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_第1页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_第2页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_第3页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_第4页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

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1年山东

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2021〕19号)的要求,山东省建

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在广泛征

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程》

DB/T5120-2018进行修订。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材料;4工程勘察设计及材料

选择;5工程施工;6验收;附录。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部分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并

对部分限量值进行调整;2.修改了氡、甲醛、氨、TVOC等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量

值;3.对全装修和非全装修民用建筑特征污染物种类提出针对性验收要求;4.细化

并完善了TVOC的检测方法,修改了甲醛的检测方法为AHMT分光光度法;5.增加了

办公建筑隔声的相关要求;6.增加了民用建筑氡防治设计要求;7.对幼儿园、学校

教室、学生宿舍等装饰装修工程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控制要求;8.明确了室内空气中

氡浓度检测方法。

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

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各单位在标准实施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山

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济南市天桥区无影山路29号,邮政编码:250031,

E-mail:sdjkyhjs@126.com)。

主编单位:

参编单位:

主要起草人:

主要审查人: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材料...................................................................................................................................4

3.1一般规定........................................................................................................................4

3.2无机非金属建筑主体材料和砖石装修材料................................................................4

3.3人造木板及其制品........................................................................................................4

3.4涂料.............................................................................................................................5

3.5胶粘剂............................................................................................................................6

3.6水性处理剂....................................................................................................................7

3.7建筑外窗和户门............................................................................................................7

3.8其他材料........................................................................................................................7

4工程勘察设计及材料选择.............................................................................................10

4.1一般规定......................................................................................................................10

4.2工程地点土壤中氡浓度调查......................................................................................10

4.3氡防治工程设计..........................................................................................................11

4.4新风系统新风量设计..................................................................................................12

4.5材料选择......................................................................................................................14

5工程施工.........................................................................................................................16

5.1一般规定......................................................................................................................16

5.2材料进场检验..............................................................................................................16

5.3施工要求......................................................................................................................17

6验收.................................................................................................................................18

6.1一般规定......................................................................................................................18

6.2现场采样要求..............................................................................................................19

6.3检测方法......................................................................................................................21

6.4检测结果判定..............................................................................................................22

附录A土壤中氡浓度测定...............................................................................................23

附录B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测定.............................................................24

附录C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测定.............................................26

本标准用词说明.................................................................................................................29

引用标准名录.....................................................................................................................30

条文说明.............................................................................................................................31

1

1总则

1.0.1为预防和控制民用建筑工程中主体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

保证工程质量,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不适用于

工业生产房屋建筑工程、仓储性建筑工程、构筑物和有特殊净化卫生要求的室内环

境污染控制。

1.0.3民用建筑工程根据控制室内环境污染的不同要求,划分为以下两类:

1Ⅰ类民用建筑工程:住宅、居住功能公寓、医院病房、老年人照料房屋设施、

幼儿园、学校教室、学生宿舍等;

2Ⅱ类民用建筑工程: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

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地铁地下车站(站厅、站台、设备与管理用房、

出入口通道、换乘通道)、餐厅、理发店以及工业建筑中用于办公和生活的场所等。

1.0.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山东

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民用建筑工程civilbuildingengineering

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结构工程和装修工程的统称。

2.0.2环境测试舱environmentaltestchamber

模拟室内环境测试建筑主体材料和装修材料的化学污染物释放量的设备。

2.0.3内照射指数(IRa)internalexposureindex

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的放射性比活度,除以比活度限量值200而

得的商。

2.0.4外照射指数(Iγ)externalexposureindex

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和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分别除以

比活度限量值370、260、4200而得的商之和。

2.0.5氡浓度radonconcentration

单位体积空气中氡的放射性活度。

2.0.6人造木板wood-basedpanels

以木材或非木材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加工成各种材料单元,施加(或不施加)

胶粘剂和其他添加剂,组坯胶合而成的板材或成型制品。

2.0.7木塑制品wood-plasticcompositeproducts

由木质纤维材料与热塑性高分子聚合物按一定比例制成的产品。

2.0.8水性处理剂waterbasedtreatmentagents

以水作为稀释剂,能浸入建筑主体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内部,提高其阻燃、防

水、防腐等性能的液体。

2.0.9本体型胶粘剂bulkconstructionadhesive

溶剂含量或者水含量占胶体总质量在5%以内的胶粘剂。

2.0.10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量totalvolatileorganiccompounds

在本标准规定的检测条件下,所测的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量,简称

TVOC。

2.0.11材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

在本标准规定条件下,所测得材料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简称VOC。

2.0.12新风系统freshairsystem

为满足卫生要求、补充排风或维持空调房间正压而向房间供应经处理的室外空

气的系统。

2.0.13最小新风量minimumfreshairrequirement

建筑物内满足人体健康和环境舒适所必需的新鲜空气量。

2

2.0.14换气次数airchanges

每小时的通风量与房间容积之比。

2.0.15全装修房fullydecoratedroom

建筑功能空间的固定面装修和设备设施安装全部完成,达到建筑使用功能和性

能的基本要求的民用建筑工程。

2.0.16非全装修房non-fullydecoratedroom

除全装修房装修类型以外的其他民用建筑工程。

3

3材料

3.1一般规定

3.1.1民用建筑工程所用建筑主体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的类别、数量和施工工艺等应

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3.1.2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或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

3.2无机非金属建筑主体材料和砖石装修材料

3.2.1民用建筑工程所使用的砂、石、砖、砌块、水泥、混凝土、混凝土预制构件等

无机非金属建筑主体材料放射性限量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表3.2.1无机非金属建筑主体材料放射性限量

测定项目限量

内照射指数(IRa)≤1.0

外照射指数(Iγ)≤1.0

3.2.2民用建筑工程所使用的石材、陶瓷砖、卫生陶瓷、石膏制品、吊顶材料、无机

粉状粘结材料等无机非金属装修材料放射性限量应符合表3.2.2的规定。

表3.2.2无机非金属装修材料放射性限量

限量

测定项目

A类B类

内照射指数(IRa)≤1.0≤1.3

外照射指数(Iγ)≤1.3≤1.9

3.2.3建筑主体材料和装修材料放射性核素的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

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规定。

3.3人造木板及其制品

3.3.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用人造木板及其制品,应测定甲醛释放量。

3.3.2人造木板及其制品可采用环境测试舱法或干燥器法测定甲醛释放量,当发生争

议时应以环境测试舱法的测定结果为准。

3.3.3环境测试舱法测定的人造木板及其制品的游离甲醛释放量应不大于

0.124mg/m3,测定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GB50325执行。

3.3.4干燥器法测定的人造木板及其制品的甲醛释放量应不大于1.5mg/L,测定方法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造木板及其制品理化性能试验方法》GB/T17657的规定。

4

3.4涂料

3.4.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用水性涂料、水性腻子和硅藻泥装饰壁材,应测定甲醛含量,

其限量应符合表3.4.1的规定。测定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用墙面涂料中有害物

质限量》GB18582的规定。

表3.4.1室内用水性涂料、水性腻子和硅藻泥装饰壁材中游离甲醛限量

限量

测定项目

水性涂料水性腻子硅藻泥装饰壁材

甲醛含量(mg/kg)≤50≤50<5

3.4.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用木器涂料和腻子,应测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苯、

甲苯+二甲苯+乙苯的含量,其限量应符合表3.4.2的规定。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1的规定。

表3.4.2室内用溶剂型木器涂料和腻子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苯、甲苯+二甲苯(含乙苯)总和含量限量

涂料(腻子)名称VOC(g/L)苯(%)甲苯+二甲苯(含乙苯)总和(%)

醇酸类≤450≤0.1≤5

涂硝基类≤700≤0.1≤20

料聚氨酯类≤550≤0.1≤20

不饱和聚酯类≤420≤0.1≤10

不饱和聚酯类≤300≤0.1≤10

醇酸、硝基、聚

子≤400≤0.1醇酸类≤5;硝基类≤20;聚氨酯类≤20

氨酯类

3.4.3聚氨酯类涂料测定固化剂中游离二异氰酸酯(TDI、HDI)的含量后,应按其

规定的最小稀释比例计算出聚氨酯类涂料中游离二异氰酸酯(TDI、HDI)含量,且

不应大于0.4%。测定方法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色漆和清漆用漆基异氰酸酯树脂中

二异氰酸酯单体的测定》GB/T18446的规定。

3.4.4水性墙面涂料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总和含量不大于1000mg/kg。测定方法应符

合国家标准《建筑用墙面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2的规定。

3.4.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用地坪涂装材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和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室内地坪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38468的规定。

3.4.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用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和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

标准《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JC1066的规定。

5

3.4.7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用建筑防火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和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建筑防火涂料有害物质限量及检测方法》JG/T415的规定。

3.5胶粘剂

3.5.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用水性胶粘剂,应测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游离甲醛

的含量,其限量应符合表3.5.1的规定。

表3.5.1室内用水性胶粘剂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游离甲醛限量

限量

测定项目

聚乙酸乙烯酯丙烯酸酯类橡胶类聚氨酯类其他类

VOC(g/L)≤100≤100≤150≤100≤150

游离甲醛(g/kg)≤0.5≤0.5≤1.0----≤1.0

3.5.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用溶剂型胶粘剂,应测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苯、甲

苯+二甲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含量,其限量应符合表3.5.2的规定。

表3.5.2室内用溶剂型胶粘剂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苯、甲苯+二甲苯、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限量

限量

测定项目

氯丁橡胶SBS丙烯酸酯类聚氨酯类其他类

苯(g/kg)≤5.0

甲苯+二甲苯(g/kg)≤200≤80≤150≤150≤150

VOC(g/L)≤680≤630≤600≤680≤700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10----

(g/kg)

3.5.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用本体型胶粘剂,应测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含量,

其限量应符合表3.5.3的规定。

表3.5.3室内用本体型胶粘剂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限量

测定项目限量

有机硅类聚氨酯类聚硫类环氧类

VOC(g/kg)≤100≤50≤50≤50

3.5.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用胶粘剂中游离甲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苯、甲苯+

二甲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

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3的规定。

6

3.6水性处理剂

3.6.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用水性阻燃剂、防水剂、防腐剂等水性处理剂,应测定游离

甲醛的含量,其限量应符合表3.6.1的规定。

表3.6.1室内用水性处理剂中游离甲醛限量

测定项目限量

游离甲醛(mg/kg)≤100

3.6.2水性处理剂中游离甲醛含量的测定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性涂料中甲醛

含量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23993的规定进行。

3.7建筑外窗和户门

3.7.1住宅建筑工程所用建筑外窗和户门,应测定空气声隔声性能,其指标应符合设

计要求及表3.7.1的有关规定。

表3.7.1住宅建筑外窗、户门的空气声隔声性能

材料种类及位置空气声隔声性能指标,dB

交通干线两侧卧室、起居室(厅)≥30

外窗计权隔声量+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Rw+Ctr)

其它≥25

户门计权隔声量+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Rw+C)≥25

3.7.2办公室、会议室所用外窗和户门,应测定空气声隔声性能,其指标应符合设计

要求及表3.7.2的有关规定。

表3.7.2办公室、会议室外窗、户门的空气声隔声性能

材料种类及位置空气声隔声性能指标,dB

临交通干线的

≥30

外窗办公室、会议室计权隔声量+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Rw+Ctr)

其它≥25

门计权隔声量+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Rw+C)≥20

3.7.3建筑外窗和门的空气声隔声性能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门窗空

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5的规定。

3.8其他材料

3.8.1民用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能释放氨的阻燃剂、混凝土外加剂,氨的释放量不应

大于0.10%,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GB18588

的规定。

7

3.8.2民用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其残留甲醛的量不应大于500mg/kg,

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中残留甲醛的限量》GB31040的规定。

3.8.3民用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室内粘合木结构材料,其甲醛释放量不应大于

0.12mg/m3,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GB50325中附录B的规定。

3.8.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时,所使用的壁布、帷幕、软包等甲醛释放量不应大于

0.124mg/m3,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GB50325-2020附录B的规定。

3.8.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用墙纸(布)中甲醛含量应符合表3.8.5的有关规定,测定

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5的规

定。

表3.8.5室内用墙纸(布)中甲醛限量

限量

测定项目

无纺墙纸纺织面墙纸(布)其他墙纸(布)

甲醛(mg/kg)≤120≤60≤120

3.8.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用聚氯乙烯卷材地板、木塑制品地板、橡塑类铺地材料中挥

发物含量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

害物质限量》GB18586的规定,其限量应符合表3.8.6的规定。

表3.8.6聚氯乙烯卷材地板、木塑制品地板、橡塑类铺地材料中挥发物限量

名称限量(g/m2)

聚氯乙烯卷材地板(发泡玻璃纤维基材≤75

类)其他基材≤35

聚氯乙烯卷材地板(非发玻璃纤维基材≤40

泡类)其他基材≤10

木塑制品地板(基材发泡)≤75

木塑制品地板(基材不发泡)≤40

橡塑类铺地材料≤50

3.8.7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用地毯、地毯衬垫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甲醛的释放量测定

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有害物

质释放限量》GB18587的有关规定,其限量应符合表3.8.7的规定。

8

表3.8.7地毯、地毯衬垫中有害物质释放限量

名称有害物质项目限量(mg/m2h)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0.500

地毯

甲醛≤0.050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1.000

地毯衬垫

甲醛≤0.050

3.8.8民用建筑室内用壁纸胶、基膜的墙纸(布)胶粘剂中游离甲醛、苯+甲苯+乙苯

+二甲苯、VOC的限量应符合表3.8.8的有关规定﹐游离甲醛含量测定方法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胶粘剂有害物质限量》GB30982的规定;苯+甲苯+乙苯十二甲苯

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胶粘剂有害物质限量》GB30982的规定;VOC

含量的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量》GB/T33372

的规定。

表3.8.8室内用墙纸(布)胶粘剂中游离甲醛、苯+甲苯+乙苯+二甲苯总和、VOC限量

限量

项目

壁纸胶基膜

游离甲醛(mg/kg)≤100≤100

苯+甲苯+乙苯+二甲苯总和(g/kg)≤10≤0.3

VOC(g/L)≤350≤120

9

4工程勘察设计及材料选择

4.1一般规定

4.1.1新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前,应进行建筑场地的土壤中氡浓度测定,并

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

4.1.2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应有污染控制措施,宜进行装饰装修设计污染控制预评价,

控制装饰装修材料使用量负荷比和材料污染释放量。宜采用装配式装修等先进技术,

装饰装修制品、部件宜工厂加工制作,现场安装。

4.1.3民用建筑工程装饰装修设计宜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用途设置新风系统。

4.1.4民用建筑工程的室内通风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有关规定。对于设

置新风系统的民用建筑工程,新风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有关规定。

4.1.5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自然间的通风开口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

板面积的1/20。Ⅰ类民用建筑工程需要长时间关闭门窗使用时,房间应采取通风换气

措施。

4.1.6住宅建筑工程所使用的外墙、隔墙、楼板、门窗的隔声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

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的有关规定。

4.2工程地点土壤中氡浓度调查

4.2.1新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的地质勘察资料,应包括工程所在城市区域土壤氡

浓度测定历史资料及土壤氡浓度平均值数据。

4.2.2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应根据建筑场地土壤中氡浓度的测定结果,按下列规定进行

防氡处理:

1已进行过土壤中氡浓度区域性测定的民用建筑工程,当土壤氡浓度测定结果

平均值不大于10000Bq/m3,且工程场地所在地点不存在地质断裂构造时,可不再进

行土壤氡浓度测定;其他情况均应进行工程场地土壤氡浓度测定;

2当民用建筑工程场地土壤氡浓度不大于20000Bq/m3时,可不采取防氡工程措

施;

3当民用建筑工程场地土壤氡浓度测定结果大于20000Bq/m3,且小于

30000Bq/m3时,应采取建筑物底层地面抗开裂措施;

4当民用建筑工程场地土壤氡浓度测定结果大于或等于30000Bq/m3且小于

50000Bq/m3时,除采取建筑物底层地面抗开裂措施外,还必须按现行国家标准《地

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中的一级防水要求,对基础进行处理;

5当民用建筑工程场地土壤氡浓度大于或等于50000Bq/m3时,应采取建筑物综

合防氡措施。

10

4.2.3当Ⅰ类民用建筑工程建筑场地土壤中氡浓度大于或等于50000Bq/m3时,应进

行工程场地土壤中的镭-266、钍-232、钾-40比活度测定。当内照射指数(IRa)大于1.0

或外照射指数(Iγ)大于1.3时,工程场地土壤不得作为工程回填土使用。

4.2.4民用建筑工程场地土壤中氡浓度测定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4.3氡防治工程设计

4.3.1新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应依据建筑场地土壤氡浓度检测结果,按表4.3.1

的要求进行氡防治工程设计。

表4.3.1土壤分类及氡防治工程设计要求

土壤氡浓度

土壤类别设计要求

(Bq/m3)

1≤20000可不采取防土壤氡工程措施

>20000且应采取建筑物底层地面抗裂及封堵不同材料连接处、管井及管

2

<30000道连接处等措施

≥30000且除采取类别2要求的措施外,地下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下

3

<50000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有关规定进行一级防水处理

4≥50000采取综合建筑构造防土壤氡措施

注:表中土壤类别系按土壤氡浓度范围划分。

4.3.2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对原建筑进行室内氡浓度检测,依据检测结果采取氡防

治措施。

4.3.3三层建筑物以下氡的防治措施应包括土壤氡防治和建筑材料释放的氡防治;三

层及以上可只对建筑材料释放的氡进行防治。

4.3.4工程场地为2类、3类土壤的民用建筑,与土壤直接接触的室内地面应采用混

凝土地面,严禁采用土地面、砖地面。混凝土厚度不应小于80mm,并应采取抗裂构

造措施。

4.3.5工程场地为4类土壤的民用建筑,氡防治工程设计采用的构造措施应符合表

4.3.5的有关规定。

表4.3.5综合建筑构造防土壤氡措施

建筑形式综合建筑构造防土壤氡措施

一层架空地上建筑可不采取其他措施

1一层及二层应封堵氡进入室内的通道,包括裂缝、不同材料

连接处、管井及管道连接处等;

无地下室、无架空、无空气隔

2一层采用防氡涂料墙面、防氡复合地面;

离间层

3在地基与一层地板之间设膜隔离层或土壤减压法;

4一层及二层安装新风换气机。

11

续表4.3.5综合建筑构造防土壤氡措施

建筑形式综合建筑构造防土壤氡措施

1一层及二层应封堵氡进入室内的通道,包括裂缝、不同材料

无地下室、无架空、有空气隔连接处、管井及管道连接处等;

离间层2一层采用防氡涂料墙面及防氡复合地面;

3一层及二层安装新风换气机。

1地下室及一层封堵氡进入室内的通道,包括裂缝、不同材料

连接处、管井及管道连接处等;

有地下室2地下室及一层采用防氡复合地面及墙面防氡涂料;

3地下室采用机械通风;

4地下室采取一级防水处理。

4.3.6地下商场及其他有人员长时间停留的地下空间除采取一级防水处理和抗裂构

造措施以外,必须采用机械通风系统,其氡浓度限量值应小于200Bq/m3。

4.3.7工程设计采用机械通风方式降氡时、通风换气次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

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有关规定。

4.3.8民用建筑工程防氡复合地面应设置防氡层,防氡层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找平,

并在防氡层上设置保护层。

4.3.9建筑防氡材料及密封材料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氡材料的防氡效率应达到95%以上,防氡层的厚度应为3倍防氡材料有效

扩散长度且不超过10mm;

2防氡涂料及密封材料用于内墙、顶棚及楼地面工程时,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现

行行业标准《弹性建筑涂料》JG/T172的有关规定;

3防氡层兼作地下工程内防水,所选用的涂膜或卷材类防水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有关规定。

4.3.10采用防氡涂料防氡时,内墙面打底腻子应采用弹性腻子,其动态抗裂性应符

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外墙用腻子》JG/T157的有关规定,其他性能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建筑室内用腻子》JG/T298的有关规定。

4.4新风系统新风量设计

4.4.1民用建筑新风系统设计新风量应根据最小新风量并在结合室内污染物释放总

量的基础上确定。

4.4.2公共建筑主要房间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应符合表4.4.2的规定。

12

表4.4.2公共建筑主要房间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m3/(h·人)]

建筑房间类型最小新风量

办公室30

客房30

大堂、四季厅10

4.4.3设置新风系统的居住建筑和医院建筑,所需最小新风量宜按换气次数法确定。

居住建筑换气次数宜符合表4.4.3-1的规定,医院建筑换气次数宜符合表4.4.3-2的规

定。

表4.4.3-1居住建筑设计最小换气次数

人均居住面积Fp最小换气次数(次/h)

Fp≤10m20.70

10m2<Fp≤20m20.60

20m2<Fp≤50m20.50

Fp>50m20.45

4.4.3-2医院建筑设计最小换气次数

功能房间最小换气次数(次/h)

门诊室2

急诊室2

配药室5

放射室2

病房2

4.4.4高密人群建筑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应按人员密度确定,且应符合表4.4.4的规

定。

表4.4.4高密人群建筑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m3/(h·人)]

最小新风量

建筑类型

PF≤0.40.4<PF≤1.0PF>1.0

影剧院、音乐厅、大会厅、多功能厅、会议室141211

商场、超市191615

博物馆、展览厅191615

13

续表4.4.4高密人群建筑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m3/(h·人)]

最小新风量

建筑类型

PF≤0.40.4<PF≤1.0PF>1.0

公共交通等候室191615

歌厅232019

酒吧、咖啡厅、宴会厅、餐厅302523

游艺厅、保龄球房302523

体育馆191615

健身房403837

教室282422

图书馆201716

幼儿园302523

2

注:PF为单位面积人员数量,人/m。

4.4.5公共厨房和公共卫生间的最小通风换气次数应符合表4.4.5的规定。

表4.4.5公共厨房和公共卫生间最小通风换气次数

房间名称最小换气次数(次/h)备注

中餐厨房40~50公共厨房系指有炉灶的房间,当按吊顶

下的房间体积计算风量时,换气次数取

公共厨房西餐厨房30~40

上限值;当按楼板下的房间体积计算风

职工餐厅厨房25~35量时,换气次数取下限值。

公共卫生间10—

房间新风量的

宾馆卫生间—

80%~90%

4.4.6地铁地下车站新风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的有关规定。

4.5材料选择

4.5.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不得使用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

4.5.2Ⅰ类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采用的无机非金属装修材料必须达到A类要求。

4.5.3Ⅱ类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宜采用A类无机非金属装修材料。当A类和B类

无机非金属装修材料混合使用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每种材料的使用量:

∑푓푖·퐼푅푎푖≤1.0(4.5.3-1)

14

∑푓푖·퐼훾푖≤1.3(4.5.3-2)

式中:푓푖——第i种材料在材料总用量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퐼푅푎푖——第i种材料的内照射指数;

퐼훾푖——第i种材料的外照射指数。

4.5.4民用建筑室内装饰装修采用的人造木板及其制品、涂料、胶粘剂、水性处理剂、

混凝土外加剂、墙纸(布)、聚氯乙烯卷材地板、地毯等材料的有害物质释放量或含

量,应符合本标准第3章的规定。

4.5.5民用建筑室内装饰装修时,不应采用聚乙烯醇缩甲醛类胶粘剂。

4.5.6住宅建筑工程室内不得使用溶剂型防水涂料。

4.5.7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中所使用的木地板及其他木质材料,严禁采用沥青、煤

焦油类防腐、防潮处理剂。

4.5.8Ⅰ类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粘贴塑料地板时,不应采用溶剂型胶粘剂。Ⅱ类民

用建筑工程中地下室及不与室外直接自然通风的房间贴塑料地板时,不宜采用溶剂

型胶粘剂。

4.5.9民用建筑工程中,外墙采用内保温系统时,应选用环保性能好的保温材料,表

面应封闭严密,且不应在室内装饰装修工程中采用脲醛树脂泡沫材料作为保温、隔

热和吸声材料。

15

5工程施工

5.1一般规定

5.1.1材料进场应对所用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污染物释放量或含量进行抽查复验。

5.1.2当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进场检验不符合设计要求或标准相关规定时,严禁使用。

5.1.3施工单位应按设计文件要求施工,不得擅自更改设计文件要求。当需要更改时,

应按规定程序进行设计变更。

5.1.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当多个房间重复使用同一设计时,宜先做样板间,并

对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不符合规定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

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5.1.5住宅建筑工程宜先做样板间,并应对分户墙空气声隔声性能进行检测,全装修

的住宅建筑工程还应对卧室的分户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进行检测。

5.2材料进场检验

5.2.1材料进场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照表5.2.1的规定进行复验,检验合格后

方可使用。

表5.2.1材料进场复验检验项目

材料名称进场检验项目

建筑主体采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天然花岗岩、大理

内照射指数、外照射指数

石石材、陶瓷砖、石膏制品

人造木板或饰面人造木板甲醛释放量

水性涂料、水性腻子、硅藻泥装饰壁材甲醛含量

聚氨酯类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水性胶粘剂

其他水性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游离甲醛

水性处理剂甲醛含量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游

聚氨酯涂料

离二异氰酸酯(TDI、HDI)

溶剂型涂料

酚醛防锈涂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苯

其它溶剂型涂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苯、甲苯+二甲苯+乙苯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苯、甲苯+二甲苯、甲苯二

溶剂型胶粘剂聚氨酯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