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汉旗裕通制砖有限公司玛尼罕西矿段粘土矿2024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计划书_第1页
敖汉旗裕通制砖有限公司玛尼罕西矿段粘土矿2024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计划书_第2页
敖汉旗裕通制砖有限公司玛尼罕西矿段粘土矿2024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计划书_第3页
敖汉旗裕通制砖有限公司玛尼罕西矿段粘土矿2024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计划书_第4页
敖汉旗裕通制砖有限公司玛尼罕西矿段粘土矿2024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计划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营业执照;2.采矿许可证;3.《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玛尼罕西矿段粘土矿资源量核实报告》(备案文号:敖自然资储备字[2022]001号);4、《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玛尼罕西矿段粘土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敖自然资评字[2022]第001号);5、《敖汉旗裕通制砖有限公司玛尼罕西矿段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022年9月6.敖汉旗裕通制砖有限公司玛尼罕西矿段粘土矿《2023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计划书》;7.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预算定额(2020年8.《XX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计划》提纲(2022)。 第六节上年度已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 1该矿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玛尼罕乡玛尼罕村境内,行政区划隶属敖汉旗玛尼罕乡玛尼罕村管辖。矿区位于国道G305东侧约300m处,位于三区两线可视范围之内。其极值坐标为:矿区南距旗人民政府所在地新惠镇20km,北距京通铁路21km,距敖汉旗玛尼罕乡1.5km,国道G305自矿区西侧通过,紧邻矿区,距通赤高速新惠出口4km,矿区及周边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详见交通位置图1-1)。(二)自然地理矿区地处中温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太阳辐射强烈,日照丰富,气温日差较大。冬季漫长而寒冷,春季回暖快,夏季短而酷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骤降。雨热同季,积温有效性高。年最高气温39.6℃,最低气温-30.2℃,年均气温6.9℃,年均(1978~2020)降水量411.74mm,多集中在7~8月份,年均蒸发量1360mm;多西北风,最大风速17.8m/s;10月至翌年3月为冰冻期,最大冻土深度1.60m,五月至九月末矿区内沟谷不发育,无地表水体。矿区属西辽河水系,教来河流域,东侧5km处有孟克河由南向北流过,该河流发源于敖汉旗南部,敖汉境内流长157km,流域面积2742.2km2。23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一)地形地貌矿区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努鲁尔虎山北麓,地势总体南高北低。地势平缓,海拔标高556.53~578.73m,相对高差22.2m。根据矿区地貌形态特征,矿区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自然坡度2~4°。总体地势南高北低,山顶多呈圆顶状、平顶状,山体呈长梁状。出露岩性为粉质粘土。(二)地层岩性矿区范围内全部被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乌尔吉组(Qp32w)粉质粘土覆盖。粉质粘土呈黄色—棕黄色,是本区的砖瓦用粘土矿体。厚度:3.97~14.52m,平均7.37m。矿区内全部被第四系覆盖,未见岩浆岩出露。(三)地质构造与地震等级矿区范围内被第四系覆盖,未见断裂和褶皱构造。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为0.05,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地震烈度为Ⅵ级。属地壳基本稳定区。(四)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内地下水按含水岩性及赋存条件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广泛分布于矿区,含水岩性为坡洪积砂砾(碎)石层,分布不连续。含水层厚度一般小于10m,水位埋深30m左右,富水性弱,岩相变化大,富水极不均匀,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100m³/d。矿化度小于0.5g/l,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按照《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GB12719-2021),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综上所述判定为以大气降水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类型矿床。(五)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矿区地层岩性、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岩体结构及工程地质特征,4将矿区内岩土体划分为粉质粘土。广泛分布于矿区,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浅黄色、稍湿、稍密、切面光滑有光泽、可塑、厚层状产出,承载力特征值为100~160kPa。粉土干时呈坚硬状态,遇水后呈软塑甚至流塑状态,承载力随之变小。失水后土中即开始出现裂缝,近地表处呈开口状,向深处渐弱,呈网状闭合微裂隙,容易形成片帮、坍塌等现象。依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松散软弱层厚。综上所述将矿区内的工程地质类型确定为第一类简单型,即以松散、软弱岩类为主的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型矿床。(六)矿体(层)地质特征矿区共发现砖瓦用粘土矿体一条,编号为1号矿体。该矿体为第四系上更新统乌尔吉组(Qp32w)亚粘土,覆盖整个矿区,呈厚度不等的近水平状,较稳定地延伸至矿区外。由现有采坑及钻孔所控制得铅垂厚度为3.97~14.52m,矿体由南向北厚度有变薄的趋势。本次资源量估算赋矿标高为578~563m。矿石结构较紧密均一,粘结性强,砖成形较好,说明可塑性良好,据经验推测可塑性指数应在7~15之间。具不十分明显的柱状节理,未见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以高岭石、蒙脱石为主,可见极少量的粒径小于0.05mm的石英、长石砂。宏观上看,粘土矿物颗粒较细,小于0.005mm的粘粒含量应在30%左右,应属于近似粘土的粉土类型。(七)土地利用现状矿区面积为0.0961km2,根据全国第三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K50G038096幅土地利用现状图,矿区范围内的土地类型有乔木林地、其它林地、人工牧草地、采矿用地,其中乔木林地面积486m2,其它林地面积1841m2,人工牧草地面积6862m2,采矿用地面积86911m2,土地权属归敖汉旗玛尼罕乡玛尼罕村所有,权属明确,界线明显,不存在权属争议。土地利用现状图见图1-2。56一、矿山简介矿山基本信息见表1-1。2022年4月10日~2024年4月10日12347二、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一)采用的资源储量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玛尼罕西矿段粘土矿资源量核实报告》,截止2022年7月31日,可采保有资源量(KZ+TD)37.94万m3(矿石量86.49万吨)。其中可采保有控制资源量(KZ)32.88万m3(矿石量74.96万吨可采保有推断资源量(TD)5.06万m3(矿石量11.53万吨)。(二)建设规模及服务年限根据《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建设规模为年采矿石量5×104m3。开采回采率为95%。(三)开采方案1、开采方式根据《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2、开拓方式根据矿体赋存条件,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案。3、采矿方法采用水平台阶分层采矿法开采,挖掘机进入采场直接采装的方式,开采标高578m-563m,开采台阶高度为8m,台阶坡面角45°。分为571m水平(安全平台)、563m水平,最终开采标高为563m,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安全平台宽4米,最小工作平台为20m。最终帮坡角为36°-45°。(四)产品方案产品方案为砖瓦用粘土。三、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一)矿山开采历史该矿山建于2002年,自建矿至今,矿山一直处于生产状态。(二)矿山开采现状8根据现场调查,经过前期开采及治理验收,矿区内现状工程场地包括:1#露天采场、2#露天采场、工业场地、储料场、成品砖堆放场、办公生活区和矿区道路。矿山现状工程布局见图1-3。四、方案编制及执行情况(一)《原治理方案》治理情况1、首期设计治理工程根据《原治理方案》中提出的治理规划,首期(2020年7月1日-2025年69月30日)治理工程设计为:补充前期治理工程的植被恢复,对1#露天采场南侧及东侧边坡、2#露天采场进行边坡整形和植被恢复工作,同时完成地灾、植被、地下水、地形地貌景观监测、植被管护工作。2、治理情况矿山未对《原治理方案》首期设计的治理工程进行治理及验收。(二)《第一分期方案》治理情况1、设计治理工程具体任务为:对露天采坑北侧进行回填、采坑高陡边坡清理危岩体(边坡45°),采坑西部进行场地整平(沿标高563m整平),恢复耕地。2、治理情况2016年11月2日,由赤峰市国土资源局聘请有关专家进行了现场验收,并出具了治理工程验收意见书(16342)。专家组认为,矿山基本完成了矿山地质环境分期治理方案设计的治理工程内容,治理工程效果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同意工程通过验收。具体工作量及完成情况(见表1-2)。(三)《第二分期方案》治理情况1、设计治理工程主要任务是:(1)对露天采场南侧超界边坡和西侧边坡进行垫坡、平整、恢复植被。(2)对矿区北侧砖窑2进行拆除、清运、翻耕、种草。(3)对矿区北侧砖坯晾晒场2进行清运、翻耕、种草。2、治理情况矿山未对《第二分期方案》设计的治理工程进行治理验收。(四)《2020年治理计划书》治理情况1、设计治理工程《2020年度治理计划书》依据经过评审的矿山分期方案编制,治理内容与《第二分期方案》一致,主要任务是:(1)对露天采场南侧超界边坡和西侧边坡进行垫坡、平整、恢复植被。(2)对矿区北侧砖窑2进行拆除、清运、翻耕、种草。(3)对矿区北侧砖坯晾晒场2进行清运、翻耕、种草。2、治理情况2020年6月19日,敖汉旗自然资源局组织有关专家组成核查组对《2020年度治理计划书》执行情况进行现场核查,并出具了治理工程核查意见书,专家组认为,矿山完成的治理工程量与治理工程效果基本符合年度治理计划(五)《2021年治理计划书》治理情况1、设计治理工程具体任务为:对前期(2020年)治理的2个区域,共计面积5055m2进行补种草;对1#露天采场采用削坡或垫坡的方式进行整形4210m3,种草6815m2。2、治理情况2023年1月5日,敖汉旗自然资源局组织有关专家组成核查组对《2021年度治理计划书》执行情况进行现场核查,并出具了治理工程核查意见书,专家组认为,矿山完成的治理工程量与治理工程效果基本符合年度治理计划书(六)《2022年治理计划书》治理情况1、设计治理工程具体任务为:对1#露天采场边坡整形、恢复植被。2、治理情况2023年1月5日,敖汉旗自然资源局组织有关专家组成核查组对《2022年度治理计划书》执行情况进行现场核查,并出具了治理工程核查意见书,专家组认为,矿山完成的治理工程量与治理工程效果基本符合年度治理计划书2022年9月,敖汉旗裕通制砖有限公司委托内蒙古赤峰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敖汉旗裕通制砖有限公司玛尼罕西矿段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及面积见表2-1。称2)被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区域拐点坐标,见表2-2。XYXY123456789XYXY123456789XYXY1324XYXY1324XYXY15263748根据不同治理单元的治理工程及监测内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为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见表2-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规划年限为8年(2023年1月1日~2030年12月31日),根据矿山开采进度及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制定的治理规划分近期和远期。一、经费估算经估算,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估算静态总额为131.0285万元,工程施工费106.0130万元,其他费用18.7360万元,不可预见费3.7425万元,监测管护费2.5370万元。二、进度安排1、对拟建露天采场进行危岩体清理、拆除、清运、垫坡、恢复植被;2、对整个评估区进行地质灾害监测、土地资源及地形地貌景观进行监1、对拟建露天采场进行危岩体清理、恢复植被;2、矿山终采后对工业场地进行拆除、清运、植被恢复;3、矿山终采后对拟建成品砖堆放场进行植被恢复;4、矿山终采后对拟建办公生活区进行拆除、清运、植被恢复;5、矿山终采后对矿区道路进行植被恢复;6、对整个评估区进行地质灾害监测、土地资源及地形地貌景观进行监测,对复垦植被进行管护。—一、2023年度已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区域及面积2023年度计划书治理区域为:前期治理区植被恢复效果不佳的区域和拟建露天采场。治理面积为16189㎡。二、2023年度已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区域拐点坐标2023年度已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区域拐点坐标见表3-1。XYXY123456789一、2023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具体内容1、前期治理区植被恢复效果不佳的区域补充完善前期治理区植被恢复效果不佳的区域。2、拟建露天采场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受开采活动的影响,露天采场边坡可能形成危岩体,为防止露天采场内人员及设施遭受崩塌灾害威胁,应及时对露天采场边坡危岩体进行清理。二、2023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采取的有效措施1、前期治理区植被恢复效果不佳的区域对前期治理区植被恢复效果不佳的区域进行了补植种草(治理效果见照2、拟建露天采场对上年度露天采场开采范围形成的边坡进行了清理危岩体,并恢复了危岩体清理:清理危岩体工作量如下:Qx=n×Ll×v。式中:n为清理危岩体系数,存在危岩体的边坡岩性为粘土,边坡稳定性较好,根据周围矿山治理经验,清理危岩体系数取10%,Qx为清理危岩体方量(m3);Ll为边坡长度(需要危岩体清理的边坡长度为1240m);v为单位坡长清理危岩体方量(据周围矿山治理经验,本方案取值取值10m3/m)。可得出清理危岩体工程量为1240m3。矿山每年开采均有可能产生危岩体,因此本方案设计危岩体每年清理量为177m3。矿山本年度治理共清理危岩体177m3。经现场调查,矿山本年度对开采区域边坡危岩体进行了清理,共清理危岩体177m3。(治理效果见照片3-2)。2023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计划完成工程量。(见表3-2)敖汉旗裕通制砖有限公司玛尼罕西矿段粘土矿上年度未提取基金,矿山自筹0.37万元用于2023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根据现场调查,矿山基本上完成了计划书设计的治理工作。第六节上年度已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区域的位置及措施2023年度已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区域的位置及措施见图一、主要生产技术指标敖汉旗裕通制砖有限公司玛尼罕西矿段粘土矿2024年度计划开采矿石量5×104m3。开采回采率为95%。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二、计划开采范围计划开采范围的拐点坐标见表4-1。位于采矿权范围内。XYXY123456789一、2024年度应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区域根据2022年9月矿山编制《敖汉旗裕通制砖有限公司玛尼罕西矿段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中内容,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的主要内容是:拟建露天采场的危岩体清理、垫坡、土方整平。二、2024年度拟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区域拐点坐标及面积2024年度拟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区域拐点坐标及面积见表4-2。XYXY192345678根据大方案内容,今天无需土地复垦。一、拟建露天采场治理面积833m2,具体治理为危岩体清理、垫坡、土方整平。治理效果见图4-1。1、危岩体清理危岩体清理工程量为177.14m3。2、垫坡垫坡工程量为1822m3。3、土方整平土方整平工程量为1026m³。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计划完成工程量见下表。矿山生产期间,应安排专业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人员(也可由矿山负责安全管理的人员兼任),定期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监测。对已存在的隐患进行动态观测,对新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及时上报和记录,并做好预警和安全处置方案。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长期动态监测,设计监测工程如下:一、地质灾害监测矿山企业采用自行监测的方式在露天采场边坡建立监测点,及时对地质灾害进行观测,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监测范围为拟建露天采场边坡。1、监测点的布设根据采场边坡围岩特点,监测范围为拟建露天采场高陡边坡,设置5个监测点(动态)。随着矿山开采进行,监测点向前推进。初始监测点坐标见表4-4。XYXY2、监测内容及记录主要监测拟建露天采场可能发生崩塌的岩体塌落情况,目测、拍照并记录其位置、规模、形成模式、诱因、发生时间等数据并进行记录,监测内容见表4-5。监测内容及记录如下:(1)降雨、暴雨、连续降雨记录;(2)岩体掉块、小崩小塌记录,重点记录掉块的频率;(3)目测出现不规则陡坎等;(4)崩塌发育情况、松散物质遭冲刷剥蚀情况;(5)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和实际情况记录,重点记录气象预报降雨量及实际降雨量、气象预警等级与实际灾害发生情况;间号标备注人度)式XY倾倒2、监测方法采用“仪器法”对拟建露天采场边坡(重点是采掘面)进行监测。3、监测频率正常情况下每月监测2次,雨季时应每周1次;根据实际情况,对于存在隐患的地段则应每天监测1次,或者进行连续跟踪监测,确保及时预警崩塌灾害的发生,避免人员财产的损失。4、技术要求根据矿山实际生产情况,对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的拟建露天采场边坡进行稳定性监测,每次的观测应做好记录,分析拟建露天采场边坡变形规律,及时进行崩塌地质灾害预警。5、监测时限二、地形地貌及土地复垦监测1、监测范围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范围及土地复垦责任区。2、监测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