Ⅳ类,得5分;达到Ⅲ类及以上,得10分。5.2.9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评价总分值为10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年空气质量优良日达到240天,得1分;达到270天,得3分;达到300天,得5分;2PM2.5平均浓度达标天数达到200天,得1分;达到220天,得3分;达到280天,得5分。5.2.10合理控制城区的城市热岛效应强度,评价总分值为5分。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不大于3.0究,得3分;不大于2.5究,得5分。5.2.11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规定,评价总分值为5分。环境噪声区达标覆盖5.2.12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密闭运输,评价总分值为10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覆盖率100%得3分2生活垃圾全面实行密闭化运输得3分3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有效分类收运率达到100%得4分6绿色建筑6.1控制项6.1.1城区新建民用建筑应全面执行现行浙江省标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33/1092的要求,其中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的建筑面积比例不应低于30%。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办公、商场、医院、宾馆)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的面积比例不应低于新建大型公共建筑总面积的50%。政府投资的新建公共建筑应100%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6.1.2城区应依据各地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等上位规划,制定城区绿色建筑专项规划或建设方案,明确城区内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6.2评分项6.2.1根据城区气候特点和地区资源现状,结合建筑不同功能,编制总体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与各类绿色建筑适用技术应用指南,评价分值为10分。6.2.2新建建筑执行高星级绿色建筑要求,提高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的比例要求,评价总分值为15分。新建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总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5%,得10分;达到40%,得15分。6.2.3城区内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提升既有建筑的性能,评价总分值为10分。新建城区内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面积比例达到25%,得5分;达到50%,得10分。更新城区内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面积比例达到5%,得5分;达到10%,得10分。6.2.4规划引导新建建筑采用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评价总分值为20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新建建筑实施装配式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5%,得10分;达到40%,得15分;2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占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达到40%,得5分黄6.2.5城区内建筑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评价总分值为10分黄新建城区内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核算替代率达到8%,得5分;达到12%,得10分黄更新城区内实施节能改造的既有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核算替代率达到5%,得5分;达到8%,得6.2.6主管部门制定指导绿色建筑项目建设的管理文件,评价分值为5分黄6.2.7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绿色施工,评价总分值为5分黄城区内获得省级及以上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建筑项目数量1项,得3分;2项及以上,得5分黄6.2.8城区内实施绿色建筑的建造与运营,评价总分值为15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城区内每取得一个一星级绿色建筑标识,得1分;2城区内每取得一个二星级绿色建筑标识,得3分;3城区内每取得一个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得5分黄6.2.9依据现行浙江省标准《民用建筑项目竣工能效测评技术规程》DBJ33/T1291,对城区内建设项目实施竣工能效测评且测评结果应为合格,评价分值为10分黄7资源与碳排放7.1控制项7.1.1城区应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交合理的碳排放计算与分析清单!制定分阶段的减排目标"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7.1.2城区应制定能源综合利用规划!提升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统筹利用各种能源#7.1.3城区应在规划设计阶段制定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实施运管阶段制定用水现状调研"评估和发展规划报告!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7.1.4城区应制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方案!促进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7.2评分项I7.2.1城区内实行用能分类分项计量!评价总分值为8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实行用能分类分项计量!且纳入城市&区'能源管理平台!得4分)2采用区域能源系统时!对集中供冷或供热实行计量收费!得4分#7.2.2勘查和评估城区内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及可利用量!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评价总分值为10分!应按下列规则评分(1新建城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占城区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达到2.5%!得5分)达到5.0%!得8分)达到7.5%!得10分。2更新城区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合理利用,得5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占城区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达到2%,得7.2.3采用合理的余热废热利用、冷热电联供、区域综合能源供应等能源新利用技术,评价分值为6分。7.2.4城区内新建建筑的节能率高于国家现行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值,评价总分值为10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新建建筑节能率达到75%,得2分;2规划并建设超低能耗建筑项目1项,得4分;2项,得7.2.5市政基础设施采用高效的系统和设备,评价总分值为9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新建城区道路照明、景观照明、交通信号灯等采用高效灯具和光源的比例达到80%,更新城区采用比例达到50%,得3分;2新建城区市政给排水的水泵及相关设备等采用高效设备的比例达到80%,更新城区采用比例达到50%,得3分;3新建城区城市建设公用设施的变压器、供配电系统等相关设备采用高效设备的比例达到80%,更新城区采用比例达到50%,得3分。7.2.6建设节水型居民小区、节水型单位,评价总分值为9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城区人口综合用水量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中第二阶梯水量下限值,得3分;2节水型居民小区覆盖率达到10%,得2分;达到15%,得3分;3节水型单位覆盖率达到15%得2分达到20%得3分7.2.7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评价分值为5分应按下列规则评分1新建城区供水管网漏损率不大于8%得3分不大于7%得4分不大于6%得5分2更新城区供水管网漏损率不大于10%得3分不大于得4分不大于8%得5分7.2.8合理利用非传统水源评价分值为8分应按下列规则得分1新建城区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5%得4分达到得8分2更新城区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3%得4分达到得8分Ⅲ材料和固废资源7.2.9合理采用绿色建材和本地建材评价总分值为6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编制绿色建材推广实施方案得4分2使用本地生产的建筑材料比例达到60%得2分7.2.10城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建筑垃圾治理和综合利用评价总分值为6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得3分2建筑垃圾管理规范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0%得3分Ⅳ碳排放7.2.11城区专设组织机构及人员负责管理节能减排工作有效执行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管理规定有明确的减排政策评价分值为8分7.2.12降低城区碳排放强度评价分值为15分应按下列规则得分1新建城区碳排放强度降幅达到20%得5分达到得10分达到30%得15分2更新城区碳排放强度降幅达到10%得5分达到得10分达到20%得15分8绿色交通8.1控制项8.1.1城区的交通规划应有降低交通碳排放与提高绿色交通出行的指导性措施与总体控制指标8.1.2城区应制定或执行城区所在城市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智能交通等交通专项规划或实施方案8.1.3城区应建立相对独立完整的慢行系统并采取有效管理措施8.2评分项I交通体系8.2.1城区建立绿色交通出行优先的交通体系评价总分值为绿色交通出行率达到65%得5分达到75%得10分达到85%得15分8.2.2城区形成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评价总分值为12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建立便利的步行生活圈公交站点500m或轨道交通站点800m覆盖率达到90%得2分达到100%得4分2沿地面公共交通主要走廊设置公交专用道得4分3公共交通系统具有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得2分4公共交通系统预留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和平台接口的条件得2分8.2.3城区形成连续安全通达的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评价总分值为10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城区非机动车道连续并无障碍物影响车道宽度得2城区非机动车道具有合理的宽度并与机动车道间设绿化分隔带形成林葫路得3分3城区非机动车道具备完善的道路配套设施得2分8.2.4城区形成连续安全环境良好的步行系统评价总分值为10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城区步行系统连续并满足无障碍要求得5分2城区步行系统与周边功能环境景观公共空间相结合得3分3城区步行系统具备完善的配套设施得2分8.2.5城区因地制宜设置绿道评价总分值为5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城区绿道串联成网并具备完善的配套设施得3分2城区绿道满足城区健身需求并配置智能健身系统等智能设施得2分8.2.6城区道路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评价总分值为8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道路规划充分结合原有自然条件得5分2市政道路采用降低交通噪声的措施得3分8.2.7城区道路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通行效率评价分值为5分Ⅲ静态交通8.2.8城区合理配建机动车停车场及电动车充电设施评价总分值为10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城区主要公共活动场所交通枢纽配建公共机动车停车场得3分2合理设置机动车停车设施采用地下停车或立体停车等方式得3分3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100%预留电动车充电设施安装条件大型公建配建停车场与社会公共停车场15%及以上停车位配建电动车充电设施得4分8.2.9城区合理设置自行车停车设施及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络评价总分值为10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城区在公交枢纽和公共活动场所设置自行车停车设施得5分2城区形成完善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络每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点有足够的配车和停车设施取还车便捷设备运转良好得5分8.2.10城区制定有效减少机动车交通需求的管理措施评价分值为5分8.2.11城区制定鼓励使用环保能源动力车的措施评价分值为5分8.2.12完善城区交通互联制定停车换乘的管理措施评价分值为5分9智慧化管理9.1控制项9.1.1城市或城区应建立能源管理系统并正常运行9.1.2城市或城区应建立绿色建筑数字化管理系统实行绿色建筑建设的数字化管理9.1.3城市或城区应建立智慧公共交通信息平台并正常运行9.2评分项I城区管理9.2.1城区建立碳排放数字化管理系统评价总分值为5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具备监测并获取城区内碳排放数据功能得2分2具备统计分析效果评估趋势研判功能得3分9.2.2城区实行道路与景观的照明节能控制并进行实时监控评价分值为4分9.2.3城区建立公共安全系统并实行智慧消防监管评价总分值为7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城区具有公共安全系统得3分2城区具有智慧消防监管系统得3分3城区具有综合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得1分9.2.4城区实行环境监测数字化并具备与城市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对接的功能评价总分值为11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对空气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管理得3分2对主要河流湖泊进行水环境质量监测和管理得3分3对主要功能区道路进行环境噪声监测和管理得3分4对城区进行土壤监测和管理得2分9.2.5城区实行水务智慧化管理并具备与城市水务智慧化管理系统对接的功能评价总分值为12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对水源地水质以及供水管网水质水量和水压进行全面监测得3分2对雨水管网的排水量和水质进行全面监测得3分3对污水管网的排水量和水质进行全面监测得3分4对河道水情进行全面监测得3分9.2.6城区实行道路监控与交通管理并具备与城市道路监控与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对接的功能评价总分值为8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具有道路监控系统得4分2具有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得4分9.2.7城区实行停车智慧化管理并具备与城市停车智慧化管理系统对接的功能评价分值为4分9.2.8城区实行市容卫生智慧化管理评价总分值为12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对城区的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进行数据收集和实时监管得3分2对城区的街区保洁进行实时监管得3分3对城区的街道公共设施进行实时监管得3分4对城区的建设工地进行实时监管得3分9.2.9城区打造数字园林管理系统实行园林绿地智慧化管理评价总分值为7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对城区内园林绿地的现状进行监管得2分2对城区内园林绿地的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监管得2分3对城区内园林绿地的日常养护进行监管得2分4通过数字园林管理系统对责任企业进行管理得1分9.2.10城区具有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并具备与城市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对接的功能评价分值为4分9.2.11城区建设有智慧服务平台实现城区数字化治理和服务评价总分值为7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具有满足城区居民高频公共服务需求的应用并融合治理端运营端和服务端三端入口得2分2集成城区公共安全交通管理停车管理等居民生活智慧化系统提供数字化治理应用得2分3集成城区环境监测水务管理市容卫生管理园林管理地下市政基础设施运行管理等城市治理智慧化管理系统提供数字化治理应用得2分4具有与城市大脑社区智慧服务平台的对接贯通功能得1分9.2.12城区建立CIM模型搭建CIM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城区的环境生态能源建筑等运行数据进行分析以提高城区的运营质量评价分值为4分9.2.13城区建立城乡风貌公共治理平台整合各类城乡风貌管理资源评价分值为4分9.2.14城区信息通信服务设施完善且信息通信服务设施规划满足浙江省信息通信业发展规划要求评价分值为4分9.2.15城区打造绿色生态市民信息服务平台评价总分值为7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具备绿色生态理念和行为的推广宣传窗口得3分2公开环境数据信息并定期更新得2分3具备公众互动机制和受理投诉窗口得2分10.1控制项10.1.1城区应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或相关分析报告明确产业低碳发展目标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及产业结构制定产业引入与退出机制10.1.2城区对工业类别应有负面清单管控要求严控三类工业企业准入10.2评分项I资源节约环境友好10.2.1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低于所在地市节能考核目标评价总分值为15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低于所在地市目标且相对基准年的年均进一步降低率达到0.3%得5分达到0.5%得10分达到0.8%得15分10.2.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低于所在地市节水考核目标评价总分值为15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低于所在地市目标且相对基准年的年均进一步降低率达到0.3%得5分达到0.5%得10分达到0.8%得15分10.2.3工业废气废水100%达标排放危险固体废物100%进行无害化处理评价分值为10分10.2.4明确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评价总分值为20分应按下列规则评分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得2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1%得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5%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得20分10.2.5规划或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评价总分值为6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形成完整的中长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符合本地区特色具有可行性得2分2城区产业间形成相互关联或产业副产品实现相互利用得2分3形成完整或较为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得2分10.2.6城区具有本土特色强经济效益好受惠居民广经营模式好的因地制宜型特色产业评价分值为4分Ⅲ产业准入与退出10.2.7工业用地投资强度高于浙江省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相关要求评价总分值为10分工业用地投资强度高于浙江省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准入值达到10%得4分达到得7分达到20%得10分10.2.8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实行节能节水碳排放评估制度重点项目能耗水耗碳排放达到国家或行业定额先进值水平评价分值为10分Ⅳ产城融合发展10.2.9在城市规划中统筹布局城市产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及相关配套设施职住平衡城区产城融合发展评价总分值为10分应按表10.2.9的规定评分表10.2.9产城融合评分规则新建城区职住平衡比JHB更新城区职住平衡比JHB分值0.5三JHB<0.8或1.2<JHB三50.5三JHB<0.7或2<JHB三540.8三JHB三1.20.7三JHB三211.1控制项11.1.1城区规划设计建设与运管阶段应保障公众参与11.1.2城区应编制绿色生活与消费导则11.1.3城区应有效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以及其他历史遗存11.2评分项I以人为本11.2.1城区规划设计建设与运管阶段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和参与主体多样化评价总分值为8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公众参与组织形式多于4种得4分2公众参与的主体包括政府机构非政府/非营利机构专业机构和居民得4分11.2.2城区公益性公共设施免费开放使用评价总分值为8分城区公益性公共设施免费开放率达到70%得5分达到得6分达到90%得8分11.2.3设置完善的养老托育服务设施和体系评价总分值为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每万老年人口配有20张认知障碍床位得4分2设置智能养老管理系统得4分3每千人拥有3周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且新建居住区达到每千人10个及以上得4分11.2.4建立针对失业和残障人士的就业介绍和技能培训服务体系评价分值为6分11.2.5设置人性化和无障碍的过街设施增强城区各类设施和公共空间的可达性评价总分值为7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20%过街天桥和过街隧道设置无障碍电梯或扶梯得2所有人行横道设置盲人过街语音信号灯得2分3合理设置夜间行人按钮式信号灯得2分II绿色生活11.2.6鼓励城区节能制定促进节能措施评价总分值为6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制定管理措施公共建筑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究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究得3分2制定相关措施鼓励居民购置一级或二级节能家电得3分11.2.7鼓励城区节水制定促进节水措施评价总分值为6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制定用水阶梯水价促进居民开展行为节水得3分2制定相关措施鼓励居民购置节水器具得3分11.2.8鼓励城区绿色出行制定促进绿色出行措施评价总分值为6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针对不同使用人群制定公交优惠制度得3分2针对不同使用人群制定公共自行车租赁优惠制度得3分11.2.9制定管理措施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评价总分值为6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制定促进居民开展垃圾分类的管理措施得2分2制定垃圾袋收费制度实施居民生活垃圾袋收费得3制定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管理办法得2分III绿色教育11.2.10开展绿色教育和绿色实践评价总分值为6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开展青少年绿色教育和绿色实践得3分2设置绿色行动日活动构建多样的宣传教育模式与平台得3分11.2.11构建绿色生态城区展示与体验平台评价分值为6分11.2.12城区政府部门和企业展现绿色社会责任感评价分值为6分IV历史文化11.2.13深入挖掘和梳理本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建立起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评价分值为3分11.2.14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及活化利用评价总分值为8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历史文化遗产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等得到有效保护和活化利用得4分2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与传播保留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记忆得4分11.2.15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地段环境和设施得到提升评价分值为3分11.2.16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地段管理工作具有成效评价分值为3分12.1一般规定12.1.1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时,可按本标准第12.2节规定对绿色生态城区提高与创新项进行评价,确定附加得分黄12.1.2绿色生态城区提高与创新项的得分,当提高与创新项总得分大于10分时,应为10分黄12.2加分项12.2.1城区规划都市农业区域,每块区域面积不小于1000m2,且所有地块用地面积占整个城区的比例不小于1咖,评价分值为12.2.2开发建设后径流排放量接近开发建设前自然地貌时的径流排放量或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要求的高值,评价分值为1分黄12.2.3新建城区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10%,更新城区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8%,评价分值为1分黄12.2.4新建城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占城区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达到10%,更新城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占城区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达到5%,评价分值为1分黄12.2.5城区内合理推行智能微电网工程建设,评价分值为12.2.6城区设置绿道系统,总长度达到5km,评价分值为12.2.7城区建设三星级绿色建筑、(近)零能耗建筑,评价总分值为2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三星级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20%,得2规划并建设(近)零能耗建筑,得1分。12.2.8鼓励创建绿色工业建筑及绿色低碳工厂,评价总分值为2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城区内合理规划并建设绿色工业建筑,绿色工业建筑占新建工业建筑的比例达到20%,得1分;2城区内入选省级或国家级绿色低碳工厂名单的,得1分。12.2.9城区合理规划并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评价分值为1分。12.2.10形成绿色金融发展环境,建立绿色投融资机制,加强资本市场化运作,逐级分解减排目标,鼓励碳交易,评价分值为12.2.11设立绿色发展专项基金,用于城区生态建设、生态科研经费投入及成果转化,评价分值为1分。12.2.12鼓励城区创建绿色生态试点示范,评价总分值为2分。城区内创建省级未来社区或城乡风貌样板区一个,得1分;两个及以上,得2分。创建“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城乡样板区”一个,得2分。12.2.13鼓励开展韧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安全韧性,评价分值为1分。12.2.14结合本区域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其他创新,并有明显效益,评价总分值为2分。采取一项,得1分;采取两项及以上,得2分。附录A浙江省绿色生态城区自评表A.0.1区域布局自评表应按表A.0.1填写#表A.0.1区域布局自评表类别编号标准条文是否参评是否满足控制项4.1.1城区规划应符合所处地域的国土空间规划要求!且符合自然保护地体系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4.1.2城区规划应注重土地功能的复合性!新建城区建设用地应包含居住用地&07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类'"商业服务业用地&09类'三类!更新城区建设用地应包含居住用地&07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类'两类#类别编号标准条文分值不参评分得分评分项混合开发4.2.1城区内以lkm2为单元!包含居住用地&07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类'及商业服务业用地&09类'中的任意两类混合用地单元的面积之和占城区总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评价总分值为10分#比例达到50%!得5分)达到60%!得7分)达到70%!得10分#4.2.2城区采用公共交通导向的用地布局模式!在轨道交通站点及公共交通站点周边500m范围内的用地规划采用混合开发的!其站点数量占总交通站点数量的比例!评价总分值为10分#比例达到50%!得5分)达到70%!得7分)达到90%!得10分#续表A.0.1类别编号标准条文分值不参评分得分评分项混合开发4.2.3城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综合协调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与市政基础设施的布局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上建筑以及地下停车场库商业服务设施人防工程或轨道交通设施综合管廊等功能空间紧密结合统一规划评价分值为5分5规划布局4.2.4新建城区编制城市设计形成整体有序尺度宜人特色彰显的城市意象提升建筑和公共空间品质得10分更新城区编制更新规划完善功能配套改善人居环境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激发都市活力得10分4.2.5城区规划兼顾当地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环境等基础条件考虑全年主导风向规划建设中利用山体林地河流湿地绿地街道等形成连续的开敞空间和通风廊道且宽度不小于50m评价分值为10分4.2.6合理规划市政路网密度评价总分值为10分除工业用地以外的城区路网密度达到8km/km2得6分达到10km/km2得8分达到12km/km2得10分4.2.7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具有较好的便捷性评价总分值为15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幼儿园托儿所服务半径300m范围内所覆盖的用地面积占居住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50%得3分2小学服务半径500m范围内所覆盖的用地面积占居住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50%得3分3中学服务半径1000m范围内所覆盖的用地面积占居住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50%得3分续表A.0.1类别编号标准条文分值不参评分得分评分项规划布局4.2.74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半径500m范围内!所覆盖的用地面积占居住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30%!得3分)5社区商业服务设施服务半径500m范围内!所覆盖的用地面积占居住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100%!得3分#4.2.8城区内设置公共开放空间!单个公共开放空间的面积不应小于300m2!并具有均好性"连续性"可达性!公共开放空间500m服务范围覆盖城区的比例!评价总分值为10分#比例达到40%!得5分)达到50%!得7分)达到60%!得10分#4.2.9城区用地内保有一定规模"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地!评价总分值为10分!应按照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新建城区绿地率达到30%!得3分)达到32%!得6分#更新城区绿地率达到25%!得3分)达到30%!得6分#2新建城区5000m2及以上的公园绿地服务半径500m范围内!400-5000m2公园绿地服务半径300m范围内!所覆盖的用地面积占城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80%!2000m2以上公园绿地服务半径500m范围内!400-2000&含'm2公园绿地服务半径300m范围内!所覆盖的用地面积占城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80%!得4分#4.2.10城区内打造亲水宜人的滨水空间!评价总分值为10分!应按照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贯通滨水空间并设置绿道!得5分)2采取适宜技术提升水质!得5分#合计A.0.2生态环境自评表应按表A.0.2填写表A.0.2生态环境自评表类别编号标准条文是否参评是否满足控制项5.1.1城区应制定自然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强化生态底线管理保持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5.1.2城区应制定城区大气水噪声土壤等环境质量控制措施和指标5.1.3新建城区应雨污分流位于雨污分流制地区的更新城区应无雨污混接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5.1.4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应达到100%5.1.5城区内地表水不得有劣V类水质的水体类别编号标准条文分值不参评分得分评分项自然生态5.2.1保持生态环境动态平衡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价总分值为10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完成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得2分2新建城区制定区域园林景观规划更新城区制定区域园林景观更新规划得5分3本地木本植物指数达到0.6得1分达到0.7得2分达到0.8得3分5.2.2城区各类园林绿地养护管理良好城区绿化覆盖率较高评价总分值为10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新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得3分达到41%得4分达到45%得5分更新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8%得3分达到30%得4分达到32%得5分2提高绿化覆盖面积中乔木灌木占比达到60%得3分达到70%得5分续表A.0.2类别编号标准条文分值不参评分得分评分项自然生态5.2.3推进节约型绿地建设,评价总分值为10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技术措施和实施办法,得2分;2新建城区节约型绿地建设率达到60%,得5分;达到70%,得6分;达到80%,得8分。更新城区节约型绿地建设率达到60%,得8分。5.2.4注重湿地保护,评价总分值为10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规划阶段完成城区湿地资源普查,得2城区湿地资源保存率达到100%,得3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城区湿地资源,得5.2.5实施城区海绵城市建设,推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评价分值为10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1规划设计阶段,编制完成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或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符合现行浙江省标准《民用建筑雨水控制与利用设计规程》DB33/T1167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的要求,得10分。2运营管理阶段,提供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达到设计目标的竣工与运营报告,得6分;提供海绵城市建设运行效果监测和评估数据,且城区年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或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得4分。续表A.0.2类别编号标准条文分值不参评分得分评分项自然生态5.2.6城区充分考虑防洪排涝,评价总分值为5分。新建城区场地防洪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及现行浙江省标准《城镇内涝防治技术标准》DB33/T1109的规定,得5分。更新城区内涝积水点得到全面整治消除的比例达到90%,得3分;达到100%,得5分。5环境质量5.2.7城区建设用地内无土壤污染,评价总分值为5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1规划设计阶段,完成土壤污染环境调查评估,得3分;对存在污染土壤制定治理方案或场地无污染土壤,得5分。2运营管理阶段,完成土壤治理并达标,或土壤无污染,得5分。55.2.8区域内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批准执行的城市水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总分值为10分。城区最低水质指标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规定的Ⅳ类,得5分;达到Ⅲ类及以上,得10分。5.2.9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评价总分值为10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年空气质量优良日达到240天,得1得5分;2PM2.5平均浓度达标天数达到200天,得1分;达到220天,得3分;达到280天,得5分。5.2.10合理控制城区的城市热岛效应强度,评价总分值为5分。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不大于3.0究,得3分;不大于2.5究,得5分。5续表A.0.2类别编号标准条文分值不参评分得分评分项环境质量5.2.11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规定,评价总分值为5分。环境噪声区达标覆盖率达到80%,得1分;达到90%,得3分;达到100%,得5分。55.2.12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密闭运输,评价总分值为10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覆盖率100%,得3分;2生活垃圾全面实行密闭化运输,得3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有效分类收运率达到100%,得4分。合计注:5.1.5条、5.2.2条规划设计评价阶段不参评。A.0.3绿色建筑自评表应按表A.0.3填写。表A.0.3绿色建筑自评表类别编号标准条文是否参评是否满足控制项6.1.1城区新建民用建筑应全面执行现行浙江省标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33/1092的要求,其中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的建筑面积比例不应低于30%。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办公、商场、医院、宾馆)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的面积比例不应低于新建大型公共建筑总面积的50%。政府投资的新建公共建筑应100%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6.1.2城区应依据各地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等上位规划,制定城区绿色建筑专项规划或建设方案,明确城区内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续表A.0.3类别编号标准条文分值不参评分得分评分项6.2.1根据城区气候特点和地区资源现状结合建筑不同功能编制总体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与各类绿色建筑适用技术应用指南评价分值为10分6.2.2新建建筑执行高星级绿色建筑要求提高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的比例要求评价总分值为15分新建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总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得10分达到40%得15分6.2.3城区内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提升既有建筑的性能评价总分值为10分新建城区内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面积比例达到25%得5分达到50%得10分更新城区内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面积10分6.2.4规划引导新建建筑采用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评价总分值为20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新建建筑实施装配式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5%得10分达到40%得15分2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占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达到40%得5分6.2.5城区内建筑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评价总分值为10分新建城区内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核算替代率达到8%得5分达到12%得10分更新城区内实施节能改造的既有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核算替代率达到5%得5分达到8%得10分6.2.6主管部门制定指导绿色建筑项目建设的管理文件评价分值为5分56.2.7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绿色施工评价总分值为5分城区内获得省级及以上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建筑项目数量1项得3分2项及以上得5分5续表A.0.3类别编号标准条文分值不参评分得分评分项6.2.8城区内实施绿色建筑建造与运营,评价总分值为15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城区内每取得一个一星级绿色建筑标识,得1分;2城区内每取得一个二星级绿色建筑标识,得3分;3城区内每取得一个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得5分。6.2.9依据现行浙江省标准《民用建筑项目竣工能效测评技术规程》DBJ33/T1291,对城区内建设项目实施竣工能效测评且测评结果应为合格,评价分值为10分。合计注:6.2.7条、6.2.8条、6.2.9条规划设计评价阶段不参评。A.0.4资源与碳排放自评表应按表A.0.4填写。表A.0.4资源与碳排放自评表类别编号标准条文是否参评是否满足控制项7.1.1城区应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交合理的碳排放计算与分析清单,制定分阶段的减排目标、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7.1.2城区应制定能源综合利用规划,提升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统筹利用各种能源。7.1.3城区应在规划设计阶段制定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实施运管阶段制定用水现状调研、评估和发展规划报告,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7.1.4城区应制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方案,促进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续表A.0.4类别编号标准条文分值不参评分得分评分项能源7.2.1城区内实行用能分类分项计量!评价总分值为8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实行用能分类分项计量!且纳入城市&区'能源管理平台!得4分)2采用区域能源系统时!对集中供冷或供热实行计量收费!得4分#87.2.2勘查和评估城区内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及可利用量!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评价总分值为10分!应按下列规则评分(1新建城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占城区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达到2.5%!得5分)达到5.0%!得8分)达到7.5%!得2更新城区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合理利用!得5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占城区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达到2%!得7.2.3采用合理的余热废热利用"冷热电联供"区域综合能源供应等能源新利用技术!评价分值为6分#67.2.4城区内新建建筑的节能率高于国家现行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值!评价总分值为10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新建建筑节能率达到75%!得2分)2规划并建设超低能耗建筑项目1项!得4分)2项!得8分#续表A.0.4类别编号标准条文分值不参评分得分评分项能源7.2.5市政基础设施采用高效的系统和设备,评价总分值为9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新建城区道路照明、景观照明、交通信号灯等采用高效灯具和光源的比例达到80%,更新城区采用比例达到50%,得3分;2新建城区市政给排水的水泵及相关设备等采用高效设备的比例达到80%,更新城区采用比例达到50%,得3分;3新建城区城市建设公用设施的变压器、供配电系统等相关设备采用高效设备的比例达到80%,更新城区采用比例达到50%,得3分。9水资源7.2.6建设节水型居民小区、节水型单位,评价总分值为9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城区人口综合用水量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中第二阶梯水量下限值,得3分;2节水型居民小区覆盖率达到10%,得2分;达到15%,得3分;3节水型单位覆盖率达到15%,得2分;达到20%,得3分。97.2.7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评价分值为5分,应按下列规则评分:1新建城区供水管网漏损率不大于8%,得3分;不大于7%,得4分;不大于6%,得5分。2更新城区供水管网漏损率不大于10%,得3分;不大于9%,得4分;不大于8%,得5分。57.2.8合理利用非传统水源,评价分值为8分,应按下列规则得分:1新建城区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5%,得4分;达到8%,得8分;2更新城区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3%,得4分;达到5%,得8分。8续表A.0.4类别编号标准条文分值不参评分得分评分项材料和固废资源7.2.9合理采用绿色建材和本地建材评价总分值为6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4分2使用本地生产的建筑材料比例达到得2分67.2.10城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建筑垃圾治理和综合利用评价总分值为6分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得2建筑垃圾管理规范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0%得3分6碳排放7.2.11城区专设组织机构及人员负责管理节能减排工作有效执行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管理规定有明确的减排政策评价分值为8分87.2.12降低城区碳排放强度评价分值为15分应按下列规则得分1新建城区碳排放强度降幅达到20%得5分达到25%得10分达到30%得15分2更新城区碳排放强度降幅达到10%得5分达到15%得10分达到20%得15分合计注7.2.6条规划设计评价阶段不参评A.0.5绿色交通自评表应按表A.0.5填写表A.0.5绿色交通自评表类别编号标准条文是否参评是否满足控制项8.1.1城区的交通规划应有降低交通碳排放与提高绿色交通出行的指导性措施与总体控制指标8.1.2城区应制定或执行城区所在城市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智能交通等交通专项规划或实施方案8.1.3城区应建立相对独立完整的慢行系统并采取有效管理措施类别编号标准条文分值不参评分得分评分项交通体系8.2.1城区建立绿色交通出行优先的交通体系评价总分值为15分绿色交通出行率达到得5分达到75%得10分达到得15分8.2.2城区形成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评价总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