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备考 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_第1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备考 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_第2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备考 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_第3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备考 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_第4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备考 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备考

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由于资产阶级的压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风起云涌,在此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前提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或影响下,国际工人运动发展进入新阶段。主题解读考向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1.(2022·江苏高考,14)1792年,英国工人阶级的组织“伦敦通讯会”通过发展会员、召开动员大会等方式发动群众,同时与“宪法知识会”等资产阶级改革团体协调活动。该组织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是A.推翻英国君主专制

B.争取合法政治权利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实施八小时工作制√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开展活动的目的是争取合法政治权利,B项正确;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已经推翻英国君主专制,排除A项;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排除C项;实施八小时工作制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2.(2020·7月浙江选考,18)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暴露的种种弊端,圣西门主张一切人都要劳动,废除一切特权,实现人的完全平等;傅立叶抨击商业是资本主义罪恶和灾难的集中表现,主张妇女解放;欧文提出建立公社劳动联合体,消除城乡对立。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上述主张旨在A.改造现实,勾画未来理想社会B.解释世界,科学指导工人运动C.完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D.宣扬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圣西门反对现实生活中的特权现象,希望未来社会人人完全平等;傅立叶抨击现实生活中资本主义罪恶,主张妇女解放;欧文希望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组织,消除城乡对立。因此他们提出的主张旨在改造现实,勾画未来理想社会,故选A项;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的科学理论指导,排除B项;空想社会主义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同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排除C项;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是指否定一切外在权威,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高度,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考向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传播1.(2023·1月浙江选考,15)某西方史家这样评论:“从整体来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成功成为工业社会中关注工人生计者的一种表达方式——用以分析、批判和开展政治行动。马克思主义也是众多革命团体的政治思想体系。”下列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注“工人生计”的有①发表《共产党宣言》

②创建“新和谐公社”③创立剩余价值学说

④改组“正义者同盟”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共产党宣言》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剩余价值学说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马克思和恩格斯帮助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指导工人运动,①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创建“新和谐公社”,②错误,排除A、B、D项。2.(2021·河北高考,14)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英、法、美等欧美国家的一些理论报刊,刊载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同时,还刊载大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章,阐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A.表明工人阶级力量的逐渐壮大B.反映了第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C.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D.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可知,19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国家的进步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现象增多,表明工人阶级的力量日益发展壮大,A项正确;第二国际直到1889年才建立,排除B项;只有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不能促成全世界无产者的真正联合,排除C项;开辟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是俄国十月革命,不是欧美国家的报刊和文章,排除D项。3.(2021·6月浙江选考,20)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越来越显示出经久的生命力、强大的解释力和重大的影响力。20世纪初,有学者撰文介绍《马克思学说》,其中提到:“观察人类社会,那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经济。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是共同出产,社会里一切变动的最终的原因,须在一时代的经济里寻找。”上述文字重在介绍A.唯物史观

B.空想社会主义C.进化史观

D.阶级分析方法√据材料“观察人类社会,那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经济……须在一时代的经济里寻找”可知,马克思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故选A项。4.(2021·1月浙江选考,21)19世纪中叶,两位年轻德国思想家撰写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文中写道:“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该纲领①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②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③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④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史观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材料是对《共产党宣言》的描述,该纲领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故①正确;“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是《神圣家族》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②错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它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故③正确;《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史观,不符合题意,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考向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开展1.(2023·全国甲卷,34)有学者认为,巴黎公社工人制造了一个断裂,历史的连贯性步伐在这里戛然而止,它宣告了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缔造一个新的世界。这里的“断裂”是指A.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则被颠覆

B.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人们生活C.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尝试

D.封建保守势力复辟梦想破灭√该学者认为这个“断裂”是因为历史的连贯性被打断,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缔造一个新的世界,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颠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则,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工业革命的意义,排除B项;巴黎公社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尝试,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诞生后,欧文通过建立“新和谐公社”已经进行了尝试,排除C项;巴黎公社与封建保守势力无关,排除D项。2.(2021·全国甲卷,33)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后,当时在巴黎的俄国革命者拉甫罗夫说:这次革命“与其他革命迥然不同”,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法国最有名望的人物所不敢做和不能做成的事情”,这些普通人却轻而易举地做成了。据此可知,巴黎公社A.建立了稳固的工农联盟

B.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C.体现工人政权鲜明特征

D.深受俄国革命的影响√由材料“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这些普通人却轻而易举地做成了”可知,巴黎公社加深了普通人民群众与政权的联系,它是代表普通大众的新政权,这体现了工人政权鲜明特征,故选C;巴黎公社并未建立稳固的工农联盟,所以它很快就失败了,排除A;法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大革命时期就已被废除,且与巴黎公社无关,排除B;俄国革命20世纪才发生,排除D。3.(2021·山东高考,12)巴黎公社革命后,欧洲各国政府“感到有必要采取行动来对付危及秩序和文明的国际威胁。于是,警察进行国际性合作,剥夺逃亡的公社社员作为政治难民所应接受的保护地位”。这是因为A.各国害怕与法国政府交恶B.各国工人同情和支持巴黎公社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D.巴黎公社倡导世界无产者的联合√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巴黎公社是一次无产阶级革命,这一新型革命引发了资产阶级的恐惧,其他国家害怕本国国内也出现类似的工人运动,因此“剥夺逃亡的公社社员作为政治难民所应接受的保护地位”以防止巴黎公社革命的蔓延,故选C;各国政府是害怕无产阶级革命的蔓延,而非害怕与法国政府交恶,排除A;各国工人同情和支持巴黎公社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倡导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是第一国际,排除D。1.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工业革命的关系2.历史解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历史理解——巴黎公社的特点爆发的偶然性巴黎公社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而是在普法战争失败后,民族矛盾激化引发尖锐的阶级矛盾的形势下爆发的失败的必然性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意义的深远性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教训的深刻性缺乏一个以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视角1早期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1.英国诺丁汉郡的织袜工使用手工编织机,一只一只织袜来卖,质好价高。到19世纪初,有些商人开始大量买进材料,用机器批量生产,价低畅销,导致织袜工工资降低或失业,部分工人自发地捣毁机器,被称为“卢德运动”。“卢德运动”说明A.机器生产已经得到推广

B.早期工人不理解资本剥削的本质C.无产阶级革命条件成熟

D.机器生产是造成工人贫困的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初,因不满机器生产导致工资降低或失业,部分工人自发地捣毁机器,“卢德运动”说明早期工人不理解资本剥削的本质,B项正确;机器生产得到推广只是“卢德运动”的背景并非实质,A项错误;无产阶级革命条件成熟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C项错误;工人贫困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而非机器生产,D项错误。2.(2023·金华十校二模)某校一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方案中出现了“经济危机”“工资微薄”“失业”“环境恶劣”“宪章运动”“欧文”等词语。该学习小组最有可能探究的主题是A.工业革命的兴起

B.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内容都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有关,故选C项;“经济危机”“工资微薄”“失业”等词汇出现在工业革命之后,排除A项;国际工人运动发生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排除B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资产阶级革命有关,排除D项。3.(2023·南通模拟)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向国会提出请愿书——《人民宪章》,随后全国宪章派协会宣告成立,提出“普选权问题是饭碗问题”,它的宗旨是追求下院的彻底改革,同时认为只宜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1848年请愿活动遭到镇压,国会也拒绝接受请愿书。接着,英国内阁下令解散全国宪章派协会。该则材料作为例证可以用来说明A.宪章运动提高了工人经济地位B.议会与内阁政治上共进退C.英国反封建专制斗争的艰难性D.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要性√工人阶级通过和平改良追求政治变革的方法是行不通的,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要性,故选D项;该运动侧重于争取政治权利,并且也没有成功,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不是英国议会和内阁政治上共进退,排除B项;英国工人阶级反对的是资产阶级,而非反对封建专制,排除C项。4.(2023·广东名校联盟联考)19世纪初,罗伯特·欧文在其论著中指出:对人性的正确认识,将消除人间的一切仇恨和愤怒。尽管工人对资本家的愤怒是有理由的,但愤怒并不能令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工人应该靠宣传、示范、争取舆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欧文的观点A.折射出英法等国的劳资矛盾渐趋缓和B.指出了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价值C.缺乏对建立理想社会途径的深刻认识D.说明生活不能依赖情绪任意选择√结合所学可知,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材料中的观点主张建立一个和谐社会,但在建立途径认识上过于浅薄,没有找到有效的途径,故选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初,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加深,排除A项;欧文指出了人性的重要价值,舆论宣传只是工人达到目标的方式,排除B项;本材料并非强调生活不能随心所欲,排除D项。5.(2023·沈阳高三二模)下图是英国人欧文描绘的“新和谐公社”蓝图。1824年,他亲自投资,按照此蓝图成立了工厂、农场和学校。公社中,每个人都参加劳动,分工合作,4年后公社却走向失败。这次实验A.表明理论和实践必须有机结合B.体现了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C.使全世界无产者开始联合起来D.反映了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针对工业革命后社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欧文主张建立“新和谐公社”,虽然公社失败,但体现了他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故选B项;此次实验就是欧文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和“新和谐公社”实践的结合,排除A项;1864年第一国际的成立使全世界无产者开始联合起来,排除C项;“新和谐公社”的探索属于空想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排除D项。视角2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2023·北京西城区高三期末)《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是恩格斯在1847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所撰写的纲领,论述了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要条件以及未来新社会的基本特征,阐述了共产党人进行革命斗争的策略原则,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这两份纲领A.深刻分析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B.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C.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作了准备D.推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这两份纲领是恩格斯在1847年撰写的,其中阐述了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内容,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作了准备,故选C项;《资本论》深刻分析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排除A项;《共产党宣言》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排除B项;早期工人运动推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排除D项。2.(2023·合肥九校高三联考)《1848年前后》中写道:“马克思认为倾听工人们对于运动的意见对他来说非常重要。在任何时候他都愿意同工人们讨论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并且他很快就能知道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是否充分,他们对这些问题理解得越充分,他就越高兴。”马克思的这一认识A.宣传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B.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创造了条件C.提高了普通工人的理论水平D.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高潮的到来√马克思深入工人队伍中加深了对工人阶级及工人运动的认识,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创造了条件,故选B项;材料中没有宣传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使命,排除A项;马克思深入工人队伍中可以提高工人理论水平,但设问是“这一认识”,认识无法提高工人理论水平,排除C项;材料中时间为1848年前后,此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已经爆发,排除D项。3.(2023·淮南一模)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大工业打破了中世纪自然经济的地区分割、闭关自守状态,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生产已不是一国范围的生产,资本家剥削的也不只是本国工人;各国资产阶级基于共同利益,在反对无产阶级方面是彼此一致和相互支持的。这一论断A.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B.强调了各国支持法国巴黎公社的合理性C.突出了阶级斗争的残酷性D.揭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斗争的必要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旧势力为了自己利益联合起来镇压工人运动,要取得胜利必然需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故选D项;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排除A项;巴黎公社起义是无产阶级革命,欧洲各国的资产阶级政府不可能给予支持,排除B项;材料没有突出阶级斗争的残酷性,排除C项。4.(2023·北京东城区二模)“(无产者)不仅是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的奴隶,并且每日每时都受机器、受监工、首先是受各个经营工厂的资产者本人的奴役……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共产党宣言》中的这段文字指出了①工人阶级斗争的方法②工业革命后的阶级分化③工人阶级斗争的对象④资本家获得利润的秘密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据材料可知,工人阶级通过革命联合的方式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说明《共产党宣言》指出了工人阶级斗争的方法,故①正确;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即阶级分化,故②正确;据材料可知,《共产党宣言》指出了工人阶级斗争的对象,故③正确;题干并未明确指出资本家是如何获得利润的,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5.(2023·宁波模拟)右面为某历史教材的部分目录。这部分目录的主题应该是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节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第二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第一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三章社会主义的发展……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与发展……A.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B.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反映的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故选D项。视角3国际工人运动发展1.(2023·广州高三测试)下图为第一国际各国或地区支部分布图(部分)。据分布图推知,第一国际各支部的成立有利于A.推动欧洲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C.奠定各国共产党成立的组织基础D.巩固社会主义运动的国际联合√第一国际的支部遍布西欧国家,有利于宣传、实践马克思主义,故选B项;欧洲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排除A项;西欧共产党基本上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此时第一国际早已解散,排除C项;“社会主义运动”不符合史实,应为“国际工人运动”,排除D项。2.(2023·潍坊二模)巴黎公社的最高权力机关是经普遍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它同时拥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既负责公社各项法令的制定工作,同时也是各项决策的执行者,还负责执行并监督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这一体制A.反映了工农联盟政权性质B.体现了人民的主体地位C.保障了政权的统一和稳定D.旨在提升政府行政效率√巴黎公社最高权力机关是经普遍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由此可知这一体制体现了人民的主体地位,故选B项;巴黎公社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排除A项;巴黎公社很快被反动势力绞杀而失败,排除C项;经普遍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旨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排除D项。3.(2023·重庆模拟)巴黎公社在《告法国人民书》中申明:“通过选举或竞选任命”的“公职人员和公社官吏”,应该是“经常受到监督的、可以更换的”。公社还要求公社委员及各级领导人向人民报告工作,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