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充电接口电路模拟器 技术条件_第1页
交流充电接口电路模拟器 技术条件_第2页
交流充电接口电路模拟器 技术条件_第3页
交流充电接口电路模拟器 技术条件_第4页
交流充电接口电路模拟器 技术条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流充电接口电路模拟器技术要求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交流充电接口电路模拟器(以下简称模拟器)的基本构成、结构及外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安全要求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交流充电设施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用交流充电接口电路模拟器。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8487.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20234.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20234.2-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GB/T34657.1-2017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1部分:供电设备术语和定义GB/T18487.1-2015、GB/T20234.1-2015、GB/T34657.1-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交流充电接口电路模拟器ACcharginginterfacecircuitsimulator用于测试交流充电设施传导充电互操作性的试验装置。3.2交流充电接口电路模拟器测试软件TestsoftwareofACcharginginterfacecircuitsimulator用于测试交流充电设施传导充电互操作性的软件。注:如果存在特殊环境条件,需与设备厂家协商确认或采取相应措施。基本构成模拟器应由车辆插座、控制导引电路(包括等效电阻R2/R3、CP接地电阻、二极管D1)、连接回路通断开关(包括L1、L2、L3、N、PE、CC、CP回路)、CP接地开关、CC接地开关、S2车辆开关、采集接口、电流传感器、主控机等部分组成。模拟器基本构成图见图1。图1模拟器基本构成图注:图1中虚线框内为模拟器基本构成结构及外观a)设备采用的元器件数量、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元器件布局、安装应符合各自技术要求;b)表面涂镀层应均匀,无脱落;c)面板应正确、清晰,外露部件、接线板及固定件无松动、破损、锈蚀现象;d)设备带有不可拆卸的永久性标识,铭牌、标志、标记的文字和符号(至少包括装置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商或商标、出厂编号、制造日期等)清晰、完整、规范正确。功能要求6.1控制导引电路模拟模拟器应具备车辆侧控制导引电路模拟功能,电气元件包括等效电阻R2/R3、车辆开关S2、二极管D1。电路应符合GB/T18487.1-2015附录A.1的规定。6.2接口通断状态模拟模拟器应带有L1、L2、L3、N、PE、CC、CP回路通断开关以及CP接地开关、CC接地开关、S2车辆开关、CP接地电阻,可模拟车辆控制时序、异常状态,具体如图1所示。满足GB/T34657.1-2017规定的连接确认、充电连接控制时序测试、CC断线、CP断线、CP接地、保护接地导体连续性丢失、断开开关S2等测试要求。6.3信号采集模拟器在L1、L2、L3、N、PE、CC、CP回路通断开关充电桩侧应设有电压信号采集接口,在L1、L2、L3交流主回路应设有电流信号采集接口,满足GB/T34657.1-2017对充电桩交流输出电压、交流输出电流、检测点1电压、PWM、检测点4电压等信号的采集要求。注1:检测点1电压:供电接口(连接方式A)或车辆接口(连接方式B或连接方式C)CP与PE之间的电压值;注2:检测点4电压:供电接口(连接方式A或连接方式B)CC与PE之间的电压值;注3:PWM信号:供电接口(连接方式A)或车辆接口(连接方式B或连接方式C)CP与PE之间PWM信号占空比、频率、上升时间、下降时间。6.4急停模拟器面板应安装紧急停止按钮,用于突发异常时及时切断接口回路开关。6.5CP回路电压限值调节模拟器应具备CP回路电压限值调节功能。在状态2’时,通过调整等效电阻R3,模拟检测点1的电压值在标称值误差范围(即[8.37V,9.59V])内、检测点1的电压值在标称值误差范围外[即(0V,8.2V)或(9.8V,+∞V)]两种状态;在状态3’时,通过调整等效电阻R2和R3,模拟检测点1的电压值在标称值误差范围(即[5.47V,6.53V])内、检测点1的电压值在标称值误差范围外[即(0V,5.2V)或(6.8V,+∞V)]两种状态;满足GB/T34657.1-2017规定的CP回路电压限值调节测试要求。性能要求7.1环境条件模拟器正常使用的环境条件为:使用环境温度:-15℃~45℃;相对湿度:≤90%,无凝露;海拔高度:≤2000m。7.2电源条件模拟器供电电源条件为:频率:50Hz±0.5Hz;交流电源电压:单相220V,允许偏差-15%~+10%;波形:正弦,波形畸变率≤5%。注:如果存在特殊环境条件,需与设备厂家协商确认或采取相应措施。7.3车辆插座模拟器中的车辆插座额定电流应与其所对应测试功率等级相适应,满足GB/T20234.1-2015、GB/T20234.3-2015标准要求。7.4信号采集接口模拟器信号采集接口宜统一采用4mm安全快插接口,工作电压与其所对应的电压采集范围相适应,方便与测试仪表的连接。7.5通断开关模拟器配置的通断开关应符合GB/T18487.1-2015中10.2.1的规定。7.6电流传感器模拟器充电主回路电流传感器量程范围不低于80A,电流测量精度小于±0.2%Fs,应预留校准接口。7.7等效二极管模拟器中控制导引电路的等效二极管压降[0.55V,0.85V]范围内,满足GB/T18487.1表A.5对等效二极管压降的要求。7.8通讯接口交流充电接口电路模拟器测试软件与负载通讯接口宜采用RS-485通讯,交流充电接口电路模拟器测试软件与主控机通讯接口宜采用以太网口。安全要求8.1绝缘电阻按照表1规定的试验电压等级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应符合以下规定:导电电流与地(或与地有良好接触的金属框架)之间,及无电气联系的各导电电路之间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10MΩ。8.2介电强度按照表1规定的介电强度试验电压等级进行,试验部位不应出现绝缘击穿或闪络现象。表1绝缘试验的试验等级额定绝缘电压V绝缘电阻试验仪器的电压等级V介电强度试验电压V≤602501000(1400)60<Ui≤3005002000(2800)300<Ui≤70010002400(3360)注1:括号内数据为直流介电强度试验值。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群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和网源电气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群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海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江苏苏测智能装备检测有限公司、许昌开普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高压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青岛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伟、张进滨、桑林、胡鉴清、李涛永、黄炘、李秋硕、贺春、陈卓、王伟、李香龙、刘秀兰、陈少辉、锁军、谢三军、郭威、胡治龙、丁凯、吕振华、温永彩、尚鹏、胡坚耀、庞松岭、黄艳、范士丛、林永清。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群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和网源电气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群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海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江苏苏测智能装备检测有限公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