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脉证(房颤)中医护理常规_第1页
促脉证(房颤)中医护理常规_第2页
促脉证(房颤)中医护理常规_第3页
促脉证(房颤)中医护理常规_第4页
促脉证(房颤)中医护理常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促脉证房颤中医护理常规促脉证,是以脉来数而时有一止,止无定数,自觉心悸,或快速,或跳动过重,或突发突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一、护理评估(1)严密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呼吸、面色、血压等变化。(2)随症状。(3)了解患者饮食、生活习惯,既往有无房颤病史。(4)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5)中医证型:①气阴两虚证。证候:心中悸动,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气短,咽干,口干烦躁。舌红少苔,脉细弱。②心虚胆怯证。红,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③痰热内扰证。胸闷或胸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滑。④气虚血瘀证。舌质暗淡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Q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2)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无异味。(3)冒。(4)室保持安静,避免噪声干扰,减少探视。(5)用药,并观察服药后症状缓解程度。(6)指导患者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勿过于用力屏气保持排便通畅。(7)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①严密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呼吸、面色、血压等变化。②密切观察患者胸闷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③出现异常情况或患者胸痛加剧汗出肢冷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要停止活动,休息以待缓解。(8)汤剂宜热服痰热内扰证中药汤剂宜温服利水药需浓煎空腹或代前服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宜促后服用。(9)饮食护理;①饮食以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为原则。②戒烟酒、浓茶、咖啡,忌辛辣、肥甘厚腻之味。(10)情志护理;①心悸发作时自觉心慌恐惧的患者应有专人守护,稳定患者情绪。②指导患者平淡静志避免七情过激和外界不良刺激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以利于疾病的好转或康复。③告知患者诱发促脉证的各种因素,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积极主动地加强自我保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11)临证(症)施护:①心悸不宁者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遵医嘱给予穴位按摩取神门、心俞等穴,伴汗出者可加合谷穴。者慎用此法。③气短乏力者加强巡视和生活护理做好安全防护④夜寐不安者,被褥松软适宜,避免噪声。(12)中医特色治疗护理:①心悸:a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洗。b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取足三里、内关、三阴交等穴。,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取心肺肾神门等穴伴失眠者可配交感、内分泌等穴。d∙谷穴。②胸闷、胸痛:a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取心俞、脾俞、肾俞等穴。b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取神门、交感、肾俞等穴Qc病情稳定时可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洗。d遵医嘱给予穴位按摩,取内关、神门、心俞等穴。e遵医嘱给予艾灸治疗,取足三里、内关等穴。③气短乏力:a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洗。b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取内关、神门、关元、气海等穴。④夜寐不安:a遵医嘱给予穴位按摩,取神门、三阴交、中脱等穴。b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取心、脾、神门、三焦等穴Q.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洗,每晚睡前半小时遵医嘱给予中药泡足。三、康复及健康指导(1)前不宜过度兴奋,最好在上午、下午各有一次卧床休息或短暂睡眠的时间,以30分钟为宜。(2)季节交替、温差变化大时,注意预防感冒。(3)发作期静卧休息;缓解期适当锻炼,根据患者情况制订活动计划活动量应按循序渐进的原则以不引起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为度。活动中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呼吸血压变化如有头晕气促汗出胸闷、胸痛等症状要停止活动休息以待缓解出现严重不适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4)指导患者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勿过于用力屏气保持排便通畅。四、中医特色康复指导(1)心悸发作时自觉心慌恐惧的患者应有专人守护,稳定患者情绪。(2)指导患者平淡静志避免七情过激和外界不良刺激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以利于疾病的好转或康复。(3)化的,应及时就诊检查。(4)中医特色饮食调护:①气阴两虚证宜食补气性平之品如大枣花生山药等食疗方:参3g百合l~25g,粳米50g,皮去须洗净切碎后与梗米同入砂钢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食。②心虚胆怯证:宜食滥阴清热、养阴安神的食品,如柏子玉竹茶。食疗方:核桃茯苓粥。核桃仁、黑芝麻各30g,茯苓20g,粳米60g°将原料用文火煮粥代早餐食用。③痰热内扰证宜食清化痰热补中益气滋养心阴的食品如季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