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花荡中学2016届九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苏教版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花荡中学2016届九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苏教版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花荡中学2016届九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苏教版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花荡中学2016届九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苏教版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花荡中学2016届九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苏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花荡中学2016届九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苏教版PAGEPAGE1九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说明:1.本试卷共6页,计26题(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6题、第10、12、20题,共9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无误地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同时务必在试卷的装订线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填好。3.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置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在试卷或答题卡规定区域外答题无效。一、积累运用(3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濒(bīn)临肇(zhào)事氛(fèn)围攒(cuán)聚B.逾越(yǘ)精髓(suǐ)恣睢(suī)占卜(pǔ)C.祈(qí)祷癖(pǐ)性拘泥(nì)惩(chéng)罚D.褒贬(bǎo)圩子(wéi)汲水(jí)腻烦(nì)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2分)(▲)A.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B.李老师手上拿着国标苏教版《语文》(洪宗礼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版)。C.“江都人杰地灵,物产丰富,交通发达,是创业的理想之地。”王总在外地在江都客商座谈会上动情地说。D.我不知道这次参加学校“荣誉餐桌”的九年级学生具体是哪几位?但我知道我是收到了学校团委的邀请。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B.个别同学对他这次考试取得的进步表示怀疑,他却忍辱负重,依然刻苦学习。C.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的必然选择。D.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没有半夜敲门之惊。4.下列文段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荡湖船,又称荡旱船,是一项在正月里表演的民间集体舞。B表演者不仅常常现场编一些搞笑的唱词,颇有点像现在的“脱口秀”,而且要动作夸张。C由于村里人都忙着走亲访友的缘故,很少人来看他们的表演了。D这就要求我们要编排出符合现在人审美观的节目,以避免这充满乡土气息的民间文化不失传。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贺知章的《咏柳》描绘了杨柳柔长的枝条和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下摇曳的迷人姿态。”一句的主干是“贺知章描绘枝条和新叶。”B.“优秀、恶劣、繁茂、广阔”这四个词语性15.蒋琬深受诸葛亮器重的原因有哪些,请你写出两点。(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6—21题。(16分)淡是人生真滋味乔兆军①有一天,夏丏尊去拜访弘一大师,吃饭时,大师面前只有一碟萝卜,一杯白开水,一碗大米饭。老友于心不忍,想给其添菜,便笑着问:“你不嫌腌萝卜咸,白开水淡?”大师笑着说:“这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此话甚妙,人生咸淡两由之,个中滋味只需人去品味。②淡是一种满足。有的人生就像过山车,经历了大起大落,才更能懂得淡的滋味。其实生命的过程,原本都是很淡的,就像一杯白开水,只是人的欲望太多,索求太多,在杯子里加入不同的成分,人生也就变得五味杂陈起来。读过这样一篇文章,有一位老人静静地看着几个小孩玩卡片游戏。卡片可以用瓶子兑换,孩子们兑换到一定数量的卡片,就兴致勃勃地玩开了。老人说:“找更多的瓶子不就能获得更多的卡片吗?”孩子们感到奇怪,够玩就行了,为什么要那么多呢?老人感慨,自己还不如一个孩子明白,他曾经是一个市的一把手,却因贪欲,丢了官职,不久前才刑满释放。③淡是一种醒悟和超脱,淡者宁静致远,畅达时不张狂,挫折时不消沉。心灵淡然若水,人生便如行云流水。苏轼在当翰林大学士时恃才放旷,后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在贬谪中他学会了摆脱束缚,乐观淡然。他的《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也在困顿中横空出世。④淡还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气度,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著名人口学家马寅初,他听到自己大学校长职务被撤的消息时,只“噢”了一声。数十年后听到被平反的喜讯,亦是“噢”了一声。这种从容淡定,非常人可比。⑤淡还是一种境界。古人云:“人淡如菊,心素如简。”菊花抱贞含素,淡得清雅脱俗。菊之淡与人之淡,相喻相通,都是一种历经沧桑和磨难之后的简约与大气。人生还如茶,第一道苦如生命,第二道香似爱情,第三道淡如清风。所有的味道都经过了,生活就还原为一杯淡淡的清茶,淡得素雅宁静,质朴馨香。⑥淡不是消极,更非淡而无味,它是一种人生心态,是一种至美境界。现实中,只要我们保持一份淡泊的心境,就会活得美丽而优雅,温婉而诗意。(选自《杂文报》2014年12月第94期,有改动)16.请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2分)▲17.请你说说作者这样设计第1段的作用。(3分)▲18.请你分析第3段划线句的论证方法和作用。(3分)▲19.请你分析第5段的论证思路。(3分)▲20.下列材料与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2分)A.陶渊明虽身居陋室,淡晏然自若,这种满足是一种淡泊。B.鲁迅弃医从文,拯救国民的精神,这种醒悟是一种淡泊。C.史铁生双腿残疾却坦然面对人生,这种超脱是一种淡泊。D.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宠辱不惊是一种淡泊。21.结尾一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22—25题。(16分) 向上的风郑彦英连绵的灰色戈壁滩,蜿蜒的黄色祁连山,还有旷野里的灰白色风车,缩成一团的苍黄色梭梭草,颜色接近,一望无际。虽然汽车高速奔驰,但景色似乎不变,因为近处和远处几乎完全一样。忽然一声唤:“到瓜州了,下车吃瓜。”路边搭了个简陋的布棚,棚下放着长条桌和方桌,上面摆着西瓜和哈密瓜,一个长相普通的中年妇女朝我们微笑,身后是八九岁的女娃。要了一个哈密瓜和一个西瓜,以我在郑州的经验搭眼看去,应该五十斤左右,上秤一称,却不到四十斤,A不禁感叹。切开了,哈密瓜是黄瓤,西瓜是红瓤,颜色就把人锁住了,一入口,那种甘甜爽利,顿时让人进入忘我境界。女老板把刀放在条桌上,似乎是下意识地擦着手,女娃在一边收拾瓜皮。“有水呢,洗洗手。”女老板说着,指指旁边一个木桶。木桶平放在桌上,装着一个水龙头,水流儿很细,但在大戈壁上,已经难能可贵。我不禁问女娃:“跟你妈卖瓜呢?”女娃点点头。“咋不上学呢?”女娃一笑,没看我,还是擦着桌子,说:“暑假呢。”车走很远了,我们才收回了眼和心,便B情不自禁地感叹着在瓜州吃瓜的特殊感觉,甚至还说到意义。一个多小时以后,我们迫不及待地奔向月牙泉。一汪泉水,清澈如仙女的清泪,周围任何一座沙山倾泻下小小一角,都会把月牙泉埋掉,但是棱角分明、曲线妩媚的沙山就立在那里,千百年来,月牙泉却安然无恙。风忽然来了,裹着黄沙,打着脸和眼。眼当然紧紧闭住了,心里却在想,不说沙山下来,就这风裹的沙子往月牙泉里一落,不到十天半月,月牙泉不被沙子填满才怪。脸上没有沙子打了,便睁开眼,却发现那阵裹沙子打我的风是一个庞大的风团,灰苍苍的风团已经吹到沙山底部,然后昂着头,竟然直直地朝上吹去。一个人的帽子被风卷在里头,帽子和沙子被风裹着,很快就到了山顶,转眼之间,就翻过山去了。C我不禁感叹:“月牙泉的风有灵性,沿着沙山往上走。”同行的朋友认真地说:“不是什么灵性,月牙泉周围的山势,决定了不管多大的风,一旦进入月牙泉区域,必然往山上走,不但能带走风里的沙子,甚至能裹挟沙山上的黄沙。”这番话让我感慨万千,为什么我对奇特现象,都要加上人性的思考呢?为什么要强加给它们所谓高尚和深刻呢?这种反省持续到回去的路上,不禁想到了瓜棚下的母女。她们那不卑不亢、真实善良的微笑,让戈壁滩不再枯燥的微笑,也许就如这向上的风,是本性,所以才那么平实真切。风,向上的风,正因为很难遇到,所以让我难以忘怀。(选自2015年《读者》,有改动)22.文章以“向上的风”题目有何作用?(3分)▲23.文中有三处“我”的感叹,请分别说说感叹的内容。(3分)A▲B▲C▲24.请赏析下列句子。(4分)(1)女老板把刀放在条桌上,似乎是下意识地擦着手。▲(2)一汪泉水,清澈如仙女的清泪。▲25.在生活中,你肯定也会感受到这样“向上的风”,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触。80字左右(6分)80作文(60+3分)22.友人评论莫言说:“他的作品是生活开出丰盈的花,现实结出的灿烂的果。而莫言,就是那个在生活的长廊里,细心地捡起这些花,小心地摘下这些果的幸运的人。”其实,我们的生活也是开满了花,结满了果,不知你是否留意?请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感悟,以“一路花开”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⑴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⑵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⑷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2015-12-15一、积累运用(33分)1.(2分)C。2.(2分)D。3.(2分)C。4.(2分)A。5.(2分)B。6.(2分)B7.(4分)棘、绎、睿、鬓(各1分) 8.(9分)①老骥伏枥②心旷神怡,宠辱偕忘③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④似曾相识燕归来⑤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一横线1分)9.①英(1分)(江奈生)斯威夫特(1分)耶胡(1分)②口语交际要求称谓和语气委婉,(1分)介绍《格列佛游记》的主要内容或写作特色或人物特征或作品主题(1分)③符合字数要求,符合广告语要求,语意明确,语言优美。(3分)10.(1)A(2分)(2)与上片“残霞夕照”相照应,写出时间的推移;营造出了一种清幽的境界,烘托出西湖之美;表现出诗人对景色的陶醉。(写出两点即可2分)(3)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悠然闲适之情,超凡脱俗之情。(写出两点即可2分)11.(1)国家多次如果应该(4分)12.D(2分)13.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2分)14.(1)(2分)蒋琬凭州书佐的身份跟随先主刘备进入蜀,被任命为广都县令(2)(2分)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3)(2分)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15.(1)蒋琬是治理国家的人才。(“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或者是“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2)诸葛亮多次外出征战,蒋琬都以丰足的粮草和充足的兵器供应他。(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2分)译文:蒋琬,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蒋琬凭州书佐的身份跟随先主刘备进入蜀,被任命为广都县令,先主曾因游览视察突然来到广都,看到蒋琬吭什么事都不处理,这时又喝得酩酊大醉,先主大怒,打算判罪杀掉他,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求说:“蒋琬是治理国家的大才,不是治理一县的小才,他处理政事以安定百姓为根本,而不追求表面形式,希望主公重新加以考察。”……建兴五年,亮驻兵汉中,蒋琬和长史张裔留守共同主持府中军政大事。建兴八年,代替张高任长史,又加封为抚军将军。诸葛亮多次外出征战,蒋琬都以丰足的粮草和充足的兵器供应他。诸葛亮常常说:“公琰立志忠正,他是一个和我共同辅佐完成统一大业的人啊。”后秘密上表给后主刘禅说:“我如果死去,以后的军政大事应该托付给蒋琬。”16.淡是人生真滋味(2分)17.(3分)使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