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造》教学设计2_第1页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2_第2页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2_第3页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2_第4页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2一、2022年最新课程标准: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核心素养目标:1.记住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和形式,完成时间及意义,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2.了解农业、手工业及相关企业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的情况,掌握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3.体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造精神,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贡献,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和信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与形式)。突破:以《农民日记》、张小泉的前世今生、荣氏企业与同仁堂的公私合营为材料情境设计问题,构建学生大格局框架下的历史通感与微观精细化知识的有机融合。2.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和意义;以工业化与三大改造的关系,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突破:从原因—过程—结果—意义层层推理,进行概念突破,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素养;转换视角,审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失误,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3.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辅助讲解,学生分组讨论等教学法的综合运用。四、学情分析:优势:初二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探究欲强,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有一定分析能力;参与性好,有助于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劣势: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认识大多停留在表层,理性思维不足;本课内容中经济术语和概念多,常规授课方法显得枯燥乏味。对策:情境教学、合作探究为主,让学生通过教材载体,综合联系已知的相关内容,将散见于各个部分的历史素材加以整合,提炼出历史的“核心主旨”,让“碎片化”的情节在“整体化”的历史图谱上熠熠生辉,形成一个清晰、完整和符合“历史逻辑”的知识体系。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师: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并回顾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生:回答师:过渡时期总路线除了做出进行工业化(一五计划)外,还进行了三大改造,什么是三大改造?三大改造怎样进行的?我们如何看待?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二)导入新课——众说纷纭话“改造”:来自“天涯论坛”的声音:“建国六十多年来的历史可以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分水岭,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探索都是在瞎搞,后三十年才是正确的;要是没有前三十年的失误,今天的中国将会完全不同,正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又回到解放前。”你同意这些观点吗?师: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或许会感悟到什么,首先请同学们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定位1.记住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和形式,完成时间及意义,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2.了解农业、手工业及相关企业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的情况,学会分析、评价历史事件;3.体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造精神,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贡献,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和信心。核心主线:众说纷纭话“改造;由点到面究“改造”;前后对比看“改造”;师生互动悟“改造”(三)体验探究——由点到面究“改造”师:阐述三大改造的含义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侯永禄《农民日记》师:展示《农民日记》一本看似流水账式的生存日记,一首听似平平淡淡的劳动之歌,一段原汁原味的生活之旅,一抹烙进心底的岁月之痕!《农民日记》用命牵农田、魂系庄稼的平凡轶事,用居家度日的柴米油盐,见证了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刻有深刻影响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三反五反、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文革、改革开放,折射出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民族的命运......师:让我们追随侯永禄《农民日记》的引领,走进50年代的中国农村侯永禄《农民日记》(一)家:(1952年春节)“我花一万四千元(注:相当于现在1.4元),割了二斤猪肉招待客人,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农民收入一增加,粮食不但够吃,还有了剩余,心劲越大了。政府一有号召,群众便积极响应。”问题1:1952年侯永禄家发生了什么变化?引起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国:土地改革师:土地改革后的侯永禄家又发生了什么?我们继续走进侯永禄的《农民日记》家:(1953年3月初12)我再去检查麦田时,发现蚜虫危害更加严重了。我用自制的乳剂去撒,只撒了二亩多地就没有了,只好作罢。麦子眼看要熟了,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买不起牲口。我和母亲商量半天,只好卖了堂前东西畛六亩地,才交清了牛价。问题2:据材料并结合23页课文第一段分析,侯永禄家的经济困境说明了什么问题?同学们能不能帮助侯永禄出个主意渡过难关?国:当时3亿农民,要分7亿亩土地和297万头耕畜,人均可分得耕地多少亩?多少人可分得一头耕畜?7÷3≈2.3(亩)297万÷3亿≈0.01(头/人)问题出路农业:个体、分散集体化、合作化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互助合作、集体化水利问题难抵御自然灾害互助合作、集体化不能合理用耕地、先进机械农具互助合作、集体化、工业化农产品:满足不了工业化需要适应工业化国:“船”与“桥”:找寻过渡的途径毛泽东说:过渡要有办法。像汉口到武昌要坐船一样,总得前进,不能停在一处不动。他到孝感地区考察时又说:过渡时期的步骤是走向社会主义。比如过桥,走一步算过渡了一年,两步两年,三步三年,十年或十五年走完。关键是要找到到达彼岸的“船”和“桥”,即借以过渡的具体形式或途径。——《毛泽东传》家:(三)1952年,侯永禄组织了互助组,(妻子)菊兰也不甘落后,一日三晌地下地干活。1954年,初级农业合作社在路井乡建立,以后逐步发展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7年,高级社全部按劳动工分分红,改变之前按入股土地和劳动工分两部分来分红的做法。问题3:1952年开始侯永禄家发生了什么变化?引起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国:农业互助组——一般由几户至或十几户组成,共同劳动、分散经营。土地、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和收获的农产品,仍归私人所有,但由于换工互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互助组的基础上的集体经济组织。特点是土地入股,耕畜、农具作价入社,由社统一经营,社员集体劳动,劳动产品统一进行分配。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主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基本单位是生产队。把劳动力,土地,耕畜,农具固定给生产队使用。国:农业改造前:农民的土地私有制农业改造后:集体所有(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合作化道路的优点?为了抗旱救灾,县政府决定在本县修筑一座水库,涝时蓄水,旱时灌溉。侯永禄深刻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不仅如此,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所以侯永禄的合作社也用上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庄稼的收成提高了好几倍呢!国: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毛泽东亲自主持编写了怎样办合作社的书,这使得农业合作化进入了高潮。到了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合作社,并完成了从初级社到高级社的过渡,这比毛泽东的计划早三年。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张小泉”的前世今生家:前世:明崇祯年间----张小泉生产祖传剪刀。取牌名张大隆剪刀。清康熙二年----改名“张小泉”剪刀。乾隆年间------张小泉近记剪刀已列为贡品。清宣统三年----张小泉以“海云浴日”注册。解放前夕------张小泉剪刀品质出众,后成为宫庭用剪,誉满华夏。尽管杭州的制剪业历经风雨依然繁荣,但毕竟这种模式带有浓厚的小农经济色彩,发展缓慢。张小泉剪刀店濒于停业。今生:1956年—张小泉等32家剪刀店实行公私合营,建成张小泉近记剪刀总厂。1958年6月——改名张小泉近记剪刀厂。直到今天名扬海内外。问题4:张小泉剪刀濒于停业的原因是什么?获得新生原因与改造路径是什么?原因:手工业具有小农经济色彩,发展缓慢。国:手工业改造路径:个体手工业私有制集体所有制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前后的同仁堂、荣氏企业······家:材料一一封家书背后的历史——爹,咱的合作社今年又丰收了吧!可儿子在上海水泥厂过得很郁闷!这水泥厂解放前是一个资本家开的工厂,产量本就不高,现在都解放了,我们的劳动条件还很差,资本家还经常打骂和开除工人兄弟,水泥厂赚的钱也大都被资本家装进了腰包,我们的工资更少的可怜,资本家凭什么还能剥削工人啊?我们都盼国家能赶快给我们想个办法啊!问题5:解放后,资本家凭什么还能剥削工人呢?水泥厂是资本家的,资本家说了算怎样才能消灭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压迫?把水泥厂变成国家的用什么方法实现把资本家的工厂收归国有呢?国:材料二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5%,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实行赎买政策,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利润确实到了资本家的荷包,而不是他们所叹息的“纸上富贵”、“镜花水月”。——《中国当代史研究(三)》材料三课本25页第2段、第3段问题6:据材料分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路径与改造的创举?国:路径:资本家私营—个别行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国有)创举:赎买政策、定息制度、和平过渡家:公私合营前后的北京同仁堂、荣氏企业···材料四教材26页“同仁堂的公私合营”材料五同仁堂合营后,解放了生产力,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企业面貌大改观。生产设备、厂房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改造•••初步改变了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向着机械化大生产迈进了一大步。到1959年时,比解放前夕的1948年,职工人数由190人增加到539人;产值由16万元增加到1251.9万元,增长78.3倍。——孙洪群、金永年《公私合营前后的北京同仁堂》材料六“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这样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确实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教材《相关史事》问题7:公私合营后,同仁堂、荣氏企业发生了什么变化?除了同仁堂,荣氏企业外,你知道哪些历经改造至今扬名的中华老字号?王致和豆腐乳、稻香村点心、全聚德烤鸭、内联升、瑞蚨祥、京来顺……(四)归纳概括——前后对比看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前性质:个体农民私有个体手工业者私有资本家私有改造后性质:集体所有国有社会主义公有意义: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级阶段)(五)没有句号的社会主义改造•••••国:材料一:26页课文最后一段材料二(1956)江苏省江都县大桥镇为了能够快速完成合营任务,在二三天内将全镇的商业网完全打乱,将大桥东划为商业区,桥西划为手工业区。商业上除10户保持原店不动外,其余全部拆的拆,并的并。同时把一些手工业也盲目集中,离镇三里的三墩桥豆腐店、铁匠店也拉到镇上。最后农民抱怨连针线也买不到,群众扛着自行车沿街找修车铺。——1956年3月19日《对资改造工作简报》问题8:据材料概括,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问题: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六)拓展升华——师生互动悟“改造”国:煮酒论史:改革是与非?同学们,风云变幻,半个世纪过去了,从三大改造中将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到今天的国家又允许和鼓励私人开办企业,难道改错了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习近平改革,中国永远在路上——国家(七)历史大视野————我们的家国情怀侯永禄、荣毅仁、“张小泉”“同仁堂”••••••无数个体的放大,集合成千万个家的国。国家、家庭、企业和个人,是一个不能分割的生命共同体。落后挨打,承受痛楚的是每个国民,山河破碎,没有人会是幸存者。国家经过改造由贫弱走向富强的自豪,也生动诠释了“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朴素道理。人民与国家命运紧紧捆在了一起,国家命运是个人梦想生长的土壤,只有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追求与人民福祉,才能获得广阔空间和无穷力量。这也是“家国情怀”的时代价值。只有将个人梦想和国家追求紧密连在一起,在自己的岗位上自觉地担当,执着地奋斗,才能托起多姿多彩的家庭梦、事业梦、人生梦……共同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师:展示《厉害了,我的国!》视频,看完预告,我们不由得为祖国的强大点赞,厉害了,我的国!(八)【请你来过关】1.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这番话密切相关的事件是()A.土地改革运动完成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D.“文化大革命”结束2.舟山有位民族实业家——刘鸿生。他创办的鸿生火柴厂与其他4家企业合并后生产的宝塔牌火柴盒上的贴标。该贴标反映了当时国家正在进行()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A.实现赎买政策B.成立生产合作社C.建立人民公社D.实行一国两制4.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A.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表中数据的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3分)课后反思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国教育部于2014年3月明确提出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构建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此来推动教育发展。本人结合《三大改造》教学设计与实践,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得与失:一、教学目标设计——培养核心素养的出发点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则直接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我在“大格局+精细化”设计理念指导下对《三大改造》一课进行精心设计,深刻领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仔细研读历史课程标准,把握好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针对“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这二项核心素养,在设计“三大改造”这课的教学目标时,就不能简单笼统地设定为“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是将学习目标定位设计为:“1.记住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和形式,完成时间及意义,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2.了解农业、手工业及相关企业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的情况,学会分析、评价历史事件;3.体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造精神,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贡献,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和信心。”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的指向性很具体、明确,而且操作性与检测性都很强,学生通过学习便可达到目标。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核心素养的切入点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具体目标指引下,能够通过分析、理解、归纳等策略达成目标的空间学习环境,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问题情境”切入点,创设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挖掘学生的潜能,以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我用悬念创设问题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的能力。例如,在讲述对农业的改造的认识时,我采用侯永禄《农民日记》节选内容并设计问题。这样在问题的探究与解决中使学生发展思维,提升了核心素养。三.倡导合作探究——培养核心素养的着力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重要的核心素养。在《三大改造》教学过程中,我牢牢抓住“合作探究”这个着力点。例如,我在《三大改造》一课中,设计了“没有句号的社会主义改造”探究主题,并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其探究步骤为:让学生围绕探究的核心问题,分组制订计划,明确分工;各组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研读史料,多角度探究三大改造的影响;各组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辨析,通过组内的讨论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交流,各组代表介绍本组的研究成果,并解答其他组同学提出的质疑,这种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专题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了史料实证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小组的分工与合作,尤其是对研究成果的不断研磨,不仅提高了学生理解历史与解释历史的素养,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四.实现情感体验——培养核心素养的立足点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看,历史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与情感相互交织的学习和体验过程,但情感教育不是在朝夕之间便可速成,而是一种“情动—体验—理解—内化”的过程。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无痕地渗透到历史课堂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在本课最后篇章《历史大视野》这一环节,我通过“家国情怀”这一主线升华;通过《厉害了,我的国!》视频展示,引导学生认识:人民与国家命运紧紧捆在了一起,国家命运是个人梦想生长的土壤,只有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追求与人民福祉,才能获得广阔空间和无穷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