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框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学习目标1.结合历史知识,查询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各种文化思潮,对比分析其实质和结果,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理解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原因,培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的科学素养。2.搜集中国共产党与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相关资料,理解它们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建设,培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的科学素养。3.整理党的历次会议关于加强文化强国建设的决定,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决定因素与重要意义,培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的科学素养。民族复兴社会性质走向何处马克思主义
提示:自由主义实质是全盘西化论,保守主义实质是文化复古主义,它们都不能辩证对待外来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并将二者对立起来,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社会主义中国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国家独立中国革命改革开放为人民服务百花齐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精神文明实践人民人民群众性质宗旨社会制度继承和创新我国文化文化强国
提示:二者是路径与目标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宏伟目标。五位一体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文化底蕴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初,在中国文化出路的讨论中,胡适、陈序经等人提出了全盘西化的主张。“全盘西化”一词,是陈序经在讨论中首先概括出来的。以胡适、陈序经为代表的全盘西化论,批评了中国文化本位的立场,冲击了国粹主义思潮,介绍了西方文明和科学、民主、自由思想,具有反对愚昧、反对独裁专制的进步作用。但是,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方法论上来说,全盘西化论都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外国再好的东西也必须与本民族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经过消化吸收,有所创新,才能实现发展,才有生命力。胡适等人不考虑中国的国情和近代社会的性质,以高谈阔论来对待近代中国的出路问题,必然误入歧途。
(1)材料一中胡适等人的思想有无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还有其他类似结局的思潮吗?这些思潮不能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胡适等人的自由主义、全盘西化论的观点没有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类似的思潮还包括保守主义、无政府主义、三民主义等。它们不能改变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不能正确解决中国文化走向何处的问题。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从文化上看,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随后中国共产党诞生,其肩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是什么?
答案: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3)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答案:中国共产党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为中华文化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
材料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4)结合材料三,简要说明什么是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答案:革命文化是在党和人民的伟大斗争中培育和创造的思想理论、价值追求、精神品格,既是中华民族革命斗争历史的高度文化凝聚,也是中国精神在革命年代的主要表现形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代表着时代进步潮流和发展要求。
材料四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5)结合教材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答案:从决定因素上看,走这样一条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党的性质宗旨以及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从意义上看,走这样一条文化发展道路,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关系(1)它们都是中华民族在生存发展进程中的伟大创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它们是一脉相承、延续发展、不断升华的关系。后者是前者的赓续传承、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三者既各具特点又相互贯通。(3)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体与主流,联结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力量。(4)它们辩证统一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文化,不能把三者割裂开来,顾此失彼、厚此薄彼。二、准确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原因(1)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2)这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3)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2.基本要求(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2)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3)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为此,我们应该()
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努力摈弃传统文化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④坚持多元指导思想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材料体现了我们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②③正确;①错误,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是全部摈弃;④错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而不是多元指导思想。
答案:C
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实践证明,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难点标识
- 观光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质量意识培训基础知识课件
- 课件阅读理解
- 课件铃声功能探讨
- 临时用电安全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免洗消毒液项目创业计划书
- 2025年中国农药增效剂项目创业计划书
-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渗透与运用-图文
- 2025年低压电作业考试题及答案
- 乡村振兴课件简介模板
- 2025至2030中国浏览器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百团大战课件
- 2025年工会干部培训班业务知识测试题(含答案)
- 化工导热油课件
- 2025年京东集团校招面试题与答案
- 浙江省A9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暑假返校联考英语试卷(含解析)
- 工勤技师高级混凝土工试卷与答案
- 2025年广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海水淡化处理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Unit2词汇短语英译中中译英-仁爱科普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