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训练教程_第1页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训练教程_第2页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训练教程_第3页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训练教程_第4页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训练教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教程军事理论篇第一章军事思想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军事思想的定义:是对战争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军事思想的分类:①按时代区分为古代军事思想、近代军事思想和现代军事思想。②按阶级性质区分为奴隶主阶级军事思想、封建地主阶级军事思想、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和无产阶级军事思想等。③按地域和国家区分为外国军事思想和中国军事思想。④按人物区分为孙子军事思想、拿破仑军事思想、克劳塞维茨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等。军事思想的内容大体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军事哲学问题,二是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军事思想的特性:鲜明的阶级性,强烈的时代性,明显的继承性。《军志》和《军政》专门兵书的问世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北宋时期,提倡文官研究历代“军旅之政,讨伐之事”,并编纂出中国第一部兵书汇编《武经总要》,总结古今兵法和本朝方略。宋神宗元丰年间,又将《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汇编为《武经七书》,作为武学的必修课程。陈规的《守城录》记录了军队开始使用火器和改进城防工事进行防御的作战方法。唐代《李卫公问对》一书,联系唐代初期的战争经验,对以往兵书进行了探讨,对《孙子兵法》提出的虚实、奇正、攻守等原则及其内在联系做了比较辩证的论述。北宋时期,火药、指南针等开始用于战争。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当今中国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未来反侵略战争的理论基础和指南。军事思想的作用:①为认识军事问题提供基本观点②为进行军事预测提供思想方法③为从事各项军事实践活动提供全局性指导。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1.历史唯物主义的战争观:①战争是流血的政治②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③战争是经济的竞赛④用正义战争消灭非正义战争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3.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是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4.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①确立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②建立强有力的革命政治队伍③实行三大民主,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④加强“三化”建设(即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5.人民战争的基本属性:正义性、群众性,二者密不可分。正义战争不一定是人民战争人民战争必定是正义战争。6.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理论点:①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②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③人民群众是战争伟力之最深厚根源④兵民是胜利之本⑤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7.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①战争的军事目的②同一战争目的的两个方面③战争的基本原则。8.积极防御战略的基本精神:充分准备、后发制人、攻防结合、持久胜敌。9.我军作战的基本方针是:实行歼灭战。10.实行战争目的的最有效手段是:歼灭战。第三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第四节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第五节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第二章战略环境第一节战略环境概述1.战略的决定因素:战略思想、战略环境、军事力量。2.战略的构成要素:战略目的、战略方针、战略力量、战略手段。3.战略的基本特性:全局性、对抗性、谋略性、预见性、政治性。第二节国际战略格局1.国际行为主体分为:国家行为主体和非国家行为主体。2.一个国家的力量或者一个国家集团的力量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政治力量、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科技力量。3.国际战略格局的本质是一种国际战略力量的对比关系。4.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是指它所表现出的基本形态。区分国际战略格局的不同类型,主要应当依据格局的内部结构和外在形态。5.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类型:单极格局、多级格局、两极格局、多元交叉格局。6.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①国际局势总体趋向缓和,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②霸权主义依然存在,政治上的新干涉主义、军事上的先发制人和经济上的新殖民主义成为霸权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③大国间在加强对话与合作的同时,仍在进行着较量,但重点已从冷战时期以军事力量为主转向以经济、科技为基础,以军事为后盾的综合国力竞争。④随着世界大战危险的进一步下降,地区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对国际安全与稳定的影响的相应突出。第三节中国周边安全环境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与周围各国有漫长的边界线。与中国有共同边界的国家有14个,共有陆地边界线2.2万平方千米。中国有海疆线约3.2万千米,其中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千米,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约6500个。中国的黄海、东海、南海总面积为468万平方千米。2.中国及其周边不仅是世界人口最密集、大国最集中的地区,也是世界热点和潜在热点最多的地区。3.南海总面积约为360万平方千米。太平岛面积最大,约为0.5平方千米。第三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1.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国家。2.国防的对象,是指国防所要防备、抵抗和制止的行为。3.国防的目的主要是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4.国防的手段主要手段:军事手段。现代国防的根本职能是捍卫国家利益,防备和抵御外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侵犯,防备和平息内部和外部的敌对势力相互勾结所发动的武装暴乱。手段还有政治手段、经济手段(经济是国防的基础)、外交手段、科技手段、教育手段。5.国防历史的启示:①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②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③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④保持忧患意识是国防巩固发展的前提。7.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①现代国防的概念内涵更丰富②现代国防是多种手段、多种斗争的形式的角逐③现代国防是综合国力的较量④现代国防与国家经济建设关系更密切。第二节国防建设1.国防领导体制是指国防领导的组织体系及相应制度。它包括国防领导机构的设置、职权划分、相互关系等。它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根据宪法和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领导职权由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行使。3.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中央军委主席即为全国武装力量的统帅。4.新中国国防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①铸造了一支具有一定现代水平并向信息化迈进的强大军队。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防动员体制。③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5.武装力量的体制,是构成武装力量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6.人民警察部队的主要职能是:①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②维护社会治安③保卫党政领导机关、重要目标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7.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设总部、总队(师)、支队(团)三级领导机关。各级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8.民兵是不脱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9.我国武装力量建设的目标和原则:①武装力量建设目标是指武装力量建设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程度和标准。它决定着武装力量建设的规模和水平。②武装力量建设的原则为质量建军、科技强军、勤俭建军、依法治军、深化改革、科学决策。第三节国防动员1.国防动员的意义:①动员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重要措施②动员是增强国防威慑力的有效手段③动员是夺取战争主动权的可靠保障2.国防动员的分类:①按规模分为总动员和局部动员②按方式分为公开动员和秘密动员③按时间分为初期动员和持续动员。3.动员的内容:①武装力量的动员②国民经济的动员③科学技术的动员④人民防空动员⑤政治动员。4.现代国防动员的要求:①动员速度要快②动员数量要充分③动员质量要高④动员的范围要广⑤动员要力求隐蔽安全。5.国防动员的方针: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6.国防动员的原则:统一领导、全民参与、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统筹兼顾、有序高效。7.动员的准备:①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打牢动员的思想基础。②发展国家经济建设,打牢动员的物质基础。③搞好后备兵员储备,打牢动员的兵员基础。④健全和完善动员体系,打牢动员的组织基础。第四节国防法制1.国防立法体制,是指有关国防立法机构和国防立法权限的体系与制度。主要包括国防立法主体和国防立法权限两个基本问题。2.国家的立法主体包括: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民族自治地方国家权力机关。3.国防立法权限,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废止国防法律规范的权利及其范围。4.国防立法的原则:①以宪法为依据的原则②维护国防利益的原则③国防法律从严的原则④民主的原则⑤协调统一的原则。5.我国的国防法律制度体系:①军事组织方面的法律制度②军事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③兵役方面的法律制度④国防动员方面的法律制度⑤国防教育方面的法律制度⑥军事设施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6.有关国防法律介绍: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7.公民的国防权利:①国防建设建议权②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权③损失补偿权。8.公民的国防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的义务②履行兵役的义务③支持国防建设的义务④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⑤支前参战的义务⑥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⑦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9.国防法律实施中的行政执法,特指国家一般行政机关和军事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国防行政法律规范解决具体行政事务的过程。它又可分为行政检查和行政处理两种方式。10.国防法律适用中的司法,特指国家一般司法机关或军事司法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运用刑法、民法、行政法处理违反国防法律规范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专门活动。这种专门活动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司法机关正确运用和执行法律规范,来维护国家军事利益和军人的合法权益。11.在我国,国防法律使用的司法机关由于其管辖权限的不同,它分为一般司法机关和军事司法机关。12.国防法律的遵守:社会主体依照国防法律规范,行使国防权利和履行国防义务的活动。社会主体,可分为:①特殊主体,即军事机关、军人和其他担负军事任务的人员。②一般主体,即国家一般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第四章军事高技术第一节军事高技术概述1.军事高技术是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具有战略性、创新性、渗透性等特征。2.军事高技术的分类:军事基础高技术、军事应用高技术。3.军事高技术的构成:军用电子技术、军用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军事信息技术、军用光电子技术、军用核技术、军事航天技术、军用海洋技术军用生物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军用定向能技术。4.高技术对武器装备的影响:①提高武器的杀伤效能②提高武器系统的综合作战能力和自动化水平③提高了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④提高了武器装备的全天时、全天候的作战能力⑤提高了武器装备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6促使新型武器系统的诞生。5.高技术对军队组织体制的影响:①军队构成技术密集化②部队编组一体多能化③指挥体制扁平网络化。第二节侦察监视与伪装隐身技术1.现代侦察技术是指为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技术。2.影响侦察的基本因素:①目标的特征信息②地形、地物③气象条件。3.现代侦察技术①按照侦察任务范围分为战略侦察、战役侦察和战术侦察②按照侦察活动的方式分为武装侦察、谍报侦察和技术侦察③按照不同兵种的任务范围分为陆军侦察、海军侦察、空军侦察和战略导弹部队侦察④按照侦察监视所采取的手段分为观察、窃听、搜索、捕俘、火力侦察、照相侦察、雷达侦察、无线电侦察、调查询问、搜集文件资料等⑤按照实现探测和识别技术的原理分为光电侦察、电子侦察、声学侦察三类。4.高技术侦察特点:①空间中的立体化②速度上的实时化③手段上的综合化④侦查与攻击一体化5.根据任务和用途的不同,电子侦察通常分为预先侦察和现场侦察两类。6.雷达按照工作方式分为连续波雷达和脉冲雷达,其中广泛应用的是脉冲雷达。7.侦察雷达的类型及应用:①预警雷达(作用距离在1000-5000千米之间,能在远距离上探测到各种远程导弹或轰炸机,根据探测数据提供早期预警。)②中、近程对空侦察雷达(作用距离在150-200千米之间)③海岸侦察雷达(探测距离一般在100-200千米之间)④战场侦察雷达(近程侦查雷达探测距离10千米以内,中程30千米以内,远程30千米以上)⑤炮位侦察雷达(作用距离在20-50千米之间)8.地面传感侦查可分为:音响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磁性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应变电缆传感器等类型。第三节精确制导武器1.精确制导武作战特点:①直接命中率高②具有自主制导能力③作战效能好2.制导技术,是“利用目标辐射或反射的特征信号,发现、识别和跟踪目标,精确导引和控制武器命中目标的技术”。3.制导技术的种类:①自主式制导②寻的制导(主动、半主动、被动)③遥控制导(有线、无线电、波束)④复合制导。4.精确制导武器主要种类:①导弹②制导导弹③制导炮弹④制导地雷⑤制导鱼雷。5.精确制导武器发展趋势:①进一步提高命中率②提高抗干扰和突防能力③增加精确制导武器的射程④实现人工智能⑤使精确制导武器系列化、通用化。第四节航天技术1.航天技术由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航天测控技术三大部分组成。2.运载器技术是航天技术的基础。(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3.航天器分为无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两大类。4.航天器通常采用的轨道参数为:运行周期、航天器的高度、轨道倾角。5.航天器通常采用的特殊轨道为:地球同步轨道、太阳同步轨道、极地轨道。6.航天测控技术主要有:遥测、遥控、跟踪、通信和数据传输。7.军用卫星的种类及功能①侦察卫星:用于获取军事情报的人造地球卫星②军事通信卫星:通常可分为战略通信卫星和战术通信卫星两大类,前者提供远程直至全球范围的战略通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