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大中国”。——张帆:《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课程标准】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壹政权并立到一统——疆域“大中国”治国互鉴与创新——制度“大中国”贰多元一体谱华章——民族“大中国”叁本课目录CONTENTS契丹建辽北宋建立党项建西夏女真建金金灭辽金灭北

,南宋建立1115年1125年1127年1271年916年960年1038年本课时间轴1206年蒙古汗国建立1227年蒙古灭金1234年蒙古灭西夏忽必烈建元1276年元灭南宋1279年元统一全国《北宋、辽、西夏形势图(1111年)》《南宋、金、西夏形势图》(1142年)

辽北宋

西夏

西夏

南宋抢答观察下图,以抢答的方式完成填空。【慧眼识珠】请同学们结合这两幅图片,从疆域的角度分析元朝对“大中国”时代开启的贡献。①元朝结束分裂局面,完成国家统一。②疆域空前辽阔,今天的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纳入了版图。③也为明清的四至和辽阔疆域奠基。元朝形势图(1330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清世宗(雍正)实录》卷八十三二、治国互鉴与创新——制度“大中国”

材料一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西夏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族的管理系统,叫作“猛安谋克”。凡女真民户,每三百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为一猛安。他们被大批迁入中原,在汉族村落之间筑寨居住,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本课“学思之窗”及正文根据材料概括辽、夏、金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他们在制度建设方面的特点。主要内容:辽朝:南北面官制;西夏:基本模仿北宋,一套制度,两套称谓;金:基本沿袭唐宋制度,保持猛安谋克制度。特点:因俗而治;学习汉制;同时继承本族传统。“一国两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思考:现实中的哪些制度体现了“因俗而治”?对于我们国家治理有哪些启示?大到国家治理,小到班级管理,我们要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本国几千年的治国理政的智慧,探寻中国道路,创造性的前进。元朝形势图(1330年)大哉乾元,何以为治?汉臣许衡“北方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

蒙古藩王“本朝旧俗与汉法异,遵用汉法,其故何如?”思考:首先为了使得辽阔疆土的交通能够四通八达,元朝实行什么制度?2、元朝的制度建设(1)驿传制度(1)修驿道: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2)设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并运输官府物资(3)分设急递铺:传递文书元代驿站分布图元代急递铺令牌(2)地方行政制度:行省制何为行省制?概念:由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央处理地方事务,后逐渐成为常设机关,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思考:元朝共设了多少个行省?哪些地方是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又有哪些在我们今天还能看到呢?参考:共设10个行省;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称为“腹里”;甘肃、陕西、云南、江西、四川这些省在今天还存在。(2)地方行政制度:行省制材料一: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以省官(中书省官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百官志七》材料二:行省“诸行省用及(超过)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元史·百官志七》材料三: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使各省无山川险阻可依,便于中央进行政治控权和军事镇压。

——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特点:思考:行省制度具有什么特点呢?行省权力大;大而不专打破山川形便,实行犬牙交错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材料四

行省制度的建立不仅从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对中国行政区划的变革和政治体制的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行省制度的确立将元朝的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展到了边远地区,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加强了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增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摘编自段红云《略论元朝的统治政策对中国民族发展的意义》思考:根据材料回答,行省制有何历史意义?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促进了边疆的开发;促进各民族的交流、交往和交融(回回);有利于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边疆管理与内地呈现一体化趋势;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开启了一个真正“大中国”时代(自己讲)........(3)边疆管理吐蕃: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台湾:在福建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4)民族政策:等级名称民族一蒙古人蒙古族二色目人主要是西夏、畏兀儿、回回等三汉人北方的汉族、契丹、女真人等四南人原南宋统治区的居民“四等人制”(后人概括)三、多元一体谱华章——民族“大中国”材料十一元朝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中国”一词的地域意义突破九州而演变为十一行省,人民意义突破汉人而演变为汉、蒙、色目等众多民族,其文化意义演变为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有。而其最重大的变化,乃是“中国”主权行使,可以是汉族政权,也可以是少数民族和汉人的联合政权。元朝同时承认了辽、宋、金“各与正统”的地位。——摘编自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探究:根据材料,分组完成表格。“中国”地域意义文化意义人民意义政权意义“小中国”“大中国”中原(九州)十一行省汉文化(农耕文化)农耕、草原文化汉人汉蒙女真等各族人民汉族政权不论民族(联合政权)“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华夏”—日本学者

崖山海战是1279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此役标志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蒙元最终统一中国。

该观点意指:此战后南宋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古典时代的终结,标志着古典意义华夏文明的衰败与陨落。思考:对此观点,你如何看待?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

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

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2019.9.27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讲话(2018·天津高考·2)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说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A(2018.4·浙江高考·5)元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