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本卷共6页,两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发射升空。航天员刘洋在问天实验舱俯视地球可以看到陆地和海洋,结合图推测海陆面积比约为()A.3:7 B.4:6 C.7:3 D.6:4【答案】C【解析】【详解】读图可知,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海陆面积比约为7:3。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学会阅读地图是学习地理最基本的技能。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2.魏晋时期的裴秀编制了《地形方丈图》,图中“一寸折百里”是指地图要素中的()A图例 B.注记 C.方向 D.比例尺3.我们推测《地形方丈图》中表示时令河、湖时可能使用的图例是()A. B. C. D.【答案】2.D3.C【解析】【2题详解】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一寸折百里”意思是图上一寸代表实际距离100里,应是指地图要素中的比例尺,故选D。【3题详解】一般而言,图A表示城市,图B表示铁路,图C表示时令河、湖,图D表示沙漠。故选C。【点睛】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为了更好地认识地球,某校同学用乒乓球和铁丝制作了简易地球仪,如图模拟示意地球运动轨道,通过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运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同学们制作的地球仪与学校地球仪教具的差异表现在()A.是正球体 B.地轴倾斜 C.有经纬网 D.无海陆分布5.手持地球仪围绕光源演示地球运动,应该()①尽量让球心始终与光源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②以光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③始终保持地轴的北端指向光源④同时保持地球仪自西向东自转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同学手持地球仪从M位置开始围绕光源旋转一周,综合考虑演示工具的不足,得出光线直射范围是()A.23.5°N~23.5°S之间 B.66.5°N~23.5°N之间C.66.5°N~66.5°S之间 D.66.5°S~23.5°S之间【答案】4.D5.B6.A【解析】【4题详解】从图中可知,同学们制作的地球仪与学校地球仪教具的差异表现在无海陆分布,ABC选项无差异,D符合题意。故选D。【5题详解】手持地球仪围绕光源演示地球运动,应该尽量让球心始终与光源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以光源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始终保持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同时保持地球仪自西向东自转,故B①④符合题意。故选B。【6题详解】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故某同学手持地球仪从M位置开始围绕光源旋转一周,光线直射范围应该是23.5°N~23.5°S之间热带,A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地球绕太阳转的叫做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和五带划分及昼夜长短的变化。7.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A.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抬升起来的 B.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C.海洋中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上来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答案】A【解析】【详解】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证明曾经这里是海洋,由于地壳变动抬升成为高山,A正确;无法判断今后将变为海洋,B错;古今海螺、海蚌都生活在海洋中,CD错。故选A。我国的华北平原、山东丘陵地质史上曾经是浅海、岛屿,由于黄河等河流携带大量泥沙逐步堆积,使陆地不断扩大,海岸线不断向外推移,经过长期的变化,原来的海湾最终形成了华北平原。完成下面小题。8.能正确反映我国华北平原形成过程的排序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②④③①9.下列是同学们对此变化过程的讨论和思考,其中观点正确的是()A.所有海湾最终都会变成陆地 B.地壳变动是此变化的主要原因C.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变化中 D.此变化与人类的活动紧密相关【答案】8.D9.C【解析】【8题详解】黄河、海河等河流携带着大量的泥沙,流至下游地区。由于地形趋缓,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形成了华北平原。所以华北平原形成过程中,海湾面积不断缩小,华北平原的面积是在不断扩大的。读图和材料可知,②④③①符合华北平原的形成过程。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9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是在不断变化的,说明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变化中,C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地壳的运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活动等原因,而此图中海陆变迁的原因是黄河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形成了华北平原,所以与地壳运动、人类活动关系不大,BD错误;并不是所有的海湾最终都会变成陆地,在一些海浪侵蚀强或者地壳不断下陷的海湾,海湾面积则会扩大,A错误。故选C。【点睛】海陆变迁可以分为:生物与非生物引起的、地震引起的、火山引起的、温度变化引起的、水风搬运引起的、岩层变化引起的、引力作用引起的等等。依据海进海退方向可以分为纬向的和经向的海陆变迁。2020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红树林生长在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图示意世界红树林海岸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据图判断()A.年平均气温自北向南逐渐增加 B.同纬度地区海洋比陆地气温高C.南极大陆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 D.南纬30°~60°之间海洋面积最小11.红树林分布特点()A.分布区域北界到达了北纬60°N以北 B.集中分布于等温线密集海岸地区C.多分布在年均温20℃以上的海岸地区 D.广泛分布于大陆东岸的海岸地区12.红树林被称为“消浪先锋”,其作用是()A.保护海岸 B.吸烟滞尘 C.淡化海水 D.涵养水源【答案】10.C11.C12.A【解析】【10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年平均气温自北向南先逐渐增加,越过赤道后,再逐渐降低,A错误;同纬度地区,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B错误;读图可知,南极大陆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C正确;南纬30°~60°之间海洋面积占绝大部分,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11题详解】读图可知,红树林分布区域北界在北纬30°左右,A错误;红树林集中分布在等温线稀疏的海岸地区,B错误;红树林多分布在年均温20℃以上的海岸地区,C正确;红树林在大陆东岸海岸和大陆西岸海岸均有分布,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12题详解】读材料可知,红树林生长在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对海浪有消减作用,避免了海浪对海岸的直接冲击,被称为“消浪先锋”,它具有保护海岸的作用,A正确;吸烟滞尘、淡化海水、涵养水源不是红树林被称为“消浪先锋”的作用,排除BCD,故选A。【点睛】红树林是地球上唯一热带海岸淹没的常绿热带雨林。它是一个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大多数植物是红树科植物,通常被称为红树林。13.苏试诗;“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该诗句描述的是()A.气候 B.天气 C.气温 D.季节【答案】B【解析】【详解】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着的;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从题中“黑云、白雨、风吹云散、”等信息可知,此处描写的是此地短时间内天气的特点。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回南天”是一种天气现象,人们会感觉到空气特别潮湿。图为某城市“回南天”天气过程气温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能准确表示每次“回南天”形成前后气温变化过程的是()①持续几天气温较低②气温大幅升高③持续高温④气温下降⑤狂风暴雨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②—①—⑤ D.③—④—⑤15.“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经常伴随的天气现象最有可能是()A. B. C. D.16.“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A.能见度低,影响交通出行 B.多暴雨,造成城市内涝C.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 D.气温回升,适宜山区踏青【答案】14.B15.B16.A【解析】【14题详解】读图可知,“回南天”形成前气温大幅升高,且持续高温,回南天结束后气温下降,并未出现狂风暴雨天气,排除⑤,故选B。【15题详解】由图可知,A表示下雪,B表示雾,C表示霜冻,D表示沙尘暴,由材料“人们会感觉到空气特别潮湿”可知,“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的天气现象最可能是大雾或者小雨,故选B。【16题详解】“回南天”现象发生时当地会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能见度较低,影响交通出行,故A正确,故BCD错误,故选A。【点睛】回南天(简称回南),是对中国南方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通常指每年春天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猛烈回升的现象。当“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中国南方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每当每年3月至4月时,从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在南方形成准静止锋,使南方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期间有小雨或大雾,回南天现象由此产生。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就开始在物体表面凝结、起水珠。2022年11月20日卡塔尔世界杯在多哈海湾球场开幕。来自英国的汤姆、卡塔尔的穆罕默德和中国的李柯三位球迷,在这场足球盛宴中相遇成了好朋友,他们分别使用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宗教。完成下面小题。17.图中建筑所属的宗教是()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18.汤姆、穆罕默德和李柯在一起交流时最有可能使用的语言是()A.英语 B.汉语 C.阿拉伯语 D.西班牙语19.汤姆所在国家的主要人种是()A.黄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混血种【答案】17.C18.A19.C【解析】【17题详解】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所示的宗教建筑是星月映照的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故C正确,排除ABD,故选C。【18题详解】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所以英国的汤姆、沙特阿拉伯的穆罕默德和中国的李柯三人交谈,最有可能使用的语言是英语。故选A。【19题详解】汤姆所在的国家是英国,英国位于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西亚、北非等地区,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等地区,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等地区,混血种人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C对,ABD错。故选C。【点睛】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西亚和北非地区多为阿拉伯国家,被称为“阿拉伯的世界”,多讲阿拉伯语。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预计,到今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达到80亿。完成下面小题。20.某国2020年人口出生率为1%,人口死亡率为0.7%,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1% B.0.3% C.1.7% D.0.7%21.图示意不同纬度人口分布,判断世界人口利密区主要是()A.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D.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答案】20.B21.B【解析】【20题详解】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由题目可知,某国2020年人口出生率为1%,人口死亡率为0.7%,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7%=0.3%,故选B。【21题详解】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从图中来看,北半球中低纬度,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的东部等,结合选项。故选B。【点睛】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下图为《姑苏繁华图》(局部),此图描绘了当时苏州商人云集、货物琳琅满目的市井风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图中景观描绘的是()A.渔村聚落 B.牧村聚落 C.城市聚落 D.农村聚落23.由图中景观可推测当时该地()A.全年少雨 B.商业落后 C.人口稀疏 D.水运发达【答案】22.C23.D【解析】【分析】【22题详解】聚落是人们长期居住和进行生产的场所,根据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图中景观描绘的城市聚落,商人云集、货物琳琅满目。C正确,ABD错误,故选C。【23题详解】据图可知:苏州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A错误。该地区商人云集、货物琳琅满目,商业发达,B错误。该地商业比较发达,人口稠密,C错误。该地多依靠河流进行运输,水流平稳、航运发达,D正确。故选D。【点睛】乡村聚落:人口密度小;人们主要从事种植、放牧、养殖、林业及家庭副业生产;经济比较落后;房屋比较低矮、建筑物密度小;交通线路少,路面等级低。城市聚落:人口密度大;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生产;经济比较发达;房屋比较高大,高层建筑物密度大;交通线路多成网状,路面等级高。图示意两类不同国家对外贸易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是()A.领土面积的大小 B.开发历史的早晚 C.人口数量的多少 D.发展水平的高低25.图表示世界上的两类国家,其中()A.甲乙都为发展中国家 B.甲乙都为发达国家C.甲为发达国家,乙为发展中国家 D.甲为发展中国家,乙为发达国家【答案】24.D25.C【解析】【24题详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可把世界各国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故选D。【25题详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甲国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是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乙国以出口矿物燃料为主,是发展中国家,国家数量多。排除ABD,故选C。【点睛】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们的领土面积、人口多少、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尽相同。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材料: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航行。(1)麦哲伦环球航行起点位于A____洲,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B是____洲。(2)如果麦哲伦生活在当代可能会带领船队沿甲航线横跨C____洋再经过D____运河进入E____洋,最后也可以回到出发地。(3)请你选择以上两条航线中的一条,推测沿该航线旅行可以看到右图中何种景观,并说明推测依据。____。【答案】(1)①.欧

②.大洋(2)①.大西②.巴拿马③.太平(3)甲线路经过地中海,地中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可以看到夏季阳光沙滩日光浴景观;麦哲伦环球航行,在麦哲伦海峡附近,由于麦哲伦海峡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能看到海上的浮冰景观。

【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麦哲伦航行线路图及两处景观图为材料,共设置三道小题,涉及麦哲伦航行所经过的大洲,大洋,运河等线路,沿途经过的景观等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麦哲伦环球航行起点位于A为欧洲西班牙,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B是大洋洲。【小问2详解】读图分析可知,如果麦哲伦生活在当代可能会带领船队沿甲航线横跨C大西洋再经过D巴拿马运河进入E太平洋,最后也可以回到出发地。【小问3详解】甲线路经过地中海,地中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可以看到夏季阳光沙滩日光浴景观;麦哲伦环球航行,在麦哲伦海峡附近,由于麦哲伦海峡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能看到海上的浮冰景观。27.北京时间2020年5月27日11时,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最高峰,对于“万山之宗、大地之母”的身高重新定义,图示意全球六大板块,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A板块的名称是____板块,B板块的名称是____板块。(2)英国与日本相比,地震比较频发的国家是____,主要原因是该国位于____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比较____。我国2020年喜马拉雅山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于5月27日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测量出珠峰又“长高”了。(3)请从下面的备选答案中,选择相关内容的数码填入答题卡图中,完成珠峰又“长高”因果关系知识结构图。备选答案:①亚欧板块②非洲板块③碰撞挤压④珠穆朗玛峰“长高”⑤相向运动⑥多火山、地震a____b____c____d____【答案】(1)①.南极洲②.美洲(2)①.日本②.环太平洋③.活跃(3)①.①

②.⑤③.③④.④

【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全球六大板块图为材料,共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六大板块分布、板块运动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A板块是南极洲板块,B板块是美洲板块。【小问2详解】英国与日本相比,地震比较频发的国家是日本,主要是因为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比较活跃。【小问3详解】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相向运动,挤压碰撞,导致珠穆朗玛峰“长高”。28.“关注气候变化,共建美丽世界”,左图示意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空间分布,中间图为部分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右图为北极地区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北京的气候特征是冬季____,夏季____。(2)从伯明翰向东到莫斯科,年降水量变____(多/少),气温年较差变____(大/小),造成两地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3)罗马与伯明翰两个城市相比降水量差异最大的季节是____。(4)北极地区终年严寒,主要原因是____。右图为该区近10年的景观变化,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气候原因是____。【答案】(1)①.寒冷干燥②.高温多雨(2)①.少②.大③.海陆位置(3)夏季(4)①.纬度高②.(全球)气候变暖【解析】【分析】本题以部分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和北极地区景观图为背景材料,涉及气候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影响气温与降水的主要因素、极地气候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理解及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北京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冬季降水少,因而冬季寒冷干燥;北京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因此,夏季高温多雨。【小问2详解】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读图可知:从伯明翰向东到莫斯科,年降水量变少,气温年较差变大。伯明翰与莫斯科大致位于同一纬度,但伯明翰临近海洋而莫斯科居大陆内部,故造成两地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小问3详解】读图可知,7、8月份罗马与伯明翰降水差异大。7、8月份北半球处于夏季,故两个城市相比降水量差异最大的季节是夏季。【小问4详解】北极地区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少,气温低,终年严寒。图中所示北极地区的冰层覆盖面积越来越少,北极熊逐渐消瘦,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29.左图示意地球自转运动,右图示意泉州某中学地理实践组在阳光下测绘的竹竿影子。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地球不停地自转着,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呈____时针方向。(2)甲乙丙三地位于日出的是____地,另外两地白昼较长的是____地。左图示意同一天全球白昼长短的变化规律是____。材料:泉州某中学初一学生学习了地球运动的知识后,开展了测量日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3)实践组在上午日出后和正午分别测一次竹竿在阳光下影子状况,并制成AB两图,示意日出后的是____图,两图影子长短不等是和地球的____运动有关。(4)如果AB两图反映的是冬、夏至日正午阳光下竹竿影子图,其中表示冬至的是____图,两图影子均朝向____。【答案】(1)逆(2)①.乙②.丙

③.自北向南白昼越来越短(3)①.A②.自转(4)①.A②.北

【解析】【分析】本题以地球自转图和竹杆影子图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地球的自转方向,影子长短变化及与地球运动的关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解】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从北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甲、乙、丙三地中即将进入白天的是乙地,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南半球昼短夜长,另外甲、丙两地中地处北半球的丙地的白昼更长;左图中同一天全球白昼长短变化规律是自北向南白昼越来越短。【小问3详解】一天中,日出后太阳高度角小、物体的影子长,与A图相符;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物体的影子短,与B图相符,两图影子长短不等是和地球的自转运动有关。【小问4详解】图2中,如果AB两图反映的是冬、夏至日正午阳光下竹竿影子图,冬至日时北半球太阳高度较小,地面物体影子长,故图A测绘的时间应该是冬至日前后,图B测绘的是时间应该是夏至日前后,泉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两图的影子均朝向北。【点睛】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30.每年冬季,欧洲某地会形成一段“雪墙”公路,公路两侧“雪墙”高度最高可达20米,身处其中,有抬头仅见一线蓝天的震撼之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量得图上观光线路长度约为4.5厘米,则实地距离约为____千米。如果你站在甲地____(可以、不可以)看到丁地的车和人。(2)“雪墙公路”景观最可能位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的____地,判断依据是:该地等高线____,坡度____,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形成的。(3)如果要在山顶附近修建一个供游人休憩的广场,应选在甲、乙、丙、丁四地中____地。(4)每年夏季积雪融化后,图中可能形成河流的是____(AB)处,理由是____。【答案】(1)①.90②.不可以(2)①.甲②.密集③.大(3)丙(4)①.A②.等高线凸向高处,说明此处海拔低

【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雪墙公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比例尺、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和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小问1详解】由比例尺=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若量得图上观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