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钢热轧宽钢带(征求意见稿)》_第1页
《弹簧钢热轧宽钢带(征求意见稿)》_第2页
《弹簧钢热轧宽钢带(征求意见稿)》_第3页
《弹簧钢热轧宽钢带(征求意见稿)》_第4页
《弹簧钢热轧宽钢带(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SSEAXXXX-XXXX弹簧钢热轧宽钢带本文件规定了弹簧钢热轧宽钢带的分类与代号、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本文件适用于厚度不大于15.0mm,宽度不小于600mm的弹簧钢热轧宽钢带(以下简称钢带)。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成为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2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223.5钢铁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GB/T223.12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碳酸钠分离-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测量铬量GB/T223.1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钽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含量GB/T223.19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新亚铜灵-三氯甲烷萃取光度法测定铜量GB/T223.23钢铁及合金镍含量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GB/T223.59钢铁及合金磷含量的测定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钼蓝分光光度法GB/T223.64钢铁及合金锰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223.85钢铁及合金硫含量的测定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GB/T223.86钢铁及合金总碳含量的测定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GB/T224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231.1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232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47钢板和钢带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2975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4336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GB/T6394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10561-2023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13298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13299钢的游离渗碳体、珠光体和魏氏组织的评定方法GB/T17505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GB/T20066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GB/T20123钢铁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GB/T20125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GB/T34474.1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第1部分:标准评级图法3术语和定义2T/SSEAXXXX-XXXX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分类与代号4.1按边缘状态分a)切边钢带,代号为EC;b)不切边钢带,代号为EM。4.2按厚度精度分a)普通厚度精度,代号为PT.A;b)较高厚度精度,代号为PT.B。4.3按表面处理方式分a)轧制表面,代号为SR;b)酸洗表面,代号为SA。5订货内容5.1按本文件订货的合同或订单应包括下列内容:a)产品名称;b)本文件编号;c)牌号;d)尺寸、外形及厚度精度(PT.A或PT.B);e)重量;f)边缘状态(EC或EM);g)交货状态;h)表面处理方式;i)特殊要求。5.2若订货合同未注明时,则按以下规定执行:a)未注明表面处理方式时,以轧制表面交货;b)对于轧制表面交货的,未注明厚度精度、边缘状态时,按普通厚度精度、不切边状态交货;c)对于酸洗表面交货的,未注明厚度精度、边缘状态时,按较高厚度精度、不切边状态交货。6尺寸、外形、重量6.1厚度允许偏差6.1.1钢带的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钢带的厚度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3T/SSEAXXXX-XXXX~~~>1200~~>1500~>1800~~~>1200~~>1500~>1800±0.17±0.19---->1.50~2.00±0.19±0.21-±0.15->2.00~2.50±0.20±0.23±0.28±0.15±0.19>2.50~3.00±0.22±0.24±0.29±0.17±0.21>3.00~4.00±0.24±0.26±0.30±0.19±0.23>4.00~5.00±0.26±0.29±0.32±0.21±0.24>5.00~6.00±0.29±0.31±0.34±0.23±0.25>6.00~8.00±0.32±0.33±0.39±0.25±0.28>8.00~10.00±0.35±0.36±0.44±0.29±0.30>10.00~12.50±0.39±0.40±0.47±0.31±0.33>12.50~15.00±0.41±0.42±0.51±0.33±0.366.1.2经供需双方协商,可在表1规定的公差范围内适当调整钢带的正负偏差。6.1.3经供需双方协商,可供应表1规定尺寸规格以外的钢带。6.2宽度允许偏差6.2.1钢带的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钢带的宽度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200+30>1200~1500+200+50>1500+250+606.2.2经供需双方协商,钢带的宽度偏差可在公差范围内进行适当调整。6.3外形6.3.1钢带卷一侧塔形高度应不超过表3的规定。表3塔形高度单位为毫米>10006.3.2钢带的镰刀弯每米应不大于4mm,切边钢带的镰刀弯每米不大于3mm。4T/SSEAXXXX-XXXX6.4钢带两端不考核范围对不切头尾的不切边钢带检查厚度、宽度时,两端不考核的总长度L(单位为m)为90/公称厚度(单位为mm),且应不大于20m。6.5重量钢带按实际重量交货。7技术要求7.1牌号和化学成分7.1.1钢的牌号和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牌号和化学成分(熔炼分析)CPSNi0.62~0.17~0.50~ 0.67~0.17~0.50~—0.72~0.17~0.50~—0.77~0.17~0.50~ 0.82~0.17~0.50~—0.62~0.17~0.90~—0.67~0.17~0.90~—0.56~1.50~0.70~—0.51~1.20~0.50~0.50~—0.56~1.40~0.40~0.70~—0.52~0.17~0.65~0.65~—0.56~0.17~0.70~0.70~—0.51~1.20~0.50~0.50~V:0.10~0.46~0.17~0.50~0.80~V:0.10~5T/SSEAXXXX-XXXX0.47~0.17~0.70~0.90~V:0.10~0.56~0.17~0.70~0.70~Mo:0.25~7.1.2钢带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222的规定。7.2冶炼方法钢由转炉或电炉冶炼,并经炉外精炼处理。需方有特殊要求时,需在合同中注明。7.3交货状态7.3.1钢带一般以成卷、热轧状态交货,表面处理方式为轧制表面或酸洗表面,边缘状态为切边或不切边。根据需方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可供应其他特殊交货状态的钢带,具体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7.3.2酸洗表面交货时钢带通常涂油交货,所涂油膜应能用碱水溶液或通常溶液去除。在通常的包装、运输、装卸和储存条件下,供方应保证自制造完成之日起3个月内,钢带表面不出现影响使用的锈点、锈斑。如需方要求不涂油供货,应在合同中注明。注:对于需方要求的不涂油产品,可能产生锈蚀,也可能在运输、装卸、存储和使用7.4拉伸性能经供需双方协商,可对钢带的拉伸性能进行检测,具体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7.5硬度检验经供需双方协商,可对钢带的硬度进行检测,具体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7.6非金属夹杂物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可按GB/T10561-2023中A法检验非金属夹杂物,其合格级别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非金属夹杂物ABCD7.7脱碳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可检测钢带表面脱碳层深度。采用金相法检验总脱碳层(完全脱碳+部分脱碳层)深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脱碳层单位为毫米6T/SSEAXXXX-XXXX>3.07.8表面质量7.8.1钢带表面不应有裂纹、气泡、折叠、夹杂、结疤等对使用有害的缺陷,钢带不应有目视可见的分层。7.8.2钢带表面允许有不妨碍检查表面缺陷的薄层氧化铁皮或铁锈及凹凸度不大于钢带厚度公差之半的麻点、凹面、划痕及其他局部缺陷,且应保证钢板和钢带允许最小厚度。7.8.3钢带表面局部缺陷允许清理,清理处应平滑无棱角,且应保证钢带允许的最小厚度和宽度。7.8.4在钢带连续生产过程中,局部的表面缺陷不易发现并去除,因此允许带有缺陷,但带缺陷部分不应超过每卷钢带总长度的6%。7.8.5酸洗表面交货的钢带表面质量级别及特征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表面质量级别及特征表面允许有深度(或高度)不超过钢带厚度公差之半的麻点、凹坑、划痕表面允许有不影响成型性的缺陷,如轻微压痕、轻微划伤、轻微麻点、7.9特殊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可检测弯曲试验、显微组织、带状组织及晶粒度级别等。8试验方法8.1钢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按GB/T4336、GB/T20123、GB/T20125或通用方法的规定进行,但仲裁时应按GB/T223.5、GB/T223.12、GB/T223.14、GB/T223.19、GB/T223.23、GB/T223.59、GB/T223.64、GB/T223.85、GB/T223.86、GB/T20125的规定进行。8.2钢带的检验项目、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8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及试验方法1234567T/SSEAXXXX-XXXX789 8.3测量钢带厚度时,测量点距钢带侧边距离为:切边钢带不小于25mm,不切边钢带不小于40mm。8.4测量钢带的镰刀弯时,将直尺靠紧钢带的凹侧边,测量从直尺到凹侧边的最大距离。8.5钢带的尺寸、外形及表面质量检查部位距钢带两端应以保证测量的精确性为准,仲裁试验时,测量部位应在两端不考核长度之外。9检验规则9.1检查和验收钢带的检查和验收由供方质量检验部门进行。9.2组批规则钢带应成批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及同一交货状态的钢带组成。9.3取样数量每批钢带的取样数量应符合表8的规定。9.4复验和判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