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产业发展不平衡现象及解决对策探究8700字(论文)】_第1页
【我国医疗产业发展不平衡现象及解决对策探究8700字(论文)】_第2页
【我国医疗产业发展不平衡现象及解决对策探究8700字(论文)】_第3页
【我国医疗产业发展不平衡现象及解决对策探究8700字(论文)】_第4页
【我国医疗产业发展不平衡现象及解决对策探究87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医疗产业发展不平衡现象及解决对策研究引言 4一、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概况 4(一)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4(二) 区域社会发展不平衡 5(三) 城镇化发展差距 5二、 医疗产业的概况 7(一)医疗产业重要性 7(二)医疗产业规模、效益情况 81.医疗卫生机构规模 82.医疗服务水平 8三、 区域发展不平衡对医疗产业的影响分析 9(一) 东中西部医疗条件的差异 101.医疗卫生筹资 102.医疗卫生人力 10(二)医疗产业卫生配置区域差异化 11(三)居民收入差异化对医疗产业的影响 12四、 解决医疗产业差异化的措施研究 14(一)加大对医疗产业的投入 14(二)提高低阶层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14(三)改革财政税收政策 14(四)其他措施 15五、 结束语 15参考文献 15区域发展不平.衡对医疗产业的影响研究[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围绕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问题,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社会事业各领域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力度,中、西部地区的各项社会事业也快速发展,教育、卫生、医疗等方面的指标已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但总体来看,地区间人均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更加凸显。本文主要研究区域发展不平衡对医疗产业的影响,并探讨合理的解决方案。[关键词]区域发展;医疗产业;不平衡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院进入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未有过的新的发展阶段,医疗体制被打破,传统的医院经营思想和模式需要突破,这导致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格局的变化。在医院方面,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医院被打破,出现了外资和合资经营的大型医院,而医院目前我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其中大部分是城市卫生资源的开发,其中近80%的资金投入到大型医院,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原有医疗卫生机构重复建设、分区、结构不合理、问题层出不穷。本文将具体分析发展不平衡导致的东西部医疗产业发展不均衡问题。一、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概况发展不平衡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一致、不匹配、不和谐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区域发展的巨大差距上,或者说在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随着发展。主要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社会发展不平衡、城镇化发展差距为表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从空间上来看,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如下表。2020年中国省级行政区地区生产总值数据汇总地区GDP(亿元)地区GDP(亿元)广东110760.94重庆25002.79江苏102700云南24500山东73129广西22156.69浙江64613贵州17826.56河南54997.07山西17650四川48598.8内蒙古17360福建43903.89天津14083.73湖北43443.46新疆—湖南41781.49黑龙江13698.5上海38700.58吉林12311.32安徽38680.6甘肃9016.7北京36102.6海南5532.39河北—宁夏3920.55陕西26181.86青海3005.92江西25691.5西藏1902.74辽宁251152020年东部人均GDP水平偏高,前三位广东102700亿元、江苏102700亿元、山东73129亿元,后三位宁夏3920.55亿元、青海3005.92亿元、西藏1902.74亿元。虽然东、西部地区近几年的差距有所减少,但总体上差距还是很大。区域社会发展不平衡在我国不仅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东高西低的情况,社会发展水平也存在着这样的状况。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地区间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社会发展总指数低于全国水平的个别省区都属于中西部地区,而居前10名的都位于东部地区。在公共基础设施、坏境、文化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目前西部地区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仅为东部地区的73.5%。另外,我国70%以上的优质资源都集中在城市,而广大中部农村地区只拥有不足30%的卫生资源,医疗资源严重不足。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富集,但素质和结构却不容乐观。全国592个贫困县中,西部就占307个,许多的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都尚未解决,受教育程度严重低下。据统计,2007年河南省农村1600人拥有1张多乡村卫生院的床位,1200人拥有1名卫生技术人员;在2500个乡镇卫生院中,救护车、B超机、X光机、检查床等基本医疗设备,每个乡镇卫生院平均不足1台。另外,农村医生医疗队伍中,本科生仅占1%左右,专科生仅占10%-20%,其余为中专以下的水平。1998年-2008年间人均受教育年限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最高,其次为中部地区,再其次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国水平,东西部人均受教育年限相差约1.2年。城镇化发展差距从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来看,东部地区也远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我国目前城市总数达667个,其中一半以上都集中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0%和20%。据统计,东部地区平均每

100万平方公里有各级城市330多个,而中、西部平均每

100万平方公里仅有各级城市80个和30个——东部城市密度是西部的11倍。我国新公布的百万人以上特大城市有67个,其中西部有10个、中部有16个、东部有26个。胡鞍钢教授把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这种状况形象地概括为“

一个中国,四个世界"。“第一世界"是高收入发达地区,相当于世界的高收入发达国家水平,如北京、上海等。“第四世界”是广大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和低收人地区。中国目前约有一半以上的地区属于“第四世界”,主要集中在贵州、甘肃

、陕西、西藏等地。“第四世界”和“第一世界"差距悬殊,在某些方面社会经济发展至少要相差半个世纪,甚至更多。改革开放初期,两地区城市化水平总体水平均较低,且增长幅度大体相间。从1984年以后到2000年,西部地区城市化率迅速增长,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年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差值东西部城市化率相对比率(倍)198462.6225.298.281.33198533.5729.712.711.09198632.4229.675.111.17198734.7930.765.021.16198835.7832.124.541.14198936.6633.094.191.13199037.2929.595.901.20199135.4931.714.281.13199235.9934.951.591.05199336.5435.512.031.06199437.5436.332.051.06199538.38.35.184.051.11199639.2236.933.001.08199740.6938.282.411.06199841.1939.301.891.05199941.9540.681.271.03200043.1330.0813.051.43200145.8130.8914.921.48200248.4331.7916.641.52200348.1633.2114.951.45200450.8034.5816.221.47200554.3635.6618.701.52200655.3136.7318.581.51200760.3637.8322.531.60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加速,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统计口径和相关数据的误差造成的。因此,应充分认识到这一时期东西部地区的城市化率有缩小的趋势,但并没有达到相近的程度,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仍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从2000年以后统计资料对相关数据做出了调整,这一阶段的数据比较准确,可比性较高。东西部地区的城市化率都有明显递增趋势,但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西部地区,导致东西部地区城市化率的差距不断扩大。从总体来看,30年来东部城市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1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年均提高0.77个百分点。因此,西部地区无论从上还是从城市化水平还是增长速度上均大大落后于东部地区。通过考察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地区GDP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2000年以前,城市化率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不明显。但是2000年以后,城市化率的快速提升,促进了我国地区整体水平的发展;同时,城市化率的不均衡增长也导致了地区经济差距的扩大。医疗产业的概况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生老病死,伴随着开始有了医学的产生与发展。我国的人口数庞大,居民的医疗消费潜力较大。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公众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消费已经突破了“有病求医”的观念,医疗消费动机表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医疗产业重要性医疗卫生产业作为一种与生产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特殊产业,在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产业体系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医疗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领域,医疗产业的发展备受关注,而医疗卫生设施与医疗产业直接相关的经济问题则是一个事关民生的话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所有家庭的福祉,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人享有基本卫生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从20世纪人类健康进步的贡献,2003年非典危机和2020年肺炎病毒的爆发来看,都体现了公共卫生的作用,公共卫生在国家社会领域的贡献不容忽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揭示了公共卫生投入与一般卫生指标之间的关系,是政府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保障基本卫生商品的重要依据。明确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的职责,实行分级管理和考核监督机制的制度,提高政府公共卫生投入水平。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政府投入水平和完善投资机制是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重大突破口。医疗卫生产业是一个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不仅是朝阳产业,也是一个战略性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产业也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的支柱产业。医疗产业包括医疗服务、医疗产品、检验、医疗器械建设,医学教育,保险,预防医学等。纵观世界经济,快速增长,发展稳定的产业恰恰是医药、医疗、人寿保险和健康服务产业。美国几十家医疗健康上市公司已有三家进入全球500强,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6.4亿美元、166.57亿美元、101亿美元。获得美国国际保险公司在当今世界500强中排名第七,赢得了中国市场,获得了中国市场100%的控股权。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把医疗服务业作为一种新的战略。从人均的角度看,中国的人均贫困产业相当于美国的1/35、日本的1/73、这与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距甚大。从未来的市场看,中国的医疗医药产业和人寿保险业将是增长最快、市值最大的支柱产业。也是全球经济学者看好中国的原因之一,中国尚缺乏有实力的医疗服务上市公司。(二)医疗产业规模、效益情况1.医疗卫生机构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1.4万个,其中医院3.4万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2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6.0万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010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82万人,注册护士443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92万张,其中医院697万张,乡镇卫生院138万张。全年总诊疗人次85.2亿人次,出院人数2.7亿人。2.医疗服务水平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总体上大幅提升。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整理从最根本的医疗服务人力资本,即医师的数量来看,每千人口执业(医师从1980年的1.17人上升到2016年的2.31人。但如果细分其内部的城乡和区域构成的话,2016年全国城市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是3.79人,而农村的这一数据是1.61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的这一数据分别是410人、290人和430人。其中,东、西部地区城市之间的差距不大,但与中部地区城市的差距较大,这也体现出近些年来,我国的医疗资源配置向西部地区倾斜的政策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从东、中、西部地区的乡村数据来看,分别是1.80人、1.70人和1.30人,差距相比城市之间的差距要小一些,而且乡村地区的医师资源配置自东向西依次递减。从总体上看,我国东西部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现状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长期目标相背离,尽管从病人流动的角度来看,城乡医疗资源的分配并不是完全固化的,但恰恰说明医疗条件的不平衡影响了病人的选择,更加剧了医疗服务领域的“倒金字塔”现象,我国东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面对引流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其服务供给已严重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对医疗产业的影响分析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医疗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也得到了释放,医疗行业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医疗服务差距明显,医疗资源在中东西部也存在着差异。东中西部医疗条件的差异1.医疗卫生筹资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但是,医疗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总费用的2%左右,而且其一大部分的卫生资源投入在城市,而其中约80%投入到了大医院,而大医院分布集中于东部地区城市。社区和农村承担基本医疗的功能不强,农村和城市社区缺医少药的状况没有完全改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原有分级医疗被打破,医药费用过快增长,政府、社会及群众难以承受。老百姓得了病在基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只好奔向城市大医院,出现偏远地区看病难现象凸显。资料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整理目前,国家的政策和行政管理也影响着我国医疗资源的配置,从我国医院的配置模式来看,大型的综合医院集中在省会城市、市中心地区以及国家重点开发扶持的地区,而城市大中型医院也集中了大量的高新医疗设备和优秀医护人才。如作为政治中心的首都北京就集中了超过100家的三甲医院,作为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的三甲医院数量多于湖北其它县市三甲医院的总和,沈阳市拥有的9家三甲医院大都集中分布在市中心周围。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政治中心和省会都将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政治辐射对大型综合性的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2.医疗卫生人力在强大社会的发展趋势差下,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的资源、资金和人力等生产要素会不断地向东部地区和城市流动,这将对落后地区的起步和发展带来更严重影响,不利于这些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和区域统筹发展。医者为了有好的福利,往往都会向好的医疗资源聚集。根据调研数据,从2008年至2012年,东部的平均薪酬增长幅度为41.8%,而西部的平均薪酬增长幅度仅为24.6%。在2009年启动了新一轮医改后,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的薪酬待遇得到了显著的增长。但是,其薪酬水平无论从其他相似行业人员的薪酬水平的横向比较,还是从卫生行业内部薪酬进行纵向比较,其绝对数值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这将必然会影响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的心态稳定。我国农村卫生人力资源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尤其对于西部边远贫困地区,基层卫生人力缺乏的问题更加严重。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卫生人员薪酬水平。尤其对于工作在边远贫困地区的基层卫生人员需要实施倾斜政策,例如,加大补贴、津贴的补偿力度。根据调查,医学院的学生往往不愿意在小医院工作,因为考虑到现实生存和求得更好的发展。现代卫生工作者基本上都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不想在小医院或农村诊所工作,并渴望在大医院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有发展实力的医学院学生就纷纷涌向大医院,这就会导致大医院和中小型医院之间的医疗卫生人员分布的严重不平衡:医院的高薪使得医学生大量涌入大医院,导致大中型医院和大小型医院之间的卫生工作者分布严重不平衡。由于设备差和卫生服务人员医疗能力较低等原因,导致了卫生服务质量也难以保证。(二)医疗产业卫生配置区域差异化由于我国各地区间经济实力、人口分布、文化教育、地理、交通条件等发展不平衡以及其他特殊因素,会导致区域间医疗卫生公共配置呈现差异化态势。我国有些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要显著优于按地理分布的公平性,区域间差异是影响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医疗条件差异指标由分城乡的各省每干人口卫生技术人数除以统计年鉴上对应城乡的东部地区的同一指标计算得到,回归结果如表5。以东部地区医卫人员均值为基准的东中西部医疗条件差距缩小时,三年数据回归结果均显示东部地区中老年个体健康水平会显著下降。可见对于东部地区而言,以医卫人员为表征的医疗条件改善会提升东部地区中老年人的个体健康水平。2015年回归结果表明,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医疗条件差距缩小1%,西部地区中老年人个体患慢性病数会减少0.12%;东中部地区之间的医疗条件差距缩小1%,中部地区该数据会减少0.15%。以东部地区的医疗条件状况为参照,缩小中西部地区同东部地区之间的医疗条件差距会显著提升中、西部地区中老年人的个体健康水平。控制变量中健康冲击,患病情况,睡眠时间和家庭特征对中老年人个体健康水平的影响都是显著的。我国医院资源90%以上集中在公立医院,但全国医疗机构中有近半数为民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导致区域性条件的不均衡。综合考虑城乡医疗条件的差异,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医疗条件差异对中老年人个体健康水平影响的计量回归表明,当前中国医疗资源配置的城乡和区域差异的确会导致医疗条件差距。我国城乡医疗资源分配的差异会导致医疗条件的差异,从而导致医疗结果的不平等。如果能够缩小城乡的医疗条件差距,它能全面提高中老年人的个体健康水平,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医疗条件差距,提高中西部地区中老年人的个体健康水平。(三)居民收入差异化对医疗产业的影响城乡差距长期过大导致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影响整个社会消费需求总量的增加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难以保持平衡、健康的.ww发展态势,给宏观调控带来很大难度。东西部历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差异年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环比增长率(%)东西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差额(元)东西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比率(倍)东部西部东部西部20008098.985558.037.666.832540.951.4620018891.286081.909.789.432809.371.4620029638.816622.128.418.883016.691.46200310678.387161.2710.798.143517.121.49200411874.387877.8011.2010.013996.581.51200513261.678583.9911.688.964677.681.54200614893.889545.1312.3111.205348.741.56200716907.7911243.4913.5217.795664.311.50资料来源:由各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出改革开放后,东西部经济的非均衡发展逐步改变了这种格局:2007年东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西部5664.31元,二者的绝对差距扩大了455倍。2000-2007年间,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8倍,而东部则增长了2倍。从东、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对比率看,二者从2000年的1.46扩大到2007年的1.50,其中差距的峰值为2006年的1.56。从逐年环比增长率分析,东部地区除2002年和2007年的环比增长率略低于西部地区外,其余各年的环比增长率都远远高于西部。即使是1999年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年环比增长率依然落后于东部地区。直到2007年情况才有所改变,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6年增长了17.79%,,而东部间比仅增长了13.52%,二者的差距有逐步缩小的趋势。1978—2007年,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增速为12.7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85个百分点,比东部低1.46个百分点,也低于中部和东北的平均增速。其次便是居民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比例过高。从全球范围看,医疗消费具有无限趋高性。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新技术、新设备、新药品的不断出现,医疗费用上涨是不可避免的。但问题在于,我国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比例过高。据卫生部统计,近8年来医院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3%和11%,大大高于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2004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5.5%,而居民个人负担的比重由1980年的21%增加到54%。换一句话说,中国的卫生总费用主要由居民个医药费人负担。解决医疗产业差异化的措施研究加大对医疗产业的投入应当加大投资总量,改变投资方式,完善投资体制,加强政府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投资力度,缩小资源配置差距。何宁和马蔚姝主张切实以农村为重点加大卫生资源投入,加大对农村卫生资源的投入,加强护理队伍建设。需要调整卫生投入重点,切实贯彻我国长期以来倡导的“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在我国长期实行预防保健工作第一的原则,通过减少医疗机构的财政支出,将一部分公共资产直接投入生产例如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加强,加大对公共卫生项目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是用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医疗卫生保险制度建设健全等,并且不断扩大医疗保险受益面,开展开通更为被居民接受的广泛的社会救助渠道。(二)提高低阶层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想要改变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均等状态,不但要缩小收入差距,还要提高少数居民的受教育水平。要提高低收入和低文化程度的群体居民收入和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率。虽然有许多地方的收支平衡有点失衡,但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和地区每年都有很多财政赤字。因此,要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加大对财政困难省市的支持力度,促进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投资,以有效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三)改革财政税收政策将西部大开发政策和国家主体功能区政策叠加,为促进西部大开发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制高点和增长极,辐射和促进其他地区的发展和建设。建议在国家支持下,西部地区重点开发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和北部湾等等地区,通过打通重点开发区与其他功能区的快速连接通道,发展其西部主要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对西部其它功能区中的“问题地区”,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采取一些更为特殊的帮扶政策和生态或扶贫移民政策。增加对农村公共卫生资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