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广播语言“声声入耳”_第1页
让广播语言“声声入耳”_第2页
让广播语言“声声入耳”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让广播语言“声声入耳”广播以声音传播新闻,是声音的艺术。声音对广播来说是第一位的,是广播传播信息的唯一手段和最终途径。听到、听清、听懂都源于声音的传播,为了使广大受众养成收听广播新闻的习惯,获得更多的听众群,广播编辑记者在采编新闻时,应该养成站在受众立场,编辑写作出能够叫醒听众耳朵,声声入耳新闻的良好习惯。

一、广播新闻语言应尽量通俗化、口语化

广播有声无形,转瞬即逝,是说给广大听众听的。听觉跟视觉相比,更为敏感,排他性强。用著名作家老舍的话解释就是:“耳朵不像眼睛那么有耐性,听到一个不受听的字,一句不容易懂的语句马上就会不耐烦”,且受众在收听广播时大都是“一心二用”、“三心二意”、漫不经心,处在“半收听”状态,很容易分神。所以广播新闻行文流畅、上口顺耳,能吸引听众的注意,让人一听就懂,就想听、爱听很重要。这也就要求采编人员要站在听众收听的角度思考问题、处理问题,采编撰写新闻稿件,尽量使用群众语言,用平日里的大白话直截了当地表述也就成了一种必然选择。

广播新闻通俗易懂、口语化的写作要求编辑记者放弃使用晦涩难懂、生硬,影响表达流畅的字、词、句;巧妙、恰到好处地使用社会、网络中已经被大家接受的通俗易懂的流行词汇;少用、不用文言词、连词、介词等关联词。比如,如果、即使、尽管、因而等等。再有还要注意音同意不同词语的正确使用,以免产生歧义。像“全部”和“全不”、“切忌”和“切记”等。

二、广播新闻应力求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短时间获得海量的新鲜的新闻信息。广播为了满足受众的这种需求,大都推出了一刻钟新闻、整点新闻等节目,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是这类新闻节目的特色。

比如,铁岭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部推出的整点新闻节目――《新闻正点》,每天从8:00到17:00,持续9个小时播出。《新闻正点》节目每期五分钟,特色鲜明,播出的所有消息均短小精悍。短小精悍的广播新闻消息体现在:篇幅短、句子短、文字精炼。《新闻正点》五分钟的节目中大约播出12至15条,平均每条新闻百字左右,短的只有二三十字。此外,短小精悍还应该体现在广播新闻音响的截取和使用上,音响需要画龙点睛,意思明确,善于引发受众共鸣。

我们都知道,广播新闻的短与声音的易逝性信息相关。听众对于广播报道的接受是有一定容量的,篇幅过长的报道无论写得多么生动,都难以使听众完整地加以接受,同时导致错误理解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所以在广播中要尽量写出精彩的短新闻。短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好听顺耳,有助于听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越简单的句子,听众越容易理解和接受。现在,个别记者写稿喜欢使用倒装句、中长句式,一句话很长,甚至达到百字以上,听众即使全神贯注也很难做到同步理解。

三、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吸引听众

广播是用声音塑造的艺术,是不具形态的线性传播,转瞬即逝。它没有震撼的图像、漂亮的文字夺人眼球,受众是通过听觉器官来感知语言、获取信息的,好听、动听是广播新闻叫醒听众耳朵的关键。从这一点看,广播语言虽然口语化、通俗化,但是应该不乏精彩,要讲究语言的使用,通过准确、恰当使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使语义传达得更加准确、细腻。

广播新闻语言要优美化,要使用有鲜明个性的广播语言来写稿,不仅力求做到语言通顺流畅,简明易懂,还要求在选词造句方面,达到声调和谐、朗朗上口、富有文采。切忌语言粗制滥造、官话、套话一大堆,乱贴标签、板起面孔的说教色彩语言。

广播新闻语言要优美化,在写作的时候还要考虑到播音员播出这个环节。要根据汉字四声变化这个特点,按照表达内容的需要,恰当地安排好平声字和仄声字,使播音员读起来有伏有致,平仄相协,响亮和谐,就会为报道增色不少,而听众也愿意收听这样的新闻。为使广播语言优美,更有魅力,在报道中尽可能多地使用引发听众想象的象声词也是妙招。在汉语中,有很多象声词以发音近似一些自然物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