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医专三年制专科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南阳医专三年制专科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南阳医专三年制专科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南阳医专三年制专科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南阳医专三年制专科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制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专业名称:中医养生保健

2.专业代码:620803

二、入学要求

高中毕业及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所属专对应行主要职业主要岗位职业资格

业大类业类业类别群或技术证书和职

(代码)(代码)(代码)(代码)领域举例业技能等

级证书举

医药卫健康管居民服保健服务中医养生保健调理

生大类理促进务业人员中医保健师

(62)类(80)(4-10-04)健康管理健康管理

(6208)卫生(84)健康咨询师

社会工服务人员

作(4-14-02)

(85)

-1-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

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和创新精

神,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一定的创业能力和支撑终身发展

的能力;掌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居民

服务业、卫生、社会工作行业的保健服务人员、健康咨询服

务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中医养生、中医保健、健康管理

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

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

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

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市场洞察力;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

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

-2-

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

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

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

(3)掌握本专业必须的中医基本知识,特别是中医基础

理论、中药等基本知识;

(4)掌握现代基础医学、亚健康学、预防医学、保健医

学的基本知识;

(5)掌握中医养生保健技术的理论体系、运用机理、操

作原则、方法等,特别是推拿、艾灸、刮痧、拔罐、足疗、

饮食保健、运动保健、流行保健、气功养生、旅游养生、人

文环境养生、中医体质辨识、养生指导等知识;

(6)掌握必要的中医养生保健、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

知识,以及中医传统美学及现代养生保健专业知识;

(7)熟悉本专业必须的西医相关知识,特别是正常人体

结构、健康评估、常见疾病及老年疾病的预防保健等知识;

(8)熟悉对个人或群体进行中医养生保健指导与宣教的

方法;

-3-

(9)了解医学心理学、卫生统计学的一般原理及基本应

用。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运用中医理论及推拿、艾灸、饮食保健、运动

保健、流行保健、气功养生、体质调养、惰志调护等中医养

生保健技木和方法,维护和修复人体健康的能カ;

(4)具备对亚健康状态进行保健调治及对慢性疾病进行

防治的能力;

(5)能独立开展对服务对象健康状况的监测、分析、评

估,具备健康咨询指导、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和制定健康促进

管理计划的能力;

(6)能独立开展中医养生保健项目的技木指导和操作;

(7)能独立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指导与健康宣教等工作。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类别门数总学时理论实践

1公共课模块8508358150

2专业基础课模块969060288

3专业课模块9548396152

4选修课模块551436736700

5实践教学模块11801180

合计81436220922270

实践教学占总学时比例52.04%

(一)公共基础课程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

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

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

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

素质。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讲授中

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

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帮助学

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

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形势与政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及其认识分析形

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国内外热点问题做出分析,使学生

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形势与政策的基本概念、正确分析

形势的方法和理解政策的途径;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党和

政府的基本治国方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并学会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形势,理解和

执行政策。

职业生涯与创新教育: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

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

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

-5-

涯管理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个性,鼓励大学生

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以创新为荣的

观念。使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与创

业精神,提高创业素质与能力。

大学体育: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

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

体育素养,为培养医学专业合格人才提供基本保障。

英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基本的英语语音、词汇、

语法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五

方面能力;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沟通交流、团队合作;

了解英语文化及英美国家基本的风俗习惯,具备一定的跨文

化交际能力。

(二)专业(技能)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讲授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

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象

学说,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与病机,防治原则等。

中医诊断学:主要内容包括诊法、辨证、诊断综合运用

和病案书写等。旨在使学生掌握望、闻、问、切四诊的基本

技能和知识,八纲、病性、脏腑等辨证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

法,提高学生临床诊察疾病、辨别证候的能力。

中药学:主要讲授中药的基本理论和100味左右常用药

食同源中药的性能、功效和应用及有关中药的采集、识别、

-6-

炮制等基本理论知识。

方剂学:主要讲授方剂的组成原则、分类及150首左右

常用方剂的组成、功效、配伍、加减变化基本规律和适应证。

医学基础概要:主要讲授人体解剖、生理学、病理学、

药理学等内容,旨在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现代医学知识,

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健康检测与评估:主要内容包括总论,症状评估,身体

评估,辅助检查评估等。旨在使学生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

论和基本技能,对患者健康状况作出评估。

中医情志养生学:主要内容包括中医情志养生概述;神

(神、养神、治神)。传统文化与情志养生;情志致病;中医情

志养生的基本方法(移情法、暗示法等);常见疾病的情志养

生法。

中医饮食保健学:主要内容包括中医饮食保健学概论、

发展概况及特点;食物与保健总论;补养类食物;温里类食

物;理气类食物;理血类食物;消食类食物;祛湿类食物;

清热类食物等;常用食疗药膳中药材;食养与食疗。

中医传统气功养生学:主要内容包括气功总论;八卦与

经络脏腑、道家养生理论;养生气功功法;初级功法、中级

功法、高级功法及常见病症的对症修炼功法;道家乐功功法;

气功外气疗法(外气的物质基础、外气的临床应用);家庭气

功保健疗法(家庭外气保健术、道家气功练养五脏法、气功

-7-

与减肥健美)

运动保健学:主要内容包括运动与健康;体育卫生(体

质与健康、运动环境卫生、运动营养卫生以及不同年龄,性

别人群的体育卫生);医务监督(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及其消

除途径、人体形态和机能的检测与评定、体育课和运动训练

与比赛的医务监督、运动性病症的防治以及运动员的科学选

材等);运动性疾病;运动创伤防治(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及

其急救与处理,人体各部位运动损伤的原因、症状、治疗和

预防);体育康复(体育康复理论与实践、运动处方、运动损

伤后的体育医疗与机能康复及常见病的体育康复等)。

中医针灸推拿养生学:主要内容包括中医针灸推拿养生

概述;针刺养生;艾灸养生;推拿养生;拔罐养生;刮痧养

生;砭术养生;敷贴养生。

实用保健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流行保健技术概述;保健

按摩术;足部按摩术;减肥按摩术;美容按摩术;发廊按摩

术;沐浴按摩术;旅游按摩术;国外按摩术等。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见附件)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5:1,双师素质

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一般不低于60%,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

-8-

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2.专任教师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有理想信

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中医养生

学、中医学、康复治疗学、针灸推拿学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

上学历;具有扎实的中医养生保健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

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

学研究;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临床医院或企业实践经

历。

3.专业带头人

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

外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

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领域具有一

定的专业影响力。

4.兼职教师

主要从医院或相关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

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知

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

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

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9-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

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

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验实训室基本要求

(1)中医养生实训室

配备治疗床,治疗凳、刮痧器具,艾绒、艾条,针灸模

型、砭具、火罐等养生设备。用于中医情志养生学、中医传

统气功养生学、中医针灸推拿养生学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2)中医保健实训室

配备药膳食谱、按摩床、按摩巾、治疗凳、穴位模型、

穴位挂图、耳穴模型、针灸模型等保健设备。用于中医饮食

保健学、运动保健学、实用流行保健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与实

训。

以上实训室还可以作为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提供开展中医养生保健

专业相关实践教学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

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4.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提供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相

-10-

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专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

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

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

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5.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有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

等的信息化条件。引导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

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

堂。学校应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

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

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

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

行业及相关政策法规、职业标准;中医养生保健的技术、标

准、方法、操作规范以及实务案例类书籍等。

3.数字化教学资源配备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

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

-11-

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采用病案讨论法、床边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

方法。突出启发式、师生互动式和讨论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促进学生中医养生保健思维方式的建立和探究性学习

方法的养成。

(五)学习评价

采取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专兼职教师评价、学

生自我评价和学生小组评价相结合。根据课程性质、课程内

容的不同,采用笔试、技能考核、方案设计等不同形式,进

行全过程、多元化、多形式考核评价。突出能力的考核评价

方式,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逐步构建学生自我评价、

校内评价、医院评价和社会评价四方评价系统,逐步推行权

威性的第三方评价。

(六)质量管理

(一)学校和二级院系应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质量

监控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实习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

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

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二)学校、二级院系及专业应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

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

-12-

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

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

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三)学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

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

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四)专业教研组织应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

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本专业设置课程总学分为215学分,其中,必修课134.5

学分,选修课80.5学分。

毕业规定学分标准: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三年修业期满应达到毕业规定

的最低学分标准为144.5学分,其中必修课134.5学分以上

(包括:课内必修课91.5分、专业技能实训3分、临床见习、

临床实习40分)。选修课10学分以上(包括:专业基础及

专业选修课共6学分以上;素质拓展体育专修2学分;素质

拓展公共艺术限选课1学分以上;素质拓展任选课1学分以

上。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或发表相关论文可折算2个

专业基础及专业选修学分)。

-13-

附2三年制普专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教学进程表

(红色字体部分不能更改)

学时数一学年二学年三学年

科学

目序号课程分1学期2学期3学期4学期5.6学期

总计讲授实践

3周15周18周18周14周2周40周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36656102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2464461822

义理论体系概论

共3形势与政策265651111

必4职业生涯与创新教育115151

课5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228282

块6军事理论(入学前3周)3842460

7体育21442012422专修专修

8英语6.511411442*9/4*9

小计23.5580368212

9医学基础概要71321003244

10中医基础理论5908010新6

11黄帝内经23030入2

教综临

专12中医诊断学4726664合床

业育

与实实

基训习

础13中药学5908010国6

必防

修14营养学472666教4

课育

模15经络与腧穴35436184*9/2*9

16健康检测与评估472724

17方剂学4726664

18亚健康学基础2363604

小计4072063288

19中医针灸推拿养生学610860486

20中医临床医学概要4726664

必21西医临床医学概要4726664

课22中医饮食保健学4726664

块23中医情志养生学356564

24中医传统气功养生学1.5284242

25运动保健学1.52816122

-14-

26实用保健技术35624324

27中医美容技术35638184

8456

小计30548396152

(3学分)(3学分)

课内总学时及周学时93.5183213864462827252526

临床见习、毕业实习学时40104010401040

1.专业综合技能考核

毕业

考试2.理论考核每学期开课门次99710

(参考)

3.病例考核

三年制普专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基础选修课及专业选修课模块

学时数一学年二学年三学年

类课学

别程序号课程分1学期2学期3学期4学期5.6学期

总计讲授实践

/9周18周18周14周40周

1医古文2363604

专业

基础2健康统计技术236362

选修3注册营养师基础236362

课模

4医学心理学236362

5计算机应用基础23618184

小计1018016218

专业

选修

1内经选读236362业

课模

块实

2中药药剂学23626102习

3烹饪技术2362882

4运动疗法2280282

5市场营销1.52816122

6养生保健品运营与管理1.5282442

7养生保健实体店运营与管理1.5282442

小计12.522016062

三年制普专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素质拓展模块--公共艺术及体育类

类课学学时数一学年二学年

别程序号课程分

1学期2学期3学期4学期三学年

总计讲授实践

/9周18周18周14周5.6学期

-15-

1艺术导论116106/240周

2音乐鉴赏116106/2

3美术鉴赏116882*8

公毕

4影视鉴赏116882*8

艺业

术5戏剧鉴赏116882*8

6舞蹈鉴赏116882*8

7书法鉴赏116882*8

8戏曲鉴赏116882*8

小计81286860

1足球272106211

2篮球272106211

3排球272106211

4乒乓球272106211

5羽毛球272106211

6健美操272106211

体7太极拳272106211毕

专8太极剑272106211业

9田径272106211实

10体育舞蹈272106211

11健身气功272106211

12太极功夫扇272106211

13轮滑272106211

14跆拳道272106211

15网球272106211

16瑜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