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建筑声学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1页
体育场建筑声学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2页
体育场建筑声学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3页
体育场建筑声学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4页
体育场建筑声学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8】105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和必要的现场检测验证,并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在广泛征求国内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制定了本规范。本规范共7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音质设计,噪声控制,安装施工,声学测量,声系统工程质量验收。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或有关资料寄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地址:北京市743信箱;邮编:100015;E-mail:renhonglei@)。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编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参编单位:北京奥特维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目次TOC\o"1-2"\h\z\u1. 总则 -4-2. 术语 -5-3. 音质设计 -7-3.1一般要求 -7-3.2罩棚与可开合屋面 -7-3.3声源的布置与要求 -7-3.4语言清晰度 -8-3.5其它声学要求 -8-4. 噪声控制 -9-4.1一般要求 -9-4.2基地选择 -9-4.3噪声限值 -9-5. 声学指标 -10-6. 安装与施工 -11-7. 声学测量 -12-7.1 一般规定 -12-7.2 测量仪器 -12-7.3 测量条件 -12-7.4 测量方法 -13-8. 质量验收 -15-附录A几种典型构造体育场衰变时间RT60和STIPA测量数据 -17-附录B建筑声学工程验收记录 -18-附录C声学测量报告内容要求 -19-本规程用词说明 -20-引用标准名录 -21-条文说明 -22-ContentsTOC\o"1-2"\h\z\u1.Generalprovisons -4-2.Tems -5-3.Acousticaldesign -7-3.1commonrequirements -7-3.2awingandretractableroof -7-3.3thelayoutandrequirementofsoundsource -7-3.4ariticalationofspeech -8-3.5absorptiontreatment -8-4.Noisecontrol -9-4.1commonrequirements -9-4.2basechoice -9-4.3noiselimitation -9-5.Indexonacoustics -10-6.InstallationandConstruction -11-7.Measurementonacoustics -12-7.1 generalrequirements -12-7.2 testingequipments -12-7.3 comditionofmeasurement -12-7.4 meathodofmeasurement -13-8.AcceptanceonQuality -15-AppendixA -17-AppendixB -18-AppendixC -19-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20-Listofquotedstandards -21-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22-总则为保证体育场的观众席、比赛场地及相关用房具有良好的听闻环境,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体育场的音质设计、噪声控制、声学测量以及声学工程质量验收。建筑声学设计主要包括音质设计和噪声控制,从基地选址和建筑方案设计开始阶段就应同时进行声学设计。体育场的建筑声学设计应与扩声系统设计同步进行,密切配合。体育场音质设计、噪声控制、声学测量和声系统工程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语体育场stadium具有可供体育比赛和其他表演用的宽敞的室外场地同时为大量的观众提供坐席的建筑物。2.0.2音质设计acousticaldesign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从音质上保证建筑物符合要求所采取的措施。2.0.3看台stands体育场中设置有观众席位,并能为观众提供良好的观看条件和安全方便的疏散条件的结构体。2.0.4观众席seatsforspectator体育场中供观众观看比赛的席位。2.0.5记者席pressseats在正式比赛中,看台座位中供文字和广播电视等媒体记者使用的专用座位。2.0.6包厢box在看台观众席中,为满足部分观众的特殊要求而设置的房间,一般由观看席位和休息室等构成。2.0.7播音室studio为广播用,经过声学处理和具有相应装备的专用房间。2.0.8直达声directsound自声源未经反射直接传到接收点的声音。2.0.9早期反射声earlyreflection一般是指延迟50ms以内的反射声。2.0.10回声echo大小和时差都大到足以能和直达声区别开的反射声或由其他原因返回的声。2.0.11背景噪声backgroundnoise当扩声系统不工作时,在测点处的本底噪声声压级,以NR曲线评价。2.0.12总噪声级totalnoiselevel扩声系统达最高可用增益,无有用声信号输入时,体育场内各测量点噪声声压级的平均值。2.0.13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speechtransmissionindexforpublicsddresssystem(STIPA)它是语言传输指数(STI法)在某些条件下的一种简化形式,适用于评价包括扩声系统的房间声学的语言传输质量,主要包括扩声系统和房间声学失真的影响。2.0.14空场occupiedstate运动员和观众均不在场的情况。2.0.15罩棚awning固定安装在体育场看台上面的局部顶棚,2.0.16可开合安装在半封闭式体育上空的可以开合的屋面,当屋面闭合时,体育场成为室内空间,当屋面开启时,体育场成开放空间。

音质设计一般要求体育场观众席区域和比赛场地的音质要求应以保证语言清晰为主。体育场应使用扩声系统,并应把扬声器位置作为主要声源点。应根据体育场的规模或等级确定音质设计目标,并在设计中采用实现预定目标的相应措施。体育场的音质设计应与建筑设计和扬声器系统布局设计相结合,同时要避免声聚焦等声学缺陷。在体育场后墙面上,宜做吸声处理或扩散处理,尤其是主席台后墙。在体育场周围应避免设有大面积坚硬平面的物体,以避免产生回声。体育场建筑的新闻发布厅、播音室、评论员室、声控室等应做声学处理。罩棚与可开合屋面罩棚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罩棚设计应与扬声器系统布局等相配合。罩棚结构应充分考虑扬声器系统等设备的承重要求。面向观众席的罩棚表面应避免引起声缺陷。罩棚结构内面宜作吸声处理。可开合屋面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根据具体的结构形式做相应的声学处理结构表面应避免引起声缺陷。声源的布置与要求体育场内的声源主要由扬声器系统组成。应根据体育场的等级和规模,配置相应的扬声器系统。扬声器系统的配置应满足下列要求:体育场的扬声器系统配置,应保证观众席和比赛场地具有足够的直达声声压级;扬声器系统的布置应使声音均匀覆盖全部观众席;宜选用具有较强指向性的扬声器系统;有罩棚时,扬声器系统宜安装在罩棚前檐之下,指向观众席;当主扬声器系统对部分观众席无法提供足够的直达声时,宜设置补充扬声器系统;宜避免在主席台后墙上布置补充扬声器系统;安装的扬声器系统应避免直接指向显示屏或记分牌;宜避免观众席上的声音是由对面罩棚上的扬声器供声的布局方式;声器系统的布置应避免声缺陷语言清晰度设计中应考虑以下因素:观众席上应有足够的直达声声能,并且具有均匀的声场分布;体育场内应具有合适的信噪比;扬声器系统的重放声应具备良好的声音品质。当可开合屋面闭合或半闭合时,体育场内的混响对语言清晰度会有影响。附录A给出几种典型体育场的衰变时间RT60值及相应的STIPA值。其它声学要求体育场罩棚、可开合屋面和墙面所用建筑声学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所用建筑声学材料的品种、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2、所用建筑声学材料的阻燃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防火标准;3、所用建筑声学材料的环保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规定;4、成品吸音板和透声饰面板的厚度,表面穿孔率以及孔径应符合声学设计要求;5、所用建筑声学材料或结构应满足防潮、防酸碱雾的要求。体育场建筑相关用房的声学设计应执行《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356-2005的规定。噪声控制一般要求应考虑防止来自户外各项噪声对体育场内的干扰。这些噪声源主要是户外交通噪声(车辆、铁路、航空噪声)以及其他社会噪声。体育场内的噪声控制设计应从总体设计,平面布置以及建筑物隔声等方面采取措施。各相关用房的噪声控制设计应从隔声、隔振、吸声等方面采取措施,并应选用低噪声的通风、空调、照明等设备或系统。在体育场看台后方宜设计围墙并做声学处理。罩棚和可开合屋面的设计应考虑雨噪声的影响。体育场在举行日常活动时,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规定。基地选择体育场基地选择应符合《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有关规定外,还要符合下列要求:应对拟建的基地进行噪声测量,除要测定基地的平均噪声外还要测出标准偏差,最大和最小的噪声级以及最大噪声级发生时的出现频率和时间;在基地上不应受到偶尔的高噪声干扰;噪声限值体育场内的背景噪声不宜超过40dBA,启用扩声时不宜超过45dBA。体育场相关用房的噪声限值应符合《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356-2005的规定。声学指标 体育场观众席、比赛场地的各项声学指标(背景噪声除外),都是在启用扩声系统的条件下实现的。体育场内声学指标主要有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STIPA)、背景噪声级和总噪声级。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STIPA)应≥0.45,宜≥0.55。背景噪声级和总噪声级应符合4.3.1的规定。各相关用房的声学指标应执行相应技术标准的规定。安装与施工建筑声学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并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应经过审查批准;施工单位应按有关的施工工艺标准或经审定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并应对施工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由于违反设计文件和本规范的规定施工造成的质量问题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工程施工中,应严格按图施工,未经设计确认,不能擅自更改;所有建筑声学材料进场时应对品种、规格、外观和尺寸进行验收。材料包装完好,应有产品合格证书、中文说明及国家认证的检测部门出具的防火性能、环保性能、物理性能和声学性能的检测报告,进口产品应按规定进行商品检验;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半成品、成品的保护,防止被污染和损坏,以影响声学效果;施工过程中应与设计单位密切配合通过测量实现声学设计指标的的控制;罩棚和可开合屋面的结构设计与施工应满足声学设计要求,应做到结构安全,抗风防雨,操作方便,维修容易。扩声系统施工1、扩声系统的安装与施工除执行《扩声系统施工规范》GBXXXX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按设计规定的位置安装扬声器系统,扬声器系统的辐射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2)安装的扬声器系统,必须有可靠的安装保障措施,并且不产生机械噪声。3)扩声系统安装施工完毕,应进行系统调试,在同一工作状态下,应同时满足各项声学指标。声学测量一般规定体育场声学测量应在空场条件和合适气候条件下进行。测量时扩声系统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测量项目包括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STIPA)、背景噪声级和总噪声级。数据处理时,应将观众席测点和比赛场地测点的数据分别进行处理。测量时,应避免产生突发噪声。测量传声器应安装防风罩。声学测量结束后,应出具声学测量报告。测量仪器测量仪器应符合《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4959的规定。本规范不排除使用达到同等精确度的其他仪器。测量仪器应经国家质量计量单位认定合格,并在计量有效期内。测量条件测量STIPA时的场内声压级宜为75-85dB。在看台上测点距该点座席处地面高度为1.2m-1.5m,在比赛场地测点距地高度为1.6m-2.3m。测点的选取应符合下列规定:依据扬声器系统的布局情况,以体育场比赛场地的短轴为对称轴线,各测点可在1/2区域或1/4区域内选取。在观众席的测点数宜选测量区域内座席数的千分之三,在比赛场地测量区域内的测点应不少于9点。主席台区域宜适当增加测点数。在测量区域内的测点应均匀分布。测量方法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STIPA)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应按图7.4.1-1或图7.4.1-2扩声系统宜处在最高可用增益状态。声输入法测量时,扩声传声器应置于主席台附近区域,离测试声源的距离为0.5米。并指向测试声源的声中心。语言清晰度测试仪是手持式时,应将它直接安装在支架上,或者将其测量话筒安装在支架上。5每一个测点宜重复测试2至3次,其平均值为该的点的STIPA值。6经过测量,应得到每个测点的STIPA值和全场所有测点平均的STIPA值,并宜计算相应的标准偏差。图7.4.1-1STIPA声输入法测量STIPASTIPA新号发生器扩声设备扬声器系统扬声器系统STIPA测试仪图7.4.1-2STIPA电输入法测量方框图背景噪声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测量时应关闭扩声系统。测量频带范围宜为31.5Hz-8000Hz。使用声级计或声学测量系统进行测量。通过测量应得到各个测点的噪声频谱曲线和相应的A计权噪声级、全场所有测点的平均噪声频谱曲线和相应的A计权噪声级,并宜计算标准偏差。总噪声级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开启扩声系统,但无有用信号输入。扩声传声器的应置于主席台附近区域。扩声系统处于最高可用增益状态。测量频带范围宜为31.5Hz-8000Hz。使用声级计或声学测试系统进行测量。通过测量应得到各个测点的噪声频谱曲线和相应的A计权噪声级,全场所有测点的平均噪声频谱曲线和相应的A计权噪声级。当需要进行语言清晰度测试时应按照《声学语言清晰度测试方法》GB/T15508的规定进行。质量验收建筑声学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建筑声学工程施工及验收应包括下列文件和记录。建筑声学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它设计文件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吸声材料声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吸声装饰面板基层的验收记录。后置预埋件的现场拉拔检测报告。隐藏工程验收记录。材料复试报告施工记录。建筑声学工程应对下列隐藏工程项目进行验收。1)预埋件(或后置埋件)的位置、数量、安装方法。2)连接节点3)金属龙骨及连接件防腐处理。4)吸音填充材料及阻挡材料吸声构造的吸声饰面板或透声饰面板的吸声系数、材质、规格声学性能、颜色用哪个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产品合格证书、进场验收记录和声学性能检测报告。吸声构造的吸声饰面板或透声饰面板的开槽或孔的位置尺寸和穿孔率、饰面板的厚度,饰面板内声学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吸声构造的吸声饰面板或透声饰面板安装工程的预埋件,连接件的数量、规格、位置、连接方法和防腐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吸声饰面板或透声饰面板的安装必须牢固无松动。检验方法:手扳检查;检查进场验收记录,现场拉拔检测报告,隐藏工程验收验收记录和施工记录。金属吸声饰面板或透声饰面板安装工程的连接方法,防震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进场验收记录,隐藏工程验收记录和施工记录。吸声饰面板或透声饰面板接缝、嵌缝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吸声饰面板或透声饰面板表面应平整,洁净、色泽一致、无划痕。磨痕,翘曲,裂缝和缺损。检查方法:观察。吸声饰面板或透声饰面板上的空洞套割应尺寸正确,边缘整齐、方正与设备口盖交接严密。检查方法:观察。填写附录B建筑声学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声学指标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体育场竣工后应对建筑声学特性指标进行测量。体育场建筑声学特性指标测量应与扩声系统电声特性指标测量一起进行。由业主委派第三方按照本规范第7章的规定对各项声学指标进行测量,并出具供质量验收用的声学测量报告。声学测量报告应规范,应符合附录C:声学测量报告内容要求的规定。并要求附上原始测量数据。声学指标应符合第5章的规定。语言传输指数(STIPA),重点要保证主席台区域的达标。宜绘出主席台等重点区域各测点的分布图。

附录A几种典型构造体育场衰变时间RT60和STIPA测量数据A.0.1几种典型构造体育场RT60和STIPA测量数据序号名称坐席数典型构造 RT60(秒)STIPA罩棚可开合屋面1国家体育场(鸟巢)9.1万面积4.2万平方米开口面积1.8万平方米3.90.522鄂尔多斯体育场3456A.0.2表中的数据要空场条件下的测量数据,其中RT60先取125HE~4000HE的平均值。然后再按全场平均,STIPA是全场平均值。A.0.3表中的数据由相应的声学设计单位提供。

附录B建筑声学工程验收记录建筑声学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工程名称结构类型检验批数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分包单位分包单位负责人分包项目经理序号检验区部位、区段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12345678检查结论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立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附录C声学测量报告内容要求C.0.1声学测量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名称(包括工程地点)2测量用仪器(包括仪器名称、仪器校准日期等)3测量单位及测量人4测量方法(按照哪个国家标准进行测量)5数据处理与结果表达6对测量结果的评述以及有关建议或意见7测量日期及测量用时间8原始数据9测量报告应盖公章

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规定”。引用标准名录《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T131-2000《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356-2005《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声学、语言清晰度指数的计算方法》GB/T15485-1995《声学、语言清晰度测试方法》GB/T15508-1995《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T14476-93《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4959095《扩声、会议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5055-2009《体育建筑智能及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T179-2009制作说明为满足举行各种体育比赛活动的需求,国内各地投资兴建各类体育场建筑的愈来愈多,体育场的规模也不断的增大,等级也愈来愈高。从体育场的结构形式来看,可分为完全敞开式、半敞开式(局部有罩棚)和封闭式三种类型。从声学角度来讲,体育场的设计主要包括声学设计(包括音质设计和噪声控制)和扩声系统设计两项内容。这两者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相辅相成,在实际设计中应同步进行。在体育场内,由扩声和建声共同形成的声学系统,其设计的首要目标就是保证观众所听到的语言声具有良好的清晰度以及合适的自然度。对于剧场、厅堂类室内场所的声学标准已经比较完善,而体育场在这方面目前尚无现行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在国标《体育场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中,关于体育场的声学设计仅提出几项简单的声学指标,并不能满足实际设计的需求。根据调查在国内业已建成的体育场当中,有不少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音质问题,有的甚至影响正常使用。造成音质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缺乏建筑声学与扩声系统的综合设计或忽略建筑声学设计仍是主要原因。虽然体育场的建筑声学技术比室内的相对来说要简单得多,设计技术也不如室内的那样成熟,但是它对音质影响所处的地位同样重要,许多室内的声学参量在室外仍然适用。再者,声学指标的测量不规范导致测量数据不够准确,其结果不能很好的反映实际情况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以上两点是目前现实当中存在的两项突出的问题,因此,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是本规范的主要编写内容。综上考虑,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行业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目录1总则 -25-2术语 -26-3音质设计 -27-4噪声控制 -29-5声学指标 -30-6安装与施工 -31-7声学测量 -32-8质量验收 -33-1总则体育场声学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语言传输,因此保证语言清晰是声学设计的首要目标。当然从总音质角度来讲,还应有合适的自然度,并且在播放音乐时要有一定的丰满度。体育场的音质要求不应因为是扩建或改建而有所降低,因此本规范所提出的各项声学指标完全适用。体育场基地上不应有较大的噪声干扰,因此,从基地选址和建筑方案设计开始阶段就应同时考虑声学设计。体育场的观众容量比所有的室内场所的都要大得许多,因此自然声的声功率是远远不够的。体育场必须配备扩声系统,其声学设计是以扩声扬声器系统的扩放声作为出发点的。体育场内的音质优劣是建筑声学技术、扩声技术和噪声水平三者综合的结果,因此,在实际设计当中,建筑声学设计与扩声系统设计应同步进行,并且要密切配合。2术语本规范中有关声学方面的术语符号,按《声学名词术语》GB/T3947-1996给出。有关体育建筑方面的名词术语按《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给出。3音质设计一般要求指出体育场观众席和比赛场地的音质设计目标。指出体育场的音质设计应把扬声器位置作为主要声源点。应当根据体育场的规模和等级来确定相应的声学指标。在《体育场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中,关于体育场规模分级的规定如下:等级观众席容量主要使用要求特级(特大型)60000以上举办亚运会、奥运会及世界级比赛主场甲级(大型)40000-60000举办全国性和单项国际比赛乙级(中型)20000-40000举办地区性和全国单项比赛丙级(小型)20000以下举办地方性、群众性运动会强调音质设计应与扩声系统设计同步进行。体育场的相关用房也应当进行声学设计。罩棚与可开合屋面3.2.1看台上空的罩棚是体育场的主要建筑结构,目前国内在乙级以上的体育场中都设有罩棚。罩棚对声场的影响是明显的,3.2.2带有可开合屋面的体育场将会愈来愈多,本条对它的设计提出声源的布置与要求扬声器系统是体育场声场的主要声源应根据体育场的规模等级配备相应档次的扬声器系统扬声器系统对体育场观众席和比赛场地的音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证明,在体育场内采用分散式的方式布局扬声器系统是较为理想的方案。一方面能够保证观众席上获得均匀的声音分布,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集中式声辐射时,由远处反射回来的回声。当体育场比赛地的上空设有可开合的屋面结构时,也宜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案设计。扬声器系统的选型、数量、总功率、安装位置、辐射角度等要求,一般是包括在扩声系统的设计方案之中,但由于目前尚无体育场扩声系统设计的现行标准,而这些设计内容又很重要,所以在本规范中特别作出规定,以引起声学设计者的更加重视。语言清晰度语言清晰度是用来表达听者对语言可听懂程度的一项主观指标。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语言传输指数(STI)”以及其简化参量“房间语言传输指数(RASTI)”和“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STIPA)”,它们都是用来表示语言清晰度的客观参量。在使用扩声系统时,体育场观众席(包括比赛场地)的语言清晰度主要取决于座位上的有效声压级(包括直达声和早期反射声)、总噪声级和扩声系统的品质。本规范正是以这三个方面为出发点来考虑体育场语言清晰度设计的。在有关著作或文献中,根据清晰度测验结果总结出露天剧场音节清晰度计算公式(在此从略)。但是这个表达式的计算结果与目前普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