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易错真题汇编 中考物理_第1页
机械运动易错真题汇编 中考物理_第2页
机械运动易错真题汇编 中考物理_第3页
机械运动易错真题汇编 中考物理_第4页
机械运动易错真题汇编 中考物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机械运动(易错真题汇编)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2•青岛)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商鞅规定:单脚迈出一次为“跬”,双脚相继迈出为“步”。按此规定,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行走时,1“步”的距离最接近()A.1mm B.1cm C.1m D.1km2.(2023•武汉)在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某学校组织师生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影片中有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中“青山……走”所选的参照物是()A.竹排 B.江岸 C.房屋 D.青山3.(2023•福建)如表是某衬衫吊牌的部分信息,号型“170/92A”表示适穿人群的特征参数及体型。“A”表示适用于一般体型,“170”表示身高170cm,“92”表示()产品名称:衬衫规格:XL颜色:蓝色号型:170/92A……A.胸围92cm B.肩膀宽92cm C.上臂周长92cm D.脖子周长92cm4.(2022•梧州)唐朝诗人孟郊在《登科后》中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若马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孟郊 B.身后的房屋 C.路面 D.路边的花5.(2023•益阳)传说中有一种鸟叫衔枝鸟,它能靠一小截树枝成功地飞越太平洋。它飞行时,把树枝衔嘴里;累了时,就把树枝放在水里,站在上面休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行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是运动的 B.飞行时,以海岸为参照物,树枝是静止的 C.鸟站在树枝上休息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是静止的 D.鸟站在树枝上一起随海水流动,以海岸为参照物,鸟是静止的6.(2022•长沙)诗词中常蕴含着物理知识,根据下列哪句诗能估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A.天台四万八千丈 B.坐地日行八万里 C.春风十里扬州路 D.桃花潭水深千尺7.(2023•无锡)如图所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距离天和核心舱19m,正以相对核心舱0.2m/s的速度向核心舱匀速直线运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9.5s后天舟六号到达天和核心舱 B.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六号是静止的 C.以天舟六号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D.以天舟六号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8.(2023•大庆)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地同时出发,并排同向行驶,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在两辆汽车运动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乙车做减速运动 B.0~t1时间内甲车做减速运动 C.0~t1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D.0~t1时间内甲车始终在乙车前方9.(2023•北京)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中所示的是火箭上升和此过程中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10.(2023•日照)姐姐和弟弟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某一天吃过早餐后,姐弟俩约定从小区门口出发去学校大门口会合。作出他们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中的两条实线所示,弟弟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弟弟比姐姐早5min离开家 B.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相同 C.弟弟和姐姐行走时的速度相等,均为100m/min D.姐姐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11.(2022•成都)无风的天气,小虹和同学一起用机械停表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下落的平均速度,他们让乒乓球从三楼由静止竖直落到地面。对于实验有关的操作和分析,正确的是()A.该实验很简单,不必注意操作的安全 B.选择量程为1米的刻度尺来测量路程 C.使用停表前,要先观察停表是否调零 D.所测速度表示乒乓球每一时刻的快慢12.(2023•上海)甲车从P出发、乙车从Q点出发,甲、乙相向而行,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乙比甲早出发1s,甲到Q点时,乙距离P点1m,求此时乙到Q的距离可能为()A.2m B.4m C.6m D.9m二、填空题(共6小题)13.(2023•达州)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如图是某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长度的情景,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cm。14.(2023•益阳)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另一种方法是。若甲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是60m,乙物体在7s内通过的路程为80m,运动较快的是物体。15.(2023•安徽)2023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后,以地面为参照物,该卫星是静止的,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选填“相对”或“绝对”)的。16.(2023•大连)大连地铁5号线是中国东北地区首条跨海地铁线路,线路全长约为24km。某地铁列车运行全程用时约为0.6h,则该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km/h;以行驶的列车为参照物,站台上的指示牌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17.(2022•菏泽)甲、乙两位同学分别骑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自西向东行驶,他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甲同学骑行的速度为m/s;以甲为参照物,乙运动的方向为。18.(2022•广安)某校去华蓥山进行红色研学旅行,在乘车途中,小兰同学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她是以

(选填“地面”或“车”)为参照物。当车辆行驶至某一路口时,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则车辆到达华蓥山游客中心至少还需要min。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19.(2023•宜宾)频闪拍摄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方式之一。某科创小组用频闪拍摄的方法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他们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拍摄了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频闪照片。请根据照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刻度尺是测量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2)小车从A点到C点的路程sAC=cm,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tAC=s,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cm/s;(3)根据照片信息可判断小车做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4)小组同学经过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小车在C点的动能D点的动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2023•新疆)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闪光一次,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图甲是完全相同的A、B两球从空中同一高度先后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已知频闪仪每隔0.1s闪光一次,照片上1cm代表空中实际距离10cm。s1/mms2/mms3/mms4/mmA球(sA)4.914.724.534.3B球(sB)1.29.819.629.4sA﹣sB3.74.94.94.9(1)由图甲可知:先由静止开始下落的是(填“A”或“B”)球。(2)用刻度尺分别测得照片上A、B两球相邻位置之间的各段距离,A、B两球相对应的s1、s2、s3、s4的测量结果如图表所示。测量照片上B球相邻位置之间的距离s5时,刻度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s5=mm。设A球在空中下落时,通过s2、s3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2、v3,则v2:v3=。(3)A、B两球均运动的过程中,若以B球为参照物,A球在竖直方向上做(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先开始下落的小球的速度为m/s时,后开始下落的小球刚好开始下落。四、计算题(共2小题)21.(2023•济南)如图所示,济南至石家庄铁路客运专线济南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全长约14km,其中主桥长1792m。上层为设计时速100km/h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下层为四线铁路。汽车以设计时速通过该特大桥主桥,大约需要多少秒?22.(2022•常州)2021年12月22日,常州发生4.2级地震,震源处同时产生并向各个方向发出P波和S波,P波的传播速度是7×103m/s,S波的传播速度是3.5×103m/s,常州市地震局于当日21h46min07s探测到P波,于当日21h46min09s探测到S波,问:(1)地震局距离震源有多远?(2)震源发生地震的时刻?第一章机械运动(易错真题汇编)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2•青岛)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商鞅规定:单脚迈出一次为“跬”,双脚相继迈出为“步”。按此规定,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行走时,1“步”的距离最接近()A.1mm B.1cm C.1m D.1km解:由题知,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则1步=2跬,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行走时,单脚迈出一次的距离大约0.5m,所以1“步”的距离最接近1m。答案:C。2.(2023•武汉)在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某学校组织师生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影片中有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中“青山……走”所选的参照物是()A.竹排 B.江岸 C.房屋 D.青山解:研究物体运动状态时,不能以被研究的物体自身作为参照物,歌词“巍巍青山两岸走”中是青山在“走”,所以应选有相对位置变化的青山之外的竹排为参照物,故A正确,BCD错误。答案:A。3.(2023•福建)如表是某衬衫吊牌的部分信息,号型“170/92A”表示适穿人群的特征参数及体型。“A”表示适用于一般体型,“170”表示身高170cm,“92”表示()产品名称:衬衫规格:XL颜色:蓝色号型:170/92A……A.胸围92cm B.肩膀宽92cm C.上臂周长92cm D.脖子周长92cm解:分析题意可知,“170”表示身高170cm,“92”表示人体的某项参数为92cm;根据生活常识,肩膀宽、上臂周长、脖子周长均小于92cm,而人体的胸围在92cm左右,所以“92”表示胸围为92cm,故A正确,BCD错误。答案:A。4.(2022•梧州)唐朝诗人孟郊在《登科后》中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若马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孟郊 B.身后的房屋 C.路面 D.路边的花解:A、若以孟郊为参照物,马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马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BCD、若以身后的房屋、路面、路边的花为参照物,马的位置发生改变,所以马是运动的,故BCD不符合题意。答案:A。5.(2023•益阳)传说中有一种鸟叫衔枝鸟,它能靠一小截树枝成功地飞越太平洋。它飞行时,把树枝衔嘴里;累了时,就把树枝放在水里,站在上面休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行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是运动的 B.飞行时,以海岸为参照物,树枝是静止的 C.鸟站在树枝上休息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是静止的 D.鸟站在树枝上一起随海水流动,以海岸为参照物,鸟是静止的解:A、飞行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与树枝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鸟是静止的,故A错误;B、飞行时,以海岸为参照物,树枝相对于海岸位置发生了改变,树枝是运动的,故B错误;C、鸟站在树枝上休息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与树枝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鸟是静止的,故C正确;D、鸟站在树枝上一起随海水流动,以海岸为参照物,鸟与海岸的位置发生改变,鸟是运动的,故D错误。答案:C。6.(2022•长沙)诗词中常蕴含着物理知识,根据下列哪句诗能估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A.天台四万八千丈 B.坐地日行八万里 C.春风十里扬州路 D.桃花潭水深千尺解:物体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为速度,故“坐地日行八万里”表示每日运动八万里,能估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故B正确。答案:B。7.(2023•无锡)如图所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距离天和核心舱19m,正以相对核心舱0.2m/s的速度向核心舱匀速直线运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9.5s后天舟六号到达天和核心舱 B.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六号是静止的 C.以天舟六号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D.以天舟六号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解:A、天舟六号到达天和核心舱所用的时间:t95s,故A错误;B、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六号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B错误;CD、以天舟六号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C错误,D正确。答案:D。8.(2023•大庆)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地同时出发,并排同向行驶,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在两辆汽车运动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乙车做减速运动 B.0~t1时间内甲车做减速运动 C.0~t1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D.0~t1时间内甲车始终在乙车前方解:AB、根据s﹣t图像知,乙车的运动图像是曲线,且曲线越来越平缓,说明乙车做减速运动,甲车的运动图像是直线,说明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错误;CD、根据纵坐标表示路程,知0~t1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所用时间也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故CD错误。答案:A。9.(2023•北京)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中所示的是火箭上升和此过程中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发射塔是静止的,故A错误;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火箭是运动的,故B错误;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火箭是静止的,故C正确;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发射塔是运动的,故D错误;答案:C。10.(2023•日照)姐姐和弟弟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某一天吃过早餐后,姐弟俩约定从小区门口出发去学校大门口会合。作出他们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中的两条实线所示,弟弟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弟弟比姐姐早5min离开家 B.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相同 C.弟弟和姐姐行走时的速度相等,均为100m/min D.姐姐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解:A、由图像可知,姐姐比弟弟早出发5min,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姐姐的平均速度为:v150m/min,弟弟所用时间为:t2=15min﹣5min=10min,则弟弟的平均速度为:v2100m/min,则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不相同,故B错误;CD、姐姐在0﹣5min和15﹣20min行走,5﹣15min内没有行走,姐姐在0﹣5min和15﹣20min内通过的路程均为500m,则姐姐行走时的速度为:v1'100m/min,而弟弟的速度为100m/min,故C正确、D错误。答案:C。11.(2022•成都)无风的天气,小虹和同学一起用机械停表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下落的平均速度,他们让乒乓球从三楼由静止竖直落到地面。对于实验有关的操作和分析,正确的是()A.该实验很简单,不必注意操作的安全 B.选择量程为1米的刻度尺来测量路程 C.使用停表前,要先观察停表是否调零 D.所测速度表示乒乓球每一时刻的快慢解:A、让乒乓球从三楼由静止竖直落到地面,位置比较高,要注意操作安全,故A错误;B、三楼的高度约为10米,若选择量程为1米的刻度尺来测量,需要在竖直方向上测量多次,操作十分不方便,实际无法完成,故B错误;C、使用停表前,要先观察停表是否调零,故C正确;D、所测速度表示乒乓球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答案:C。12.(2023•上海)甲车从P出发、乙车从Q点出发,甲、乙相向而行,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乙比甲早出发1s,甲到Q点时,乙距离P点1m,求此时乙到Q的距离可能为()A.2m B.4m C.6m D.9m解:由图(a)(b)可知甲的速度v5m/s,乙的速度v'2m/s,乙比甲早出发1s,则乙提前通过的路程为s0=v't0=2m/s×1s=2m,设PQ之间的距离为s,当甲到Q点时,乙距离P点1m,且乙尚未到达P点时,有:,解得:s=5m,甲到Q点时,乙到Q的距离为5m﹣1m=4m;当甲到Q点时,乙距离P点1m,且乙已经通过P点时,有:,解得:sm,甲到Q点时,乙到Q的距离为m+1mm;故B正确。答案:B。二、填空题(共6小题)13.(2023•达州)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如图是某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长度的情景,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3.50cm。解: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2.00cm的刻线,物体的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5.5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5.50cm﹣2.00cm=3.50cm。答案:1;3.50。14.(2023•益阳)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另一种方法是比较相同路程内所用的时间。若甲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是60m,乙物体在7s内通过的路程为80m,运动较快的是甲物体。解: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另一种方法是比较相同路程内所用的时间。甲的平均速度v甲12m/s;乙的平均速度v乙11.4m/s;比较可知,甲比乙的平均速度大,甲运动较快。答案:比较相同路程内所用的时间;甲。15.(2023•安徽)2023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后,以地面为参照物,该卫星是静止的,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选填“相对”或“绝对”)的。解:北斗导航卫星在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后,以地面为参照物,该卫星是静止的,相对太阳是运动的,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答案:相对。16.(2023•大连)大连地铁5号线是中国东北地区首条跨海地铁线路,线路全长约为24km。某地铁列车运行全程用时约为0.6h,则该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40km/h;以行驶的列车为参照物,站台上的指示牌是运动(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解:(1)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v40km/h;(2)当列车驶离站台时,当以列车为参照物,站台相对于列车来说位置发生变化,所以说站台上的指示牌是运动的。答案:40;运动。17.(2022•菏泽)甲、乙两位同学分别骑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自西向东行驶,他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甲同学骑行的速度为4m/s;以甲为参照物,乙运动的方向为向西。解:由图像可知,甲、乙做匀速直线运动,t甲=15s时,通过的路程s甲=60m,所以甲同学骑行的速度v甲4m/s;由图像可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小于甲通过的路程,所以乙骑行的的速度小于甲骑行的速度,因为甲、乙两位同学分别骑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自西向东行驶,v甲>v乙,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答案:4;向西。18.(2022•广安)某校去华蓥山进行红色研学旅行,在乘车途中,小兰同学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她是以车(选填“地面”或“车”)为参照物。当车辆行驶至某一路口时,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则车辆到达华蓥山游客中心至少还需要45min。解:(1)坐在行驶汽车上,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树是运动的,这是选择汽车为参照物;(2)如图表示:此处距华蓥山45km,汽车最大速度不能超过60km/h。由v知,此标志牌到华蓥山最快需要时间:t0.75h=45min。答案:车;45。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19.(2023•宜宾)频闪拍摄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方式之一。某科创小组用频闪拍摄的方法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他们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拍摄了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频闪照片。请根据照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2)小车从A点到C点的路程sAC=40.0cm,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tAC=1s,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40.0cm/s;(3)根据照片信息可判断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4)小组同学经过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小车在C点的动能小于D点的动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解:(1)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图示刻度尺10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cm;(2)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由图可知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tAC=1s;小车从A点到C点的路程sAC=40.0c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40.0cm/s;(3)由图知BC段的路程长,但时间相同,所以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因此小车做的是变速运动;(4)小车做加速运动,小车在C点的速度小于D点的速度,因此小车在C点的动能小于D点的动能。答案:(1)长度;1;(2)40.0;1;40.0;(3)变速;(4)小于。20.(2023•新疆)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闪光一次,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图甲是完全相同的A、B两球从空中同一高度先后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已知频闪仪每隔0.1s闪光一次,照片上1cm代表空中实际距离10cm。s1/mms2/mms3/mms4/mmA球(sA)4.914.724.534.3B球(sB)1.29.819.629.4sA﹣sB3.74.94.94.9(1)由图甲可知:先由静止开始下落的是A(填“A”或“B”)球。(2)用刻度尺分别测得照片上A、B两球相邻位置之间的各段距离,A、B两球相对应的s1、s2、s3、s4的测量结果如图表所示。测量照片上B球相邻位置之间的距离s5时,刻度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s5=39.0mm。设A球在空中下落时,通过s2、s3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2、v3,则v2:v3=3:5。(3)A、B两球均运动的过程中,若以B球为参照物,A球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先开始下落的小球的速度为0.49m/s时,后开始下落的小球刚好开始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