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艾灸的中医护理中医部:XXX001艾灸的定义及起源002艾灸的治病机003艾灸的主要作用
004艾灸的六种方法
005艾灸的常用穴位006艾灸施灸手法的补泻007艾灸的注意事项008艾灸的禁忌001艾灸的定义及起源灸法又名灸疗。它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
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
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
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黄帝内经》的
《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亦
说: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灸法很早就
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养生保健,因此流传很广。艾灸的定义及起源002艾灸的治病机艾
灸疗法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治疗效果为无数临床
实践所证实,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ju
部温热刺激效应2、经络调节作用3、其它作用就以上三方面来详细讲解。艾灸的治病机理灸疗是一种在人体某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治疗方法,施灸点皮肤外温度上升高达130℃左右,皮肤内温度最高在56℃左右。皮下与肌层内的温度变化和表皮不同,灸刺激不仅涉及浅层,也涉及深层。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ju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ju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ju
部的皮肤zu
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斑痕、浮肿、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同时又能使汗腺分泌增加,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排泄;还可引起大脑皮层抑制的扩散,
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艾灸的治病机理研究发现艾灸具有近红外辐射作用。人体既是一个红外辐射源,又是
一个良好的红外吸收体,艾灸的近红外辐射为肌体的活动提供了必要
的能量,艾灸所发出的近红外光量子能为肌体所调控。在艾灸疗法过程中,近红外辐射作用于人体穴位时,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是一种
有利于刺激穴位的信息照射,在“产生受激共振”的基础上,借助于
反馈调节机制,纠正病理状态下能量/信息代谢的紊乱状态,调控肌体
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恢复正常机能的目的。艾灸的治病机理经络学说是中医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灸疗学的理论基础。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协调的,这种互相协调关系,主要是靠肌体自控调节系统
实现的。皮部起着接收器和效应器的作用,经络起着传递信息和联络的作用,头脑综合分析处理信息、发出指令、起着指挥的作用,即皮部经络系统
大脑四胶日敢、五脏八腑,区也是生物生总论的研九结采,达字□证明
,
即使是一种微
小的ju部性病变,也会呈现全身肌体失调的一切反映(如皮肤红肿,可引起发烧、
全身不适),因此,经络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因此在穴
位上施灸时,由于艾火的温热刺激,才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迭加的结
果,导致生理上的放大效应。艾灸的治病机理灸疗的治疗作用还可以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而且这种作用呈双向调节的
特征,即低者可以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因为艾灸施于穴位,首先刺激了穴
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的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
作用,而且激活皮肤中某些神经末梢酶类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因而对疾病的治
疗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综上所述,艾灸的作用机理,是通过艾灸在燃烧过
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人体五脏
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整,在相互协同相互激发的作用下,产生治疗上的倍数效应。艾灸的治病机理003艾灸的主要作用1、温经散寒
2、行气通络
3、扶阳固脱
4、升阳举陷
5、拔毒泄热
6、防病保健艾灸的主要作用004艾灸的六种方法艾炷灸疗法艾炷灸施灸时所燃烧的锥形艾团称艾炷。常分直接灸(又分
化脓灸和非化脓灸)与间接灸两种。本疗法临床运用广泛,既可保健,亦可治病,尤其适用于虚寒证,如哮喘、胃肠病。艾灸的六种方法艾条灸疗法以艾条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施灸者即艾条灸疗法,操作常分
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主要用以治疗寒湿痹证及其他
多种虚寒性疾患。艾灸的六种方法药卷灸疗法药卷灸是在艾绒里掺进药末,用纸把艾绒裹起来成为药卷,
点燃其一端而施灸。适应证大致同上两种灸法。艾灸的六种方法温针灸疗法先根据病性选穴施针,得气后留针,后将艾绒裹于针柄上点
燃,直至燃尽,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入机体,达到温经散寒等
目的。艾灸的六种方法隔姜灸疗法取
约2分厚生姜一块,置于选定的穴位上,再将艾炷置姜片上,点燃施灸。艾炷燃尽后,再放置艾炷反复施灸,
一般至ju部皮肤潮红为止。凡虚寒性疾病皆可以此疗法治之。艾灸的六种方法灯火灸疗法以灯心草蘸香油,点燃,在小儿身上施灸。本疗法主要用于
小儿惊风、昏迷等急性病证。艾灸的六种方法005艾灸的常用穴位常用穴位艾灸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疾病,更是养生抗衰的好方法。你不需要被繁复的穴位所困扰,只要记住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命门、中脘、足三里,通过艾灸即可温补脾肾,补益肾气,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预防早衰。艾灸的常用穴位006艾灸施灸手法的补泻施灸手法,是补是泻也是很有讲究的。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这点,在《针灸大成》指出:“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意思是说艾灸补益就是将艾点燃以后使其所产生的热缓慢地传人体内,
施灸后又立即、快速地按住施灸的穴位,其目的是使正气聚而不散,从而达到补其不足的目的,这就是艾灸的补法。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意思是说艾灸的泻法是在艾点燃之后,不断地进行吹火,以使艾火迅即燃烧,所产生的热能很快传人体内。在艾灸以后不去按压施灸的部位,其目的是使机体内所藏之热邪能随艾火之热发散到体外,达到驱邪外出,起到泻热泻实的作用。艾灸施灸手法的补泻施术者应严肃认真,专心致志,精心操作。施灸前应向患者说明施术要求,消除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合作。若需选用瘢痕灸时,必须先征得患者同意。临床施灸应选择正确的体位,要求患者的体位平正舒适,既有利于准确选定穴位,
又有利于艾炷的安放和施灸的顺利完成。艾炷灸的施灸量常以艾炷的大小和灸壮的多少为标准。
一般情况,凡初病、体质强壮的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的艾炷宜小,壮数宜少。按施灸部
位的特点,在头面胸部施灸不宜大炷多灸;在腰腹部施灸可大炷多壮;在四肢末
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肩及两股皮厚而肌肉丰满处,宜大炷多壮。更应结
合病情施灸,如属沉寒痼冷,阳气欲脱者,非大炷多灸不可奏效;若属风寒外感、
痈疽痹痛,则应掌握适度,否则易使邪热内郁产生不良后果。艾灸的注意事项007艾灸的注意事项灸
治应用广泛,虽可益阳亦能伤阴,临床上凡属阴虚阳亢、
邪实内闭及热毒炽盛等病证,应慎用灸法。施灸时,对颜面五官、心区、有大血管分布等部位不可用瘢
痕灸,禁灸或慎灸穴位应慎用。对于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
骶部不宜施灸。艾灸的注意事项008艾灸的禁忌禁忌:部位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禁灸穴位的记载,但各种书籍之间互有出入,颇不一致。如《针灸甲乙经》仅载禁灸穴24个穴位,
《针灸集成》则达49个之多。
从临床实践看,其中多数穴位没有禁灸的必要。而部分在头面部或重要脏器、大
血管附近的穴位,则应尽量避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电子产品购销合同模板
- 2025年食品用塑料容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 2025【桥梁工程监理合同文本】施工合同协议书
- 2025合作合同销售代理协议书
- 2025房屋租赁合同简要范本
- 小学生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小学生暑假安全教育指南
- 四川省苍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考试数学试题
- 2025年安徽省六安中考冲刺模拟卷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高考政治新教材:选必1-3教材知识要点+答题模板
-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 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街道全面加强乡村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 明股实债协议合同
- 2025“十五五”金融规划研究白皮书
- 9.2法律保障生活(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2025年江西上饶铅山城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建筑工程结算审核现场踏勘
- 加油站防汛抗洪应急预案范本
- 融资岗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1(贵州卷)及答案
- 胃癌课件完整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