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1357-2024 栎属树种育苗及山地造林技术规程_第1页
DB33-T 1357-2024 栎属树种育苗及山地造林技术规程_第2页
DB33-T 1357-2024 栎属树种育苗及山地造林技术规程_第3页
DB33-T 1357-2024 栎属树种育苗及山地造林技术规程_第4页
DB33-T 1357-2024 栎属树种育苗及山地造林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40CCSB61浙33TechnicalregulationsforseedlingscafforestationofQuercusspp.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33/T1357—2024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局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杭州市淳安县林业局、湖州市安吉县龙山林场、杭州市富阳区农业林业资源保护中心、建德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乐清市自然资源综合服务中心、衢州市柯城区林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阳东、吴立文、孙海菁、施翔、舒金平、饶龙兵、蒋淑君、徐红霞、黄世清、张永志、俞文仙、李水坤、林韧安、刘汝明。1DB33/T1357—2024栎属树种育苗及山地造林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壳斗科(Fagaceae)栎属(QuercusL.)树种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和山地造林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栎属白栎(Quercusfabri)、麻栎(Quercusacutissima)、栓皮栎(Quercusvariabilis)、槲栎(Quercusaliena)、枹栎(Quercusserrata)、槲树(Quercusdentata)、小叶栎(Quercuschenii)等浙江省常见树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LY/T1000容器育苗技术LY/T2289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DB33/T177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DB33/T179.1林业育苗技术规程第1部分:林业露地育苗DB33/T179.2林业育苗技术规程第2部分:林业容器育苗《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2011)《退化林修复技术规程(试行)》(办生字〔2023〕80号)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播种育苗4.1种子采收与贮藏一般于9月~11月间,种子成熟期进行采收。采收后,用杀菌杀虫剂进行浸种,捞出悬浮、空、烂种子后再贮藏于湿度30%±5%的湿沙中,一般3天~5天翻种一次,待种子破口露白时即可播种。4.2大田播种育苗4.2.1圃地准备选择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灌溉排水条件较好的圃地,前期进行消毒处理:圃地用0.5%的福尔马林均匀地喷洒在地表,然后用草袋或塑料薄膜覆盖,闷10天左右揭掉覆盖物,2天后便可播种。播种前进行翻耕筑床,在翻耕时施复合肥(50kg/667m2(亩75kg/667m2(亩作为基肥。2DB33/T1357—20244.2.2播种以春播为主,种子经沙藏露白后即可播种,也可采后直接播种。播种采用开浅沟条状点播,播种行距30cm,籽距7cm~8cm,覆盖黄心土或新土2cm~3cm,再覆盖地膜保湿。4.2.3水肥管理待1/3种子出苗后揭去地膜,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5月~8月,施高氮型硫酸钾复合肥(24—11—10)与磷肥(氮磷比1:1,7.5kg/667m2(亩2次~3次,配成1%溶液喷施;施肥宜在傍晚进行;以后每月追肥一次,施通用型复合肥,配成1%溶液喷施。4.2.4圃地除草除草前应保持土壤湿润,连根拔除杂草,防止松动苗根,保持苗床上、苗床间无杂草。4.3容器播种育苗4.3.1圃地准备容器苗以自控荫棚内培育为主,其中两年生及以上容器苗培育可在露地进行。苗床地面平整,覆盖地布,四周开排水沟。4.3.2容器选择一年生容器苗可选用(4.5cm~5.0cm)×10cm无纺布容器,两年生容器苗可选用(14cm~15cm)×18cm无纺布容器。4.3.3基质组成选用泥炭(pH5.5~6.5)、珍珠岩、蛭石、腐熟锯屑、树皮粉或谷壳为育苗基质。基质配比可采用:泥炭30%、珍珠岩或腐熟锯屑40%、黄心土或稻田土25%、腐熟有机肥5%。4.3.4基质消毒按照LY/T1000执行。4.3.5基质装填和摆放将拌匀、消毒后的基质装袋,装实装满,整齐排放,保持容器上口平整一致。4.3.6播种以春播为主,种子经沙藏露白后即可播种,也可采后直接播种。每容器播种1粒,播种深度2cm~34.3.7苗期管理出芽后,保持基质湿润,苗床温度超过35℃时应开窗通风,喷水降温;每月喷洒一次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或复合肥;速生期,每月叶面喷施追肥一次,施通用型复合肥。除草作业按DB33/T179.2执行。5扦插育苗3DB33/T1357—20245.1采穗圃营建5.1.1母树选择从优良单株的播种苗中挑选生长突出、分枝匀称或形态特异的单株。5.1.2圃地选择选择交通便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建立采穗圃。5.1.3整地定植开沟筑床,床宽1m,每床栽种1列,株距70cm~80cm。栽植穴50cm×50cm×40cm,每穴施有机肥5kg,并绘制定植图。5.1.4采穗圃管理栽植后1年~2年,每年施肥、除草、松土2次~3次,适时灌溉、排涝。第3年进入穗条生产期后,每年2月、7月各整形修剪一次,控制树高80cm左右,培育健壮穗条;3月下旬、5月下旬、9月中上旬分三次除草、施肥,每次每株施复合肥(12—16—14)50g~100g。5.2扦插5.2.1扦插时间一年2次,分别在2月底至3月初采集去年生秋梢和5月中下旬采集第一轮春梢进行扦插。5.2.2基质与容器基质宜采用体积比3:1的泥炭:珍珠岩(或河沙),扦插前采用400倍液~600倍液高锰酸钾喷洒基质,以塑料薄膜覆盖闷晒7天,然后浇透水分待用;容器采用直径5cm、高10cm的塑料杯,或50孔穴盘。5.2.3穗条处理采集圆满充实、均匀一致、尚未分叉的木质化秋梢或半木质化春梢枝条,取中下部枝段剪成插穗,穗长7cm~8cm,保留2片~3片半叶片,绑扎成捆,梢头朝上放置在水盆内(水位3cm~5cm)。木质化秋梢插穗,插前用NAA(萘乙酸)6000mg/kg或IAA(吲哚乙酸)2000mg/kg溶液速蘸后扦插;半木质化春梢扦插无需处理直接扦插,扦插深度4cm~5cm。5.2.4苗期管理扦插后浇透水,搭建薄膜拱棚保湿,春季保温,夏季通风、降温。生根后苗期管理按照4.3.7相应的管理要求执行。6苗木出圃苗木出圃按DB33/T177执行,苗木检疫按照《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2011)执行;苗木的包装和运输,大田播种苗、扦插苗按照DB33/T179.1执行,容器苗按照DB33/T179.2执行。7山地造林4DB33/T1357—20247.1造林地选择与整地宜选择土层厚度≥40cm,海拔1800m以下的宜林山地。采取块状整地,整地规格100cm×100cm,穴规格为40cm×40cm×30cm,挖除穴内树蔸,穴内施钙镁磷肥0.5kg或有机肥10kg,回填表土,苗木种植前一个月完成。7.2造林时间宜晚秋至早春,落叶后发芽前造林。容器苗造林除高温季节(7月~9月)外,均可实施。7.3造林模式7.3.1纯林选Ⅰ级苗、Ⅱ级苗,初植株行距2m×(2m~3m)。表1栎属树种苗木等级标准年>1.0>100>2.0>2007.3.2混交林宜选用楠木、木荷、青冈、石栎等常绿树种混交造林,采用块状或带状混交,混交比例2:1或1:1,栽植密度同7.3.1。7.3.3退化林修复林地清理后,根据保留木、林分郁闭度情况,补植40株/667m2(亩)以上。8抚育管理8.1幼林抚育按GB/T15776进行除草、松土、施肥管理。8.2密度控制纯林、混交人工林密度控制按中幼林GB/T15776—2023中第10章节的规定起草执行;退化林修复密度控制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印发的《退化林修复技术规程(试行)》执行。9病虫害防治9.1苗期病虫害防治9.1.1病害防治5DB33/T1357—2024常见病害为白粉病,发病时应清除病株,并用70%托布津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喷洒,每7天喷一次,连续使用3次~4次。9.1.2虫害防治常见虫害种类及防治措施见附录A。9.2林分虫害防治应注意防控蛀干害虫,常见虫害种类及防治措施见附录A。10档案管理应建立育苗、造林以及经营管护等技术档案,档案格式及管理按LY/T2289执行。11技术模式图栎属树种育苗及山地造林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见附录B。6DB33/T1357—2024(资料性)栎属树种主要虫害防治方法栎属树种主要虫害防治方法见表A.1。表A.1栎属树种主要虫害防治方法双带方额叶甲(Physaucheniabifasciata)茶扁角叶甲(Platycorynusigneicollis)2.5%溴氰菊酯乳油8000倍液~10000倍液均云斑白条天牛(Batoceralineolata)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50%马拉硫磷乳油400倍液~600倍液或8%油桐尺蛾(Buzurasuppressaria)30%增效氰戊菊酯乳油6000倍液~8000倍液咖啡豹蠹蛾(Zeuzeracofeae)板栗大蚜(Lachnustropicalis)疖蝙蛾(Phassusnodus)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4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10%吡虫啉乳铜绿异丽金龟(Anomalacorpulenta)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3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栎黄掌舟蛾(Phaleraassimilis)2.5%溴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8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8000倍液~10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1500倍液,7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2000倍液均匀喷洒大袋蛾(Claniavariega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