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T 41960-2022 桩腿对接缓冲装置_第1页
(高清版)GBT 41960-2022 桩腿对接缓冲装置_第2页
(高清版)GBT 41960-2022 桩腿对接缓冲装置_第3页
(高清版)GBT 41960-2022 桩腿对接缓冲装置_第4页
(高清版)GBT 41960-2022 桩腿对接缓冲装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桩腿对接缓冲装置Legmatingunit2022-12-30发布2023-07-01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25结构、规格及适用范围 2 25.2LMU规格及适用范围 36标记 47技术要求 57.1外观 57.2尺寸及公差 57.3性能 58试验方法 78.1外观 78.2尺寸及公差 78.3性能 79检验规则 89.1组批与抽样 89.2检验项目及频次 99.3判定规则 9 9附录A(资料性)刺锥接受体尺寸 附录B(资料性)过砂阀结构尺寸 附录C(规范性)HE承载力偏差试验方法 C.1试验设备及工装 C.2试样调节 C.3试验步骤 C.4数据处理 C.5试验报告 附录D(规范性)VE承载力偏差试验方法 D.1试验设备 D.2试样调节 D.3试验步骤 D.4数据处理 D.5试验报告 Ⅲ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橡胶杂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7)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衡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恒为检验检测认证(河北)集团有限公司。1桩腿对接缓冲装置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桩腿对接缓冲装置的结构、规格和标记方法,规定了外观质量、尺寸、性能,以及检验、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的要求,描述了内部弹性缓冲件的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浮托法安装水上结构物时所用桩腿对接缓冲装置的制造方声明产品符合性,或作为制造方与采购方签署贸易合同的依据,也可作为认证机构的认证依据。采用弹性缓冲件结构的结构物分离缓冲装置参照本文件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52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GB/T712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GB/T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682—2014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单试样法GB/T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3512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GB/T3672.1—2002橡胶制品的公差第1部分:尺寸公差GB/T6403.4零件倒圆与倒角GB/T7759.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第1部分:在常温及高温条件下GB/T7760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硬质板材粘合强度的测定90°剥离法GB/T7762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GB/T11345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GB/T14684—2011建设用砂GB/T19804—2005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GB/T26951焊缝无损检测磁粉检测GB50661—2011钢结构焊接规范JT/T722—2008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S/T209水运工程结构防腐蚀施工规范SY/T5108—2014水力压裂和砾石充填作业用支撑剂性能测试方法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桩腿对接缓冲装置legmatingunit由弹性体和钢结构构成,在浮托法安装过程中降低水上结构物移至导管架时两者间碰撞力的组件。由单个或多个沿圆周方向的弹性体单元构成的具有水平缓冲作用的组件。由单个或多个沿垂直方向串联的弹性体单元构成的具有竖向缓冲作用的组件。刺锥插尖stabbingcone水上结构物与下部导管架对接的导向装置。刺锥接受体stabbingconereceptor与刺锥插尖配合完成导向定位并传递载荷的装置。结构物分离缓冲装置deckseparationunit由竖向弹性缓冲件和钢结构构成,在安装过程中降低结构物与驳船碰撞力的组件。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HE:水平弹性缓冲件(HorizontalElastomericPad)LMU:桩腿对接缓冲装置(LegMatingUnit)VE:竖向弹性缓冲件(VerticalElastomericPad)5结构、规格及适用范围LMU分为正置式和倒置式两种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3a)正置式b)倒置式标引序号说明:2——VE;3——钢筒;4——砂箱;5——过砂阀结构;7——隔板;8——HE;10——刺锥插尖。图1LMU结构示意LMU规格及适用范围见表1。4表1LMU规格及适用范围规格适用范围竖向压缩位移(M)mm水平压缩位移(N)mm钢筒高度mm钢筒直径mmVE设计承载力偏差(K设)力偏差(W设)正置式倒置式IⅡⅢ注1:刺锥接受体尺寸见附录A。注2:过砂阀结构尺寸见附录B。6标记产品按下列顺序标记:产品代号本文件编号-规格(M×N)-结构形式-项目名称-桩腿编号。示例:用于BZ项目竖向压缩位移M为300mm,水平压缩位移N为50mm,LEGA1桩腿的正置式LMU,标记为:LMUGB/T41960-300×50-正置式-BZ-LEGA157技术要求7.1外观7.1.1弹性缓冲件弹性缓冲件外观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弹性缓冲件外观质量要求名称VE弹性体单元HE弹性体单元气泡、杂质气泡、杂质总面积不应超过弹性体单元表面面积的0.1%,且每一处气泡、杂质面积不应大于100mm²,最大深度不超过2mm气泡、杂质总面积不应超过弹性体单元表面面积的0.1%,且每一处气泡、杂质面积不应大于50mm²,最大深度不超过2mm裂纹不准许不准许掉块、崩裂、机械损伤不准许不准许钢板与橡胶粘结处开裂或剥离不准许不准许钢结构外露部位应平整,焊缝均匀。7.2尺寸及公差产品及零部件按设计图纸要求执行;钢结构未注公差应符合GB/T1804—2000中c级的规定。焊接钢结构应符合GB/T19804—2005中B级的规定,弹性缓冲件应符合GB/T3672.1—2002中M3级的规定。钢结构倒圆与倒角尺寸应符合GB/T6403.4的规定。钢筒高度偏差为±5mm。7.3性能7.3.1.1弹性缓冲件用胶料弹性缓冲件用胶料性能应符合表3规定。表3弹性缓冲件用胶料性能序号指标要求适用试验条款VEHE1拉伸强度/MPa8.3.1.12拉断伸长率3撕裂强度/(kN/m)8.3.1.26表3弹性缓冲件用胶料性能(续)序号指标要求适用试验条款VEHE4低温脆性—45℃未破坏—45℃未破坏8.3.1.35热空气老化拉伸强度/MPa8.3.1.4拉断伸长率6耐臭氧老化无龟裂无龟裂8.3.1.57胶料与钢板剥离粘合强度/(kN/m)8.3.1.68压缩永久变形(70℃,24h,25%)8.3.1.7吊耳、钢筒、过砂阀结构处钢结构应采用高强度或超高强度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应符合GB/T712的规定。其余部件钢结构宜采用Q355及以上等级的钢材,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应符合GB/T1591的规定。吊耳、肋板支撑、钢筒处钢结构焊缝应符合GB50661—2011一级焊缝的相关要求。隔板、刺锥接受体、刺锥插尖、过砂阀结构处钢结构焊缝应符合GB50661—2011二级焊缝的相关要求。吊耳、钢筒、过砂阀结构外露处钢结构表面防腐应符合JTS/T209的规定。VE外露处钢结构防腐应符合JT/T722—2008表1中S01的规定。砂箱用砂应为清洁干燥的石英砂,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石英砂性能序号指标要求适用试验条款1粒形球度和圆度均大于或等于0.62筛余百分率3含水率427.6MPa应力下破碎率77.3.2弹性缓冲件承载力偏差HE承载力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VE承载力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结构物分离缓冲装置内部的竖向弹性缓冲件的性能应符合表1中VE承载力偏差的规定。8试验方法8.1外观使用目测方法及量具进行检查。8.2尺寸及公差8.3.1弹性缓冲件用胶料性能按GB/T528的规定进行测定,采用1型哑铃状试样。按GB/T529的规定进行测定,采用直角形无割口试样。按GB/T1682—2014中程序B的规定进行测定。按GB/T3512的规定进行测定。按GB/T7762的规定进行测定。8.3.1.6胶料与钢板剥离粘合强度按GB/T7760的规定进行测定。按GB/T7759.1的规定进行测定,采用A型试样。8.3.2.1钢结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高强度或超高强度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性能按GB/T712的规定进行测定。Q355及以上等级的钢材性能按GB/T1591的规定进行测定。8吊耳、钢筒、过砂阀结构、肋板支撑、隔板、刺锥接受体、刺锥插尖处钢结构焊缝焊接质量按GB/T26951的规定进行磁粉检测,按GB/T11345的规定进行超声检测。吊耳、钢筒、过砂阀结构外露处钢结构表面防腐按JTS/T209的规定进行测定。VE外露处钢结构表面防腐按JT/T722—2008的规定进行测定。8.3.3石英砂性能按SY/T5108—2014中第7章的规定进行测定。称量(100±0.1)g石英砂质量(m₁),分别使用850μm和150μm标准筛过筛,称量850μm标准筛筛上物质量(m₂)和150μm标准筛筛下物质量(m₃),按公式(1)计算筛余百分率(Q)。式中:m₂——850μm标准筛筛上物质量,单位为克(g);m₃——150μm标准筛筛下物质量,单位为克(g);m₁——过筛前石英砂质量,单位为克(g)。按GB/T14684—2011中7.18的规定进行测定。按SY/T5108—2014中第11章的规定进行测定。8.3.4弹性缓冲件承载力偏差HE承载力偏差的测定按附录C的规定进行。VE承载力偏差的测定按附录D的规定进行。结构物分离缓冲装置内部的竖向弹性缓冲件的承载力偏差的测定按附录D的规定进行。9检验规则9.1组批与抽样9.1.1弹性缓冲件用胶料以一个浮托安装项目合同为一批,每批抽取10kg,按表3进行检验。以一个浮托安装项目合同为一批,吊耳、钢筒、过砂阀结构处用结构钢按GB/T712的规定进行抽9样,其余部件用结构钢按GB/T1591的规定进行抽样。以一个浮托安装项目合同为一批,按GB/T14684—2011的规定进行抽样。9.2检验项目及频次9.2.1外观质量、尺寸及公差应逐件检验。9.2.2钢结构的材质、石英砂、弹性缓冲件用胶料的性能应逐批检验。9.2.3钢结构的焊接质量、表面防腐应逐件检验。9.2.4弹性缓冲件性能应逐件检验。9.3判定规则9.3.1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技术要求,则为合格品。9.3.2外观质量和尺寸、公差如有一项不合格,则为不合格品。9.3.3钢结构性能检验结果如有一项不符合,则应另取双倍试样进行该项复检,复检结果如仍不符合,则该批结构钢不合格。9.3.4弹性缓冲件用胶料性能检验结果如有一项不符合,则应另取双倍试样进行该项复检,复检结果如仍不符合,则该批胶料不合格。9.3.5石英砂性能检验结果如有一项不符合,则应另取双倍试样进行该项复检,复检结果如仍不符合,则该批石英砂不合格。9.3.6HE承载力偏差不符合技术要求,则判为不合格品;VE承载力偏差不符合技术要求,允许调整10.1钢筒外部明显位置应有标志,标志使用荧光漆涂写,内容包括项目名称、桩腿编号。10.2包装应牢固可靠,内附产品合格证,内容包括产品标记、设计载荷、生产日期等。包装数量及包装方式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10.3LMU在运输过程中,应固定并保持清洁,避免暴晒、雨淋、雪浸,不应磕碰。装卸时,应避免压伤和机械损伤。10.4LMU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环境温度为一20℃~40℃的库房中,保持清洁,不应与酸、碱、油类、有机溶剂等物质接触,并远离高于50℃的热源5m以上。10.5在符合上述规定的条件下,自生产之日起,在不超过2年的贮存期内LMU质量应符合本文件规定。(资料性)刺锥接受体尺寸刺锥接受体尺寸如图A.1所示。图A.1刺锥接受体尺寸示意(资料性)过砂阀结构尺寸过砂阀结构尺寸如图B.1所示。2——密封垫;3——固定法兰;4——过砂阀。(规范性)HE承载力偏差试验方法C.1试验设备及工装C.1.1试验设备试验机应具备以下能力:a)微机控制,能自动平稳地连续加载和卸载,且无冲击和颤动现象;b)自动采集数据和贮存试验原始记录;c)试验装置均匀布置4个位移传感器;d)试验机准确度等级1级。C.1.2试验工装试验工装由压板和底板组成,压板弧面的直径为钢筒内径,表面粗糙度Ra板弧面的直径为刺锥接受体(HE安装处)直径。标引序号说明:1——压板;2——HE;3——底板;4——螺栓;c—-HE高度。HE的形状和尺寸由制造者确定。图C.1试验装置示意C.2试样调节GB/T41960—2022C.3试验步骤HE承载力偏差试验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首先将试验工装部件1、3固定于试验机的上、下承载板上,工装中心轴线与承载板中心轴线对齐;然后使用部件4将HE固定于工装部件3上,如图C.1所示。b)预压。采用位移控制程序,试验机压头位移速率为5mm/min。在检测力值为10kN时,进行位移清零操作,按位移“0—水平压缩位移—0”往复循环加载2次。c)正式加载。采用位移控制程序,试验机压头位移速率为5mm/min。在检测力值为10kN时,进行位移清零操作,按位移“0—水平压缩位移—0”的过程进行压缩试验,数据采集频次不应少于5次/s,并绘制正式加载试验过程中的力与位移的曲线,记录终点试验承载力(F),其中水平压缩位移值为4个位移传感器测量值的平均值。C.4数据处理HE承载力偏差(W)按公式(C.1)计算,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式中:W——实测HE承载力偏差;α——弹性体单元与HE在不同水平压缩位移下受力的系数,见表C.1;F₁——终点试验承载力,单位为千牛(kN);FE——HE设计承载力,单位为千牛(kN)。表C.1水平压缩位移与系数关系表水平压缩位移(N)mm系数(a)注:系数(a)由委托检测单位提供,此表系数仅适用于HE为12个弹性体单元,弹性体单元厚度(c)为180mm的工况。C.5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b)试验所使用的文件编号;c)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d)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e)试验日期;f)试验人员。(规范性)VE承载力偏差试验方法D.1试验设备试验机应具备以下能力:a)微机控制,能自动平稳地连续加载和卸载,且无冲击和颤动现象;b)自动采集数据和贮存试验原始记录;c)试验装置均匀布置4个位移传感器;d)试验机准确度等级1级。D.2试样调节表D.1调节时间试样高度mm调节时间hD.3试验步骤VE承载力偏差试验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a)将VE置于试验机的下承载板上,试样中心对准下承载板的中心。均布四点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