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_第1页
2024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_第2页
2024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_第3页
2024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_第4页
2024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2024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27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学会了按一定的标准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分类的基本方法,所以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可变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团结合作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经验少,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本节课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学具:课件,学具。

重点难点:学会按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咱们来猜个谜语:说它是辆车,可它不是车。风儿一吹来,脑袋转圈圈。(风车)

师:大风车转起来可真好看。有个小朋友用几个图形拼成了一个大风车。咱们一起来看一看,他是用哪些图形拼成的大风车呢?

生答略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分类”。(分类是按一定标准把一些事物分组。)

二、新授

(一)分类整理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出示:风车图片

问:我们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可以怎样分?(按形状分)

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形状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摆一摆,写一写)

○1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

○2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师:刚才的同学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

生:整齐、清楚。

师:你能看出谁最多吗?

生:三角形最多。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这一排最长。(注意:一一对应)

○3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

师:这个同学记录方式你能看明白吗?

师:他用一个数据来表示这一列的数量。(和图对应)

2表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师:为了更加清楚整齐,我把同学们记录的画上线。

上面一行都是形状,下面一行都是个数,每一列都表示这个形状有几个,这样记录真清楚。

④展示其它记录方法,让学生评价。

小结:同学们不仅能够按照形状把这些形状分为4类,而且自己设计图表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你们可真棒!

3、小结

师:现在我们来做下总结。刚才我们把风车用了哪些图形,每种形状有多少个,做了分类整理。你还记得我们是怎么做的吗?第一步是什么?然后做什么?

(二)拓展练习

1、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风车图,还能用别的标准分类吗?你来试一试。

2、对比体会分类的标准

师:观察这两个表,都是在分这些形状,为什么分得的结果不一样?

生:因为两次分的标准不同,第一次是按形状分,第二次是按颜色分的。

师:那有什么是相同的呢?

生:总数不变。

小结:看来分类的时候,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是不论怎么分,最后的总数都应该一样。

(三)生活中的应用

1、展示分类整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垃圾分类,超市摆放,图书馆图书……)

2、小结:分类的标准有很多,在生活中我们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

三、练习

如果把咱们班的同学分为两类,可以怎样分呢?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分类与整理

按形状分类按颜色分类

2024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教材10页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活动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

3.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教具学具:课间。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温旧知

小朋友都看过西游记吗?你们喜欢里面的谁啊?

老师最喜欢孙悟空,而且最喜欢看孙悟空和小猴子们玩耍,如果这节课老师变成孙悟空,那咱们班的小朋友变成什么了?(小猴子)孙悟空可以把猴毛变成小猴子,想让他们回来的时候只要说一声“收”。老师现在是孙悟空,想把玩耍的小朋友叫回来坐好认真听课也可以说“收”!咱们来试一试吧。

都说小猴子聪明又机灵,下面我们就去展示一下吧。

8+7=9+3=5+7=10-3=7+7=5+9=6+8=10-6=8+9=7+6=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你们算的真是又对又快,刚才我已经乘着筋斗云去蟠桃园给你带奖品了,是你们最喜欢的……(桃子),看我给孩儿们带了多少个桃子呢,大家一起数一数:1、2、3、……

1、带了15个桃子,吃了9个,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

生:还剩几个桃子?

2、要求还剩几个桃子,怎样列式?

3、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先思考再说算法)

方法一:想加算减法

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9+6=15;所以15-9=6。

方法二:破十法

15可以分成10和5,10-9=1,1+5=6。

4、小结计算方法,让学生说一说例题里的计算过程,并在练习中体验不同的算法。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

12-9=

2、想一想,说一说,算一算。

14-9=

3、直接计算。

16-9=11-9=

4、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8-9=13-9=15-9=17-9=

5、看图列示。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说说。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10页的做一做。

2、和同桌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2024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设备:

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出示)。

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1.8千克。

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同桌交流。

②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1)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出示)。

哈尔滨:-15℃~-3℃

北京:-5℃~5℃

深圳:12℃~23℃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2)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出示温度计,没有刻度数)为什么?

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给出温度计的刻度数,生到前面指。)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

你能很快找到12℃、-3℃吗?

(3)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完善板书。)

5.练一练。

读一读,填一填。(练习一第1题。)

6.出示课题。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7.负数的历史。

(1)介绍。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配音播放):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xx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古代用算筹表示数,这句话的意思是:‘两种得失相反的数,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2)交流。

简单了解了负数的历史,你有什么感受?

三、练习应用

今天,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逐一出示:

1.表示海拔高度。(“做一做”第2题。)

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__。

2.表示温度。(练习一第2题。)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_℃,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____℃。

3.(出示电梯按钮图)小红的家在五楼,储藏室在地下一楼。如果她要回家,按哪个按钮?如果到储藏室取东西呢?

4.表示时间。(练习一第3题。)

5.“净含量:10±0.1g”表示什么意思?

四、总结延伸

1.学生交流收获。

2.总结。

简要、具体地评价学生的收获,并强调: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走进负数,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2024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4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且学懂、学透是本节课学习的目标。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特点:

1.注重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

虽然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较多,但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根据教材的安排,先教学整十数的读写,再教学一般数的读写,然后是特殊数的读写,最后是100的读写。这样由浅入深,由一般到特殊,有梯度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既轻松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发挥教具的作用。

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数位的意义,将摆小棒与拨计数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熟练地操作小棒和计数器,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合作学习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计数器

学生准备小棒标有计数单位的计数器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出示一捆和一根小棒:谁能说说这是多少根小棒,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2.请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11这个数,再说说自己的想法。

3.请学生写出11这个数,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写的。

4.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借助小棒和计数器认识了2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继续借助小棒和计数器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复习用小棒和计数器表示20以内数的方法,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36页例3情境图。

(1)观察一下图中有几种颜色的纽扣,数一数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数完后汇报交流。

(黄色纽扣有四十粒,绿色纽扣有二十七粒,粉色纽扣有三十三粒)

师:这些数都比20要大,又是100以内的数,该怎样写呢?又该怎样读呢?我们这节课就来探究一下。(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读写)

(2)尝试用小棒和计数器表示40,然后汇报自己的想法。

师:40这个数用小棒怎样表示?用计数器呢?

学生操作后进行展示。

(3)讨论40的写法和读法。

师:根据我们以往的写数和读数的经验,你认为40该怎样读写呢?

引导学生先说出40的组成,然后分别说出40的写法和读法。

(40是由4个十组成的,应该在十位上写4,个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读作:四十)

师:能用刚才的方法在计数器上表示70吗?能写出来并读一读吗?

(学生操作后交流、订正)

2024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

2、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作出充分的解释。

3、体验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丰富购物经验。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难点: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现实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扩大销售量,经常搞一些促销活动,谁来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促销方式?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学会合理购物呢?

二、促销问题

(一)观察情境图,先了解方便面的三种包装和一袋的价格,计算出其他两种包装的价格写在书上,再了解三个商店的优惠条件。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问题。

板书:学会购物

师:同学们打开书第80页,看方便面促销问题,认真观察上面的图,说说你们从图上都发现了哪些信息?

师:一袋方便面1.5元,5袋一包的多少钱?24袋一箱的多少钱?

师:三家商店都买这种方便面,他们推出了不同的优惠条件。看图,说一说甲、乙、丙三个店的优惠条件各是什么?

生:我发现甲店是“买一包送一袋,买一箱送一包。”乙店是打九折优惠;丙店是购物达到30元就能打八折优惠。

(二)提出:不计算,判断买一袋方便面去哪家商店合适的问题,学生发表意见后,再讨论“买2袋、3袋呢?”“买几袋才能享受甲店的优惠条件?”

师:作为消费者,买同样的东西肯定愿意买便宜的,也就是少花钱。同学们不计算,你能判断出买1袋方便面去哪家店合适吗?

生:在乙店合适,因为买一袋在甲店、丙店都得不到优惠。

师:那买2袋、3袋呢?

生:买2袋、3袋也不行。

师:买几袋才能享受到甲店的优惠条件呢?

生:买5袋或5袋以上就可以得到甲店的优惠条件。

(三)提出:买5袋方便面在哪个店合适的问题。学生计算后,全班交流。

师:你们真聪明。那么,如果要买5袋,算一算,甲店便宜还是乙店便宜?

学生算完后,指名回答。

(四)先讨论买7袋方便面在甲店可以怎样买,再让学生计算买7袋方便面在哪个商店合适,然后交流。

师:现在如果想买7袋方便面,在甲店可以怎样买?

生:只买6袋就行了。因为商店会送一袋。

师:真聪明,那就是说,要买7袋,只算6袋的钱就可以了。那大家算一算,买7袋方便面,在哪个商店买比较合适?

学生自己计算,然后交流。

甲店:1.5×6=9(元)

乙店:1.5×7×90%=9。.45(元)

结论:甲店合适。

(五)提出:买几袋方便面到乙店就比较合适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计算。然后,交流学生探索的过程和结论。

师:通过比较计算结果,买7袋去甲店合适。那么买几袋方便面到乙店就比较合适呢?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

学生自主计算,教师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如果有学生算到10袋就推出结论,给予表扬。

(六)提出:买10袋方便面能享受丙店的优惠条件?得到否定的答案,并算出买20袋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

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买10袋方便面能享受丙店的优惠条件吗?

生:不能。因为买10袋方便面才花10元钱,不够丙店的优惠条件。

师:那买多少袋方便面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呢?请同学们算一算。

学生计算后汇报:

生:30÷1.5=20(袋),买20袋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

(七)提出问题(4)启发学生计算,然后用计算法等说明问题的原因,进一步认识到“合理购物”的意义。

师:看来丙店的优惠条件不是很容易享受到的。请同学们课件中第(4)个问题。两位同学都在丙店买方便面,奇怪的是,李明花钱多买的.少,而王强花钱少买的多,这是为什么?

请同学们讨论,并算一算是什么原因。(学生独立计算)

师:谁能解释这到底是为什么?

生1:李明只花了27元不够丙店的优惠条件。

生2:因为王强买了20袋,20×1.5=30(元),可以打八折优惠,所以只花了24元,

20×1.5×80%=24(元)

师:通过这两位同学的经历,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在购物时,一定要先算一算在哪家购物合适,才去买,就能充分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少花钱多购物。

(八)出示“议一议”问题,启发学生可以算一算,然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师:那么现在请大家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讨论一下,如果买35袋方便面,怎样买比较合适?也可以算一算。

给学生思考和计算的时间。

师:谁愿意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结果是什么?

师:比较这几位同学的方案,哪一种比较合适?

结论:在丙店买最合适。

师:比较一下上面几种购买方案,我们发现,最合适的要少花5元多钱,所以,购物时我们要根据购物多少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优惠政策,就能够少花钱多购物,这种“合理购物”。

三、有奖销售

(一)出示“购物广场”上的销售广告,学生阅读了解广告中的数量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