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模块式接线子接续法课件讲解_第1页
3-1-5模块式接线子接续法课件讲解_第2页
3-1-5模块式接线子接续法课件讲解_第3页
3-1-5模块式接线子接续法课件讲解_第4页
3-1-5模块式接线子接续法课件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缆的接续和封合施工工艺

3.1.1电缆芯线的编号

3.1.2电缆芯线的对号

3.1.3电缆常用的接续方法

3.1.4扣式接线子接续法

3.1.5模块式接线子接续法

3.1.6电缆接头封合的技术要求

3.1.7电缆接头封合的分类

3.1.8电缆接头封合的形式代号和规格

3.1.9电缆接头封合的选用

3.1.10热缩套管封合法

1、模块式接线子接续法

模块式接线子也称为模块型卡接排,简称模块或卡接排。具有接续整齐、均匀、性能稳定、操作方便和接续速度快等优点。一般模块式接线子一次接续25对。利用模块式接线子可进行直接、桥接和搭接。大对数电缆常用。2、模块式接线子的型号用途编写(美式)类别有无硅脂保护适用电缆线径(mm)备注标准型超小型线径最大绝缘外径一字型接续直接4000-B√0.32~0.71.174000-D√0.32~0.81.654000-DWP√√0.32~0.81.654000-UWP√√0.4~0.81.654000D防潮盒Y字型接续桥接4002-B√0.32~0.71.174005-D√0.32~0.81.65T字型接续搭接4008-B√0.32~0.71.174008-D√0.32~0.81.65

3、模块式接线子接续规定(1).按设计要求的型号选用模块式接线子。(2).接续配线电缆芯线时,模块下层接局端线,上层接用户端线;接续中继电缆芯线时,模块下层接B端线,上层接A端线;接续不同线径芯线时,模块下层接细线径线,上层接粗线径线。(3).模块排列整齐,松紧适度,线束不交叉,接头呈椭圆形。(4).无接续差错,芯线绝缘电阻合格。4、模块式接线子的接续方法准备工作和接口开长(1)准备接线工具及接续器材,安装接线架,并把接线机头装在接线架上。(2)电缆接续长度及模块式接线子排数,应根据电缆对数、芯线直径及接头套管的直径等确定。两排模块式接线子接续尺寸可参考表1—4。对数线径(mm)接续长度(mm)直接头直径(mm)折回接头直径(mm)4000.443266690.574810.6791076000.443279890.5891040.69713312000.44321071350.511416024000.4483157198表1—4模块式接线子电缆接续开口长度参照表(3)全塑电缆护套开剥长度,根据电缆芯线接续长度而定。一般一字型接续(直接头)开剥长度至少为接续长度的1.5倍。例如:接续长度为483mm,则护套开剥长度至少为483×1.5=724.5mm。若为折回直接,塑料护套开剥长度至少为接续长度的2倍,并另加152mm。例如接续长度为483mm,则护套开剥长度至少为483×2+152=1118mm。为了简化计算,一般也可乘2.5倍,无需另加152mm(483×2.8=1207.5mm)。(4)模块式接线子的排列:一般400~1200对电缆按两排模块安排。1200对(含1200对)以上的电缆一般也按两排模块安排,但也可根据套管长度、直径安排3~4排。模块式接线子接续后,应排列及绑扎整齐,并应在模块盖面上标明电缆线序。模块接线子的排列及间隔,如图1—5所示。图1—5模块式接线子排数与间隔图1—6电缆、支架及接线机头的位置图(5)模块式接线子接续100对超单位的接续顺序,应先下后上,先远后近。(6)全塑电缆的备用线对,应采用扣式接线子接续。(7)电缆、支架及接续机头的装置见图1—6。

5、模块型接线子直接:(1)在接续器头内安装衬板。(2)检查芯线固定弹簧是否符合适当的线径。(3)将模块的底板4000—D(金黄色)置于固定座内。(4)取出局向(中继线为龙头局向)相应100对线,按色谱取出第一个25对线,根部以色带结扎后,按照色谱次序用手的拇指和食指引导每一对芯线通过接线机头和底板置入固定弹簧夹紧,使A线在左、B线在右。(5)用检查梳检查A、B线及色谱是否正确。(6)安装4000—D主板(下为金黄色,上为乳白色)置于底板上。(7)取出用户(中继线为龙尾局方)相应百对中的25芯线,重复第6步骤。(8)25对芯线就位后,安装4000—D盖板(乳白色)于主板上。(9)每次排完芯线后,放上模块主板或上盖板前务必用检查梳检查A线或B线是否有排错或有空线槽。(10)将液压压接器固定夹内沿的凸梢置于接续器头的凹槽内。(11)转动固定夹至直立位置,使压接器固定夹固定于接续器上。(12)旋紧释压活门,压接模块。(13)拉去切掉的芯线。(14)放松释压活门,拆卸压接器。(15)不断调整接续器与被接续芯线间位置,重复上述接续步骤直到全部芯线接续完毕。(16)各接续完成的模块应标注线号。(17)整理模块,使模块的芯线部分朝向缆芯,模块排列成圆形,将塑料带扎在两模块间的芯线部分。(18)用双手紧握模块,以面向局方作逆时针转动,使芯线全部包容在模块圈内以后,用聚乙烯带将模块两侧扎紧。如图1-7所示。图1—7模块整理及包扎

6、芯线复接:(1)芯线复接应与相应的直接接续同时进行。(2)将被复接的分支电缆进行线序编排,使芯线束环头后,在另端电缆切口处附近固定,见图1—8。图1—8分支电缆固定(3)打开主干电缆已完成接续的相应模块的盖板,在打开盖板前应仔细检查复接线束,被复接线束的超单位色带、基本单位色带与设计规定的复接线序是否相符。(4)安装4005—D复接模块的主板于4000—D主板之上,并以手指压紧。(5)取出分支电缆中的相应线束,按照色谱,通过接续机和4005—D主板,置入固定弹簧夹,使A线在左、B线在右,并用检查梳检查。(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