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电场监测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1页
地面电场监测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2页
地面电场监测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3页
地面电场监测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4页
地面电场监测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2021年8月,国标委下发了综合[2021]23号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1

年第二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批准开展国家标准《地面电

场监测技术要求》(20213625-T-416)计划编号的制定工作。经过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的组织安排,确定由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等单位组成编制组负责该标

准的编制工作。

项目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提出并归口。

2.协作单位

空军航空大学、皖西学院、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北京华云东方探测技术有限

公司、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晨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

3.主要工作过程

(1)前期基础

主编单位接到制定任务通知后,立即召集和组织相关人员成立编制小组,对原气象行业

标准《地面大气电场观测规范》(QX/T594—2020)的技术条款进行了讨论,并对国内外关

于地面大气电场、雷电监测技术规范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充分调研

民用和军用领域大气电场监测应用情况,同时向国内雷电防护专家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咨

询,初步确定了以基本要求、监测设备、监测场地、数据记录与存储、组网监测及维护与校

准为标准的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标准草案稿的编写工作。

(2)标准编制组第一次工作会议

2021年10月12日以线上视频形式召开了编制组第一次工作会议,主编单位汇报了前

期的工作准备和草案稿的编写情况,多名参编单位专家对标准的框架和主要技术难点进行了

讨论,并对标准草案稿提出了修改意见,经过研讨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会后,根据会议讨论的结果和各位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编制小组对草案稿进行了修改。

2021年10月30日,编制小组将修改后的版本发给了各参编单位。2021年12月,在各参编

单位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标准的初稿。

(3)标准编制组第二次工作会议和征求意见稿的形成

2022年6月26日以线上视频形式召开了编制组第二次工作会议,主编单位汇报了初稿

的编写情况,多名参编单位对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和技术指标进行了讨论,并对标准初稿提

出了修改意见。

会后,根据会议讨论的结果和各位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编制小组对初稿进行了修改。

2022年6月30日,编制小组将修改后的版本发给了各参编单位。2022年7月,在各参编单

位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一)编制原则

1.科学性

本标准充分借鉴和参考了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基于我国地面大气电场监测的实际情

况,吸收国际和国内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强调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尽可能采取语言简练

易懂的方式,仅探讨与地面大气电场监测技术要求密切相关的问题,如监测设备、监测场地、

组网监测等等。

2.可行性

本标准的编写注重与同一领域的标准之间协调,尤其考虑本领域基础标准的情况,注意

采用已发布的标准中做出的规定,确保制定的标准具有可行性。

本文件选用的地面大气电场监测设备均以相关国内、行业标准为依据,或目前国内广大

用户认可的监测设备为依据,充分听取监测设备生产厂商和用户意见。

并充分考虑与现行气象观测规范的协调关系。

3.规范性

在标准格式方面,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2020的要求,力求语言表述规范,用语准

确、简明,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本标准的所有条目在表述上力求做到清晰明确,无模棱两

可、含糊其辞或易于产生歧义的表达;在方法上力求做到务实、有效、可操作。编写组在收

集已有的研究成果、查阅大量资料、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在综合考虑各方面需求和意见

的基础上,力求内容全面,规定具体,语言通俗,易于实施。

4.注意与国际接轨

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及时关注最新制修订或出版的相关国家标准等作为参考,如

GB38121-2019。

(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本标准根据GB/T1.1-2020的要求,结合国内地面电场监测的发展情况、工作经验和习

惯用语,规定了地面大气电场监测基本要求及监测场地、监测设备、组网监测、数据记录与

存储、维护与校准等要求。

本标准内容结合国内地面大气电场监测情况,同时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总则》的

要求。监测内容包括地面大气电场的采样值、分钟平均值、分钟内电场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

值、电场极性、变化率及对应时间。监测流程包括数据采样、数据处理、数据记录和存储。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本标准作为针对地面大气电场监测技术要求的技术标准,可为开展地面大气电场监测、

雷电预警防护工作提供重要技术依据,对于完善雷电灾害防御措施,减少雷击造成的危害和

影响,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标准申请单位参与起草的气象行业标准《地面大气电场观测规范》(QX/T594—2020)颁

布后指导了我国多个场所(空军航空大学、黄山景区、大型油库、白云山景区等)大气电场

监测项目建设工作,先后实施了多个基于地面大气电场监测的雷电预警系统项目,为本标准

的框架和技术要求提供技术保障。其他相关参编参与建设多个大气电场监测预警系统并进行

业务化应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地面大气电场监测经验,为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起草组开展了多个地面大气电场监测试验,在漠河地区建立高纬度野外雷电试验基地,

布设了中国最北部的地面大气电场仪,获得了为期1年的试验数据。在哈尔滨阳明滩和龙凤

山大气本底站布设了大气电场仪,开展野外地面大气电场监测。以上数据采集频率为雷暴发

生阶段1次/秒,非雷暴阶段1次/分钟。以上试验为本标准的编制提供了数据支持。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本文件没有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的编制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与现行强制性国家防雷相关标准的技术条款

相协调,无冲突。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

七、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

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建议标准发布后6个月实施。由所在地方政府机构、应急管理部门和气象部门联合进行

宣贯。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无。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2021年8月,国标委下发了综合[2021]23号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1

年第二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批准开展国家标准《地面电

场监测技术要求》(20213625-T-416)计划编号的制定工作。经过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的组织安排,确定由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等单位组成编制组负责该标

准的编制工作。

项目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提出并归口。

2.协作单位

空军航空大学、皖西学院、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北京华云东方探测技术有限

公司、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晨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

3.主要工作过程

(1)前期基础

主编单位接到制定任务通知后,立即召集和组织相关人员成立编制小组,对原气象行业

标准《地面大气电场观测规范》(QX/T594—2020)的技术条款进行了讨论,并对国内外关

于地面大气电场、雷电监测技术规范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充分调研

民用和军用领域大气电场监测应用情况,同时向国内雷电防护专家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咨

询,初步确定了以基本要求、监测设备、监测场地、数据记录与存储、组网监测及维护与校

准为标准的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标准草案稿的编写工作。

(2)标准编制组第一次工作会议

2021年10月12日以线上视频形式召开了编制组第一次工作会议,主编单位汇报了前

期的工作准备和草案稿的编写情况,多名参编单位专家对标准的框架和主要技术难点进行了

讨论,并对标准草案稿提出了修改意见,经过研讨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会后,根据会议讨论的结果和各位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编制小组对草案稿进行了修改。

2021年10月30日,编制小组将修改后的版本发给了各参编单位。2021年12月,在各参编

单位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标准的初稿。

(3)标准编制组第二次工作会议和征求意见稿的形成

2022年6月26日以线上视频形式召开了编制组第二次工作会议,主编单位汇报了初稿

的编写情况,多名参编单位对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和技术指标进行了讨论,并对标准初稿提

出了修改意见。

会后,根据会议讨论的结果和各位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编制小组对初稿进行了修改。

2022年6月30日,编制小组将修改后的版本发给了各参编单位。2022年7月,在各参编单

位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一)编制原则

1.科学性

本标准充分借鉴和参考了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基于我国地面大气电场监测的实际情

况,吸收国际和国内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强调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尽可能采取语言简练

易懂的方式,仅探讨与地面大气电场监测技术要求密切相关的问题,如监测设备、监测场地、

组网监测等等。

2.可行性

本标准的编写注重与同一领域的标准之间协调,尤其考虑本领域基础标准的情况,注意

采用已发布的标准中做出的规定,确保制定的标准具有可行性。

本文件选用的地面大气电场监测设备均以相关国内、行业标准为依据,或目前国内广大

用户认可的监测设备为依据,充分听取监测设备生产厂商和用户意见。

并充分考虑与现行气象观测规范的协调关系。

3.规范性

在标准格式方面,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2020的要求,力求语言表述规范,用语准

确、简明,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本标准的所有条目在表述上力求做到清晰明确,无模棱两

可、含糊其辞或易于产生歧义的表达;在方法上力求做到务实、有效、可操作。编写组在收

集已有的研究成果、查阅大量资料、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在综合考虑各方面需求和意见

的基础上,力求内容全面,规定具体,语言通俗,易于实施。

4.注意与国际接轨

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及时关注最新制修订或出版的相关国家标准等作为参考,如

GB38121-2019。

(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本标准根据GB/T1.1-2020的要求,结合国内地面电场监测的发展情况、工作经验和习

惯用语,规定了地面大气电场监测基本要求及监测场地、监测设备、组网监测、数据记录与

存储、维护与校准等要求。

本标准内容结合国内地面大气电场监测情况,同时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总则》的

要求。监测内容包括地面大气电场的采样值、分钟平均值、分钟内电场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

值、电场极性、变化率及对应时间。监测流程包括数据采样、数据处理、数据记录和存储。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本标准作为针对地面大气电场监测技术要求的技术标准,可为开展地面大气电场监测、

雷电预警防护工作提供重要技术依据,对于完善雷电灾害防御措施,减少雷击造成的危害和

影响,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标准申请单位参与起草的气象行业标准《地面大气电场观测规范》(QX/T594—2020)颁

布后指导了我国多个场所(空军航空大学、黄山景区、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