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批判中国教育了_第1页
不要再批判中国教育了_第2页
不要再批判中国教育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不要再批判中国教育了中国的教育,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初级教育,近几年都成为了众矢之的。批判者从普通大众到名校教授(如孔庆东教授曾在中学任教,对高考制度也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大家纷纷表示关注,杂文家们更是没闲着,拿起自己的秃笔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前一段时间的什么大学生虐猫事件,名校毕业生卖猪。肉和糖葫芦啊。近一点的又有北京某某机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身价和农民工相当,还有最近几天大学里建造高尔夫球场等等,都引来了一片关注和口水。至于学校乱收费现象,更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

那些批判者们各有各的一套道理,认为高校乱扩招,只知数量,不重质量;认为现在学术风气低下,什么都向钱看,并举出例子以证明现在的高考机制已不再适应当前需求,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但是,我注意到见诸各大报刊的一些文章,却无出自学生。之手的,学生固然有其局限而不能写好此类文章,但毕竟他们才是最有发言权的。那些批判者能有几个是真正了解学生,与学生认真交谈过的!只看到表象就大发议论(其议论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是为了赚取些稿费而作罢了,至于其它作用不是十分寥寥嘛!笔者就是一名东部某发达城市的普通高中生,在此希望那些批判者们能收敛一下,因为他们的批判不仅无益处,反而带来不良反应。

我这么说,有些人可能不服气,认为我有犬儒病,而自己是清醒者,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批判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觉醒。可是觉醒了又能怎样呢?“绿被依旧东流”。难道你们认为教育局的人不清楚中国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我看他们比准都清楚,可是能改变现状的却只有他们。那些大发议论者除了高高兴兴拿到稿费外。我实在找不出其他什么用处。且一个人写文章必然夹杂着自己的情绪,议论难免有局限,这类文章让我们学生看后怎么想?大学一团糟,高考完全是一个错误,我们还会有读书的动力与激情吗,可是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老师、家长们殷切的眼光啊!你们能给我们指一条不用高考的明路吗?似乎不能,那么你们的批判只会增加我们的痛苦,还要我们努力清楚(此处应为“清除”――编者注)你们的影响!

面对韩寒,我曾经冲动过,我的一些朋友至今不可自拔。可是中国只有一个韩寒,他现在出一本书一印就是一百万册,自然可以叫嚣文联主席让他当他都不愿意。可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要面对现实的,先解决吃饭问题再说其他吧。

大家也都务实一点,如果从电视上看到西部的小朋友因没钱而读不起书就捐出一点。路过慈善总会就动一下恻隐之心,毕竟中国的慈善事业很不如人意,富人们大多为富不仁,素质不像外国的富豪那么高,像世界第二富的巴菲特什么的,一捐就是自己资产的百分之八十,近370亿美元。

编后语:我们收到赵一鸣同学这篇文字后,考虑了许多:他提出的问题有没有道理,类似的观点是否值得大家重视?中国教育的问题究竟如何?具体到每一个人,包括学生、老师、杂文家、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各自应该如何面对这各种问题?等等。现在,我们把这篇文字刊发,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