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子库茶艺传承与创新申报书_第1页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子库茶艺传承与创新申报书_第2页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子库茶艺传承与创新申报书_第3页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子库茶艺传承与创新申报书_第4页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子库茶艺传承与创新申报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2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备选项目申请书

项目名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子库-茶艺传承与创新

所属专业大类财经商贸大类

所属专业类市场营销类

面向专业茶艺与茶叶营销

适用的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

专业目录(2015年)

资源库访问地址/index/?staid=85

项目主持单位(盖章)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主持人陈德泉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盖章)浙江省教育厅

申请日期2016年6月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制

二○一六年四月

1.项目主持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单位地址浙江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林街280号

通信地址浙江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林街280号邮编310018

法人代表陈德泉电话057186929807电子邮箱hzcdq@126.com

1-1单位基本情况(600字以内):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浙江省供销社举办的全日制公办高职学院,其前

身创办于1979年的浙江供销学校和创办于1984年的省供销社职工学院。占地

575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设有六系一部,30

个高职专业和4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方向,其中应用本科专业1个、省示范专业

3个、省重点专业2个、省优势特色专业9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全日制

在校生9000余人,教职工500余人。其中教授32人、省教学名师3人、中华优

秀茶教师1名、省专业带头人14人,省教学团队3个。建国家教学资源库1项,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6项。“浙商

文化”校园文化项目是“浙江省高校品牌校园文化”,学院秉承“厚德崇商”的

校训,以高职教育为主体,以服务区域涉农产业为主线,努力构建高职教育、职

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科研与社会服务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先后被授予全国

供销系统“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民实用技能鉴定和农产品经

纪人星火科技培训工作突出贡献单位”和“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鉴定特殊贡献

奖”、全国高等院校就业工作50强等。学院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

评估优秀单位、全国供销总社示范性高职院校、教育部供销合作职业教育教指委

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商指委茶艺与茶叶营销专指委秘书处单位及浙江省政府和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共建院校。设有全国供销总社职教科研中心和国家级科技特派

员创业培训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站。

1-2项目主持人基本情况

出生

姓名陈德泉性别男1965年7月

年月

最终专业技

研究生研究员手/p>

学历术职务

职业资

学位硕士传真

格证书

所在电子

学院院办职务校长hzcdq@126.com

部门邮箱

通信地址(邮编)浙江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林街280号(3100158)

教学与技术专长经济学、教学管理与研究

工作简历(200字以内):

198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同年任教于浙江工商大学

(原杭州商学院);2001年以来,先后担任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处长、浙江农

业商贸职业学院院长,现任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社会兼职:教育部供销合作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商业职

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高职

高专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高职分会副

会长。

近五年来承担的教学任务、教学研究(300字以内):

在《高教探索》(2015年第12期)发表《被掩盖的真实——美国营利性

大学的崛起与政治》(第一作者);

在《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第2期)发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重新

审视》(独著)等论文2篇。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300字以内):

主持编写《农家乐经营宝典系列》一套3本(2010),主持编写《新编财

会专业实训教程》一套4本(2010),主持编写《合作社教育系列丛书》一套

4本(2013);2016年主持在研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中“茶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

2.项目联合申请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中国茶叶博物馆

单位地址杭州西湖区龙井乡双峰村龙井路88号

杭州西湖区龙井乡双峰村龙井路

通信地址邮编310013

88号

项目负责人应玉萍所在部门办公室

2-1联合申请单位基本情况(200字以内):

中国茶叶博物馆于1991年建成开放,现有龙井和双峰两大馆区,是目前国

内唯一一家以茶和茶文化为专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是一个集

文化展示、科普宣传、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及品茗、会务、休闲等

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是中华茶文化的展示中心;系统收藏茶文

物、茶叶文献资料的专业场所;茶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茶文化活动的重要组

织机构;茶艺师的摇篮和传播茶文化的重要窗口。

2-2联合申请的学校专业基础或行业企业部门基本情况(400字以内):

中国茶叶博物馆到2016年已经建馆25周年,自成立开放以来一直把推

广和弘扬中国茶文化作为工作重心,曾派员远赴法国、瑞士、英国、韩国、德

国、日本、美国等国进行了茶文化交流。2003年,茶博双峰馆区“中华茶文化

展”荣获第五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2007年,茶博被国家人事

部、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2年,茶博荣获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6年,茶博龙井馆区“世界茶茶世界”展览获第十届

(2015年度)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近年来,茶博出版发行了《画说中国茶》、《话说中国茶》、《中国名茶

图典》、《中国茶叶博物馆茶艺图解》、《馆藏文物精粹》、《名茶美器》、

《中国名茶品鉴》、《茗边清话》、《茶艺百科》、《中国老茶具典藏图

鉴》、《品茗的排场》、《中国茶文化图典》、《品茶说茶》、《茶史》等专

业书籍。目前,茶博有文物藏品2300多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50余件。

2-3联合申请单位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出生

姓名应玉萍性别女1975.09

年月

最终专业技

大学文博馆员手/p>

学历术职务

职业资

学位学士传真

格证书

所在电子

办公室职务副馆长yyp751106@163.com

部门邮箱

通信地址(邮编)浙江省杭州西湖区龙井乡双峰村龙井路88(310013)

教学与技术专长文博管理、茶文化培训

工作简历(200字以内):

1997.02-2000.10磐安县食药用菌研究所办公室工作;2000.11-2010.08

浙江省人口计生协会秘书处工作、杭州市计划生育指导站工作、杭州市流动人

口计生管理服务中心办事员、中心主任助理;2011.11-2013.09杭州市卫计委政

法处副处长;2013.09至今中国茶叶博物馆副馆长。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工作或项目(包括教学、培训、研究、开发、生产、管理、

服务等)(500字以内):

参加工作20年,在多岗位上得到锻炼。2013年调至茶叶博物馆,分管办公

室行政后勤、文秘、档案、卫生计生、茶文化培训教育、文创商业及工会等工

作。主要工作:一是立足分工,做好分管的行政后勤、档案、卫生计生、工会

等行政性事务工作。二是负责中茶博龙井新馆区的招商与筹划运营工作。与企

业接洽商谈,带领招商小组实地走访考察,完成新馆2200余平方米实体建筑的

招商引税工作,共引进8个商家,且对商业网点有作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将商

业特色的营造与文化体验特色保持一致,形成业态丰富、主题突出的商业补

充,服务于整体区域的良好格局。三是带领团队在茶文化培训领域不断地探索

创新与实践。合理运用博物馆自身资源优势,以挖掘馆藏资源优势依托,以开

辟茶学堂和茶文化讲座为载体,不断创新办学理念和培训形式,大力拓展茶博

科普教育功能。坚持职业资格培训与个性化体验培训并举,坚持“引进来”与

“走出去”并举及国内和国际并举,推行多元化培训。

2.项目联合申请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中国茶叶学会

单位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梅灵南路9号

通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梅灵南路9号邮编310008

项目负责人周智修所在部门中国茶叶学会

2-1联合申请单位基本情况(200字以内):

中国茶叶学会成立于1964年,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

叶研究所的支撑下,由我国茶叶科技、教学、推广、生产、经贸、文化等领域

的精英人才联合组成的国家一级学术性社会团体,2011年在民政部社会组织评

估中被评为4A级学会,2次获得中国科协优秀社团科技奖,现拥有个人会员

9791名,团体会员单位678家。

2-2联合申请的学校专业基础或行业企业部门基本情况(400字以内):

中国茶叶学会设立11个分支机构:学术、科普、组织、青年、四个工作委

员会,及茶叶提取物分会、茶叶经济研究工作委员会、有机茶专业委员会、茶

叶机械专业委员会、茶叶感官审评与检验专业委员会、女科技工作者专业委员

会、茶艺专业委员会。办事机构为秘书处,下设学术交流部、培训指导部、会

员科普部、发展综合部、《茶叶科学》编辑部。

学会主要工作有:开展国际、国内、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举办茶艺师、评

茶员职业技能培训,举办茶艺师资培训及各类知识更新高级研修班,“中茶

杯”、“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全民饮茶日活动,开展科技成果评价、项目

评估、产品评价、“茶叶科技奖”和“青年科技奖”评选等。中国茶叶学会将

进一步与国内外茶叶有关单位广泛合作,为振兴中华茶产业作出贡献。

2-3联合申请单位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出生

姓名周智修性别女1965.09

年月

最终专业技

本科研究员手/p>

学历术职务

职业资省级茶艺技能

学位硕士传真

格证书大师

所在电子

中国茶叶学会职务常务副秘书长zzhixiu@163.com

部门邮箱

通信地址(邮编)浙江省杭州市梅灵南路9号(310008)

教学与技术专长茶叶科技普及与茶文化推广

工作简历(200字以内):

1992年至今,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培训中心主任,开展茶艺师、

评茶师、茶叶加工师等茶叶专业技能培训,建立了“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

鉴定站”;2007年至今,任中国茶叶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组织举办“中茶

杯”、“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及“全民饮茶日”等系列活动。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工作或项目(包括教学、培训、研究、开发、生产、管理、

服务等)(500字以内):

组织开展茶叶专业技能培训,建立了“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

站”,组织并参与编写30余套培训教材和15000余题的题库,举办培训班300

余期,培养茶艺师、评茶师、茶叶加工师等一万多名,培训规模居全国之首。组

织创办两届国家级茶艺职业技能竞赛,吸引全国各地7000余名选手参赛。所在

部门连续四次被评为所“文明单位”,被中国农科院评为院“巾帼文明岗”。

作为中国茶叶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她组织起草学会管理制度24项。组织策

划国内、国际学术沙龙、论坛、研讨会等30余次,编辑论文集30本,参与组

织出版《茶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组织举办“中茶杯”和“国饮杯”全国茶

叶评比。组织创办了第一届“全民饮茶日活动”,现已成功举办六届,共有193

个大中城市的上千万人参与。先后被中国科协评为“中国科协先进工作者”,

被人社部等评为“全国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厅评为“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荣获“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

2.项目联合申请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单位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

通信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邮编100031

项目负责人张士康所在部门办公室

2-1联合申请单位基本情况(200字以内):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成立于1992年,是由茶叶行业生产、加工、经营、管

理、科研、教学等领域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联合组成的跨地

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全国性社团组织,接受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民政

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属国家4A级行业协会。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宗旨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发挥行业中

介职能,服务中国茶叶事业。

2-2联合申请的学校专业基础或行业企业部门基本情况(400字以内):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成立于1992年,是原商业部茶畜局为适应当时政府机构

改革的需要而组建的全国性茶叶行业组织,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的国

家一级社团组织。2005年,经总社报国务院批准同意,协会成为国际茶叶委员

会中唯一代表中国茶叶行业的成员单位。2009年协会被民政部评定为“国家4A

级行业社团组织”和“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目前,协会共有团体和个人会员近2300家,会员涉及茶叶行业种植、加

工、流通、贸易、教学、科研等各个领域。会员每年的茶叶销售额占到全国茶

叶行业的70%以上,控制的茶叶资源占到全国的60%左右。协会已经建立起决策

民主、制度健全、服务高效、网络健全的服务体系。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将致力于维护会员和茶叶行业的根本利益,为促进我国茶叶

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2-3联合申请单位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出生

姓名张士康性别男1965.10

年月

最终专业技

研究生高级工程师手/p>

学历术职务

职业资

学位博士传真

格证书

所在电子

办公室职务副会长

部门邮箱

通信地址(邮编)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100031)

教学与技术专长茶业资源跨界利用及茶业经济

工作简历(200字以内):

主要从事农副产品加工、茶叶资源高效利用研究及相关产业运作。兼任全国

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中国茶业可持续

发展项目组专家、浙江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茶产业协会咨询委员会委员

等职。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工作或项目(包括教学、培训、研究、开发、生产、管理、

服务等)(500字以内):

主持“中国茶叶质量调查报告”、“茶与酱卤、烘焙食品质构重组及品质

提升关键技术研究”、“超绿活性茶粉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技术研究”等多项

省部级重点课题,并成功进行了产业化;参与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

“茶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食用菌产业

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攻关项目“特产资源高效利用与产业化研究”等

重大课题的实施;作为主要研发和管理人员建成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个,省

级农业龙头企业2个,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倡导提出的茶产业

“全价利用,跨界开发”新理念,在业内已被广为认可和引用,以新理念设计

的项目作为国家“十二五”科技计划农村领域首批征集项目入库。主持或参加

省级以上课题12项,自选研发项目14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

(著)18篇,专利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

2项;曾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有突出贡献人物”和“江苏省创新创业先进

个人”等荣誉称号。

2.项目联合申请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单位地址杭州西湖区龙井乡双峰村龙井路88号

杭州西湖区龙井乡双峰村龙井

通信地址邮编330106

路88号

项目负责人张莉颖所在部门秘书处

2-1联合申请单位基本情况(200字以内):

中国茶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经向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政部登记的全国性茶文化研究团体,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社会团体法

人。是在1990年杭州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上,由海内外茶学、茶文

化和茶业经济界人士首先发起,并于1993年11年由国家农业部正式批准成立

的。吸收具有一定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的团体、茶文化和茶叶界以及社会相关

人士为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并聘请海外著名人士担任荣誉职务。

2-2联合申请的学校专业基础或行业企业部门基本情况(400字以内):

坚持通过举办茶事活动,带动茶文化旅游、促进茶经济发展、造福广大茶

农。研究会主办或协助各地政府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茶文化活动。如先后多次召

开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国际茶叶大会和全国性茶文化工作座谈会,举办中国

(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举办全国茶艺之星大赛,全国民族茶艺大

赛,全国茶道、茶艺邀请赛等。积极开展茶文化研究工作,不断丰富茶文化内

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在国内外出版发表了《茶为国饮》、《中国茶文

化》、《茶之初》、《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等专著和文章。中国国际茶文化

研究会下属的浙江省华韵职业学校和对外培训中心为全国和日本、韩国等国家

培养初、中、高级茶艺师及技师、评茶员。研究会还与浙江林学院合作,共同

筹建了我国首家茶文化学院。

2-3联合申请单位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出生

姓名张莉颖性别女1961.08

年月

最终专业技

研究生副教授手/p>

学历术职务

职业资国家

学位硕士传真

格证书一级茶艺技师

所在电子

秘书处职务副秘书长teazhang@163.com

部门邮箱

通信地址(邮编)杭州西湖区龙井乡双峰村龙井路88号(330106)

教学与技术专长茶文化研究

工作简历(200字以内):

现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主管对外茶文化培训工作,兼任浙江

林学院茶文化学院副教授、日本中国茶振兴协会理事、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研究

会顾问等职。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工作或项目(包括教学、培训、研究、开发、生产、管理、

服务等)(500字以内):

长期从事茶文化及相关教育培训工作。先后在国內教育培养初级茶艺师、

中级茶艺师、高级茶艺师、茶艺技师等职业技术职称学生近千人,分布在全国

各地,已成为我国茶艺的中坚力量。而专门为海外培养的茶艺师就有400余

人,他(她)们分布在日本、韩国、荷兰、瑞典、美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张

莉颖还接受日本、韩国等国的邀请讲授中华茶文化和中国茶艺,反响热烈,深

受赞许。张莉颖曾多次出访日本、韩国、新加坡、丹麦、瑞典,以及香港、澳

门等国家和地区,交流茶道、茶艺与茶文化。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论文有:中

国茶类简介、中国绿茶的冲泡基础、绚丽多姿的中国工艺茶、论普洱茶的冲

泡、梅家坞茶文化生态村的建设、乌龙茶健康功能及其应用、中日韩三国茶文

化比较、中国茶艺的多元化、唐代饼茶的复原与研究、唐代陆羽煮茶法的复原

研究等近20篇;公开出版的著作有:《名山名水与名茶》、《清代茶叶对外贸

易》、《茶馆用语》(中英日文)、《茶艺基础》等,受到读者欢迎。

2.项目联合申请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上海市茶叶学会

单位地址上海市曲阳路789号

上海市曲阳路789号茶恬园大楼

通信地址邮编310000

208室

项目负责人周星娣所在部门学会秘书处

2-1联合申请单位基本情况(200字以内):

上海市茶叶学会成立于1983年7月29日,二十余年来学会坚持章程宗

旨,团结组织全市茶经济、茶文化、茶科技、茶保健、茶教育等各方面专业人

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不移地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广

大会员、茶人、爱茶人,广泛开展学术交流,研究茶科技、普及茶知识、弘扬

茶文化、发展茶经济。倡导默默地无私奉献的茶人精神,献身茶叶事业。

2-2联合申请的学校专业基础或行业企业部门基本情况(400字以内):

学会联合社会各方力量连续举办了18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在上海、全国

率先培育推广少儿茶艺19年,已命名多所“上海市少儿茶艺特色学校”;为造

就茶业人才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协助政府规范茶叶市场,建立诚信服务体制;

努力倡导“茶为国饮”、“饮茶讲科学”、“品茶讲艺术”的健康生活情趣和

养生之道。

2008年,中国科协授予上海市茶叶学会全国省级学会之星“十连冠”、全

国省级学会之星20强、全国省级学会最佳单项50强的三项殊荣。

2-3联合申请单位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出生

姓名周星娣性别女1949.07

年月

最终专业技

大学副编审手/p>

学历术职务

职业资

学位学士传真

格证书

所在副理事长电子

秘书处职务1657469512@

部门兼秘书长邮箱

通信地址(邮编)上海市曲阳路789号茶恬园大楼208室(200437)

教学与技术专长图书出版及茶文化推广

工作简历(200字以内):

担任上海茶叶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原上海科技出版社副编审,中国

茶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职业院校中

华茶艺技能大赛裁判员。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工作或项目(包括教学、培训、研究、开发、生产、管理、

服务等)(500字以内):

曾担任上海市国际茶文化节第一、第二、第三届茶艺师大赛评委;2009-

2013年连续五年担任了上海市学生艺术单项比赛茶艺专场评委;中华茶艺技能

(高职组)裁判员、第二届全国茶艺茶业职业技能大赛裁判员。编辑《王镇恒

茶文选集》等专著,发表《上海茶业职业培训取得了不少成绩》等论文。

2.项目联合申请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浙江省茶叶学会

单位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凯旋路268号

通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凯旋路268号邮编330104

项目负责人王岳飞所在部门秘书处

2-1联合申请单位基本情况(200字以内):

浙江省茶叶学会,群众性学术团体;省级学会,位于杭州华家池,目前已

经迁至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1956年成立,挂靠浙江大学茶学系。属浙江省科

学技术协会领导,业务上受中国茶叶学会指导。首任理事长蒋芸生,第二任理

事长李联标,第三任理事长胡坪,第四任理事长刘祖生,名誉理事长庄晚芳、

胡坪;现任理事长梁月荣。

2-2联合申请的学校专业基础或行业企业部门基本情况(400字以内):

浙江省茶叶学会有个人会员近千名,团体会员近百名。学会宗旨是组织全

省茶叶科学技术工作者,促进茶叶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开展学术上的自由讨

论,依靠会员民主办会,加速浙江省茶叶科学技术的发展,振兴中国茶叶事

业。建会以来,学会密切联系浙江茶业实际,围绕产、供、销等方面的问题,

进行了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加强与机械、医学、中医等兄弟学会的横向联系,

开展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和茶文化活动。学会刊物有《茶叶》(季刊),公开发

行。

2-3联合申请单位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出生

姓名王岳飞性别男1968.02

年月

最终专业技

研究生教授手/p>

学历术职务

职业资国家一级评茶

学位博士传真

格证书师

所在电子

秘书处职务秘书长zdcy@

部门邮箱

通信地址(邮编)浙江省杭州市凯旋路268号(330104)

教学与技术专长茶叶生物化学与综合利用、茶文化与茶健康

工作简历(200字以内):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博士、教

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茶叶学会秘书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

会副主任、中国茶叶学会提取物分会秘书长、丽水市茶产业首席专家、浙江大学

浙西南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主任、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副理事长、浙江省茶产

业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工作或项目(包括教学、培训、研究、开发、生产、管理、

服务等)(500字以内):

现主担《茶叶生物化学》和《茶业企业经营管理》等课程的教学。从事植

物有效成分(茶多酚等)的提取与纯化、生物活性、药品与保健食品的研发

等。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省重大科技专项,发表SCI10余篇,

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研发茶终端产品30多种,获首届中国茶叶学会科技奖一

等奖和青年科技奖,主讲《茶文化与茶健康》入选首届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承担科研项目二十余项,研发成功茶保健食品10多种。发表学术论文40余

篇,著有《茶多酚化学》、《茶医学研究》、《中国茶产业》等教材7部。获

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发起和组织敬老茶会、无我茶会等多次大型茶事活动。曾

任浙江大学茶业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杭州求是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2.项目联合申请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单位地址杭州市采荷路41号

通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采荷路41号邮编310016

项目负责人赵玉香所在部门培训中心

2-1联合申请单位基本情况(200字以内):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于1978年经国务院国科发字

[1978]356号文批准成立,是直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国家级科研院

所。由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隶属关系的调整,单位先后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

作总社杭州茶叶、蚕茧加工科研所""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国内贸易部

杭州茶叶研究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2000年3月正式更

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2-2联合申请的学校专业基础或行业企业部门基本情况(400字以内):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是集茶叶科学研究、质量监督检验、

茶叶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技术信息服务和开发生产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

构,是ISO国际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中国的唯一技术归口单位。目前主要

机构有:科技创新中心、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产业中心、茶叶职业技

能培训与信息中心、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浙江省茶叶集团茶叶

研究所有限公司等。

紧紧围绕"三能力一平台"(较强自主创新能力、较强成果孵化能力、较强

产业运营能力、权威安全评估平台)建设的科学发展战略目标,以"全价利用,

跨界开发"新理念和锐意进取的精神,推进院所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国

茶产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3联合申请单位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出生

姓名赵玉香性别女1965.10

年月

最终专业技

研究生高级工程师手/p>

学历术职务

职业资国家

学位硕士传真

格证书一级评茶师

所在电子

培训中心职务主任zyx955@126.com

部门邮箱

通信地址(邮编)杭州市采荷路41号(310016)

教学与技术专长茶叶审评与培训

工作简历(200字以内):

1985年至今,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

验中心工作,任培训中心主任,主持编写《评茶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

材,主编《茶叶鉴赏与购买指南》,参与编写《茶艺师》国家职业技术鉴定培训

教材。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工作或项目(包括教学、培训、研究、开发、生产、管理、

服务等)(500字以内):

2011年担任“杭州市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评委,2012年担任“全国中职

组手工制茶技能大赛”专家组组长。2013年“浙江省中职学校手工炒茶大赛”

担任裁判长,2013年广西自治区中职学校手工炒茶大赛担任裁判,连任2013全

国中职学校手工炒茶大赛专家组组长。2013年在“浙江省高职院校茶艺技能大

赛”及“全国高职院校中华茶艺技能大赛”担任裁判。提供全方位茶叶技能人

才培训、考核服务,开展茶艺师、评茶员(师)、茶叶加工工等茶叶职业工种

培训与考核,为茶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

2.项目联合申请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单位地址江西南昌洪都北大道649号

通信地址江西南昌洪都北大道649号邮编330077

项目负责人余悦所在部门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2-1联合申请单位基本情况(200字以内):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是江西省唯一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战

略决策咨询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创建于1984年,现设有9个职能

处室和10余个研究所(室)。现有在职职工191人,其中正高职称35人、副高

职称57人、博士44人、硕士61人;班子成员5人、正处21人、副处31人;

离退休人员102人。院会科研人员承担十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包括重点项

目)和一批省级项目与横向课题。

2-2联合申请的学校专业基础或行业企业部门基本情况(400字以内):

设有办公室、科研管理处、人事处、行政财务处、机关党委5个职能处

室。设有国际交流合作中心、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和图书馆。建有哲学研究所、

经济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所、城市经济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法学研究

所、文化研究所、历史研究所、社会调查事务所、应用对策研究室等10个研究

所。主办《江西社会科学》、《企业经济》、《农业考古》和《鄱阳湖学刊》4

个学术刊物。主办应用对策研究性内刊《专报》和《江西发展蓝皮书》系列丛

书。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中

心、传播与舆情信息研究中心。拥有“国贴”专家16人,“省贴”专家7人,

“百千万工程”人才13人,首批文化名家暨全国“四个一批”人才1人,省

“四个一批”人才14人,“555”工程人选4人,省文化名家3人,二级研究

员10人。

2-3联合申请单位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出生

姓名余悦性别男1951.02

年月

最终专业技

研究生研究员手/p>

学历术职务

职业资

学位硕士传真

格证书

所在民俗文化研电子

职务主任yuyue51@163.com

部门究中心邮箱

通信地址(邮编)江西南昌洪都北大道649号(330077)

教学与技术专长中国茶艺

工作简历(200字以内):

1968年7月参加工作,1982年7月毕业于江西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

业。著名民俗学家、茶文化研究专家。现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

茶文化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西发展战略

研究所所长,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副

主任,《中国国粹》主编。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享受江西省

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工作或项目(包括教学、培训、研究、开发、生产、管理、

服务等)(500字以内):

在中国茶文化、民俗文化和其他传统文化研究方面,成果显著。先后主持

《中国茶文化研究》、《25年学术回眸》、《中国古代茶诗研究》、《中国茶

叶大辞典》茶著部、《宋代文化研究丛书》、《中国茶文化经典》等全国性和

省级以上课题15项。独著、主编出版著作《中国茶文化流变简史》、《中国茶

的外传与外国茶事》、《事茶淳俗》、《中国茶疗》、《问俗(中国茶

俗)》、《研书(中国茶书)》等50余部。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委托,担

任《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总主笔,主编全国统一的《茶艺师》培训鉴定教

材。累计出版个人著作和发表论文480多万字,主编和编辑书刊3200万字,38

次获得全国、华东地区和省级成果奖和著作奖。

2.项目联合申请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河北农业大学茶文化研究所

单位地址河北省保定市灵雨寺街289号

通信地址河北保定隆兴西路新世纪花园302号邮编071000

项目负责人赵艳红所在部门人文学院

2-1联合申请单位基本情况(200字以内):

河北农业大学创建于1902年(清光绪28年),是我国最早实施高等农业教

育的院校,河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院校,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农业部、

国家林业局共建的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

划”实施高校,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

划”实施高校。河北农业大学茶文化研究所于2011年正式成立,研究所与多所

农业院校进行广泛交流并组织多次考察活动。

2-2联合申请的学校专业基础或行业企业部门基本情况(400字以内):

河北农业大学茶文化研究所:承担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太行山区优

质茶树引种及技术推广示范研究》等省级课题4项。2013年北方茶种植通过验

收鉴定,科研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编写出版高等院校教材《茶文化概论

与茶艺实训》和《茶文化简明教程》等,获各项奖励11项,发表论文10余

篇。

自2008年开设《茶文化概论》课程,至今完成约1600多学时,结课学生

约6000多人。各种公共茶文化培训3800多人,培训中高级茶艺师310人。多

次赴云南、福建、湖南、浙江、江苏等主要产茶区考察与地方茶产业专业技术

人员进行广泛交流与合作,在茶具设计及使用方面与邢窑大师张志忠,江苏省

紫砂大师张红华开展交流与合作对茶具进行深入研究。

2-3联合申请单位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出生

姓名赵艳红性别女1965.10

年月

最终专业技

研究生教授手/p>

学历术职务

职业资高级

学位硕士传真

格证书茶艺师

所在电子

研究所职务所长zhaoyanhong88888@163.com

部门邮箱

通信地址(邮编)河北省保定市灵雨寺街289号(071000)

教学与技术专长茶文化

工作简历(200字以内):

1、河北农业大学工作,教授基础课、茶文化课。2、2014年11月在韩国济

州大学参加茶科技与茶文化国际会议。3、2015年3月—2015年9月在台湾铭

传大学作访问学者。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工作或项目(包括教学、培训、研究、开发、生产、管理、

服务等)(500字以内):

一.承担课题1.2016年主持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太行山区生态景观优化

模式构建--景观植物引种与经济文化协同发展研究》。2.2012年主持河北省科

技攻关计划项目《太行山区优质茶树引种及技术推广示范研究》。

二.教材出版1.主编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茶文化概论与茶艺实训》2.

独著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茶文化简明教程》。

三.论文发表1.茶树在阜平山区的引种适应性和扦插繁殖研究,《中国农学

通报》。2.禅茶一味-茶禅结合原因浅析,《扬州大学学报》3.用社会性别意识

审视中国的女性教育,《河北大学学报》。

四.辅导奖:1、2014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茶艺技能大赛获团体三等奖。个

人: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一名。(河北农业大学)2、2015年茶奥会茶艺创新大

赛,团体:一等奖。个人: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河北大学)3、2015年

茶奥会茶席设计大赛,三等奖一名,优秀奖一名。

2.项目联合申请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单位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

通信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邮编230036

项目负责人丁以寿所在部门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2-1联合申请单位基本情况(200字以内):

安徽农业大学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中心城区,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学

科门类齐全、社会影响广泛的安徽省重点大学。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

部、国家林业局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

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四所“地方特色高水

平大学建设”高校之一,被教育部和科技部列为全国首批建设高等学校新农村发

展研究院十所高校之一。

2-2联合申请的学校专业基础或行业企业部门基本情况(400字以内):

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

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华茶文化再度复兴,走上重新辉煌之路。有鉴于此,

在安徽农业大学党委和行政的支持和批准下,2000年3月,正式成立“安徽农业

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詹罗九教授任所长,丁以寿副教授任副所长,王镇恒教

授任顾问。2002年6月,中华茶文化研究所重组。夏涛教授任所长,丁以寿副教

授任常务副所长,詹罗九教授任名誉所长,王镇恒教授任顾问。

茶文化研究所研究人员在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积极承担教学和培训工作,

面向全校开设跨专业选修课《茶文化概论》和《茶道》课程,并为安徽、江苏等

地培训了一批茶艺表演人员。茶文化研究所成立了大学生茶艺表演团,并先后赴

南京、上海、六安、宣城等地进行茶艺表演。

2-3联合申请单位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出生

姓名丁以寿性别男1963.01

年月

最终专业技

本科副教授手/p>

学历术职务

职业资

学位硕士传真

格证书

所在中华茶文化电子

职务副所长dingys63@163.com

部门研究所邮箱

通信地址(邮编)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230036)

教学与技术专长茶艺与茶文化

工作简历(200字以内):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茶史及茶文化硕士研究生导

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省茶叶学会副秘书

长,安徽省徽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华茶人联谊会常务理事,吴

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工作或项目(包括教学、培训、研究、开发、生产、管理、

服务等)(500字以内):

长期从事茶文化研究与教学工作,主编《中华茶道》、《中华茶艺》,编

著《黄山毛峰》,担任《中华茶文化》副主编,参编《茶文化学》、《中国茶

谱》、《中国茶史》等书。发表《中国茶道义解》、《中国饮茶法源流考》、

《中国茶道发展史纲要》、《工夫茶考》、《〈茶经〉“广雅云”考辨》、

《中华茶艺概论诠释》、《中国饮茶法流变考》、《苏轼〈叶嘉传〉中的茶文

化解析》、《日本茶道草创与中日禅宗流派关系》、《中韩茶文化交流与比

较》等20余篇茶文化论文,在高校首开《茶道》课,主持安徽省教育历“中华

茶艺的理论与实践”等研究项目,策划并负责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网站建设。

2009-2012年中国国际茶博会茶艺大赛评委、2012湖北省茶艺师职业技能

大赛评委、2013年安徽省茶艺职业技能大赛裁判长、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中华

茶艺技能大赛裁判、2013年第二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大赛仲裁员。

2.项目联合申请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单位地址山西省太原市移村南街25号

通信地址山西省太原市移村南街25号邮编030024

项目负责人高薇所在部门旅游学院

2-1联合申请单位基本情况(200字以内):

学校是一所培养高等财经应用型人才的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是首批国家示

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校设11个教学机构,开25个专科专业,拥有国家示

范校重点建设专业6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

设专业2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

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学校科研成果丰硕,教师发表学术论

文、主编部级核心教材、主持省级以上课题等均位列全省高职院校前茅。

2-2联合申请的学校专业基础或行业企业部门基本情况(400字以内):

山西财专旅游学院是学校最年轻的教学部门,现有酒店管理、旅游管理、

会展策划与管理、导游四个专业,其中,酒店管理专业设立于2003年,是2006

年国家示范校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旅游管理专业设立于2003年;会展策划与管

理专业设立于2013年;导游专业设立于2015年。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结构合

理、关联度高的专业群。我院有设备齐全的茶艺实训室,导游实训室、酒店中

西餐实训室,并且和许多企业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

山西本地不产茶,但山西是茶叶消费大省。明清时期的山西商人曾经在茶

叶的培植、加工、运销以及茶文化传播等方面,为中国茶叶事业发展起到了积

极推动作用。近年来,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