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云南彝族烟盒舞的风格特征及价值_第1页
浅谈云南彝族烟盒舞的风格特征及价值_第2页
浅谈云南彝族烟盒舞的风格特征及价值_第3页
浅谈云南彝族烟盒舞的风格特征及价值_第4页
浅谈云南彝族烟盒舞的风格特征及价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烟盒舞是彝族璀璨歌舞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歌舞种类之一,因舞蹈时会双手持“烟盒”边敲边舞而得名,本文通过三个方面对烟盒舞的风格特征进行阐述。再通过介绍彝族人民的图腾崇拜历史渊源对彝族人民的文化精神进行了介绍,整合二者将彝族人民通过悠久历史创造出来的璀璨文明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文可以让更多人对烟盒舞进行关注、了解和学习,让烟盒舞和彝族精神得以传承。关键词步伐技巧动律形态音乐表现黑虎图腾崇拜AbstractCigaretteboxdanceisoneoftherepresentativetypesofsinginganddancinginthebrightsinginganddancingcultureoftheYipeople.Itisnamedafterdancinganddancingwhileholdingthe"cigarettebox"withbothhands.Thisarticleexplainsthestylecharacteristicsofcigaretteboxdancethroughthreeaspects.Then,byintroducingthehistoricaloriginofthetotemworshipoftheYipeople,theculturalspiritoftheYipeopleisintroduced,andtheintegrationofthetwoanalyzesthebrightcivilizationcreatedbytheYipeoplethroughalonghistory.Ihopethatthroughthisarticle,morepeoplecandancethecigaretteboxPayattention,understandandlearn,sothatthecigaretteboxdanceandtheYipeople'sspiritcanbepassedon.KeywordsStepskillsrhythmformsmusicalperformanceblacktigertotemworship目录TOC\o'1-3'\h\z\u一、引言 1二、云南彝族烟盒舞的风格特征 1(一)灵活多变的步伐技巧表现特征 2(二)柔、韧、脆中的动律形态特征 2(三)“四弦”风情的音乐表现特征 4三、云南彝族烟盒舞的价值 5(一)承袭民族黑虎图腾崇拜的价值 5(二)彝族勒俄特依宗教的民族文化价值 6四、结语 7参考文献 7致谢 9浅谈云南彝族烟盒舞的风格特征及价值一、引言烟盒舞是彝族璀璨歌舞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歌舞种类之一,因舞蹈时会双手持“烟盒”边敲边舞而得名,是彝族传统红白喜事、宗教祭奠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烟盒舞中保有着大量的彝族民族文化,涵盖璀璨多样的技巧和组合,蕴含富有深度的内涵,将彝族人民的艺术审美、舞蹈编排能力很好呈现而出。彝族是一个非常古老并且有着璀璨文明历史的少数民族,历史悠久而磅礴,拥有着独特的虎崇拜文化及庞大的史诗体系。本文所撰写的为烟盒舞的风格特征及彝族文明之价值,属于彝族的精神内核,希望通过本文可以让更多人对彝族烟盒舞及彝族文明产生兴趣,对其进行了解、研究、保护。二、云南彝族烟盒舞的风格特征烟盒舞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技巧性也非常之高。一般会将烟盒舞分为正弦和杂弦两类,正弦常见于大型活动中,仅有伴奏,对于人数也没有特别的限制,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皆可。杂弦则是在正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高级阶段,其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主要为舞台表演而生,故而舞蹈人数上会更少一些,一般约为2-3人。烟盒舞灵活多变的步伐技巧、柔韧脆的动律形态、彝族特有彝族四弦上的音乐表现特征,这些风格特征很好的构建起了烟盒舞,也是属于烟盒舞与其它舞蹈不同的地方,后文会细致的介绍这三种风格特征在烟盒舞上的表现。(一)灵活多变的步伐技巧表现特征烟盒舞的步伐技巧整体呈现出复杂多样、灵活多变的风格特征。以烟盒舞群舞《跳烟盒》为例,《跳烟盒》中以踩桥步和蹬步为主,二者交替出现,在其中又穿插有多种步伐技巧。比如《跳烟盒》中的一个小高潮片段,就先以蹬步开始,随后变化为原地歪歪步再回到蹬步,往后又衔接进蹲移步与老将拔刀步伐,再回到主力步伐技巧之一的踩桥步,并开始踩桥步和蹬步的交替进行。短短的一个片段中就运用了蹬步、歪歪步、蹲移步、老将拔刀和踩桥步等五种不同的步伐技巧。《跳烟盒》很清晰的将烟盒舞步伐运用上复杂多样、灵活多变表现特征的呈现而出。为什么烟盒舞会呈现出这样的风格特征呢?这是因为烟盒舞起源于彝族人民的狩猎生活,而狩猎过程对于步伐的要求非常之高,这也是为什么步伐技巧会成为烟盒舞的一个重点。彝族人民在狩猎过程中非常需要干脆而复杂多样、灵活变多的步伐技巧才能在丛林中更好的隐藏自身,如果随意滥用步伐则很容易在捕获猎物之前就暴露自身,最终让整个狩猎失败。上文举例的《跳烟盒》片段就很好的展现了彝族人民捕获猎物的一系列流程,先由蹬步来靠近猎物,蹬步需要轻放,所以降低了猎物发现彝族猎人的可能性;再由歪歪步来对猎物进行观察,歪歪步让猎人在降低被发现的可能性的情况下最大化视野;随后紧接的蹲移步则是通过降低身体重心,以便在即将接近猎物的时候也能很好的隐蔽自身,而最后的老将拔刀则就是发动攻击使用的步伐。整个《跳烟盒》片段将彝族人民惊心动魄的狩猎过程很好的展现了出来,也很好的诠释了烟盒舞为何如此关注步伐技巧且拥有如此复杂多样、灵活多变步伐技巧的原因。烟盒舞步伐技巧上的风格特征呈现出复杂多样、灵活多变的样式,这是源自于烟盒舞的起源——彝族人民的狩猎生活。所以在烟盒舞的具体舞蹈或组合中经常会同时运用到多种步伐技巧交替出现,甚至很多动作都是以步伐技巧为主,以步伐作为舞蹈动作变化的前置,以步伐技巧带动整个舞蹈的韵味。所以学习并掌握烟盒舞复杂的步伐技巧对于整个烟盒舞的了解和学习非常重要。(二)柔、韧、脆中的动律形态特征烟盒舞的柔、韧、脆是根据烟盒舞的风格动律及节奏、步伐之后归纳总结出来的烟盒舞动律风格特征。柔、韧、脆的柔是指烟盒舞的舞蹈动作都要轻松而灵活,而不能显得僵硬,应当是如同清风拂过一般,而不是老树枯枝;柔、韧、脆中韧和柔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含义是在舞蹈动作发力时动作要柔和又具有弹性,毕竟动作不可能一直处于柔和状态终究在舞蹈过程中存在需要发力的舞蹈动作,这时候同样不能使动作因为发力而显得僵硬,而是需要带有弹性,让动作更具张力;脆很多人理解不了,因为前面一直说要柔要韧不能让动作僵硬,那么为什么又要脆呢?这个脆其实更多的时候指的是不能过度的柔和过度的富有弹性而让整体动作显得拖泥带水不干脆,所以在烟盒舞舞蹈过程中每一个动作要做的干脆,到位了带有一个弹性就收。同时脆也涵指烟盒的敲击要干脆利索。柔韧脆是目前比较统一的烟盒舞风格标准,不过并不够完善,所以又有柔起、韧伸、弹回、韧收、脆弹这种说法,相比起柔韧脆而言更加的完善,可以更为直接的去将每一个动作拆分理解。柔起、韧伸、弹回、韧收、脆弹中的柔起是指柔起、韧伸、弹回、韧收、脆弹中的柔起顾名思义动作的起势要柔和,而韧伸则是指动作在发力过程中要有韧性,这两个和柔韧的含义是一样的,随后的弹回、韧收其实就是将柔韧脆里面的柔给拆分,分为韧伸、弹回、韧收三个细项,弹回值得就是动作发力到位后需要有一个弹回的过程,以及动作完成后需要一个带有韧性的收回动作,而不能僵直,这样才更能体现出柔韧的韧,最后的脆弹其实就是柔韧脆里面的脆,指的也是整个动作需要尽量干脆,而不拖泥带水。将柔韧脆的韧拆分,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让人更好的将柔韧脆的韧和脆区分开来,上文也有提及柔韧脆的脆很多人无法理解,因为韧和脆本质上是相违背的,有弹性就很难干脆,而干脆则又会显得僵硬。那么将韧拆分为韧伸、弹回、韧收三个步骤就可以清晰的了解韧的过程和脆的过程,更好的让人进行理解。在此以烟盒舞步伐技巧蹬步为例做一个例举,蹬步动作的开头就是一个柔起,先以左腿作为重心,将力放于左腿,右腿勾脚提起,这里讲究的就是动作要轻柔不可僵直。随后就是韧伸,右腿朝左腿脚踝的位置放下,而左腿则做一个伸屈动作,这里讲究的就是右腿放下时要有弹性,鉴于柔和有力度之间,富有韧性,不可太过轻柔失去了力度,也不可太过有力度而失去了轻柔显得僵直。第二拍中,右腿向后画一个半圆然后重新回到左腿上,这里就是弹回,讲究就是动作要有弹性。第三拍则是右腿向前画一个半圆然后回到左腿上,同样属于弹回。第四拍中,右腿沿着左腿慢慢的收回地面,左腿往前跳一小步,这里就是韧收,和韧伸一样,只是一个是向外伸展,而一个是向内收回,但同样都需要富有韧性。整个蹬步动作过程中,到位后就放好,不论是韧伸、韧收还是弹回都不可过度,动作要干脆不拖泥带水,就是脆。烟盒舞的动作开头一定是柔起,而伸展则必然是韧伸,收回必然是韧收,动作过程中的必然是弹回,而整体又必然干脆。当然烟盒舞的烟盒也必然是清脆明亮的。烟盒舞的动作必然是严格按照柔韧脆动律风格来进行的,也可以说烟盒舞的动作特色正是在于烟盒舞的柔韧脆动律风格,所以烟盒舞的动律风格特征就是柔韧脆。(三)“四弦”风情的音乐表现特征虽然烟盒舞在没有伴奏乐器下,单用烟盒弹响节奏也可以跳,但如今的烟盒舞已经不单只是自娱自乐形式的舞蹈,同样也肩负着表演任务和弘扬彝族文化的作用,所以背景音乐同样是很重要的风格特征之一,在彝族烟盒舞最常用到的伴奏乐器就是四弦,并且四弦也是烟盒舞伴奏乐器之中的主奏乐器。彝族四弦并不是我们常说的乐器“四胡”的别称,而是一种彝族的弹击乐器,和吉他、月琴类似,因为有四根弦而得名,彝族四弦的外形和制作方式都与月琴相似,彝族四弦琴一般长约65-70厘米左右,一般呈圆形或者八角形,和月琴相似,小部分会更小一些以方便儿童或女子学习用。琴身一般由红木或果木制成,较为常见的是果木,在彝族领地中果木是一种非常常见却又好用的木材。在位于北京的中国乐器博物馆中收藏的彝族四弦琴就是由果木制成,全长69厘米。但官方说明称呼一般称呼为彝族四弦。彝族四弦是烟盒舞最为常用也最为重要的伴奏乐器,其演奏技巧多种多样,和烟盒舞的步伐技巧一样灵活多变。彝族乐器演奏上以左手为按键手,负责音高而右手为扫弦手,负责音色和技巧的运用,这一点上和吉他、月琴、琵琶是一眼的,不过彝族四弦由于握姿的关系,同月琴、吉他更相似,与琵琶有一些差距,技巧上也是如此。一般情况下彝族四弦在伴奏烟盒舞时还会用右手敲击琴身面板发出脆响声来代替敲击烟盒。彝族四弦的音色优美柔和,干净脆亮,就和敲击烟盒时的脆响很像,很贴合烟盒舞动律风格特征中柔、韧、脆中脆的要求,笔者认为之所以彝族人民会选择彝族四弦作为烟盒舞的主要伴奏乐器应该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彝族四弦并不是单纯的烟盒舞伴奏乐器,同时也是一个可以进行独奏或主奏的乐器,可以说是彝族器乐中最为知名的一种乐器了,在彝族人民的心目中所占比例非常打,在彝族,四弦演奏技艺的高低是度量一个人学识丰浅的重要标尺之一,如若是技巧娴熟、应用自如、能与舞者密切配合的乐手,哪怕身材和容貌并不“俊美”,却同样会备受彝族人民的青睐和爱慕,并被尊称为弹弦师傅。不论是四弦灵动活泼的演奏风格,还是四弦本身清脆柔美的音色都很具有“烟盒舞”气质,笔者上文也提到笔者认为正是因为这种气质上面的相近,所以四弦成为了烟盒舞的主要伴奏乐器,这种特定的审美标准,也反映出彝族人独特的音乐美学观念。三、云南彝族烟盒舞的价值彝族文明中最具价值、最值得研究的必然属于其黑虎图腾的崇拜以及彝族创世经典《勒俄特依》一书,前者凝聚了彝族千年历史形成的独特性格,后者则是彝族文明文化的由来。彝族黑虎崇拜具体起源已不可考究,不过目前已知的是这与彝族的创世神话有关。《勒俄特依》则就是彝族的传世神话以及传世经典,记录了彝族数千年的变迁以及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于彝族文化研究绝对不可绕过的一本经点著作。(一)承袭民族黑虎图腾崇拜的价值黑虎对于彝族,正如夸父对于汉族,是开天辟地的存在,所以彝族人民对黑虎有着非常深厚的崇拜,这也带给了彝族人民一股“虎”的精神,带给彝族人民勇敢、不畏艰难的性格,同时这种黑虎图腾崇拜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彝族人民的审美和艺术。例如在烟盒舞中,手持的烟盒上一般都绘制有彝族黑虎图腾,该图腾在彝族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又例如烟盒舞中一直强调的柔韧脆,就如同虎柔韧的身躯,干脆的动作一般。为什么彝族会如此崇拜黑虎呢?根据彝族《勒俄特依》创世篇章的记载,在最初天地都还不存在的时候,天神想要创造一个天,所以便指令他的五个孩子去执行,天通过孩子的手造好后,天神便来验收,用雷电来试一下天的质量。结果天的质量实在不怎么样,直接裂开了。可能重新造一个天太贵了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天神不准备重新造天而是由派遣他的孩子去想办法把这个裂口补起来,不过这一次虽然是补上去的,但质量不能再出问题。所以他的孩子苦思冥想,用什么东西来补天才能不出现质量问题呢?想来想去,最终他的孩子们抓来了一个老虎,因为他的孩子认为老虎是这个世界上最威猛的,哪怕雷电也不如老虎来的威猛,所以这一次肯定没问题了,所以他的孩子们抽出了老虎的经脉,用最威猛的老虎身上的精华将天再一次补好,果然这一次雷电落败了。天补好后,他的孩子发现老虎只用了经脉而已,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天神的孩子们便用老虎头来做天的头,老虎尾做天的尾,老虎的鼻子做天鼻,耳朵做天耳,左眼做太阳,右眼做月亮,毛发做阳光,牙齿做星星,油做云,精气做雾,而老虎的心脏则做天心做地胆,也就是彝族人的胆,这也就是为什么彝族人都认为自己勇猛无双,就是因为他们的心脏正是老虎的心脏。彝族人认为创造了世间万物的就是老虎,所以黑虎对于彝族人而言就如同夸父对于我们一般,自然彝族人对于黑虎有着深厚的情感。又在《山海经·海外北经》中有记载:“有青兽焉,状如虎,名曰罗罗”,这就代表在很多地方人对虎的称呼就是罗罗,而如今很多彝族人就是自称罗罗的,这里就可以证明彝族人对于老虎的情况,就算不是因为彝族宗教中记载的开天辟地,彝族人也打心底认为自己的心脏是来自于老虎,所以才会自称为老虎(罗罗)。不过这里要注意的是彝族崇拜的是黑虎,而与黑虎对应的白虎在彝族人看来是要被去除的,彝族认为“白虎当堂坐,无灾必有祸”。比如在滇南彝族婚礼中,新郎家要请巫师为新郎新娘驱魔,这个魔他们称之为“乍弄”(即白虎)。黑虎崇拜一直伴随着彝族人民度过了千年的岁月,给彝族人民带来了勇往直前的“虎”精神,成为了彝族心目中最重要的图腾。彝族人的精神正是源自于彝族虎崇拜,所以他们才能勇猛无双,而虎崇拜带来的雄心虎胆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虎子虎孙”。(二)彝族勒俄特依宗教的民族文化价值《勒俄特依》是彝族创世经典,“勒俄特依”系彝语音译,“勒俄”即古事、历史,“特依”则是经书或书,所以勒俄特依直译过来就是“有关历史的经书”。彝族是一个拥有着悠久而璀璨历史的古老部族,属于我国最为古老的几个民族之一,其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初期。在悠久的历史中,彝族人民创造出了璀璨的文明,而这些文明的记载体正是彝族经典《勒俄特依》。例如在《勒俄特依》中就有记载,彝族的先祖于远古时期就已经居住在“邛之卤”,而后才南下今天位于长江上游四川凉山附近的金沙江和安宁河流域,再各自迁徙到如今的聚居点,这也是为何彝族最大的聚居区是位于金沙江和安宁河流域的凉山彝族自治州,该地也是彝族文化的起源地。不过由于历史流传的原因,受到例如战争、环境变化等多方面影响导致这个作品的异文版本很多,各版本的内容不尽相同并且长短不一,各种异文版本可大致分为详本与略本两类,详本顾名思义有着较为详细的记载,一般常见于较大的彝族部落中,而略本则以支脉为主,不过其中也有很多详本缺失的记载,所以不论是详本还是略本都具备很高的研究价值。《勒俄特依》以历史发展为主线将各个部分有机的贯穿起来,收尾呼应,生动的叙述了天地的形成、万物的生长、山河的来源、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以及彝族先民迁徙的过程,对于研究彝族先民的世界观以及彝族社会的演化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汉文译本的《勒俄特依》有2270余行十四个篇章,主要描述了宇宙从混沌荒凉的远古中自然衍化与人类起源,汇集了彝族的宗教思想、神话历史,以及大量的神话、传说和故事等等,其承载了彝族数千年的古老文明,内容纷繁浩瀚,故事委婉曲折。很好的体现了彝族人民的世界观和文明精神。四、结语彝族是一个拥有着数千年历史和璀璨文明的古老民族,对黑虎的崇拜可以看出彝族人民对力量和权威有着很深的崇敬,同样也对生活中的困难有着不畏惧的精神,而这两者说到底其实就是对生活的热爱。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