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考点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考点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考点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考点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学业水平测试要求:理解秦统一理解“始皇帝”来历和秦朝三公理解郡县制建立和作用结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影响第1页第1页1.秦统一六国原因是什么?3.秦疆域是如何?北至长城,南到南海,东及东海,西到陇西商鞅变法使秦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国家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秦朝第2页第2页御史大夫负责国家监察事务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形成?皇帝制度特性有哪些?其关键是什么?①创建皇帝制度②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制③地方设郡县制关键:皇权至上2.秦朝三公指什么?其职能是什么?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太尉负责军务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特性: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第3页第3页依据: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1.郡县制实行有何作用?2.郡县制能够起到加强中央集权作用主要依据是什么?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第4页第4页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为历代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封建王朝所沿用。

②有助于封建经济文化发展③有助于巩固国家统一第5页第5页1.(09“小高考”)在历史学习中,图表往往隐含着大量有效信息。从下图中我们能够得到准确信息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④D.①②③D④秦统一后疆域未达东部沿海地域①公元前2秦灭齐国完毕②秦统一期间都城为咸阳③秦统一总体采用了先近后远袭击策略一试身手第6页第6页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2.

(08“小高考”)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含有监察职能是①太尉②御史大夫③刺史④军机大臣3.(11“小高考”)《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认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B.实行郡国并行制

C.履行三公九卿制

D.推广行省制度料表明秦朝采用办法是AC第7页第7页考点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学业水平测试要求:理解汉朝郡国并行制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理解宋朝分割宰相权力举措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改变第8页第8页1.汉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

2.汉武帝是如何处理王国问题?

郡国并行制

颁布“推恩令”

第9页第9页1.唐朝为处理皇权与相权矛盾采用了什么办法?有何影响?2.唐朝三省体制是如何运营?

3.唐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用了哪些办法?

办法:实行三省六部制影响: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确保了皇权独尊。中书省(决议)----→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第10页第10页宋朝为分割相权采用了哪些办法?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权第11页第11页1.元朝为了有效控制地方采用了如何办法?有何影响?实行行省制度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省制开端.

2.元朝由中央直接管理地方有哪些?西藏由哪个机构管辖?宣慰司河北、山西、山东第12页第12页1.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先后经历过如何改变?

选拔依据分别是什么?汉朝: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孝廉门第才干依据:2.科举制实行有何积极影响?

①有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员人才起源,提升官员文化素质②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第13页第13页意见,皇甫鎛提议作罢。1.(“小高考”)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由此可见A.唐朝时期丞相权力不小于皇权

B.唐朝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C.唐朝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

D.唐朝中枢机构具备君主立宪制特性B一试身手第14页第14页2.(“小高考”)下列最能表达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是A.“郡县中正官评估当地人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准则。”

B.“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C.“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与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风气。”B3.(“小高考”)“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