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毕业提高试题001_第1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毕业提高试题001_第2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毕业提高试题001_第3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毕业提高试题001_第4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毕业提高试题0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毕业提高试题看拼音写词语。面对老师的pīpíng_____,他什么也没有jiěshì_____,因为他知道即使biànjiě_____也没有用。他满脸yōushāng_____,只能自认dǎoméi_____。(本题1分)下列带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挑剔(tì)

一律(lǜ)

搅和(huo)

一模一样(mú)B.挪移(nuó)

黄焖鸡(mēn)

处(chǔ)死

头晕目眩(xuàn)C.祈祷(qǐ)

栅栏(zhà)

间断(jiān)

锲而不舍(qiè)D.火炽(chì)

畜养(xù)

菱角(líng)

万象更新(gēng)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家具

蜂拥

合盘托出

轻歌曼舞B.安洋

讴歌

和颜悦色

首屈一指C.伎俩

凋敝

计日程功

墨守陈规D.照像

经典

直截了当

忧柔寡断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①吴越古道,处处佳境。②或古树参天,或落英缤纷,或瀑布飞挂,或石桥横卧。③蓊蓊郁郁的古道那么长,长得看不到尽头;斑斑驳驳的古道是那么深,深得听不见外界的声音。④既有大自然随处可见的鬼斧神工,又有人类千百年来的巧夺天工。⑤一束极细的阳光从遥远的天际投射过来,抚摸着那历经悠悠岁月的古道刻痕,似乎也在驻足凝思。⑥荒凉,有时呈现另类美丽;静默,或许倾诉别样情怀。⑦我们仿佛在穿越古今,忽然一声清脆的鸟鸣,让我们收住思绪,又迈步前行。A.选段第②句,运用“或……”的排比句式,表现力吴越古道佳景多而美的特点,增强了语势。B.选段第⑤句,将“阳光”人格化,写出了吴越古道的厚重历史,极易引起观景者的千古幽思。C.选段第⑥句,用对偶的形式,抒发了作者对吴越古道的“荒凉”与“静默”之美的独特感受。D.选段第⑦句,作者以“穿越古今”来比喻千年古道中的无限幽思,鸟鸣声把作者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中来。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D.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扩散。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B.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C.“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D.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李军同学在学习上总是想依赖老师,自己不爱动脑筋。对此,你会用下列哪句名言来劝告他(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C.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D.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下面有打乱顺序的4句话,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母校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②当我即将离开母校时,我不禁一次又一次地回眸母校的每一个角落。品味母校每一段时光,母校的生活在我心中,如画,如歌,如风。③母校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④母校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A.①④③②

B.③①④② C.④①②③

D.②③①④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1)“__________________”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希望是努力出来的,是探索出来的,是实践出来的。(2)李勇是一名警察,别看他在罪犯面前刚硬强悍,回到家对女儿却充满了柔情与怜爱,妻子常笑话他:“这哪还像个真豪杰、大丈夫呢?”李勇引用鲁迅先生的名言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伯牙鼓琴》一文选自《______》。锺子期去世,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4)看着翻滚的黄河水,我们会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着淡雅的菊花香,我们会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着稻田里的蛙鸣,我们会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一定读了不少课外书吧?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读书笔记。书名:______

作者:______

印象最深的人物:______该人物给我的人生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猿母中箭

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①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至,付②子已,哀鸣数声,乃拔剪堕地而死。射者折矢③弃弓,誓不复射。(选自《墨客挥犀·三》)【注释】①弋人:射鸟的人,即下文的“射者”。②付:交给

③矢:箭1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付子已____13、翻译下面的句子。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用自己的话回答,射者为什么“誓不复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请说说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关于“我们该怎么吃饭”的主题阅读材料一:主食不可偏废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主食在膳食中的比例应占70%。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材料二:相关的调查①上海市儿童保健所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84名2~6岁营养不良的小儿中,粮食摄入量只占需要量的66%,严重不足的患儿,粮食摄入量只占膳食总热量的40.48%。换句话说,这些患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主食没吃够。②上海市疾控中心的调查报告称:有24.08%~30.23%的上海市大中小学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在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1305名小学生和1277名中学生中,约有10%的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作为主食的饭不够,孩子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孩子肚了虽然不饿,可是学习紧张,大脑却缺少能量,难免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质量。③近二十年来,我国居民中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的人数持续上升,米、面、粗粮等主要摄入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五分之一。有专家呼吁,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在我国已迫在眉睫。④常有孩子以零食代替主食。他们的胃里常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这样,在吃主食时,他们就会缺乏食欲。由于正餐进食太少,很快又会感到饥饿,他们就要再吃零食。久而久之,人体消化系统正常的消化功能就会被破坏,影响身体健康。16、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目前,由于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致使大多数人群引起了慢性疼痛和多发病。()(2)患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不吃主食。()(3)在我国,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已是件非常紧迫的事。()17、对于中小学生,早餐、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不足会直接引发(

)的现象。A.反应迟钝 B.血糖水平低 C.记忆力下降 D.影响到学习质量18、材料二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在我们身边,常有同学午餐、晚餐时不喜欢吃饭而喜欢到小店买零食吃。请结合以上材料对这类同学进行规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一只空瓶子的温暖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②我______,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③我知道女儿会______,还会说我老土。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④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⑤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人很重要。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⑥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她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⑦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⑧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20、请在第②、第③自然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词语。(填序号)A.不置可否

B.不动声色

C.不厌其烦

D.不屑一顾21、“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因为误解了女儿的行为而感到惭愧。B.我为平时施舍一两块硬币的“慈善”行为、为自己浅薄的“爱心”感到惭愧。C.“我”因为被女儿识破了想教育她的“圈套”而感到惭愧。22、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仅仅是指那个捡废品的老人。B.“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文中此处的“素养”具体是指节俭,不浪费。C.文章融入了作者的心理描写:紧张——感激——惭愧。23、“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这句话描写的是女儿的______,表现了女儿完成任务后______的心理。24、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中的“温暖”一方面是指______,另一方面是指______。25、“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作。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有很多事情令我们难忘。我们把这一件件事都放进了心中的音乐盒。高兴时会奏起活跃欢快的旋律;悲伤时会响起惆怅低沉的乐曲……音乐盒承载了成千上万的歌曲,我们小心翼翼地把它收进了心扉里,珍惜它,收藏它。你的音乐盒里有以下感受吗?又是什么事情或什么人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呢?请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写一篇习作,让真情在笔尖流露。悔之晚矣

思念

闷闷不乐

垂头丧气

期待

自豪

痛苦

激动

怒气冲冲要求:1.题目自拟。(2)、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3)、不少于45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1.

批评

解释

辩解

忧伤

倒霉【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辩、霉”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D解析:D【详解】(本题1分)高年级教学中,更应该聚焦于学生的多音字训练,让学生分辨出平时容易混淆的拼音,帮助学生规范普通话。其中A选项中“挑剔”的“剔”读“tī”,B选项中“黄焖鸡”的“焖”读“mèn”,C选项中“祈祷”的“祈”读“qí”,“间断”的“间”读“jiàn”,所以选择D,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字音的能力。3.C解析:C【详解】此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A.合盘托出——和盘托出:形容一个人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都说出来。B.安洋——安详。

D.忧柔寡断——优柔寡断:意思是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4.D解析:D【详解】本道题考查学生读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认识掌握,要注意严格根据修辞手法的定义来判断。、D.有误,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即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我们仿佛在穿越古今”没有本体和喻体,不是比喻句。5.D解析:D【详解】考查病句辨析。A项缺少主语,去掉“使”。B项用词不当,“刻画”改为“塑造”。C项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在“养成”前面加上“是否”。6.C解析:C【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C选项有误,应改为:“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7.B解析:B【详解】本题考查名言的具体应用,首先要理解名言的含义,再看具体使用环境。A选项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B选项中,“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意思是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题干中表达,学习不能总依赖老师,要学会自己动脑筋。B选项符合。C选项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这句贤文旨在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地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D选项中,“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意思是处处留心就会发现,其实到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正如三个人同行中,一定会有我的老师一样。8.A解析:A【详解】略9.

野马脱缰般的激流把数不清的牛皮船掀翻。

他没有见过天空这样蓝。

鲁滨逊在海上航行半年后,终于回到了英国。

他恐惧万分,猜想这难道不是附近陆地上的野人留下来的脚印吗?

读书的时候,日子从书本上过去;睡觉的时候,日子从床上过去。看电视时,日子从屏幕旁过去。【详解】考查了仿写句子。例句是由“……的时候,日子从……过去;……的时候,日子从……过去;……的时候,日子从……过去”构成的排比句,仿写句要用此句式。10.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吕氏春秋·本味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环境

人物

情节【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的积累、课文理解、文学常识、诗句识记和小说三要素的掌握。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1)“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说,只有空想希望而不为其奋斗、追求、希望是不会实现的;有了希望,并且始终如一的追求、奋斗、实践,那么希望才有可能实现。(2)“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出自近现代鲁迅的《答客诮》。意思是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鲁迅在当时的众矢飞射之下,理直气壮地热爱其子,并把这种感情泛而至于广大人民,并不失为丈夫本色,而那些标榜“无情”的人却跟豪杰一点也不沾边。诗人痛斥“无情”论者,没有回避“怜子”,相反地正以“怜子”来证明攻击者的卑鄙,这就完全取得了主动的地位。(3)《伯牙鼓琴》一文选自《吕氏春秋·本味》。文中: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意思是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故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意思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意思是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是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年是一个丰收年。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5)小说三要素是指: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可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进行描写;故事情节是小说的骨架,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环境是小说的依托,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1.

《三国演义》

罗贯中

诸葛亮

一个人不仅要有智慧,还要善于用人。12.12、完成,结束13、射鸟的人折断箭,丢弃弓,发誓不再射箭。14、因为射鸟的人被猿母中箭后把子女托付给雄猿的场景所震撼,觉得杀死他们是在残忍,所以不再破坏动物的生活。15、我们不应滥杀生灵,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热爱生命。【分析】译文:

有个叫悟空的和尚在离江边不远的地方,看见一只母猴坐在树上,射鸟的人等待它不注意的时候用箭射向它,正巧射中母猴腹部。母猴呼唤雄猴近前,将孩子托付给它后,悲戚地鸣叫了几声后,才拔掉身上的箭,掉到地上死了。射鸟的人把箭折断,把弓丢弃,发誓不再射箭。12、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解释,这种题型考查的都是重要的字词,需要识记。可以结合整句话的意思来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付子已”意思是将孩子托付给它后,这里“已”可解释为完成,结束。1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的时候要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可以先把句中的重点字词翻译出来,再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句通顺。“者”指“……的人”,“折”是折断之意,“弃”翻译为丢弃,“誓”解释为发誓,整句话翻译为射鸟的人折断箭,丢弃弓,发誓不再射箭。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射者“誓不复射”是因为“正中母腹。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拔剪堕地而死。”即射鸟的人被猿母中箭后把子女托付给雄猿的场景所震撼,觉得杀死他们是在残忍,所以不再破坏动物的生活。15、本题考查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要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再思考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这篇文章讲述了射鸟的人被猿母中箭后把子女托付给雄猿的场景所震撼,觉得杀死他们是在残忍,所以不再破坏动物的生活。这启示我们不应滥杀生灵,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热爱生命。【点睛】13.B解析:16、

×

×

√17、B18、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用一系列的数字说明了我国居民营养膳食结构中主食摄入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突出了树立平膳食结构的理念的迫切性。19、同学,你知道吗?作为主食的饭不够,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而且,常吃零食会使胃里常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这样,在吃主食时,就会缺少食欲,最终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解析】16、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1)结合文中“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可知,说法错误。(2)结合文中“这些患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主食没吃够。”可知,说法错误。(3)结合文中“有专家呼吁,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在我国已迫在眉睫。”可知,说法正确。17、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结合文本中“1305名小学生和1277名中学生中,约有10%的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作为主食的饭不够,孩子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可知,早餐、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不足会直接引发血糖水平低这一现象。故选B。18、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画线句子“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五分之一。”可知,句子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字把我国居民营养膳食结构的摄入量介绍得非常清楚,明了,从而突出要树立平膳食结构的迫切性。19、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结合题干要求,在我们身边常有同学午餐、晚餐时喜欢吃饭而喜欢到小店买零食吃,请同学们结合材料来规劝,言之有理即可。如:同学们,请不要再在午餐和晚餐时吃零食了,在主食的摄入量不够时,会引发血糖低的现象,导致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质量的。14.20、B

D21、C22、B23、

动作

轻松、愉快、自豪24、

女儿用空瓶子给老人带去的有尊严的温暖

爸爸看到女儿成长后内心感到的温解析:20、B

D21、C22、B23、

动作

轻松、愉快、自豪24、

女儿用空瓶子给老人带去的有尊严的温暖

爸爸看到女儿成长后内心感到的温暖。25、(1)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需要给彼此足够的尊严。(2)真正的帮助,不是施舍,是平等,是发自内心的尊重。(3)劳动能使人有尊严的活着,劳动不仅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生命价值的体现。【解析】20、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不置可否:是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不动声色:指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不厌其烦:指不嫌烦琐与麻烦,形容耐心。不屑一顾:指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结合“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可知,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结合“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可知,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21、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结合“平时我见到她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可知,“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中的惭愧是因为:“我”因为误解了女儿的行为而感到惭愧;“我”为平时施舍一两块硬币的“慈善”行为、为自己浅薄的“爱心”感到惭愧。故错误的是:C。2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选项,“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不仅指那个捡废品的老人,还指向捡废品的老人一样靠这种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