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通 用规范GBT 35437-2017》详细解读_第1页
《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通 用规范GBT 35437-2017》详细解读_第2页
《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通 用规范GBT 35437-2017》详细解读_第3页
《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通 用规范GBT 35437-2017》详细解读_第4页
《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通 用规范GBT 35437-2017》详细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通用规范GB/T35437-2017》详细解读contents目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技术要求4.1系统性能4.2相机性能4.3二维跟踪转台性能contents目录4.4外观4.5环境适应性4.6电磁兼容性5试验方法5.1试验环境条件5.2仪器设备要求5.3系统性能测试contents目录5.4相机性能测试5.5二维跟踪转台性能测试5.6外观5.7环境适应性5.8电磁兼容性6检验规则6.1检验分类contents目录6.2判定规则7包装、装箱、运输、贮存和随行文件7.1包装7.2装箱7.3运输和贮存7.4随行文件011范围适用对象本规范适用于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的设计、制造、测试、验收及使用等环节。适用于各类卫星平台搭载的光电跟踪成像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遥感卫星、侦察卫星等。涉及内容本规范规定了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测试方法、验收规则等。涉及系统的光学性能、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环境适应性等多个方面。目的和意义旨在统一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有利于促进星载光电跟踪成像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推动相关产业的进步。02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国家标准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5-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国家标准GB/T2423.1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01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02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03国家标准010203GB/T9969-200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2504-2008计算机软件测试文档编制规范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国家军用标准GJB150.1A-2009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GJB150.3A-2009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第3部分高温试验GJB150.4A-2009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第4部分低温试验GJB150.16A-2009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第16部分振动试验GJB150.18A-2009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第18部分冲击试验国家军用标准国家军用标准GJB450A-2004装备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01GJB451A-2005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术语02GJB546A-1996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03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04SJ20778-2000光纤陀螺仪测试方法QJ1986-1990航天产品工艺文件管理制度QJ2855-1996航天产品测试覆盖率要求QJ3051-1998航天产品质量评审要求QJ3128-2000航天器测控单元测试要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用元器件质量保证要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标准,Q/QJA118-2013)行业标准及其它010203040506033术语和定义3.术语和定义光电跟踪是一种利用光电转换原理,通过探测目标的光辐射,实现对目标自动跟踪的技术。在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中,光电跟踪技术是实现精确跟踪目标的关键。成像系统指将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处理、存储和传输的系统。在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中,成像系统负责捕捉和记录目标的图像信息,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基础。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指搭载在卫星等航天器上,利用光电技术进行目标跟踪和成像的系统。该系统通过光学传感器捕捉目标,实现高精度跟踪,并通过成像设备获取目标的高分辨率图像。030201通用规范:指对某一类产品或技术提出的统一要求和标准。本规范针对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明确了其设计、制造、测试和使用等方面的通用要求,以确保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这些术语和定义构成了《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通用规范GB/T35437-2017》的基础,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参考。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确保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的性能和质量达到预期标准,从而满足航天、军事、科研等领域的应用需求。3.术语和定义044技术要求规范规定了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标准,包括分辨率、畸变、场曲等参数,确保获取的图像清晰、准确。成像质量要求系统具有优化的光学传递函数,以保证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均能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光学传递函数(OTF)4技术要求4技术要求跟踪速度系统需要具备快速响应和跟踪目标的能力,以适应高速移动或快速变化的目标。跟踪精度规范明确了系统的跟踪精度,即系统能够准确跟踪目标的能力,这对于确保成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机械强度系统必须能够承受发射和在轨运行过程中的机械应力,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热稳定性4技术要求由于太空环境的极端温度条件,系统需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以保持光学元件的性能和准确性。0102VS规范规定了系统的电源需求,包括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以确保系统在各种工作模式下的稳定运行。数据处理与传输系统需要具备高效的数据处理和传输能力,以支持实时成像、目标跟踪和数据下传等功能。电源要求4技术要求014.5可靠性与安全性要求4技术要求02可靠性: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需要具备高可靠性,以确保在太空环境中的长期稳定运行。03安全性:系统设计和运行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防止因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导致的安全事故。04这些技术要求共同构成了《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通用规范GB/T35437-2017》的核心内容,为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标准。054.1系统性能4.1系统性能2.成像质量成像质量是评价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规范中对于成像的清晰度、分辨率、色彩还原度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以确保获取的图像信息准确、可靠。1.跟踪精度规范中明确规定了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的跟踪精度要求。这是确保系统能够准确捕捉和跟踪目标的关键指标,对于后续的成像质量和数据分析具有重要影响。4.1系统性能3.稳定性与可靠性由于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需要在复杂的太空环境中长时间稳定运行,因此规范中对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高要求。这包括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长时间工作的稳定性以及故障自恢复能力等方面。4.响应速度与动态范围规范中还规定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动态范围。响应速度决定了系统能否快速捕捉和跟踪目标,而动态范围则影响了系统在复杂光照条件下的成像能力。5.环境适应性考虑到太空环境的特殊性,规范中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极端温度、真空、辐射等条件下正常工作。064.2相机性能规范中明确了相机的分辨率和灵敏度要求。分辨率决定了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能力,而灵敏度则影响着相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成像质量。1.分辨率与灵敏度动态范围是指相机能够捕捉到的最亮和最暗场景之间的亮度范围,而信噪比则反映了图像信号与噪声之间的比例。这两个指标对于保证图像质量至关重要。2.动态范围与信噪比4.2相机性能013.光谱响应与色彩还原规范中对相机的光谱响应和色彩还原能力提出了要求。光谱响应决定了相机对不同波长光线的敏感程度,而色彩还原则影响着图像颜色的准确性和真实性。4.稳定性与可靠性在太空环境中,相机需要面对极端的温度、真空和辐射条件。因此,规范中对相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严格要求,以确保其能够在这种恶劣环境中长时间稳定工作。5.接口与数据传输规范还规定了相机的接口标准和数据传输要求。这确保了相机能够与其他系统组件兼容,并实现高效、稳定的数据传输。4.2相机性能0203074.3二维跟踪转台性能1.转动范围与精度规范中明确规定了二维跟踪转台的转动范围,包括方位角和俯仰角的最大转动角度,以确保系统能够覆盖广泛的观测区域。同时,对转台的转动精度也有严格要求,以确保成像的准确性和清晰度。2.稳定性与可靠性转台的稳定性对于成像质量至关重要。规范中要求转台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减少因机械振动或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误差。此外,转台的可靠性也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规范对此也有明确规定。4.3二维跟踪转台性能为了满足实时跟踪和成像的需求,二维跟踪转台需要具备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规范中要求转台能够快速、准确地响应控制指令,实现平滑、稳定的跟踪运动。3.动态响应特性由于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可能需要在恶劣的空间环境中工作,因此二维跟踪转台需要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规范中要求转台能够在高低温、真空、辐射等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并保持稳定的性能。4.环境适应性4.3二维跟踪转台性能084.4外观4.4.1外观检查设备表面应平整光洁,无明显的划痕、碰伤、变形等缺陷。01涂覆层应均匀,无气泡、龟裂、剥落等现象。02所有紧固件应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034.4.2标志与标识设备应有明显的型号、名称、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等标志。安全警示标识应清晰、醒目,符合相关安全标准。““4.4.3接口与连接器接口应完整无损,连接器插针、插孔无变形、锈蚀等现象。接口处应有明确的标识,便于用户正确连接。电缆与线束应排列整齐,无破损、老化等现象。电缆连接应可靠,接触良好,无松动、虚接等现象。4.4.4电缆与线束094.5环境适应性4.5环境适应性01规范中应详细说明了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要求。由于太空环境温度极低或极高,系统必须能够在这些极端温度下正常运行。太空中的辐射环境对电子设备的影响非常大,规范中应包含对系统抗辐射能力的具体要求,以确保在强辐射环境下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太空是真空环境,规范中需要明确系统在真空条件下的工作性能,包括密封性、材料出气率等,以防止因真空环境造成的性能下降或损坏。0203温度适应性辐射适应性真空环境适应性4.5环境适应性振动和冲击适应性:火箭发射和太空飞行过程中,系统会经历强烈的振动和冲击。规范中应规定系统在这些条件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工作且不会因振动和冲击而损坏。这些环境适应性要求是确保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在太空环境中能够正常、稳定工作的关键。通过遵循《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通用规范GB/T35437-2017》中的这些规定,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从而满足太空探索和应用的需求。104.6电磁兼容性系统稳定性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需要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稳定运行,电磁兼容性是确保系统不受外界电磁干扰,同时也不对其他系统产生干扰的关键。数据准确性电磁干扰可能导致数据传输错误或图像失真,因此电磁兼容性对于保证系统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性规范要求系统产生的电磁辐射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避免对其他系统造成干扰。发射限制规范中明确规定了系统应能承受一定强度的电磁干扰,以确保在恶劣的电磁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抗扰度要求仿真测试在实验室环境下,通过模拟各种电磁干扰情况,对系统进行测试,以验证其电磁兼容性。实际环境测试在必要时,还需在实际运行环境中对系统进行测试,以进一步确保其电磁兼容性。测试与验证滤波与屏蔽通过采用合适的滤波器和屏蔽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电磁干扰对系统的影响。01改进措施电路设计优化合理的电路设计能降低系统自身的电磁辐射,提高电磁兼容性。02115试验方法系统性能测试包括光电跟踪系统的精度测试、成像系统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测试。这些测试旨在验证系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环境适应性测试机械性能测试5试验方法模拟太空环境中的高真空、极端温度、辐射等条件,对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进行测试。这些测试有助于评估系统在实际太空环境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系统的机械结构进行强度、刚度和振动等性能测试,以确保在发射和太空运行过程中能够承受各种力学载荷。电磁兼容性测试检验系统在电磁环境中的抗干扰能力,确保其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且不会对其他系统造成干扰。软件功能验证对系统的软件部分进行详细的测试,包括控制算法、数据处理、通信接口等,以确保软件功能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这些测试对于保障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5试验方法125.1试验环境条件温度条件标准室温进行试验时,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C至25°C之间,以确保设备在正常工作环境下进行测试。温度变化率为确保设备能在不同环境下稳定工作,试验过程中应模拟温度变化,测试设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性能表现。湿度条件在试验过程中,应逐渐改变湿度条件,以测试设备对湿度变化的适应性。湿度变化率试验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至75%之间,以模拟设备在潮湿或干燥环境下的工作情况。相对湿度光照强度根据设备使用场景的不同,试验环境应提供足够的光照强度,以测试设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成像质量。光照均匀性确保试验区域内光照分布均匀,避免光照不均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光照条件电磁干扰试验环境中应存在一定程度的电磁干扰,以测试设备的抗干扰能力。电磁兼容性电磁环境设备应能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且不对其他设备造成干扰。0102135.2仪器设备要求应确保光学系统具有足够的成像质量和光通量,以满足跟踪和成像的需求。光学设计应选用高透过率、低散射、光学性能稳定的材料。透镜材料光学系统应进行精确装校,确保各光学元件的相对位置精度,以消除像差和畸变。光学装校5.2.1光学系统010203跟踪速度应满足对高速移动目标的实时跟踪要求。稳定性跟踪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的跟踪性能。跟踪精度跟踪系统应具备高精度的跟踪能力,能够在复杂背景下准确识别和跟踪目标。5.2.2跟踪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动态范围,以适应不同亮度和对比度条件下的成像需求。动态范围应采取有效措施抑制图像噪声,提高图像信噪比。噪声抑制成像系统应生成清晰、锐利的图像,以提供高质量的目标信息。成像质量5.2.3成像系统01稳定平台为确保成像稳定性,应配备高性能的稳定平台,以隔离载体扰动对成像的影响。5.2.4辅助设备02温控系统应设有温控系统,确保仪器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03供电系统应提供稳定可靠的供电系统,以满足仪器长时间连续工作的需求。145.3系统性能测试VS系统性能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在实际工作环境下的性能表现,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和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在进行系统性能测试时,通常采用模拟仿真和实际观测相结合的方法。模拟仿真可以模拟各种复杂的空间环境,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性能测试;而实际观测则通过在真实环境中运行系统,收集实际数据来验证系统的性能。测试目的5.3系统性能测试5.3系统性能测试测试意义通过严格的系统性能测试,可以确保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航天器、卫星等提供精确的跟踪和成像支持,从而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测试标准性能测试的结果需要与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对比,以判断系统是否达标。例如,跟踪精度需要满足一定的角度误差范围,成像质量需要达到特定的分辨率和清晰度等。155.4相机性能测试相机性能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验证相机的成像质量、灵敏度、动态范围等关键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以及评估相机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性能表现。1.测试目的测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测试内容5.4相机性能测试分辨率测试通过拍摄特定图案或目标,评估相机的分辨率和成像清晰度。灵敏度测试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试相机的感光能力和信噪比,以确定其最低照度和动态范围。畸变测试检查相机拍摄的图像是否存在畸变,如桶形畸变或枕形畸变等。0302015.4相机性能测试通过拍摄色彩丰富的目标,评估相机对色彩的准确还原能力。色彩还原性测试5.4相机性能测试规范中应详细描述了各项测试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包括测试图案的选择、光照条件的设置、测试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等。这些方法应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3.测试方法规范中还应明确各项测试指标的标准值或范围,以便对测试结果进行评判。例如,分辨率应达到多少线对/毫米、灵敏度应满足何种光照条件下的成像要求等。4.测试标准5.4相机性能测试5.结果分析与处理:在完成测试后,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处理。这包括对比测试结果与标准值的差异、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故障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或建议。通过严格的相机性能测试,可以确保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优异的成像质量和稳定可靠的性能表现。这对于航天、军事、科研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165.5二维跟踪转台性能测试在《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通用规范GB/T35437-2017》中,关于二维跟踪转台性能测试的部分,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5.5二维跟踪转台性能测试“1.测试目的5.5二维跟踪转台性能测试验证二维跟踪转台的跟踪精度和稳定性。评估转台在动态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包括位置精度和速度精度,用于衡量转台在跟踪目标时的准确程度。跟踪精度考察转台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是否能保持稳定的跟踪性能。稳定性5.5二维跟踪转台性能测试5.5二维跟踪转台性能测试3.测试方法01采用标准的目标模拟器或实际星体作为跟踪目标。02通过设定不同的轨迹和速度,模拟实际运行中的各种情况。03使用高精度测量设备记录转台的跟踪数据。4.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跟踪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跟踪精度和稳定性指标。5.5二维跟踪转台性能测试010203将分析结果与规范中的要求进行比对,判断转台性能是否达标。5.5二维跟踪转台性能测试“5.5二维跟踪转台性能测试03025.测试报告01报告中应包含对测试结果的解读和对转台性能的评估。编写详细的测试报告,记录测试过程、方法、数据和结果。5.5二维跟踪转台性能测试通过这一系列的测试和分析,可以全面评估二维跟踪转台的性能,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满足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的要求。同时,这些测试也为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请注意,以上内容是基于对《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通用规范GB/T35437-2017》的理解而进行的解读,并非规范中的原文。如需获取准确信息,请直接查阅该国家标准。““175.6外观010203设备表面应平整,无明显的凹凸、划痕、变形等缺陷。涂漆表面应均匀、光滑,无气泡、裂纹、剥落等现象。所有标识、标志应清晰、正确,易于识别。设备外观要求接口及连接器应完整、无损坏,插针、插孔无变形、锈蚀等现象。接口及连接器的标识应清晰,与设备其他部分的接口相匹配。接口及连接器外观要求电缆及线路外观要求电缆及线路应整齐、美观,无破损、老化等现象。电缆及线路的标识应清晰,符合相关标准规定。整机装配应牢固、可靠,各部件连接处无松动、错位等现象。整机装配外观要求整机外观应协调、美观,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便于操作和维护。““185.7环境适应性温度适应性规范中应详细说明了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工作性能要求。由于太空环境温度极低或极高,系统必须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稳定运行,确保成像质量和跟踪精度。辐射适应性太空中的辐射环境对电子设备的影响很大,规范中应包含对系统抗辐射能力的要求,以保证在强辐射环境下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真空环境适应性太空是真空环境,规范中需要明确系统在真空条件下的工作性能,包括密封性、材料出气率等,以防止因真空环境造成的性能下降或损坏。5.7环境适应性振动和冲击适应性:火箭发射和太空飞行过程中,系统会经历强烈的振动和冲击。规范中应规定系统对这些动态载荷的承受能力,以确保在恶劣的力学环境下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些环境适应性的要求是为了确保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能够在太空环境中正常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成像和跟踪数据。通过满足这些规范,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保障太空任务的成功执行。5.7环境适应性195.8电磁兼容性电磁敏感度测试为确保系统能在电磁干扰环境下正常工作,应进行电磁敏感度测试。测试应包括静电放电、射频电磁场辐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等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性要求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电磁兼容性,以确保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其他系统造成干扰。电磁干扰控制规范中应详细规定系统的电磁干扰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屏蔽、滤波、接地等措施,以降低系统自身产生的电磁干扰。5.8电磁兼容性电磁兼容性设计在系统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电磁兼容性要求,合理选择元器件和材料,优化电路布局和走线,以减少电磁干扰的产生和传播。电磁兼容性验证在系统研制完成后,应进行电磁兼容性验证测试,确保系统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如有问题,需及时整改并重新进行测试验证。5.8电磁兼容性206检验规则检验分类规范中可能明确了不同类型的检验,如型式检验(用于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性能标准)和出厂检验(确保每个出厂产品都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6.检验规则抽样方案详细说明了如何从生产批次中抽取样本进行检验,抽样方案的科学性对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检验项目与方法列出了需要检验的具体项目,以及对应的检验方法和标准,这是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范要求的关键步骤。6.检验规则判定规则:根据检验结果,如何判定产品是否合格,规范中应有明确的判定准则,以便于质检人员做出准确的判断。不合格品处理:一旦发现不合格品,规范中会提供处理方案,如返工、返修、报废等,以确保不合格品不会流入市场。请注意,由于我无法直接访问最新的规范内容,以上解读是基于对类似标准和通用规范结构的理解而做出的合理推测。如需获取准确信息,请直接查阅《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通用规范GB/T35437-2017》原文。此外,该规范作为国家标准,不仅为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的设计和生产提供了统一的准则,还有助于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通过遵循这一规范,企业可以确保其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国家标准,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产品和服务。216.1检验分类交付检验在产品交付前进行的全面检查,确保产品符合规范要求,包括外观、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检测。型式检验例行检验6.1检验分类对产品的结构、性能、材料等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以验证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通用规范。这种检验通常用于新产品开发或产品重大改进后。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定期进行的常规性检验,旨在监控产品质量和一致性,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验收检验:在产品交付客户前进行的最终检验,以确认产品满足合同要求和客户期望。这通常涉及对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和符合性进行全面评估。这些检验分类旨在确保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的质量和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通过严格的检验流程,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确保其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效果。请注意,具体的检验内容和标准可能会根据产品的具体情况和客户需求进行调整。在实际操作中,应参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详细的检验工作。由于我无法直接访问最新的标准内容和具体的检验细则,上述解读可能无法涵盖所有细节和最新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建议直接参考《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通用规范GB/T35437-2017》的具体条款和规定。6.1检验分类226.2判定规则6.2判定规则不合格判定若系统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任何一项性能指标未达到本规范要求的情况,则判定该系统不合格。不合格的系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故障排查和整改,直至满足规范要求为止。测试数据的有效性在进行系统性能测试时,应确保测试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测试数据应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获取,并遵循相应的测试方法和程序。对于异常数据或无效数据,应进行剔除或重新测试。合格判定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在经过一系列测试后,其性能指标若符合本规范中规定的各项要求,则可判定该系统合格。这些测试包括但不限于光学性能、机械性能、电气性能以及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测试。0302016.2判定规则判定结果的可追溯性:为确保判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应建立完整的测试记录和判定文档。这些文档应包括测试时间、地点、人员、设备、方法、数据以及判定结果等信息,以便在必要时进行追溯和核查。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对《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通用规范GB/T35437-2017》中6.2判定规则部分的简要解读。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规范中的其他章节和具体条款进行全面理解和应用。237包装、装箱、运输、贮存和随行文件7.包装、装箱、运输、贮存和随行文件包装规范中详细规定了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的包装要求,确保产品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安全。包装材料应具有一定的防护性能,能够有效防止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01装箱装箱过程中,需按照规定的顺序和方法进行,以确保产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同时,装箱清单应详细记录产品的名称、数量、规格等信息,便于后续的检查和核对。02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的运输规定和安全要求,确保产品能够安全、准时地到达目的地。此外,规范还对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冲击等环境因素进行了限制,以保护产品的性能。03规范中明确了产品的贮存环境和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的要求。这些规定旨在确保产品在贮存期间保持稳定的性能和品质。贮存随行文件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保修卡等。这些文件应详细记录产品的基本信息、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以便用户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产品。同时,规范还对随行文件的编制、审核和发放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其准确性和有效性。随行文件7.包装、装箱、运输、贮存和随行文件247.1包装包装要求010203包装应符合防潮、防尘、防震的要求,以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包装材料应选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包装外部应标明产品名称、型号、数量、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基本信息,便于识别和管理。010203产品在包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确保产品完好无损。按照规定的包装方式进行包装,对于易碎或精密部件应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包装完成后应进行振动和跌落试验,以验证包装的可靠性。包装流程对于需要特殊存储条件的产品,应在包装上标明存储要求。在运输过程中,应确保包装完好无损,防止产品受损或丢失。包装过程中应避免对产品造成任何损伤或污染。注意事项257.2装箱规范要求根据《星载光电跟踪成像系统通用规范GB/T35437-2017》,装箱环节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规定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完整。包装材料规范中可能指定了使用特定的包装材料来保护光电跟踪成像系统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损害。防震防潮措施考虑到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