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1一、教学目标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4.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二、教学重点学习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4个方面具体地描绘出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是个可爱的地方。特别是海水和海底这2段,更为精彩。三、教学难点体会出西沙优美的风景,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四、课前准备1.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2.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2.学习1、2两段,知道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第2段,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难点:学习第1段,知道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祖国地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2.课件播放风光片。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美吗?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二)初读课文1.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质疑。)2.学生自由读课文。(1)明确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在读懂的地方可以用笔注一注。(2)学生自由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1)检查生字新词。(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指名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三)重点探究1.凸显重点。(1)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2)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两方面的?2.自主感悟。(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2)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指点。3.合作探究。探究一:(课件出示)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①你读到这段话时,有什么样的感觉?(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海面、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②海水真美呀!说说为什么这么美?(学生读)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画图讲解。③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教师指导,板书:风景优美的地方。)探究二:(课件出示)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①你为什么喜欢这两段话?根据学生回答,板书。②教师小结:海底真是个大宝库,有谁喜欢珊瑚的,请举手;有谁喜欢海参的,请举手。请把你们的喜欢之情读出来!③学生朗读体验。重点理解“蠕动”“威武”;重点体会“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四)课堂总结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知道──(学生齐读);走进了海底,欣赏了──;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怎样呢?海岛上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游览。(五)布置作业1.练习朗读1~4自然段。2.抄写生字,每个字写2遍。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1.上节课我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和海底,请几位同学当一次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介绍。2.学生自由介绍。3.大家也可以考考小导游,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如:(1)西沙群岛的海面为什么五光十色?(2)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二)继续研究1.过渡:西沙群岛的海滩、海岛又是怎样的呢?有哪些同学比较感兴趣?2.探究体验:探究一:(课件出示)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①喜欢这些美丽的贝壳吗?想一想,贝壳有哪些颜色,形状到底怎样奇,怎样怪?②这些贝壳真是美丽,真是奇特,让我们把它的“美”和“奇”读出来吧!③有谁能把海龟的“趣”读出来?④西沙群岛的海滩真是神奇有趣,让我们再回头深情地看一眼吧!(学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朗读。)探究二:(课件出示)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①读完后,西沙群岛的鸟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呢?学生从“鸟的天下”“各种”“遍地”“厚厚”等词语体会到“鸟多”。谁能把鸟的多“读”出来?②西沙群岛真是鸟的乐园。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鸟,你能把众鸟齐鸣的场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吗?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先个人练说,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三)总结全文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老师相信祖国的西沙群岛必将在你们的手中变得更加美丽富饶。(四)听写词语1.自书复习,准备听写。2.听写。听写后自己对照、改错。(五)布置作业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2.课后搜集描绘祖国风光的谚语、诗句。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2一、教材分析《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两个方面,向读者展现了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赞美与热爱。三年级阅读教学上的要求,重点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为了落实这些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阅读基础,在设计此课第一课时的教学时,尤其注意这三个方面目标的训练,精心预设了由内容与词语归类双结合的词语教学;以“海水五光十色”为教学重点,铺开对的赏析,并指导学生围绕一句话把写具体,力求使学生的语言有量的积累与质的提高。二、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认读“饶、威、武”等10个生字;在语境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富饶、五光十色、瑰丽”等词语的意思。2、能围绕自己喜欢的内容与同伴交流,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3、学习“海水”的描写方法,掌握把写具体的方法,并积累优美的词句。三、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收集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及文字介绍材料。四、教学过程(一)聊聊西沙群岛的概况1、课始播放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让学生欣赏。2、(板书:西沙群岛)这个名字很有意思。我们可以把它分作两个部分,先看“群岛”,你从这个词语中了解了什么?对于西沙群岛你又了解些什么?3、朗读:“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设计说明:让学生把课前收集的资料,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交流,对课文的内容进行适度地拓展,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学习课文埋下了伏笔。】(二)谈谈对西沙群岛的初步印象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读通顺。读完后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或反复地读上几遍。2、集中学习课文中优美的词语、。(海面)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相互交错(海底)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成群结队的鱼(海滩)颜色不一的贝壳千奇百怪的贝壳庞大的海龟四脚朝天的海龟(海岛)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的海鸟。①分行指名学生朗读。②学习容易读错的字多音字“参”;指导书写容易写错的字“懒、威武”。③理解“栖息”的意思。3、假如让你在西沙群岛的“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四处地方选一处最喜欢的地方去游览,你会选择哪一处?请简单说说理由。【设计说明:把词语教学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理解词语入手,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进一步深入理解作者的介绍顺序;接着又以词语为凭借,引导学生运用习得的词语述说初读课文的感受,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教案课件】(三)看看西沙群岛的富饶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喜欢的四个内容,在文章中其实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快速默读课文,用“~~~”划下来。2、(出示)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①课文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②这两个方面,课文又是用哪一个词概括地表达了出来?(富饶)③“饶”,读准字音,了解意思。3、像这种围绕一句话来写的方法,在课文的其他的自然段中也有运用。看一看是哪些自然段?(第2、4、6自然段)。接下来我们就学习第2自然段,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划下来。4、教师配乐朗读第2自然段,请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5、(出示:五光十色)这个词语在说海水怎么样?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①朗读:深蓝、淡青、浅绿、杏黄②如果把海水的色彩变成这样,还美吗?(出示: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蓝的,青的,绿的,黄的。)③小结:看似简单的几个表示颜色的词,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海水的鲜艳明亮,色彩缤纷。④有感情地朗读出海水的美丽。(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集体背诵)6、学习“海水”的描写方法,围绕一句话,把写具体。(任选其中一题写)★★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颜色的珊瑚:有的,的,的。★★★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①各自写。②指名读。③同伴互读,互评。7、总结:西沙群岛真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啊!教师配乐朗读第4自然段:“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带着对西沙群岛的美好憧憬结课)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3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本课1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四自然段。3、能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词语。4.了解本课主要内容。学习重点: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能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词语。结合词句训练,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2、学习方法指导: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知识链接:西沙群岛:是南海四大群岛之一,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共有22个岛屿,7个沙洲,另有10多个暗礁暗滩。主要岛屿有永兴岛、东岛、中建岛等。这片大大小小的珊瑚岛屿群漂浮在三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美丽而纯净。海防前哨:原意指位于海防突出位置的前沿哨所,代指位于海防突出位置的地区。珊瑚珊瑚:珊瑚虫是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在白色幼虫阶段便自动固定在先辈珊瑚的石灰质遗骨堆上。珊瑚是珊瑚虫分泌出的外壳。珊瑚的化学成分主要为CaCO3,以微晶方解石集合体形式存在,成分中还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形态多呈树枝状,上面有纵条纹。每个单体珊瑚横断面有同心圆状和放射状条纹。颜色常呈白色,也有少量蓝色和黑色。珊瑚不仅形象像树枝,颜色鲜艳美丽,可以做装饰品,并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预习任务:1、借助拼音会读会认本课生字。2、能从课文的描述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自主、合作、探究:1、在课文中画出本课的生字词,读一读。2、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间交流,借助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3、找己觉得美的读一读,抄一抄。我来闯关:A、看拼音写词语。fùráoduījīfēngjǐngyōuměi()()()féiliàoshìyèhǎifángqiánshào()()()B、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五()十()有()有()成()结()千()百()各()各()四()朝()学习收获:知识延伸:了解南海诸岛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4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2、学习1、2两段,知道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第2段,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难点:学习第1段,知道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祖国地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2、课件播放风光片。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美吗?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二)初读课文1、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质疑。)2、学生自由读课文。(1)明确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在读懂的地方可以用笔注一注。(2)学生自由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1)检查生字新词。(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指名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三)重点探究1、凸显重点。(1)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2)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两方面的?2、自主感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管理流程优化试题及答案
- 建筑施工安全责任制度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数学综合测验题及答案
- 乡村银行面试题及答案
- 厦大哲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 商务招聘面试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施工安全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
- 创业扶持政策的实施效果试题及答案
- 复杂系统中的相互作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物理期末考核计划试题及答案
- 浙江省台州市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技术试题(含答案)
- 合同风险管控培训
- 企业ab岗管理制度
- 徐志摩《偶然》课件
-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指标及管理方案
- 玻璃幕墙工程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左右》课件
-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1
-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课件
- Cpk 计算标准模板
- 【小升初】2023小学六年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升学毕业试卷及答案(时政+上下册考点)0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