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军队建设_第1页
我军军队建设_第2页
我军军队建设_第3页
我军军队建设_第4页
我军军队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人民军队建设中国人民军队建设一、中国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二、中国人民军队的力量构成三、中国综合军力世界排名四、世界新军事变革背景下的中国军队建设五、中国的国防经费六、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七、当前中国军队军事战略目标任务一、中国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

马克思主义认为,军队从属于一定的阶级并为其阶级利益服务,无产阶级的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军队。我们军队的性质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人民军队同一切旧式军队有着本质的区别。

——邓小平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都具有自觉的纪律;他们不是为着少数人的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的。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二、中国人民军队的力量构成陆军

空军海军第二炮兵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组成;*预备役部队——组建于1983年,是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军官、士兵为基础、按统一编制组建,便于战时快速动员。其师团纳入军队建制,授有军旗、番号,平时隶属省军区,战时划归现役部队指挥。1、国家的综合战争实力包括很多方面(军事力量、国防动员能力、战争潜力等等)。综合战争实力及表示一个国家的战争能力。2、陆军排名并不是只重视技术,数量也是影响排名的重要方面。3、中国是世界上少数能自行设计生产军用飞机的国家。(歼10、歼20、歼31的设计和生产使中国成为了真正的空军强国)

4、海军是中国最薄弱的环节。不过随着“辽宁号”航母舰队的组建,中国海军军力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三、中国综合军力世界排名核军事力量排世界5位(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中国)陆军军事力量排世界2位(俄罗斯、中国、美国、)空军军事力量排世界6位(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中国)海军军事力量排世界6位(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法国、中国)在亚洲中国的综合军事实力是排在第一的。

中国的综合战争实力亚洲排1位综合军事力量亚洲排1位陆军亚洲排1位(在陆军方面还没有一个国家敢和中国叫板)海军常规舰队亚洲排3位(印度、日本、中国)海军核力量亚洲排1位空军亚洲排1位核力量亚洲排1位(唯一建立了3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的亚洲国家)据美国国防部消息,以常规武器和核武器能力,全球军事强国或地区最新排名如下:

第一名:美国第二名:俄罗斯第三名:中国第四名:印度第五名:法国第六名:英国\\日本第七名:德国第八名:韩国四、世界新军事变革背景下的中国军队建设世界军事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四次大的军事变革:一、金属兵器变革,建立了农牧时代的军事体系;二、火器变革,建立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军事体系;三、机械化变革,建立了大工业时代的军事体系(中间包括核武器变革);四、当前正在进行的军事变革,也称为新军事变革(revolutioninmilitaryaffairs)。(一)新军事变革(revolutioninmilitaryaffairs)

新军事变革萌芽于越南战争后期,20世纪80年代有了初步发展,海湾战争后加速推进,现在正进入新的质变阶段,成为一场影响全球、涉及军事所有领域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是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产物,是当代综合国力竞争在军事领域的反映,其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背景。新军事变革背景之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群实现整体突破,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根本动因。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群体突破,强烈冲撞着传统的军事观念和战争模式。由于信息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机载雷达功能比过去提高了6000倍;通信网络传输量提高了l万多倍;精确制导导弹的命中精度已达几米;新型侦察卫星的地面分辨率可达“厘米级”等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客观上强制地改变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军事理论、组织结构和作战方式。新军事变革背景之二国际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强大动力。“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解体,战略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世界大战和核大战更难打起来,但是单极与多极化的斗争仍很激烈。美国成为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凭借超强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企图主导这场新军事变革;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在新一轮的较量中不落人后,加大投入,研发高新技术兵器,调整军队编制体制,推动部队转型;一些发展中国家则为了避免与西方大国军事力量对比出现新的“时代差”,急起直追,也加入到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潮流之中。新军事变革背景之三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此起彼伏,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催化剂。“冷战”结束后,虽然国际形势总体和平,但局部战争连年不断、此起彼伏。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新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高达137场次,年均10.7场,远远高于“冷战”时期年均4场的水平。这些地区冲突和动荡,给国际和地区安全环境带来了威胁,同时也从客观上对武器装备、军队结构和作战理论提出了新的战略需求,从而刺激了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加速发展。(二)世界新军事变革背景下的中国军队建设

1.解决两个历史性课题,增强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战略环境和中国国内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军队面临严峻考验。同时,世界新军事变革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加速发展,国际军事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军队将正视挑战,把握机遇,努力解决“打得赢、不变质”这两个历史性课题,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同时充分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新军事变革的经验,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成果,不断提升军队战斗力,增强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二)世界新军事变革背景下的中国军队建设2.完成双重历史任务,实现军队建设跨越式发展。信息化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军队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机械化建设任务尚未完成,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提高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中国军队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注意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军队推进变革的成功经验以及现代高科技成果,走复合式的发展道路,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军队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力争在本世纪中叶完成信息化建设的战略任务。(视频“信息化战争中的预警机”)(二)世界新军事变革背景下的中国军队建设3.加强质量建军,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减少数量、提高质量和效能是新军事变革的内在要求。本世纪初以来,中国军队再裁减20万。同时,改革和优化军队结构,提高军队高技术含量,实现军队的转型。这一重大战略举措,一方面有利于集中有限的战略资源,实现军队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积极支持国际军控和裁军进程,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建国以来的十次裁军

时间裁军规模裁军后军队变化一1950.6100余万400万缩减陆军(步兵)数额,加强和建立空军、海军两大军种和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铁道兵等兵种部队二1952.1300万总部和各机关以及国防军步兵人数减少,军兵种部队和院校人数扩大。三1953.12精简23.3%350万四1957.1130万250万1966年6月,我军成立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五1975.660万精简最多的是工程兵、铁道兵,到1976年,全军总人数比1975年减少13.6%。建国以来的十次裁军

时间裁军规裁军后军队变化备注六1980.3中央军委决定军队再次进行精简整编,大力精简机关,压缩非战斗人员和保障部队,部分部队实行简编,将一部分部队移交地方。七1982.9.第六、七次裁军大力压缩非战斗人员和保障部队。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两个兵种在我军序列中消失。我军陆军的专业兵种数量第一次超过了步兵,炮兵成为陆军中的第一兵种,装甲兵成为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军队进一步进行精简整编。1982年6月19日,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担任内卫勤务的部队和武装、边防、消防警察统一组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八1985.5100万300万陆军军改编成集团军;淘汰了骡马,实现了摩托化和半机械化;改革体制、裁并了机构;改变了隶属关系。中央军委决定裁减军队员额100万,1987年初基本完成。使我军实现了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九1997.950万250万解散了大部分守备部队,部分集团军建制的乙种师归武警部队再裁减军队50万。到1999年底完成裁军任务。这次裁军的特点是“精兵、合成、高效”,实现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十2003.920万230万主要目的是,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二)世界新军事变革背景下的中国军队建设4.适应时代发展,创新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人民战争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进程中,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仍然是我们必然的战略选择。兵民是胜利之本,高技术没有改变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相反,高技术的军民兼容性使人民群众参与战争的途径更加多样化,为广泛开展人民战争提供了新的空间。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赋予人民战争新的内涵,深入探索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创新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视频:中国渔船南海围堵美国军舰)(二)世界新军事变革背景下的中国军队建设5.适当增加国防投入,提高军费使用效益。新军事变革在增强军事能力的同时,也意味着需要增加军费投入。实际上,各主要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国防经费。中国国防费主要由人员的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装备费这三部分组成,包括新型武器在内的所有武器装备的研究、实验、采购、维修、运输和储存费用也都包含在每年公布的国防费预算内。从1999年开始,军费开始逐年增加,每年保持增长12~20%的增幅。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补偿前些年的亏欠。2001年的国防费比上年增加235亿元,增幅为17.7%;2002年增加266亿元,增幅为17.6%;2003年增加200亿元,增幅为9.6%;2004年增加292亿元,增幅为11.6%;2005年的国防费预算比上年增加247亿元,增幅为12.6%。从2000~2005年的6年间,国防费支出从1207.54亿元增加到2475亿元,翻了一番。从1999年到2009年的11年间,军费从1076亿元增加到4806亿元,总额翻了两番还多。(二)世界新军事变革背景下的中国军队建设2012年中国国防费预算为6702.7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预算执行数增加676.04亿元人民币,增长11.2%,占我们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28%,低于世界主要国家一般为2%至4%的水平,人均国防费更低。可以说,中国国防费的保障能力是处在较低水平的。中国在国防投入处在较低水平的情况下,努力提高军费使用效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军费使用重点;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方针;建立和完善三军一体、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联勤保障体制。(二)世界新军事变革背景下的中国军队建设6.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建设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队伍。人才是治国强军之本,是战争制胜的关键因素。当代世界军事领域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更多更好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高技术战争中人的作用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显得更加重要。高技术武器无论如何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也不可能代替人的觉悟、智慧和才能,不可能代替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中国军队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高度政治觉悟、掌握现代军事技术、懂得现代战争指挥艺术的优秀人才。近来,中国军队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二)世界新军事变革背景下的中国军队建设2000年6月2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这是八十年代初,中央军委决定实行经军队院校培训提拔干部制度以来,我国军队干部培养制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是指根据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把军队部分生长干部与现役干部的培养和提高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逐步实现军队的军地通用性强的专业技术干部主要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并选拔适量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补充到指挥岗位。《决定》确定了从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中选拔培养对象、招收国防定向生、直接接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等主要培养方式。条件成熟时,还要采取军地院校联合培养、选送现役干部到普通高等学校学习深造等多种方式培养军队干部(二)世界新军事变革背景下的中国军队建设【国防生】国防生是指根据部队建设需要,由军队依托地方普通高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含符合保送条件的保送生)招收的和从在校大学生中选拔培养的后备军官。国防生在校期间享受国防奖学金,完成规定的学业和军政训练任务并达到培养目标,取得毕业资格和相应学位后,按协议办理入伍手续并任命为军队干部。国防生分为招收和选拔两种。招收即依托地方普通高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含符合保送条件的保送生)招收;选拔即从在校大学生中选拔培养。签订协议的国防生,自协议生效的第一个月起,享受国防奖学金,标准每人每年10000元。国防生毕业入伍后职级待遇:本科毕业生,见习期满定中尉副连职(专业技术十三级);硕士毕业生,定上尉正连职(专业技术十二级);博士毕业生,定少校正营职(专业技术十级)。目前共有117所地方高校招收国防生。五、中国的国防经费国防费是国家用于国防事业的经费,含军费、国防科研费、后备力量建设费等;国防费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实行财政拨款管理;国防费预算决算由全国人大审查批准,国家和军队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监督。中国增加的国防费,主要用于:(一)改善军人工资待遇和部队生活条件。(二)加大武器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三)支持军事人才建设。(四)平抑物价上涨因素。(五)增加非传统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费用(视频:中国军费开支)传统经济学都认为军费和经济发展是个零和游戏,也即整个国家是个大蛋糕,军费越多,那么经济发展越小。然而,美国军费开支占GDP的比例,1991年是6.39%,2000年是3.77%,2008年是5.15%,如此高比例的军费开支,并未影响美国经济的总体繁荣。这几年中国持续大规模的国防建设投入,同样并未影响其经济高速增长,实际例子说明: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不是“零和博弈”,只要国防建设投入在国家财政可承受范围之内,其投入不但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可能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美国经济学家贝努瓦(Benoit)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研究,做研究之前他比较倾向于强调军费开支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但在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1950~1965年44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却发现军费开支对经济增长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但总体上更可能是促进了经济增长。中国国防费总额、军人人均数额

2007年,中国国防费总额、军人人均数额,仍低于主要大国的水平。中国年度国防费相当于美国的7.51%、英国的62.43%。军人人均数额是美国的4.49%,日本的11.3%,英国的5.31%,法国的15.76%,德国的14.33%。

从国家国防负担的相对比例看,中国国防费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8%,而美国占4.5%,英国占2.7%,法国占1.92%。

图表1:2007年各主要国家国防费数额列表(1、美,2、英,3、法,4、中,5、日,6、德,7、俄)图表2:2007年度部分国家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

1、美,2、英,3、日,7、中

图表3:2007年度部分国家国防费比较(单位:亿美元)

1、美,2、英。3、俄,4、法,5、中,6、德,7、日

图表4:2007年中国国防费支出情况表(单位:亿元人民币)中国的国防费用2004年,2200亿元。2005年,2474亿元。相当于美国的6.19%、英国的52.95%、法国的71.45%、日本的67.52%。中国国防费军人人均数额为107607元人民币,是美国的3.74%、日本的7.07%。

2008年,4177亿元。分别占当年GDP和国家财政支出的1.33%和6.88%。2011年,6024亿元。分别占当年GDP和国家财政支出的1.28%和5.53%。2012年,6700亿元。2013年,7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六、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战略,是关于维护国家安全的宏观筹划,是平时或战时,组织和运用军事政治、外交、经济等综合力量以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艺术和科学。国家安全战略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又随国际安全形势、国家安全威胁、国家利益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变化。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安全形势一度非常严峻。针对当时的情况,中国先后通过推行结盟战略(与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制约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威胁)和“三角制衡”战略(与美国“合作”,制衡来自苏联的威胁),来实现国家安全利益。中苏结盟——签订条约中美“合作”——尼克松访华(二)改革开放后至冷战结束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安全形势的改善以及改革开放的实践,我国的安全战略也随之发生变化。中国奉行不与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针对第三方的战略关系的安全战略,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以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只要能够维护我国的安全,可以同任何国家合作、协作,并在实现本国安全利益的同时兼顾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安全利益,以此寻求实现“共同”安全。

邓小平访美(1979年)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访华(1989年)(三)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更为明显,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与此同时,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形势总体处于稳定态势,中国的国际安全环境大大改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提出并不断实践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互信,是新安全观的基础。主要是指“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异同,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心态,互不猜疑,互不敌视。各国应经常就各自安全防务政策以及重大行动展开对话与相互通报。”☆互利,是新安全观的目的。主要是指“顺应全球化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互相尊重对方的安全利益,在实现自身安全利益的同时,为对方安全创造条件,实现共同安全。”☆平等,是新安全观的保证。主要是指“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干涉别国内政,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协作,是新安全观的途径。主要是指“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并就共同关心的安全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消除隐患,防止战争和冲突的发生。”中国的新安全观是对冷战思维的彻底摒弃,适应了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和中国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江泽民主席参加联合国大会阐述中国的新安全观胡锦涛主席参加联合国大会阐述中国的新安全观中国不仅是新安全观的倡导者,也是新安全观的实践者。中国通过各种方式推行新安全观,如中国积极参与或参与创建的上海合作组织、朝核“六方会谈”机制、东盟地区论坛等,就是积极实践新安全观的重要体现。中国通过自身的实践,积极向世界推广新安全观,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上海合作组织会徽东盟地区论坛成员国以新安全观为指导,在具体战略上,中国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推动国际和地区安全合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称霸,不搞扩张。七、当前中国军队军事战略目标任务(一)以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努力实现祖国统一为代表的根本生存内涵。(二)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保障国家利益向外延伸的发展内涵。

(三)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以及反恐、反分裂、反破坏为代表的国内安全内涵。(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的国际内涵。当前中国军队军事战略目标任务——(一)以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努力实现祖国统一为代表的根本生存内涵。

一、打赢可能发生的各种战争。打赢战争是所有军队的根本任务和职责。中国主张世界各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发展,但树欲静而风不止,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具有打赢能力才能有效维护和平与发展。一支能够打赢战争的军队才是合格的军队,才是能够威慑敌人、控制危机与遏制战争的军队,是完成各种战略任务的根本要求和能力基础。从本质上看,提高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与提高履行中国军队新使命的能力是统一的,提高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将从根本上增强中国军队履行根本职能的本领,并为全部军事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中国军队军事战略目标任务——(一)以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努力实现祖国统一为代表的根本生存内涵。

二、捍卫和巩固国家领土主权。对一个国家来说,领土主权始终处于战略利益的首要地位。中国历代领导人都是以坚定立场将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作为国家利益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处理国家安全与发展等其他方面利益的关系上,必须坚持主权至上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拿它做交易。目前,中国领土主权被侵犯比较严重,在南海、东海都有受到侵犯的海域,在陆地上的领土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军队必须为国家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作出强有力的力量支撑,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做好准备。当前中国军队军事战略目标任务——(一)以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努力实现祖国统一为代表的根本生存内涵。

三、为促进和实现祖国统一创造条件。祖国统一是包括大陆和台湾同胞在内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随着国家实力的发展,以及世界力量格局的变化,祖国统一大业进入新的时期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不可能长期不实现祖国统一。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不断根据国家实力和战略环境的变化,为促进和实现祖国统一创造有利条件。实现祖国统一,是对党和国家意志与能力的重大考验。中国军队必须为国家统一提供坚强保障,把军队作战能力提升到一个可以履行历史使命,应对各种可能的水平当前中国军队军事战略目标任务——(二)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保障国家利益向向外延伸的发展内涵。

一是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历史上每个历史时期总是有一些新的国家崛起,而另一些国家走向衰落。对中国来说,2025年前——或者更长的一段时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历史实践表明,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国家不断面对矛盾、处理危机,并转化为发展动力和机遇的重要时期,它总是伴随着激烈的战略竞争,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此外,机遇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的专利,在中国进入战略机遇期的同时,一些国家也步人类似的阶段,其利用是竞争性的,只有比别人看得准、抓得紧、用得好,才能乘势而起、脱颖而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军队要不断增强营造环境、遏制危机与打赢战争的能力,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当前中国军队军事战略目标任务——(二)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保障国家利益向向外延伸的发展内涵。

中国进入最佳战略机遇期的依据:第一,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当代国际体系转型是正相关的历史进程,大趋势的一致性为战略机遇期的到来提供了条件;第二,中国与主要国家的共同利益将更加深刻而广泛,宏观调整与战略协调机制正在加深;第三,一些非西方国家正在共同崛起,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第四,亚洲地区形成利益共同体的进程正在加速展开,中国与周边大国推动亚洲地区合作机制的时机正在到来;第五,祖国大陆在统一进程中的战略优势将不可动摇地得以确立;第六,中国文化、中国发展模式、中国价值观等软实力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认同;第七,中国有能力应对未来10年至20年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并适时将其转化为新的发展机遇等。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呈现的延长趋势,对中国军队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其战略目标和任务注入新的内容。

当前中国军队军事战略目标任务——(二)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保障国家利益向向外延伸的发展内涵。

二是维护日益拓展的国家利益。从时间上看,中国利益拓展的时间取向与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基本吻合。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国家利益不断拓展,基本态势是由本土向海外、由陆地向海洋和空间、由三维向多维、由国内向全球各地,实质是国家实力和影响的增长过程,主要表现是经济利益和政治影响不断增加。在这个过程中,军队需要承担的任务由原来的国土防卫向国家利益所在的所有领域和空间扩展,如海洋战略资源、空间开发利用、海上交通要道、陆地战略要道、电磁空间安全的维护等。由于国家利益拓展是在全方位多领域同时展开,维护国家利益的任务具有明显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艰巨性等一系列特征,要求提升战略能力,增强战略手段,维护和保障国家利益。当前中国军队军事战略目标任务——(三)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以及反恐、反分裂、反破坏为代表的国内安全内涵。

一是维护党的执政地位。随着时代发展节奏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既包括以经济、军事、科技为基础的国家硬实力的竞争,也包括以政治制度、政党执政能力、人民创新能力和民族文化为代表的国家软实力的竞争。其中,政党执政能力既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硬实力发展的重要基础。一个优秀的政党能够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朝向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根据国情、民情与国际环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生产关系的解放和发展创造条件,为经济、军事、科技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为各方面发展进步创造优越的政治环境。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所有事业和理想的重要条件。作为党创建的人民军队,一定要把维护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当前中国军队军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