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中山市东部镇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1页
中山市中山市东部镇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2页
中山市中山市东部镇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3页
中山市中山市东部镇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4页
中山市中山市东部镇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教育教学反馈初一年级历史学科调研试卷(注:本次调研时间为60分钟,问卷包含两大部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25题,每小题3分,共75分,非选择题2大题,共2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隋朝开皇八年,晋王杨广统军南伐百官投降可以“身保荣贵”。其讨伐对象是()A.北齐 B.陈朝 C.突厥 D.辽东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帝国需要一条便利的运输系统将南方边疆与首都连接起来,从而充分发挥南方产粮区的优势。费正清指出了大运河A.开凿的原因 B.设计的路线 C.修建的概况 D.发挥的作用3.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场景。许多成语典故都与此考试制度有关,如金榜题名、朱衣点头、黄粱一梦等,该制度()A.把世袭和门第结合起来 B.把考试选拔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C.把考试选拔和世袭制结合起来 D.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4.庙号制度早在商朝时就已设立,一般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统治者“祖”或“宗”的称号。李渊的庙号为“高祖”,主要是因为他()A.曾任太原留守 B.消灭割据势力 C.建立了唐朝 D.杀死隋炀帝而定天下5.唐太宗以民为本,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下列与之含义最接近的选项是()A.虚心纳谏,任用贤能 B.完善三省六部制度C.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 D.完善科举制,扩充国学规模6.唐玄宗非常注重对官吏的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官吏立即罢免。有一年他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被撤职。这一事件表明唐玄宗()A.重视贤能,选拔人才 B.整顿吏治,肃清风气C.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D.注重文教,编修经籍7.唐朝出现了筒车,它架设于溪流涧谷,借助水流冲击力,挽溪涧之水对地势较高的土地进行灌溉。它的出现有助于()A防范洪涝灾害 B.推广玉米栽培 C.刺激商品生产 D.扩大耕地面积8.以历史图片为素材,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你认为这篇历史小论文的题目最恰当的是()A.经济繁荣 B.民族融合 C.社会开放 D.盛唐气象9.唐朝作为一个积极文化传播者,将自身的先进文化辐射到周边国家,同时也吸收了其他文明的优秀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能够证明此特点的史实是()A.张骞通西域甘英出使大秦 B.鉴真东渡玄奘西行C.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 D.隋炀帝三征辽东玄奘西行10.钱穆在《中国经济史》一书中指出:“唐朝的对外贸易交流极为繁盛。一方面,许多外商来华贸易,长安等大城市均聚集着大量外国商人。另一方面,华商足迹也远涉欧亚地区。”唐朝对外贸易交流繁盛的根本原因是()A.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B.唐朝的国力十分强盛C.唐朝民族交融加强 D.唐朝的造船业很发达11.“……但是随着国泰民安日久,玄宗开始自我陶醉于暂时的升平景象,开始贪图安逸,对许多隐患开始视而不见,反而怠于政事。在一班奸相的包围下,终于堕落成荒唐误国的昏君,最后死于孤寂。”唐玄宗的“隐患”最终导致了()A.黄巢大起义 B.宦官专政 C.安史之乱 D.唐朝灭亡12.“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选自《旧唐书》)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13.宋太祖赵匡胤打破传统中国作风,以务实态度从事各项政治改革,如收权、分权、重文轻武等防“弊”之政。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为()A.促进阶层流动 B.强化中央集权 C.推动教育发展 D.加强思想控制14.975年,宋太祖下诏:“向者登科(科举应考人被录取)名级,多为势家所取,塞(阻隔)孤贫之路。今朕躬亲临试,以可否进退,尽革前弊矣。”这一措施()A.家世门第成为选官的标准 B.大大加强了世族势力的发展C.社会阶层流动性得以加强 D.奠定了重文轻武政策的形成15.“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材料揭示了变法失败的原因是()A.触犯了大贵族大官僚的利益 B.推行操之过急C.没有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损害农民利益16.下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酱釉马镫壶。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A.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C.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D.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17.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在进行“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项目化学习时,绘制出了如下四幅政权并立示意图。你认为正确的是()A. B.C. D.18.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960年1005年1038年1044年1125年1127年1140年1141年北宋建立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西夏建立宋夏达成和议金灭辽金灭北宋南宋取得郾城大捷南宋与金签订和约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B.北宋政权存不超过一百年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19.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分析和认识,正确的是()①它是北宋与辽关系上由“战”到“和”的转折②它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③它客观上维持了宋辽100多年的和平④它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0.蕃坊是唐宋时期来华贸易的外商、外侨在中国聚居的地方,受当地市舶司管辖。宋朝政府在蕃坊中选有声望者为蕃长,主要职责是代表当地政府管理蕃坊中的各类公事。这反映了宋朝()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政府重视对外贸易的发展C.外贸发展打破坊市界限 D.与北方政权的战争加重财政负担21.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A.宋代国家统一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商业繁荣 D.宋代民族融合22.结合所学推断,下图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耕作方式的根本变革 B.南北交通的日益便利C.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D.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23.小明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整理了如下图中的笔记,据此推断,他学习的课题是()1206年统一蒙古草原;1227年灭亡西夏1234年灭亡金朝;1271年元朝建立1276年灭亡南宋。A.南宋、蒙古与金的对峙 B.元朝的疆域扩张和民族交融C.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D.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24.英雄是国家历史的重要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在中国历史上,文天祥和岳飞的事迹广为流传而为人们所敬仰,以下选项符合此观点的是()A.都是反侵略的民族英雄 B.都反抗元朝的民族压迫C.率军抗争并完成了统一 D.进行了不屈的正义斗争25.元代行省重大事务的议事程序如下:其一,长官拟定所议之事;其二,官员同堂议论;其三,长官综合所议做出裁决;其四,所有议事官员联名签字画押。这一做法?()A.便于实现对朝政的控制 B.制约了行省长官的权力C.避免了官僚之间内斗 D.提高了行省议事的效率二、非选择题(共2大题,26题12分,27题13分,共25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宋史》载,南宋都城临安是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到13世纪(南宋后期),西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仅有10万人口。《梦粱录》中记载南宋都城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早市、夜市昼夜相接,酒楼、茶馆、瓦子等错落有致。材料二唐长安城平面图北宋东京城平面图

(1)结合上述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与唐代相比,宋代“市”的分布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材料三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南宋纸币“会子”铜版拓片

材料四(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方面,艺术、娱乐、制度……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摘自[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2)材料三中图片反映了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出现具有什么影响?(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除纸币外,还有哪些事例可以反映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朝实行的政策及出现的原因?材料二唐朝时期,中央政府有鸿胪寺接待各国使节宾客,在各地设商馆招待外商,设互市监等机构掌管对外贸易,长安、洛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