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通风与空气课程设计_第1页
核通风与空气课程设计_第2页
核通风与空气课程设计_第3页
核通风与空气课程设计_第4页
核通风与空气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通风与空气净化》课程设计题目某铀矿304工区下通风系统平安技术改造学院名称环境保护与平安工程学院指导教师职称班级学号学生姓名2011年7月8日前言核能是新时代清洁能源的代表。现在人类还主要处于利用核裂变能发电的阶段,而核裂变铀是其主要途径。纵观整个核工业体系,铀矿开采阶段是整个体系中危险性最大的一个阶段,矿井中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矿尘,铀矿山特有的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的氡及氡子体等都是我们保护工人的生命健康所要求去消除的。本课程设计是对铀矿井下通风平安技改设计,设计目的和任务:1、使学生熟悉核〔铀矿井〕通风设计的根本内容及流程。2、掌握核〔铀矿井〕通风系统的风量和阻力的计算方法、风机选择的原那么和通风控氡理论。3、结合实际矿山进行通风设计,选择适合的矿井通风系统、完成矿井所需风量的计算及分配、全矿井容易时期、困难时期的通风阻力计算以及对通风设备的选型等问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稳固和扩展所学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矿山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思想作风,完成课程设计的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1、根据某铀矿实际情况,结合测量数据,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2、根据课程设计装订格式及打印标准的要求,完成某铀矿通风的技术改造,锻炼自身的能力,增加自身的实践经验。目录TOC\o"1-3"\h\u第一章矿山概述11.1矿山根本情况1矿山位置及交通1气候及其地理环境1矿区经济情况2矿山企业根本情况21.2矿床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及开采概况2矿床地质2开采技术条件及开采概况3第二章矿井通风现状及危害32.1通风系统现状32.2矿井井下有毒气体的来源及其危害42.2.1矿井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来源42.2.2有毒有害气体危害42.3矿井有害气体的浓度指标5第三章矿井通风设计平安技术改造63.1矿井现有通风系统概述63.2矿井通风系统技术改造7通风平安技改遵循的原那么7通风技改方案的选择7矿井通风改造目标83.3矿井通风量和阻力计算9矿井需风量确实定9矿井通风阻力计算10主扇风机选择13第四章铀矿山通风平安措施14结论15参考文献15附图一17附图二18第一章矿山概述1.1矿山根本情况1.1.1矿山位置及交通某矿残矿回收的304工区地处广东省南雄县西北部,地跨澜河、百顺两地。老矿部设在澜河镇东1km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4°09′北纬25°14′,距韶关市134km,距南雄县城35km。304工区位于百顺镇的下东坑村内,距矿部27km,有专线公路与矿部相连,交通尚属方便。图1.1矿区交通位置示意图1.1.2气候及其地理环境矿区位于亚欧大陆东南缘,处在北回归线北侧,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清楚,具有冬短夏长及秋季过渡快等特点。冬半年受大陆冷性高压控制,气温较低,寒冷少雨多霜冻,具有大陆性气候特征。夏半年受到副热带海洋天气系统影响,具有气温较高,热量充足,雨量颇丰的偏海洋性气候特点。根据南雄气象站提供的气象资料,该地区年均气温19.8℃,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6℃。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均风速1.8m/s,最大风速14.7m/s,静风频率18.8%。年均降雨量1732mm,年均蒸发量1678.7mm,年均日照时数1825.7h。历年最大的一天降雨量为180mm。大气稳定度频率以D类为主,占64.49%。304工区的受纳水体为叶屋河,其流量为0.0443~15m3/s。1.1.3矿区经济情况矿区地处中低山区,附近人口稀少,以尾矿库为中心5km范围内总人口不到1万人,人口密度约89人/km2。矿区内工业不兴旺,不存在自然保护区和旅游景点。农业以粮食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经济作物主要为黄烟和花生。地方工业重工业主要以电力、机械、氮肥和建材为主,轻工业以卷烟、竹木业和土纸为主。森林覆盖率达56.29%,以松、杉、银杏树为主,畜牧业以猪、牛为主,家禽以鸡、鸭、鹅为主,渔业生产以水库、池塘放养为主。在高山深林区有穿山甲等国家级保护动物。1.1.4矿山企业根本情况某矿是我国核原料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是我国第一批建设的铀矿山之一。于1963年建矿,1965年投产,1994年政策性关停。三十年共采出矿石X万吨,铀金属X吨,为中国核工业的开展做出了重要的奉献。1994年某关停后,矿部迁至韶关,大局部已转民,在澜河矿区设立了管委会,有300多名职工〔其中多数下岗〕,为了既回收残矿铀资源,同时又解决矿管会局部下岗职工就业问题,该矿于1998年开始重建了铀回收车间,采用铀堆浸工艺新技术回收铀金属,1999年建成了年产“111”金属X吨规模的堆浸水冶车间,并一直保持年产“111”金属X吨生产水平。经过近三年的开采,304工区露天底部及西南端残矿按目前生产规模到明年可采完。1.2矿床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及开采概况1.2.1矿床地质304工区露天底部开采的是361矿床,西南端开采的是235矿床。这二个矿床均位于诸广山岩体东南端烟筒岭硅化断裂带的下盘,矿区内主要岩石为花岗岩,其次为脉岩。361矿床主要含矿岩石为硅化粗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细粒弱斑状花岗岩。235矿床主要含矿岩石为粗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细粒少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矿体受岩性和构造控制,以构造控制为主。1.2.2开采技术条件及开采概况304工区露天底部的开采范围为9~17号勘探线,西南端的开采范围为27~35号勘探线。17号线至27号线之间有400多米的无矿地带。9号线至35号线东西长1200多米。开采深度露天底部为683~615m标高,西南端为743~615m标高,划为一个井田开采。采矿方法为水平分层充填法和浅孔留矿法。开采的矿床属中低温热液单铀矿床,主要赋存于断裂带下盘花岗岩及硅化花岗岩中,矿岩f=8~10,围岩f=6~8,矿石比重2.65~2.85t/m3,松散系数1.5,自然安息角41°。第二章矿井通风现状及危害2.1通风系统现状a自然通风不能满足残矿回收矿井通风平安的要求某矿残矿回收以来,由于多种原因至今未形成机械通风系统。原有矿井利用山区平硐一斜井开拓系统,采用开掘天井使其形成自然通风系统进行通风。由于自然通风系统受气候条件变化影响大,一旦地表温度与井下温度一致时,自然通风的风量将很少,采掘工作面的炮烟将很难排出,CO浓度将增高,从而会导致CO中毒事故的发生。到目前为止,虽然尚未出现CO等中毒事故,但矿井通风效果欠佳,风量和风质均不能满足矿井平安生产的要求,存在平安生产隐患。目前的自然通风远达不到通风降氡和排炮烟的要求,也是铀矿冶平安规程所不允许的,必须尽快对残矿回收矿井进行通风技术改造,以防止CO等中毒事故发生,满足矿井通风降氡和平安生产的要求。b改善井下工作环境,降低职工职业病发生率的需要残矿回收一般工作条件比正常矿井生产差,特别是某矿井矿石品位高,采空区体积大,废旧巷道多,导致矿井析出氡量大,如果不将采空区、废旧巷道析出氡尽快排出矿井,采掘工作区及运输大巷,将导致大面积污染,特别是夏季自然通风将从平硐口出风,采空区积累的大量氡将从平硐口排出,平硐口出风氡浓度达20~60kBq/m3,使整个矿井形成大面积污染,高出国家标准5倍至15倍以上,矿工年均接受剂量超过了15mSv/a,井下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较差,而且对平硐口附近的工业场地造成了污染。因此应尽快进行通风技术改造,改善井下作业环境,使矿工接受的辐射剂量尽快降下来,以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确保矿工平安与健康。c保证残矿回收任务完成的需要由于矿井至今未采用机械通风,井下生产存在平安隐患,某矿残矿回收矿井在铀矿冶平安大检查中,被责令停产整顿,并要求尽快形成完善的机械通风系统,以消除井下生产的平安隐患。通风技改是某矿残矿回收停产整顿的主要内容之一,通风技改不完成,残矿回收的矿井将不能恢复生产,将直接影响到残矿回收任务的完成,从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d添置通风测量仪器和救护设备的需要某矿残矿回收至今尚未配齐通风系统检测仪器和有害物测量仪器,导致常规通风系统专项测定和井下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无法进行。矿山救护设备也尚未购置,给矿山救护带来不便,因此在这次通风技改中也要配备相应的监测仪器和救护设备。2.2矿井井下有毒气体的来源及其危害2.2.1矿井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来源(1)掘进、采矿爆破。在进行巷道掘进和采矿时,需要炸药进行爆破作业,产生的的炮烟是CO、NO2和CO2的来源,并造成井下空气中O2的含量下降。(2)作业人员的呼吸作用。在井下人员进行作业时,需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将造成空气中O2浓度的降低,同时呼出CO2将成为井下空气的来源之一。2.2.2有毒有害气体危害不同的有害气体虽然具体伤害不同,但是这些有害气体有一共性,可引起工作人员产生不适感觉、中毒现象,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经过定点检测,确定此矿区有害成分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1、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对空气的比重为0.97,微溶于水。在通常温度与压力下,化学性质不活泼,但浓度到达13~75%时能引起爆炸。一氧化碳性极毒。中毒病症:轻者耳鸣、头痛、头晕与心跳;重者肌肉疼痛、四肢无力、呕吐、感觉迟钝、丧失行动能力,以至死亡。2、硫化氢〔H2S〕硫化氢是无色、微甜、带有臭鸡蛋味的气体,对空气的比重为1.19,易溶于水。它有强烈的毒性,能使血液中毒,对眼睛粘膜和呼吸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3、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是无色、具有强烈硫磺味和酸味的气体,对空气的比重为2.2,常积聚在巷道底部,易溶于水。它对眼睛和呼吸器官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和腐蚀作用,轻时会使喉咙和支气管发炎、呼吸麻痹,严重时会引起肺水肿。4、二氧化氮〔N02〕在炸药爆炸时,通常产生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而一氧化氮极不稳定,遇到空气中的氧即变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褐红色、有强烈窒息性的气体,对空气的比重为1.57,极易溶于水。它对眼睛、鼻腔、呼吸道和肺部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与水结合成硝酸〔HNO3〕,对肺部组织起破坏作用,可引起肺部浮肿。二氧化氮中毒的最重要特征是经过六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后才发生中毒征兆。炮烟中毒,通常是其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两种气体的中毒。两者区别是:二氧化氮中毒时,手指尖和头发变黄;一氧化碳中毒时,两颊现红斑点,嘴唇呈桃红色。5、矿尘危害矿尘对矿内空气的污染不容无视,它对人体和生产都会产生严重危害,粉尘能引起物理性粉尘爆炸;矿尘能引起矿山工人尘肺病,加速机械的磨损,缩短精密仪器的使用寿命,降低工作场所的能见度,增加工伤事故的发生。2.3矿井有害气体的浓度指标为保证井下作业人员的平安与健康,根据《GB1642421996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平安规程》规定,井下作业地点有毒有害气体的最高允许浓度见表2.1。表2.1井下作业地点有毒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最高容许浓度体积浓度%mg/m3CO0.002430NOX〔换算为N02〕0.000255SO20.000515H2S0.0006610根据《铀矿井排氡及通风技术标准》,矿井工作面入风流中氡、氡子体和粉尘浓度应不超过表2.2的规定表2.2矿井总入风流和工作面入风流风质要求名称氡浓度kBq/m3氡子体浓度μJ/m3总粉尘浓度mg/m3矿井总入风流0.20.30.2工作面总入风流1.02.00.5第三章矿井通风设计平安技术改造3.1矿井现有通风系统概述某矿自1998年开始回收残矿以来,由于投资缺乏,一直未建成完整的机械通风系统,仅利用山区平硐开拓的优势,形成受气候条件影响大的自然通风系统,工作面通风那么采用局扇将风送入工作面。由于自然通风不能控制大量采空区氡的析出,致使整个系统都受到了氡的污染。通风平安存在的主要问题有:a、通风风量少,远不能满足通风降氡和排炮烟的要求简易的自然通风系统通风风量少,且不稳定,随天气变化而变化,当春夏或秋冬地面温度与井下温度根本一致时,井下自然通风的风量将很少,这时远不能满足矿井通风降氡和排炮烟的要求。CO和氡浓度迅速增高是矿井平安生产的重大隐患。b、自然通风系统风流、风量难以控制自然通风系统随天气变化,其风压大小,风流方向也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夏天,采空区氡的下行通风,将对整个自然通风系统形成大区域的污染,导致整个系统及井口的工作场地氡及氡子体浓度偏高,矿工接受的有效剂量将偏大,将增大矿工职业病的发生率。c、没有形成有组织的进回风系统由于采用自然通风,进回风系统随季节而变化,夏天主要人行、运输系统变成了回风系统。采场大都采用局扇通风,污风有时又回到了进风道,在自然风压作用下风流无序流动,形成循环风流、污风串联,致使风质差,无法形成有组织的进回风系统。3.2矿井通风系统技术改造3.2.1通风平安技改遵循的原那么a充分利用已有井巷工程和设施,尽快形成机械通风系统,消除井下平安生产的隐患。b根据氡析出及其控氡原理和充分利用自然风压的原那么进行方案设计,设计的通风系统要有利于控制采空的氡析出,使之形成新风有采路、污风有去路、新污分流不干扰的通风系统。c要确保人行、运输大巷的新鲜风流,防止出风污染,确保人员平安。d设计方案既要满足当前平安生产的需要,也要兼顾长远开展的需要。3.2.2通风技改方案的选择304工区露天底部及西南端通风平安技改方案选择a、分区通风系统根据矿体埋藏地点和304工区露天底部与西南端已形成东西两个区域,且东西两个区域相距较远,中间无矿带约400多米,通过615m大巷互相贯穿。为了充分利用东西两个区域已形成的井巷工程布置和通风井巷工程,同时确保615m大巷不受污染,确定采用东西两个相对独立的分区通风系统。采用分区通风具有风路短、阻力小、网络简单、风流易于控制等优点。b、进风入口及回风出口的选择根据已有井巷开拓现状,东部通风系统入口选择为斜井口和654m引水平硐口。西部通风系统入口早期选择在783m平硐口和703m平硐口。为了充分利用已有井巷工程,东部回风道选在654m穿脉与露天底部贯穿的天井,其出风口为天井口;西部回风道选在743m离平硐口不远的大巷中,其出风口为743m的平硐口。为减少无组织入风,其它通地表的井口、平硐应设置相应的通风构筑物。c、主扇工作方式与安装地点为结合现有生产,技改方案采用抽出式通风系统。东西部风机均选用高效节能轴流风机,为便于管理,风机均安装在井下。东部风机安在625m与露天底部天井贯穿的穿脉中。西部风机安在743m大巷平硐口附近的大巷中。其出风口位置均在山中,周围无人居住,也不会对工业场地造成污染。d、阶段通风网结合矿体赋存和大巷布置,东局部区系统只有一个中段采矿,故采用上行通风网。西局部区系统多中段作业,为防止风流受污染,采用上下行间隔中段通风网。e、局部通风掘进工作面专配局扇加强通风,回风送至上中段回风平巷或天井,以保证掘进工作面有效风量。通风平安技改方案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的通风平安技改方案见附图1和附图2。3.2.3矿井通风改造目标a矿井总入风流中含尘量<0.2mg/m3,氡浓度≤0.2kBq/m3;采掘工作面入风流粉尘浓度≤0.5mg/m3,氡浓度≤1.0kBq/m3。b主要回风井巷不得作为人行通道,从回风道排出到地表的位置,要有利于污风的大气扩散和稀释,以免对附近居民造成危害,总回风排出的氡致使公众接收的最大个人有效剂量应<1mSv/a。c矿井有效风量利用率≥70%d主扇风机运行效率≥70%e井下各类工作面浓度规定限值为:粉尘浓度≤2.0mg/m3,氡浓度≤2.7kBq/m3,氡子体浓度≤5.4μJ/m3,氧的体积浓度≥20%,CO2体积浓度≤0.5%,CO的体积浓度≤0.005%,氡、氡子体、粉尘的合格率不低于80%,一氧化碳合格率100%。f矿工职业照射率有效剂量<15mSv/a,终身有效剂量<1000mSv/a。g要根据氡析出特点和氡来源特点,尽可能减少通风空间的析出氡量,要充分利用通风压力分布来控制氡的析出,确保入风风质良好。3.3矿井通风量和阻力计算3.3.1矿井需风量确实定采场需风量按采场氡析出量进行计算,风量计算式为:〔3-1〕式中:Qs为采场需风量,m3/s;D为采场析出氡量,kBq/s;Kt为采场紊流扩散系数,Kt=0.8~1,取Kt=0.8;C0为采场入风风质指标,取C0=1.0kBq/m3。采场析出氡量D按下式计算:〔3-2〕式中:δ为单位当量氡析出率,实测δ=0.143kBq/〔S·m2·1%〕S0为当量射气面积,m2·1%D2为采场崩落矿堆的氡析出率kBq/s;D2按下式计算:〔3-3〕式中:ρ为采场崩落矿石重量,t;ρ=1260tα为矿石铀品位,%;取α=0.3%;η为矿石射气系数,η实测为0.10;κρ为矿石铀镭平衡系数,κρ=1;λe为氡在矿堆析出的等效衰减系数,λe=0.42~1,取λe=0.8。按采场平均面积100m2计算,充填料与周壁围岩品位平均按0.01%计算,按〔3-2〕和〔3-3〕式计算出采场的析出氡量为12.66kBq/s,按〔3-1〕式计算出采场需风量9.31m3/s。取每个采场需风量9.4m3/s。304工区矿井需风量确定矿井总风量按下式计算:〔3-4〕式中:Qt为矿井总风量,m3/sQs为采场所需风量,m3/sQd为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m3/sQr为各类硐室所需风量,m3/sk为矿井漏风备用系数。采场需风量按〔3-1〕、〔3-2〕、〔3-3〕式计算,按氡析出量计算的需风量为9.31m3/s,取每个采场需风量为9.4m3/s。掘进工作面按排尘计算风量,矿井掘进断面一段在5~8m2,最低排尘风量为0.25m/s,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为1.3~2m3/s,取每个掘进工作面需风量2m3/s。硐室需风量按2m3/s考虑。矿井需风量计算结果见表3.1。表3.1矿井需风量表用风地点个数,个单个用风点风量,m3/s总需风量,m3/s采场39.428.2掘进122硐室122合计532.2考虑矿井风量备用系数k=1.4,矿井所需总风量为46m3/s。风量分配根据通风空间比例和工作面布局进行划分,东部为23m3/s,西部为23m3/s,各入风口的风量分配详见附图一和附图二。3.3.2矿井通风阻力计算304工区矿井通风阻力通风阻力计算中其摩擦阻力按下式计算:〔3-5〕式中:h摩为井巷摩擦阻力,Pa;α为井巷摩擦阻力系数,N·s2/m4;L为井巷长度,m;P为井巷周边长度,m;S为井巷断面积,m2;Q为井巷中流过的风量,m3/s。在主扇风机整个效劳期限内,矿井通风阻力是随着矿井生产的开展变化而变化。为了使主扇风机在整个效劳期限内均能在它的高效稳定范围内运转,在选择主扇时必须考虑到通风阻力最大值和最小值,前者对应于通风最容易时期,后者对应于通风最困难时期。风机选择时只对通风困难时期通风阻力计算做出预测。通风阻力计算中,摩擦阻力按〔3-5〕式计算,总局部阻力和正面局部阻力按摩擦阻力20%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表3.2、表3.3和表3.4。表3.2304工区露天底部矿井通风阻力计算编号巷道名称长度m面积m2周长mαN·s2/m4风量m3/s摩擦阻力Pa20-215号坑沿脉1026.5410.50.0141512.0621-22斜井876.5410.50.0142324.1922-23斜井848.311.80.0142312.8423-24甩车场1225.359.50.0142356.0524-25运输大巷1955.359.50.0142389.5925-26615m阶段沿脉204.458.60.0142314.4626-27615m阶段穿脉4048.20.0142337.9627-28天井、工作面204.458.60.0142314.4628-29654m阶段穿脉505.359.50.0142322.9729-30654m阶段沿脉204.458.60.0142314.4630-31654m阶段穿脉〔回风道〕2048.20.0142318.98摩擦阻力合计318.01局部阻力,20%63.60矿井总阻力381.61表3.3304工区西南端容易时期矿井通风阻力计算编号巷道名称长度m面积m2周长mαN·s2/m4风量m3/s摩擦阻力Pa1-2783m主运输道545.529.60.01411.55.712-3783m阶段沿脉605.529.60.01411.56.343-4783m阶段穿脉204.79.60.01411.53.424-5天井、工作面4049.60.01411.511.115-6743m阶段穿脉204.79.60.01411.53.426-7743m阶段沿脉1205.529.60.01411.512.687-8743m主运输道605.529.60.0142325.368-9743m阶段穿脉675.529.60.0142328.32摩擦阻力合计96.37局部阻力,20%19.27矿井总阻力115.64+表3.4304工区西南端后期矿井通风阻力计算编号巷道名称长度m面积m2周长mαN·s2/m4风量m3/s摩擦阻力Pa1-2663m主运输道285.529.60.01411.52.962-3盲斜井1115.529.60.01411.511.733-4615m阶段沿脉1005.529.60.01411.510.574-5615m阶段穿脉154.78.90.01411.52.385-6天井、工作面4848.20.01411.511.396-7663m阶段穿脉204.78.90.01411.53.177-8663m阶段沿脉805.529.60.0142333.828-9663m阶段穿脉184.78.90.0142311.439-10663m回风天井4048.20.0142337.9610-11703m阶段穿脉224.78.90.0142313.9711-12703m阶段沿脉205.529.60.014238.4512-13703m阶段穿脉204.78.90.0142312.7013-14703m回风天井4048.20.0142337.9614-15743m阶段穿脉354.78.90.0142322.2215-16743m阶段沿脉1985.529.60.0142383.7016-17743m主运输道675.529.60.0142328.32摩擦阻力合计332.71局部阻力,20%66.54矿井总阻力399.253.3.3主扇风机选择304工区主扇风机选择a、风机风量Qt=kQ〔3-6〕式中:Qt为风机风量m3/s;Q为矿井所需风量m3/s;k为通风装置的风量备用和漏风系数,取k=1.1。由式〔3-6〕计算出风机风量为25.3m3/s,取Qt=26m3/s。b、主扇风机全压〔3-7〕式中:hf为扇风机全压,Pa;ht矿井总阻力,Pa;Hn为与扇风机作用相关的自然风压,取Hn=30Pa;hr为扇风机装置阻力之和,取hr=150Pa;hv为风流流到大气出口的动压损失,Pa;经计算,hv=19Pa。按〔3-7〕式计算出东部风机全压为598.25Pa,西部风机的全压为580.61Pa。c、主扇风机确定根据主扇风机计算的风量和风压,选择山东淄博风机厂制造的高效节能轴流风机。由于东西两分区风量差异不大,风压也根本一致,为便于管理,东西两分区的风机型号为K40-4-No.12。该风机参数:风量:14.7~32.1m3/s;全压:242~1118Pa;功率:37kw;电动机型号:Y225S-4;参考重量:1563kg。如下列图,d、主扇风机安装东部风机选在654m大巷与露天底部天井相邻的穿脉中。西部风机选在743m平硐口附近,叶片安装角度为29°。第四章铀矿山通风平安措施1、风机必须连续运转,不能中途停风。从矿体中涌出的氡、钍射气具有连续衰在而形成多子体的特性,如果在工作班结束后停止风机运转,那么氡及其子体的浓度,将因不断在矿内空气中积累而显著增加。防止停风可采取以下措施:a、主风机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在现用电源停电后立即使用备用电源供电,防止停电导致停风;b、准备备用风机,当使用的风机出现问题时紧急启用备用风机。2、减少漏风。矿井漏风使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风流的稳定性遭到破坏,易使交联巷道风流反向,出现烟尘倒流现象。减少漏风的措施:a、抽出式通风的矿井,应注意地表塌陷区和采空区得漏风;b、提高通风构建物的质量、加强密封性;c、降低风阻、平衡风压。3、对通风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和检修。结论井下生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矿井通风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彻底解决铀矿山的通风问题,必须抓住氡污染的机理,利用氡渗流及控氡通风原理,针对具体情况,从矿山通风系统设计入手,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变化对通风系统予以调整,这样才能确保铀矿工人的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通风系统管理是动态的管理过程,必须随着工作面、阶段的转移予以调整,在生产过程中应合理安排开采顺序,加强矿井通风日常管理和维护。矿井通风是解决井下平安事故的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