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期中

语文试题

(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朗润(rùn)应和(yìng)着落(zháo)精神抖擞(sǒu)

B.贮蓄(zhù)莅临(1ì)粗犷(kuǎng)咄咄逼人(duō)

C.侍弄(shì)分歧(qí)一霎(shà)煞有介事(shà)

D.攲斜(qī)啄食(zhú)难堪(kān)人声鼎沸(dǐ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贮蓄憔悴云宵迫不急待

B.分歧尴尬嘹亮翻天复地

C.化妆决别狼狈费寝忘食

D.感慨吝啬诅咒截然不同

3.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今天你穿得这么花枝招展的干什么?害我差点儿没认出来。

B.他们重现了一项古老的、几乎已被遗忘的技艺:在众目睽睽下让物品不翼而飞。

C.他说话总是咄咄逼人,气得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D.小亮对这个问题有点恍然大悟,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2012年《星光大道》年度冠军总决赛上,临沂市苍山县的“草帽姐"徐桂花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

B.四川雅安人们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能战胜和面对任何困难。

C.中央电视台开展的“最美乡村医生”、“最美乡村教师"、“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弘扬了社会正气,倡导了社会新风。

D.2013年5月27日,受狂风暴雨及大浪影响,青岛栈桥东侧30多米长的栈桥出现坍塌。

5.依次填人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时,不妨静下心来,;当你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心来,;当你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心来,__________________。

①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②想想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③想想自己的初衷是什么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

6.古诗默写

(1)《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悲情、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4)岐王宅里寻常见,(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名著阅读(2分)

7.鲁迅先生回忆自己从年幼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地名)学医时的生活,其中的“讲义事件”和“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

综合性学习(4分)

8.“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设计活动】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活动一:____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今中外的有许多有关交友的名句和故事,请你各列举一个。

二、阅读理解(44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完成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9.春天的景物很多,诗人为什么单单选取“杨花”“子规"来写?说说你的理解。

10.这首诗中作者将怎样的愁绪寄予月亮?

阅读文言后答题

《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⑥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⑦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1.解释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亦说乎?说: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3.结合课文《论语》十二章,按照要求填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阐明了《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的深刻含义。

14.《论语》是儒家修身之言,内容丰富。今天我们阅读它仍会受益匪浅,请从课文《十二章》中选择一章,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谈谈你的理解与体会。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代宗师陆谷孙

黄显宁

①我记得,念小学五、六年级那会儿,当科技翻译的母亲送给我一本《新英汉词典》母亲说:“中学毕业前用这本就够了,读大学得换《英汉大词典》。"我看到,两部词典的主编是同一个人:陆谷孙。

②显然,这个人是母亲的骄傲。作为复旦大学英语系六四级本科生,母亲大二那年正好赶上毕业留校任教的陆先生开启他长达五十余年的教学生涯。

③谁不愿意当陆谷孙的学生呢?母亲说起陆老师当年英语如何零基础开始,一年之后成绩就甩同学一大截,任教讲后课如何生动精彩。母亲似乎在讲传奇故事,我也像听评书那样默默地替这些故事添油加醋。以至于多年后,每每遥想半个世纪前风华正茂的陆先生,儿时撞自叠加的岳飞、秦琼、杨六郎的形影,依然隐约可见。

④记得2000年前后,在别人攒的饭局里叨陪末座,席上有陆先生。我语无伦次地告诉他,家母是他的学生。他问了母亲的名字和年纪,想了没多久就反应过来:“你母亲写得一手好字。”陆先生果然记忆力过人,但我一想到自己身无长项,一时尴尬得接不上话。陆先生当然也看出来了,于是把话题岔开“虽然我比你父母年长不了几岁,不过,按师门规矩,你得排到徒孙辈啦。"说完朗声大笑,那股子胸襟坦荡的侠气完美地契合了我儿时想象中的一代宗师。

⑤从此,“徒孙”和“师祖"成了我和陆先生闲聊时最常提的“典故”。我曾张罗请陆先生到我任职的出版社给青年编辑做业务培训,虽随口一提,没想到曾推掉无数大型活动的陆先生爽快应允,还手书三页纸的提纲,嘱咐我打印好事先发给来听讲座的同仁。讲座名为“向外文编辑们进数言",勉励我们务必以“知书习业、查己识人、深谙语言、比较文化”为己任,穿插其间的是十几个双语案例。昨天找出来,提纲上的水笔字迹清晰如昨。再细看,有些短语旁边还有淡淡的铅笔字:“请打作斜体。"

⑥陆先生就是这样。前几年请陆先生出山翻译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的传记《生活曾经这样》,不到两个月已经完成大半,我说“您悠着点啊,不是说过一年后交稿吗?”他摆摆手,说:“伸头一刀,缩头也一刀不如早点了却心事。"

⑦问题是,陆先生的心事不断,教书之余要翻译,译文之外有辞书,英汉完了有汉英,勤勉不辍,无穷也。心无旁骛,一息尚存就要“榨取时间的剩余价值”,以求留下实实在在、泽被后世的成就,这大约是陆先生毕生的态度。于健康而言,这无异老虎口里夺食,但从陆先生的角度想,或许是征服时间这头猛兽的唯一办法。

⑧然而猛兽总在暗处咆哮。站在陆先生的灵堂,想到半年前,我的翻译遇到难题,没敢惊动“师祖",只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求助信息。没过两分钟,小窗就亮起来,陆先生照例主动提出他的解决方案,照例加上一句“斗胆建议,不怕犯错,真是仅供参考的。”…

⑨《中华汉英大词典》下卷还未出版,先生已离我们而去,我多么希望时间的猛兽在打瞌睡啊。

15.概括选文所写有关陆先生的具体事件。

(1)

(2)

(3)

(4)先生主动帮我解决翻译难题。

16.从选文第⑤段和第⑥⑦两段中概括出陆先生的两点精神品质,并说明理由。

17.赏析选文第⑧段的划线句。

然而猛兽总在暗处咆哮。

18.请从选材的角度说说,下列材料能否替换第⑧段。

想到半年前,陆先生听说我在学着写小说,嘱我务必将发表的文章寄过去给他看,我想他不过是鼓励“徒孙"的客套。没想到他不仅认真读了,还强烈建议我扩展小说里的一条人物线索:“希望看到你下一篇写一个出生在二线城市里的人物,我想看。”

那盆水仙花

①上学期我到横河村小支教。那天正在上课,突然,隔壁教室里传来了李老师愤怒的呵斥声:“你又来了,出去!出去!"很多学生也跟着喊。

②嘈杂声影响了我的课堂,我连忙打开教室门,只见李老师正连拉带拽地把一个老头推出教室。老头六十来岁,满身邋遢,拖着个大麻袋,傻笑着一步一顿地离去。

③课后,李老师告诉我,老头子是本地的孤寡老人,脾气古怪倔强,不管你上没上课,常常旁若无人地闯入教室乱找乱动,把垃圾桶翻得一片狼藉。正说着,我班有个学生跑来,“杨老师,快,快去,陈业被那老头打了!”当我赶到时,陈业已被老头推倒坐在地上哭喊着:“还我……我还没喝完啊,臭老头!"原来老头盯上了他手中的饮料瓶,没等他喝完就抢去了,在他眼里,能卖的垃圾简直就是“宝”。校长也赶来了,一边骂一边把老头跟跟跄跄地推出了校门。

④几天后,我班正在朗读课文。“嘭"的一声巨响,教室门猛地被撞开,大家吓了一跳。一看,又是那老头。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那架势随时等着反抗我来推他。

⑤“臭老头,出去!”“臭老头,快出去!"很多学生异口同声地喊着,整个课堂一片喧哗。

⑥当老头走近我时,我出人意料地让开了道,并向学生作了个安静的手势。

⑦“继续朗读吧,不要打扰老爷爷捡东西了!”我平净地说。犹豫间,琅琅书声又逐渐响起。我们反常的举动让老头有些发愣。他从垃圾桶里翻出了几个饮料瓶后,竟加快了脚步往外走,饮料瓶掉出了一个也不知道。我捡起来送到他手中,他疑惑地看了看我……又过了几天,我正在上课,教室的门又突然被推开,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竟缩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我们发现老头和以前不大一样了!

⑧我问学生:“老爷爷为什么会变了呢?"

⑨“我知道,因为前几天老头子没有被老师推出去。”

⑩“杨老师没骂他,还帮他捡瓶子!"陈业若有所思地说,“老头……老,老爷爷好像知道杨老师对他好!”

我说道:“老爷爷一个人孤零零的,每天起早贪黑到处捡破烂不容易呀,老师有个办法可以帮帮他:大家平时把丢弃的那些废品专门放进一个袋子收集起来,送给老爷爷,谁愿意负责这件事?"

“我原意!……”“我也愿意"……好多学生都争着说。没想到陈业也抢着举手,我把这件事交给陈业负责。

从那以后,我班无论上什么课,老头子再也没有闯进教室。

临近期末的一天,我一进教室就看见讲台上多了一盆水仙花,我惊讶地问:“这花是哪位同学放在这里的呀?”陈业兴奋地说:“老师,花是老爷爷从菜市场买来的,他让我带到教室摆在讲台上,说是谢谢同学们,谢谢您呢!"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那节课上得特别开心。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暑假里我又被临时通知回到原单位。教师节那天,遇到了李老师,我问起老头子的事。李老师说:“他死啦。”“啊,怎么死了呢?"我很是惊愕。

“暑假里,他跳入水中救上了一个小孩,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被淹死啦。听村里人说老头也不怎么会游泳。”李老师补充道,“对了,他救的小孩就是你班的陈业……"

我听着,心里酸酸的,竟有些想流泪,朦胧间眼前就浮现出了那盆水仙花……

19.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面的情节。

→我善待老头→老头送水仙花→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常常旁若无人地闯入教室乱找乱动,把垃圾桶翻得一片狼藉。

(2)校长也赶来了,一边骂一边把老头踉踉跄跄地推出了校门。

21.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那架势随时等着反抗我来推他。

22.说说老头的行为前后变化之大的原因。

2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老头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作文(50分)

24.请你以“自信”为话题,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对这个话题发表见解。

要求:①题目自拟(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详解】A.着落(zháo)——(zhuó);

B.粗犷(kuǎng)——(guǎng);

D.啄食(zhú)——(zhuó);

故选C。

2.D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云宵——云霄,迫不急待——迫不及待;

B.翻天复地——翻天覆地;

C.决别——诀别,费寝忘食——废寝忘食;

故选D。

3.D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用在句中形容穿着,使用正确;

B.众目睽睽:许多人睁着眼睛看着。指在广大群众注视之下。用在句中,指在公众注视下表演技艺,使用正确;

C.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用在句中表示“他"说话盛气凌人,使用正确;

D.恍然大悟: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恍然大悟”与“半天没有反应过来"矛盾,应改为“不知所措”。所以用词不当。

故选D。

4.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B.语序不当,应将“战胜"和“面对”调序。

故选B。

5.A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和排序。

此题解答时,可用倒推法,当想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的时候,就不再会烦躁不安;当想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的时候,就不再会心灰意冷;当想明白初衷是什么的时候,会不再志得意满。由此一一对应。

故选A。

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随君直到夜郎西秋风萧瑟崔九堂前几度闻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涯、郎、萧瑟、崔"等字词容易写错。

7.朝花夕拾仙台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

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题目的意思就是:早晨盛开的鲜花,傍晚的时候捡起。比喻青少年时代的往事,中年以后才写成文章。所以这里指的应是《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出自《朝花夕拾》,讲述了鲁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但之后鲁迅意识到学医救不了国人。本文主要写了两个原因: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看电影"事件。这两件事深深刺激了鲁迅,令他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刻认识到国人的麻木,进而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于是,鲁迅弃医从文。

8.(1)【设计活动】活动一:办一期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黑板报;活动二:举行“网络交友利弊谈”的辩论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伯牙绝弦;管鲍之交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活动形式的设计能力。主题活动形式设计,一般可以从“朗读比赛、图片展、读书报告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主题歌咏比赛、古诗文朗诵大赛、办一期手抄报"等方面来设计。本题作答可围绕着“交友之道”这一主题来设计。答案是多元的。

(2)从自己积累的有关“交友"方面的名句和故事中各列举一例作答。作答时,名句要写清作者,故事概述主要内容即可。如: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子夏。知音之交;管鲍之交等。答案是多元的,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9.“杨花”给人飘零之感,“子规"暗含离别之恨,这两种景物切合当时作者的心情,能融情于景。10.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思念和担忧。

【解析】9.本题考查意象及其作用。

第一句意象有杨花、子规。“杨花落尽”点明了当时已经是暮春时节,而杨花是漂泊无定的,行游无踪,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借此用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故“杨花”“子规"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

10.本题考查情感主旨。

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写作背景,这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王昌龄被贬官,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意为: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与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寄愁心与明月"是寄情于景,运用拟人修辞,把月亮拟人化,当成知心人,把自己的对友人的担心、牵挂、思念托付给月亮,带给友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昌龄由衷的牵挂、思念。所以此句抒发了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担忧、思念之情。

11.(1)通“悦”,愉快。(2)以……为快乐。12.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4.示例: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理解:学习和思考是辩证的关系,只学习而不思考,则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如果只是思考而不能学习则会更为疑惑,因此二者一定要结合起来。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说"是通假字,通“悦”,愉快的意思,“乐"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为快乐”。

12.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语:夺,改变;匹夫:平民百姓。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要求写句子的能力。根据题干中“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一句的提示可知,对应的句子应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强调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阅读选文可知,这几则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则,先分析讲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来谈感悟,做到言之有理即可。

选自《论语》作者:孔子及其在传弟子年代:春秋

参考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5.(1)陆先生贴心的在席间为我化解尴尬(解围)。(2)陆先生认真帮我给青年编辑作讲座。(3)陆先生快速翻译格林传记。16.(1)认真敬业,重视培养年轻人,例如第⑤段中陆先生推掉无数大型活动,精心准备给青年编辑的业务培训,连手稿中的字体这样的细节都注意到了。(2)勤勉不辍,例如第⑥⑦段写到陆先生争分夺秒地完成多项工作。17.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时间比作猛兽,用猛兽的咆哮生动形象地写出时间流逝非常快,表达了对陆先生的怀念之情。18.示例一:不能替换,这一段写了陆先生鼓励我写小说,并提供建议。表现了陆先生对我的关爱。从选材角度看,与文章第⑤段关爱后辈的材料重复。

示例二:能替换,这一段写了陆先生鼓励我写小说,并提供建议。从选材角度看,侧重表现了陆先生对我个人成长的关爱。丰富了陆先生一代宗师的形象。

【解析】15.本文是叙述类文体,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所示情节的概括方式概括出其它情节。组织语言时,最好以“陆先生”为陈述的主体。概述出“陆先生"贴心的在席间为我化解尴尬、认真帮我给青年编辑作讲座、快速翻译格林传记的三件事。

16.题干要求概括出陆先生的两点精神品质。人物精神品质分析注意从文章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陆先生推掉无数大型活动而精心于青年的业务培训等情节中可概括出其认真敬业,重视培养年轻人的性格特征。再如从陆先生争分夺秒地完成多项工作等情节,即可分析出陆先生勤勉不辍的精神品质。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本题容易在题干给出了答题区域,所以审题非常关键。

17.赏析文句。此题可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然而猛兽总在暗处咆哮”明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时间流逝非常快的状态外,还要答出“我"对陆先生的怀念的情感。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的情感倾向。

18.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材料能否替换第⑧段的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会相同,有赞同的,也有否定的,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文章的内容说出相应的理由。如答不能替换,可从这一段写的陆先生鼓励我写小说并提供建议与文章第⑤段关爱后辈的材料重复,而第⑧段避免了这种重复的角度作答。如答能替换,可解释为这一段写了陆先生鼓励我写小说并提供建议表现了陆先生对我个人成长的关爱,丰富了陆先生一代宗师的形象,也就是丰富了上文的内容,所以这样替换更好。

【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19.老头闯入课堂翻垃圾同学们帮助老头老头救学生牺牲20.(1)指垃圾桶被老人翻得乱七八糟、杂乱不堪的样子。

(2)指老头被校长推得走路不稳,歪歪斜斜的样子。21.这句话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大摇大摆”生动形象地写出老头嚣张、傲慢的样子,突出了他对我们的仇视和抵触的心理。22.因为杨老师没有呵斥驱赶他,同学们还收集废品送他,这种尊重和关爱让他感到温暖,所以才会改变。23.老头是一个‘自强自立、懂感恩、舍己救人的人。他虽然年老但能自食其力,表现出他是一个自强自立的人;他送“我"水仙花,表现出他懂得感恩;他不太会游泳却救人,体现出他的舍己为人精神。

【解析】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通读文章,可以看出文章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概括出主要的故事内容依次为:①—⑤段“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臭老头,快出去!’很多学生异口同声地喊着,整个课堂一片喧哗"写老头大摇大摆地闯课堂翻垃圾,被全校师生撵出去;⑥—⑧段“当老头走近我时,我出人意料地让开了道,并向学生作了个安静的手势”写老头闯进我们班,“我"善待老头;⑨—段“老师有个办法可以帮帮他:大家平时把丢弃的那些废品专门放进一个袋子收集起来,送给老爷爷……”写“我"教育同学们帮助老头,老头再也没进过我们班;段“我一进教室就看见讲台上多了一盆水仙花……”写老头买了水仙花送给我们班;—段“他跳入水中救上了一个小孩,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被淹死啦"写老头为救我班的学生牺牲。据此作答,注意题中格式。

20.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1)一片狼藉:一指形容乱七八糟,杂乱不堪,困厄、窘迫;二指多而散乱堆积喻行为不检,名声不好。结合“常常旁若无人地闯入教室乱找乱动,把垃圾桶翻得一片狼藉”可知,句中指垃圾桶被老人翻得乱七八糟、杂乱不堪的样子。

(2)踉踉跄跄: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结合“校长也赶来了,一边骂一边把老头踉踉跄跄地推出了校门"可知,句中指老头被校长推得走路不稳,歪歪斜斜的样子。

21.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解答时,结合句子内容,按照题干要求的角度进行分析。

结合“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那架势随时等着反抗我来推他”的内容,由“拖着麻袋、紧攥拳头、走去"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由“大摇大摆”可知,采用了神态描写;大摇大摆,形容走路时很神气、满不在乎的样子。生动形象地写出老头嚣张、傲慢的样子,突出了他对我们的仇视和抵触的心理。

2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到促使“老头"态度改变的人或事,概括作答即可。找到第⑧段“老爷爷为什么会变了呢?”的提示,锁定⑨—段“我知道,因为前几天老头子没有被老师推出去"“老师有个办法可以帮帮他:大家平时把丢弃的那些废品专门放进一个袋子收集起来,送给老爷爷……”写“我"没有呵斥驱赶老头,还教育同学们帮助他,这份尊重与温暖,使老头发生了变化。

2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本题可以从“老头”的家境、送花和救人等方面进行分析概括。如从②段“老头六十来岁,满身邋遢",③段“李老师告诉我,老头子是本地的孤寡老人,脾气古怪倔强”,段“老爷爷一个人孤零零的,每天起早贪黑到处捡破烂"可看出他虽然贫穷,但却有“尊严”,自食其力捡垃圾。从第⑦段“老头刚探进半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